歷代帝王之死 第54章 死於意外的帝王 (1)
    疾驟崩之謎

    仁宗去世前三天還「日理萬機」,他從不預想到「崩於欽安殿」,前後僅兩天時間。明人黃景防稱仁宗「實無疾驟崩」(《國史唯疑》卷二)。壯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無疾驟崩」,其中必有緣由。但《明仁宗實錄》、《明史?仁宗紀》等,皆隻字不載其死因。仁宗正當壯年,怎麼會「無疾驟崩」?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猜測。

    有人指出,仁宗可能死於嗜欲過度。當時有大臣李時勉在仁宗即位不久上一奏疏,說:「側聞內宮遠自建寧選取侍女,使百姓為之驚疑,眾人為之惶惑。」因勸仁宗「謹嗜欲」。仁宗覽奏後,怒不可遏,即令武士對李時勉動刑,使李險些喪命。仁宗直至垂危之際,仍難忘此恨,說:「時勉廷辱我。」由此可見,仁宗因為縱慾無度,李時勉奏疏觸及其痛處,否則不會如此耿耿於懷。繼仁宗即位的宣宗皇帝曾御審李時勉,史書記述了這有趣的一幕。

    當時有人對朱瞻基(宣宗)說起李時勉得罪先帝的情況,朱瞻基不由大怒,命令使者:「縛以來,朕親鞫,必殺之。」使者去後,他愈想愈氣,又令王指揮前去將李時勉綁赴西市斬首,不必入。王指揮出端西旁門時,使者正巧帶李時勉由端東門入,沒有碰上。朱瞻基見到李時勉,罵道:「爾小臣敢觸先帝!疏何語?趣言之。」李時勉叩頭道:「臣言諒圈中不宜近妃嬪,皇太子不宜遠左右。」聽了這兩件事,朱瞻基怒氣稍解。李時勉說了幾個事便說不下去了,讓他接著說完,他回答說:「臣惶懼不能悉記。」這時,朱瞻基已怒氣全消,「是第難言耳。草安在?」他甚至想再看一遍那份疏草。「焚之矣。」李時勉答道。朱瞻基不由歎息,在他的心目中,李時勉已經完全是一位忠臣了。等到王指揮去獄中提人不見回來覆命時,李時勉已冠帶立於階前。

    也有人認為,導致仁宗猝死的原因是服用治「陰症」的金石之方,中毒而死。這在明人所著《病逸漫記》中有記述:「仁宗皇帝駕崩甚速,疑為雷震,又疑宮人欲毒張後,誤中上。予嘗遇雷太監,質之,雲皆不然,蓋陰症也。」當時治療此等「陰症」恐無特效良藥,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機可乘。《明史?羅汝敬傳》中記:「宣宗初,(羅汝敬)上書大學士楊士奇說:『先皇帝(仁宗)嗣統未及期月,奄棄群臣,揆厥所由,皆險壬小夫獻金石之方以致疾也。」可見,仁宗是為了治療陰症而服用金石之藥,最後可能中毒身亡。由於病症比較特殊,正史中也就無法加以記載了。

    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說仁宗貪戀女色,恐怕證據不足。有些史書上記載,仁宗每日勤於政事,建弘文館,與儒臣談論經史,終日不倦。後宮除與張皇后相敬如賓外,不戀女色,僅有譚妃一人。

    還有一些學者經考察各種蛛絲馬跡,指出仁宗很可能是被其長子朱瞻基,繼仁宗登位的宣宗害死的。當然,這種事情史書上是不可能記載的,僅僅是後人的猜測而已。不過仁宗剛剛做了九個多月的皇帝就「無疾驟崩」,實在令人懷疑。

    對於仁宗死亡的原因,野史中也有記載:洪熙元年四月初七,是皇后張氏的生日,按照明朝定制,皇后壽誕之日,妃嬪、宮女、命婦等人,都要到皇后面前行禮祝賀。其中一位貴妃郭氏,是明初勳臣武定侯的孫女,入宮後很得仁宗的寵幸,曾先後生有皇子三人。郭貴妃也按照禮儀前來拜壽。可能后妃二人早有宿怨,當郭氏給皇后敬酒時,皇后執意不飲。此時仁宗只好從中斡旋,他從郭妃手中接過酒杯,對皇后說:「貴妃敬酒,你還懷疑什麼?」於是舉杯一飲而盡,當時郭妃大驚失色。

    時隔一個多月,仁宗身感不適,於五月十二日病逝,郭妃也自剄而亡。雖然根據野史的記載,仁宗是因后妃的矛盾,誤飲毒酒而致死的。而明人祝枝山著的《野記》一書中,也是這樣記述的。

    按《明宣宗實錄》記載:仁宗死後,有五妃殉葬。其中貴妃郭氏曾生育三個皇子,依例不在殉葬範圍,但在仁宗死後,也被列為從葬亡妃。不知是《野記》所載毒死仁宗一事確有其事,在官方文獻中以從殉掩蓋事實真相,還是郭貴妃真的「銜上恩,自裁以從天上」。

    眾說紛紜,順治皇帝炮斃廈門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6歲登極,是清代歷史上有名的少年天子。年號順治,就是順利治國,華夏一統的意思。福臨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動的時間也十分短促,24歲時就匆匆謝幕。福臨的人生,短暫卻絕不平淡,他的親情,他的愛情,甚至他的死,都讓人褒貶不一,一言難盡。

    「福」從天上降「臨」

    少年福臨的命運,真如同他的名字一樣:「福」從天上降「臨」。為什麼這樣說呢?

    第一,大清皇位,從天而降。公元1643年(清崇德八年)8月9日夜亥刻,皇太極帶著「儲嗣未定」的遺憾猝死。皇太極在白天還處理政務,夜裡就離開人世。他死之前,沒有留下任何遺言,也沒有交代由誰繼位。由於事出突然,諸王貝勒也沒有一點準備。經過一段時間的忙亂和哀悼,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皇宮崇政殿打響。那一天是八月十四日,也就是皇太極死後的第六天。

    努爾哈赤有遺詔,規定皇位的繼承要滿洲貴族來討論。當時主要有七個人的意見舉足輕重:四個親王,就是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還有三位郡王,就是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和穎郡王阿達禮。當時,最有希望奪得大位的是肅親王豪格和睿親王多爾袞。

    豪格(公元1609∼1648年)的有利條件主要是:第一,為皇太極長子,35歲(比多爾袞年長3歲),正值壯年;第二,人才出眾,史稱他「容貌不凡,有弓馬才」,「英毅,多智略」;第三,久經戰陣,屢獲軍功;第四,皇太極生前親掌的正黃、鑲黃和正藍三旗大臣擁護豪格繼位,尤其是兩黃旗貝勒大臣更是誓死效忠。

    多爾袞(公元1612∼1650年)的有利條件主要是:第一,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時年32歲;第二,受到父親的鍾愛。史載,努爾哈赤曾留下遺言:九王子(多爾袞)當立而年幼,由代善攝位。而代善鑒於當時情勢,轉而擁立皇太極;第三,多爾袞兄弟為正白旗和鑲白旗的旗主貝勒,這兩個旗支持多爾袞;第四,有二位胞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的支持,在上述七王中,多爾袞兄弟佔了三個席位;第五,多爾袞多次統軍出征,「倡謀出奇,攻城必克,野戰必勝」,屢立大功。

    八旗甲冑從實力對比看,豪格有正黃、鑲黃和正藍三旗的支持,多爾袞有正白、鑲白兩旗的支持。那麼,其餘三旗——代善父子掌管的正紅和鑲紅兩旗、濟爾哈朗掌管的鑲藍旗——的意見就至關重要。

    十四日黎明,兩黃旗大臣在大清門盟誓,擁護豪格繼承皇位,並部署兩黃旗巴牙喇(即護軍營,為禁軍中護衛皇帝的部隊)張弓挾矢,環衛崇政殿。圖爾格、遏必隆又傳令其牛錄下的護軍,備好甲冑弓矢,護衛大清門。議商皇位繼承人的貴族會議在崇政殿的東廡殿舉行,由年紀最長(61歲)、地位最高的禮親王代善主持。黃旗索尼和鄂拜首先倡言「立皇子」,多爾袞以其資歷不夠,令他們退下。索尼和鄂拜雖然退出,但兩黃旗巴牙喇包圍了宮殿。兩黃旗暫時佔了上風。但兩白旗並不示弱,豫郡王多鐸、英郡王阿濟格弟兄發言,力勸多爾袞即帝位。多爾袞見形勢緊張,正在猶豫。多鐸聲言:「你如果不答應,應當立我。

    我的名字在太祖遺詔!」多爾袞不同意立多鐸,說:「肅親王(豪格)的名字也在遺詔裡,不獨王(多鐸)也!」多鐸又說:「不立我,論長當立禮親王(代善)!」禮親王代善表示自己老了,提出豪格為「帝之長子,當承大統」。豪格覺得有兩黃、正藍和兩紅旗的支持,大局可定。於是,表示謙辭,說:「福少德薄,非所堪當!」他本來是假意謙讓,想讓眾人「堅請不已」,然後順勢登上皇帝寶座,這樣不是顯得既謙恭又眾望所歸嗎?但是,兩白旗並不相讓。他內心憤懣,隨即暫退。在爭執激烈的氣氛下,兩黃旗大臣佩劍向前說:「我們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對我們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兒子,我們寧可以死追隨先帝於地下!」這時,禮親王代善見形勢不對,以年老不預朝政而離席,英郡王阿濟格隨後以不立多爾袞而退出,豫郡王多鐸沉默不發一言。這就出現「定議之策,未及歸一」的僵局。

    在這劍拔弩張、互不相讓的緊要關頭,表面憨厚而內心機敏的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一個折衷方案:讓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臨繼位。多爾袞權衡利弊:如果自己強行繼位,勢必引起兩白旗與兩黃旗的火並,其後果可能是兩敗俱傷;讓豪格登極,自己既不甘心,還怕遭到豪格報復;而讓年幼的福臨繼位,則可收到一石三鳥之利——打擊豪格,自己攝政,避免內訌。所以,多爾袞說:「我贊成由皇子繼位,皇子當中豪格提出他不繼位,那就請福臨繼位。福臨年紀小,鄭親王濟爾哈朗和我輔政。」豪格也不好反對。

    於是,6歲的福臨意外地坐上了大清國皇帝的寶座。這有點像天助神祐,但也並非找不出事理的根據來。正如一位哲人說過的,在權力爭奪的平行四邊形諸力中,兩條邊的兩個不同方向的分力,鬥爭的結果,既不是這條邊的力,也不是那條邊的力,而是對角線的力,就是兩個分力所產生的一個合力。福臨,幸運地成了這條權力鬥爭中的「對角線」。

    第二,遷鼎燕京,從天而降。清順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帶領農民軍下太原、佔大同,陷宣府、破居庸,掠昌平、焚皇陵。三月十九日黎明,李自成軍攻陷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瘋狂殺死、殺傷自己的妻女之後,在煤山(今景山)自縊而死,276年的大明皇朝滅亡。

    李自成攻佔北京城的軍報,傳到大清的都城盛京。多爾袞急召智囊範文程等決策。範文程分析了明崇禎帝死後軍事與政治的形勢,建議利用忠於明朝的官吏、縉紳、儒士、百姓對農民軍的不滿,興師入關,逐鹿中原。他起草宣諭官吏百姓的佈告說:

    我們的軍隊是為你們的皇帝報仇的,不是來殺你們的百姓的。現在我們要誅滅的,只有闖賊!官吏歸順我們,還是官復原職;百姓投奔我們,還讓你們重操舊業。我們的軍隊有嚴格的軍紀,肯定不會加害你們!

    於是,攝政睿親王多爾袞於四月初九日領大將軍印,統率八旗滿洲、蒙古、漢軍等共約14萬大軍,奔向山海關。

    這時,山海關聚結三大軍事集團:第一個是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所統領的明軍;第二個是李自成親自帶領討伐吳三桂的20萬大軍;第三個便是多爾袞所率領的清軍。他們代表三種政治勢力——大明、大順、大清。這三個軍事集團,反映了當時中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從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展開山海關大戰。吳三桂降清,與清軍聯合。經過激戰,李自成大敗。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