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律太后也對李胡說:「你聽到了吧?這都是你自作自受!」李胡無奈只好作罷。
就這樣,雙方訂立了有名的橫渡之約,避免了一次兄弟之間的殘殺。而皇位終於轉到了耶律倍一系中。後來,又轉到耶律德光一系一次,然後,第二次轉到耶律倍系,從此一直維持不變。
掃除異己
遼世宗在橫渡之約後,皇位基本穩定,然後他採取措施鞏固自己的帝位。一是對太后和李胡,他們回到上京後,還想再次發難,為防意外,世宗便將他們軟禁到了祖州(今昭烏達盟林東鎮西南),然後將同黨的其他骨幹處死。這樣徹底解除了後顧之憂。
對於擁立他即位的功臣們世宗也論功行賞,讓耶律安搏統帥腹心部,總領宿衛,還賜給奴婢一百口。世宗還效仿漢族制度設置了北樞密院,讓耶律安搏做北樞密院使,掌管遼的軍政大權,成為世宗事實上的宰相。
世宗的強化統治措施還包括鎮壓叛亂。原來許多擁護他即位的人是因為原來和述律太后有矛盾,等世宗地位一穩定,這些守舊的貴族們又和世宗產生了矛盾,以致最後兵戎相見。因為世宗傾慕中原風俗和政治制度,任用很多的漢人擔任要職,這引起了舊貴族的不滿。
在948年(天祿二年)正月,耶律天德、蕭翰和劉哥、盆都反叛。結果被發覺,世宗將耶律天德處死,杖責蕭翰,流放了劉哥,讓盆都出使外國以示懲罰。
第二年,蕭翰和公主阿不裡聯絡明王耶律安端謀叛,被耶律屋質得到書信,報告了世宗,世宗將蕭翰誅殺,阿不裡則在入監獄後死去。
安端的兒子耶律察割是擁立遼世宗耶律兀欲的功臣。當時,耶律察割的父親明王耶律安端態度不明朗,在耶律察割的說服下才率本部兵馬支持世宗,擊敗了李胡的軍隊。事後,耶律安端當上了西南面大詳穩(詳穩,遼語,監治各官府的長官。大詳穩,即監治一個方面官府的總長官,相當於漢族政權中的節度使,又不同於遼政權中各部族的節度使),察割也被封為泰寧王。
謀反事件牽連到察割的父親安端。善於投機鑽營的察割怕禍及自身,先是「佯為父惡」裝作與父親安端不和,繼而又「陰遣人白於帝」,暗中派人向世宗告發他的父親。世宗被察割大義滅親所感動,馬上召見了他,察割見到世宗,又裝出一副可憐的樣子,「泣訴不能勝」。世宗被察割的韜晦伎倆所迷惑,產生憐憫之情,將他留在禁中,「數被恩遇」(《遼史?察割傳》),與此同時,將安端貶逐出朝。
察割入禁中後,極盡諂媚討好之能事,進一步騙取了世宗的信任。世宗每次出獵,察割總是謊稱有手疾不能操弓矢,只是拿著鏈錘快走,還多次向世宗講述家中細事,世宗認為他忠誠無二,倍加重用。
察割哪裡是真心擁護世宗?他表面上的恭順不過是為掩蓋其內心的險惡。為了便於陰謀活動,他把自己的廬帳漸漸移近世宗的行宮,世宗因被察割蒙騙已深,竟毫無警覺。
然而,察割的不軌之志還是被人注意到了,這個人便是曾經告發過蕭翰等謀反的右皮室詳穩耶律屋質。屋質覺察到察割的奸邪,上表向世宗揭露察割的謀反罪狀,世宗不僅不信,還把屋質的奏表給察割看。察割痛哭流涕地對世宗說,屋質嫉妒他,世宗說:「我知道沒有這麼回事,你何必哭呢?」
過了些天,屋質再次向世宗進諫,世宗竟固執地說:「察割能夠捨父而事我,不會對我有異心。」屋質說:「察割既然對他父親不孝,還能對國君忠誠嗎?」但世宗仍不聽。
察割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偷偷謀劃著篡奪皇位。世宗的輕信和大意使自己最後死於非命。
酒醉踏上黃泉路
949年(天祿三年)九月,世宗想趁後漢內鬥之機南征,像遼太宗那樣稱雄中原。十月,派將領攻下了貝州、鄴都等地。第二年,世宗親自領兵乘勝南下,後漢眾將互不支援,結果世宗長驅直入,攻下了安平(今河北安平)和內邱(今河北內邱)後,大掠而回。
不久,在這年的冬天,後漢樞密使郭威滅掉後漢,在第二年的正月建立了後周。同時,劉崇也在太原稱帝建立了北漢。
當年的六月,後周進攻北漢,劉崇為保帝位向遼求援,表示向遼稱臣,做遼的屬國。世宗便冊封劉崇為「大漢神武皇帝」。九月,劉崇派兵攻打後周,遼世宗也想趁機合兵一處南下爭霸。但在和群臣商量時發生爭議,大家都不願意南下,世宗見大家不聽,就強行南下,進兵到了歸化州(河北宣化)的祥古山,發生了意外。
這天,世宗和生母蕭太后在行宮裡祭祀父親耶律倍,然後和群臣飲酒,最後大醉不醒。耶律察割則趁機和耶律盆都等人發動兵變,殺死了世宗和太后,察割自稱皇帝,有不聽從歸順的就抓起他的家屬囚禁起來。
耶律屋質得知察割反叛,忙組織軍隊平叛,最後察割被世宗弟弟耶律婁國臠殺,盆都被凌遲處死,察割兵變終於平定。
951年(天祿五年)的九月,遼太宗的兒子、壽安王耶律璟繼任皇位,這就是遼穆宗。
南坡之變,元英宗血濺行宮
元朝建立以後,宗室內亂、宮廷政變、后妃干政、權臣用事等接連不斷,令朝政混亂。元英宗即位後,決意改革朝政,因朝政被權相鐵木迭兒及其黨羽把持,難以推行。鐵木迭兒死後,元英宗開始推行新政,同時處死鐵木迭兒之子八思吉思,並追查其黨羽。以御史大夫鐵失為首的餘黨很震恐,於是密謀政變。公元1323年(至治三年)八月五日,元英宗與拜住自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南返大都(今北京),途經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駐營。當日夜晚,鐵失與鐵木迭兒之子鎖南、知樞密院事也先帖木兒、大司農失禿兒等十六人發動政變,以阿速衛軍為外應,殺死元英宗和拜住。隨後,迎立晉王也孫鐵木耳(泰定帝)即位。史稱此事件為「南坡之變」。
充滿血腥的帝位之爭
元世祖忽必烈是個長壽帝王。他活了八十歲。在位三十四年。忽必烈的太子真金頗有政治才幹。忽必烈在位期間的著名奸臣,如阿合馬、盧世榮、桑哥等,對他都心存畏憚。忽必烈年過70以後,有些朝臣私下議論,認為他可以禪位給真金。真金聽到了,心裡很不安。一些對他心懷不滿的人趁機在忽必烈面前挑撥。忽必烈認為真金急於當皇帝,發了脾氣。真金益發驚懼,鬱鬱而死,這是公元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間的事,真金還只43歲。忽必烈去世後,由真金的第三個兒子鐵穆耳繼承皇位,是為元成宗。元成宗在位十三年,於公元1307年(大德十一年)病死。元成宗一死,皇位繼承又成了問題,各派勢力摩拳擦掌,紛紛上來爭奪皇位。
原來,元成宗皇后卜魯罕只生有一子,又早年夭折,元成宗後繼乏人。這樣一來,皇位就不能由嫡子繼承了,貴族們只能從皇侄中選擇一位皇位繼承人。
在皇侄中,元成宗的二哥答刺麻八剌的兩個兒子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最為近支,很有影響,繼位的呼聲最高。其支持者主要是右丞相哈剌哈孫。
可是,當時在朝中掌握主要權力的皇后卜魯罕卻堅決不同意。原來,元成宗晚年多病,由卜魯罕皇后主持朝政。卜魯罕處理朝政還算平允,仍然保持著國家的穩定。但她自己沒有兒子,一直擔心皇位繼承人將來是否聽命於自己。她見海山兄弟對自己並不親熱,心裡很不高興,便把海山派往漠北,讓他率軍去平定海都之亂並在那裡鎮守。接著又把愛育黎拔力八達和他的母親答己貶往懷州(今河南沁陽)。元成宗病逝後,卜魯罕意識到,如果立海山或愛育黎拔力八達為帝,他們就會大報前怨,自己絕沒有好日子過。因此,卜魯罕極力反對立海山或愛育黎拔力八達為帝,而主張立自己關係密切的安西王阿南答為帝。其支持者主要是左丞相阿忽台。
早在元成宗彌留之際,卜魯罕就密派心腹去西安,將阿南答召入大都(今北京)。元成宗去世後,阿南答又聯絡阿忽台,推舉卜魯罕「垂簾聽政」。但是,他們心裡很清楚,當時的西北鎮王海山雖遠離大都,但憑借他擁有的數萬精兵悍將,隨時都可能南下奪取皇帝寶座。於是,三人商定,迅速於宮內宮外密佈羅網,切斷海山與大都的交通,並擇定時日,伺機一舉除掉海山的黨羽。
就在卜魯罕等人緊鑼密鼓地部署爭位的同時,另一場更有步驟、更有計劃的行動也在悄悄地進行。元成宗晚年多病時,皇后卜魯罕交結左丞相阿忽台等人,乘勢攬權,右丞相哈拉哈孫深為不滿。對元成宗去世前後的繼承危機,他也有個清醒的估計,並斬釘截鐵,支持海山兄弟。元成宗死後。卜魯罕等人的意向和一言一行時刻在他的掌握之中。在這帝位虛懸、政局動盪的關鍵時刻,哈拉哈孫對政敵採取了以柔克剛、外鬆內緊的基本對策:他公開宣佈自己重病纏身,需要靜臥治療,但又下令將行使權力的各種印章封存入庫,以此阻礙和中止卜魯罕利用攝政後的地位控制時局,使她的政令無法貫徹下去;他又日夜起臥宮廷,佔據機要之樞紐,使自己在政治上處於高屋建瓴的優勢。這樣,既封住了攝政後的咽喉,又可以通達下情,獨據控制時局的主動權。
卜魯罕以為當上攝政後,便可以左右政局、號令天下了。然而,實際情況卻遠不是這樣。卜魯罕和阿南達等人發現,他們雖然視中書省如眼中釘,但每道政變計劃的事實,恰恰又繞不過中書省。否則,一切努力均告徒然。於是,他們不得不軟硬兼施,想方設法讓哈拉哈孫出山主持政務。但哈拉哈孫卻以不變應萬變,拒不露面。卜魯罕等人有如關在鐵籠裡的猛獸,表面上氣勢洶洶,實際上卻一籌莫展。
整個元朝的中央機構似乎癱瘓了。但右丞相府哈拉哈孫卻神不知鬼不覺地加快了行動的步伐。他一面派人通告河南的愛育黎拔力八達迅速趕赴大都,與自己聯合起來,搶先形成一個權力中心,粉碎政變的計劃;另一方面,設法與遠在萬里的海山溝通消息,催促他率兵南返,以造成強大的軍事聲威,作為整個事變的堅強後盾。
愛育黎拔力八達雖近在河南,但生性優柔寡斷,長期的貶居監禁生活,又使他閉目塞聽,對大都情況所知甚微。當哈拉哈孫的專使來到懷州,說服他們母子北上,舉事反對攝政後時,他疑懼參半,不想輕易造次,便派師傅李孟騎上快馬先到大都右丞相府哈拉哈孫處詳查形勢利弊。
李孟來到哈拉哈孫府上,正值卜魯罕前來探視哈拉哈孫的病情。李孟見房中有外人,急中生智,迅速來到哈拉哈孫床邊,拉過他的右手,裝起診病的醫生來了。眾人真的把李孟當成了醫生,未加任何懷疑。等到卜魯罕的使者走後,哈拉哈孫立即對李孟說:「現在安西王謀繼大統的事日緊一日,很可能最近就要發動政變。你趕快回去告訴愛育黎拔力八達。讓他盡快趕到京師,以防事變。」
李孟回報後,愛育黎拔力八達還有些猶豫,又對李孟說:「算一卦看看該不該盡快進京。」李孟只好出去找算命先生,暗中叮囑算卦先生說:「這種大事就等著你來決定,你一定要說卦象為吉。否則,我要你的腦袋!」算卦先生連連點頭答應。就這樣,愛育黎拔力八達得到了一個吉簽,立即登車,奔赴大都。
二月,愛育黎拔力八達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大都。幾個月來「病臥宮廷」的右丞相哈拉哈孫,這時也振奮而起,精神矍鑠地在中書省公開露面。中央的行政機構再度運轉了,臣僚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對此情景,卜魯罕等人心急如焚,決定破釜沉舟,打算在三月三日那天以慶賀愛育黎拔力八達的生日為名,發動政變。不料,此事很快被哈拉哈孫探悉。他連夜敲開愛育黎拔力八達家的房門,對愛育黎拔力八達說:「今海山道遠,不能很快到達,但攝政後已蠢蠢欲動,情況萬分緊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我們應該提前舉事,以防不測!」愛育黎拔力八達覺得哈拉哈孫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兩人密商了對策。
三月初一,也就是愛育黎拔力八達生日的前兩天,愛育黎拔力八達先率衛士入宮,同時通告阿南答,說海山已派專使前來議事。阿南答信以為真,與卜魯罕等人一同入宮。這時,埋伏的衛士一擁而上,將他們捕獲。經嚴刑拷問,取得「謀變」的口供,然後押送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聽候處置。阿忽台等後黨大臣也一併被捕,當即成了刀下之鬼。
當大都的政敵被鎮壓以後,一些諸王臣僚便請愛育黎拔力八達趕快即位。但愛育黎拔力八達心裡很清楚,他的長兄已經南下,論軍事實力,自己無法與之抗衡,這時與他爭位,極不明智。於是,他推辭道:「亂臣賊子勾結攝政後,變亂天下,我等奉祖宗家法,將他們誅殺,這實乃大義之舉。現在如果因此而覬覦神器,實與我的本意相違。海山是我長兄,應正大位,我已派人奉上玉璽,北上迎候了。」於是,他以監國的身份,與哈拉哈孫守衛宮中,枕戈待旦,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