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帝王之死 第13章 死於權奸佞臣之手的帝王 (2)
    秦始皇想讓自己的王朝千秋萬代,最簡便的方法就是他自己長生不老。所以自從他登上帝位以來,就很寵信方士,讓他們到處給自己找長生不老藥。其中有一個叫盧生的,前往蓬萊三島去尋找,結果,沒有找到長生藥,卻找到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四個大字「亡秦者胡」。蓬萊島一向被認為是神仙出沒的地方,所以,雖然沒找到長生藥,但這石碑上的字也是神仙的意思,說的還是有關秦王朝生死存亡的大事,秦始皇自然不敢怠慢。而且,神仙說的很明確,「亡秦者胡」,也就是說,秦朝會滅亡在這個「胡」上頭。現在,問題的關鍵就是,這個「胡」究竟指的是什麼。

    當時六國已滅,全國一統。能在戰場上與秦國軍隊為敵的,就只剩下北方的匈奴了。匈奴又被稱為胡人。所以,秦始皇理所當然地就認為這個「胡」一定是指匈奴。於是,他便派大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蒙恬率軍收復了大片失地,把匈奴人趕得遠遠的。接著,秦始皇又修建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作為邊境的屏障,阻擋匈奴南侵。做完這一切,秦始皇大為放心,覺得有了這樣的雙重保險,匈奴人一定不敢再侵犯邊境了。「亡秦」的巨大威脅已經解除,日後大可以高枕無憂。

    十分放心的秦始皇開始大肆巡遊,他在位期間,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觀察各地風俗,宣示皇帝威嚴之餘,也順便求仙訪道。秦始皇在巡遊的時候還沒有停止辦公,所以他的重臣如丞相李斯等都跟著他。公元前210年,當秦始皇打算再度出宮巡遊的時候,他的小兒子胡亥請求隨行。秦始皇一向喜愛這個兒子,也就答應了。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竟是這位始皇帝的最後一次巡遊了。

    巡遊的隊伍行進到平原津(今山東平原附近),秦始皇病倒了,一路上越病越重,於是只好下令中止巡遊,返回國都咸陽。秦始皇此時還沒有立太子。但由於他一心想要長生不老,十分忌諱這個「死」字,所以群臣也不敢在他面前提這個問題。不過,隨著病情日漸加重,秦始皇本人也意識到自己來日無多,便留下遺詔,讓駐守在北方邊境的長子扶蘇即位。七月,巡遊的隊伍行進到沙丘平台(今河北廣宗西北),秦始皇就去世了。丞相李斯看到皇帝死在巡遊的路上,怕引起天下大亂,便密不發喪,仍將屍體載於車內,一切安排都像秦始皇在世的時候一樣。但由於當時天氣很熱,時間一長,秦始皇的屍體便開始散發出臭味。於是,為了掩人耳目,李斯又下令在車上放了很多鮑魚,屍體的臭味和鮑魚的臭味混合在一起,就讓人分辨不出來了。就這樣,秦始皇去世的消息一直被隱瞞了下去,直到抵達咸陽,李斯才向天下宣佈。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這位生前號令天下,無所不從的君主可能不會想到,自己死後居然會和一車臭氣熏天的鮑魚作伴。然而,更讓他想不到的是,他剛剛去世,遺詔就被人篡改了。

    秦始皇死後,遺詔還沒有來得及交給使者送出去,留在尚書府令趙高手中。趙高看了遺詔,得知秦始皇想要傳位給公子扶蘇,而扶蘇此時正和將軍蒙恬駐守在北方邊境上。扶蘇和蒙恬的關係一向不錯,而蒙恬卻十分討厭趙高,有一次趙高犯罪,還差一點被他弟弟蒙毅給殺了。趙高心想,扶蘇一旦即位為帝,蒙恬就會受到重用,到那時候,自己就沒什麼好果子吃了。而趙高本人卻是秦始皇小兒子胡亥的老師,此時,胡亥是唯一跟隨在秦始皇身邊的公子。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在趙高心中形成了。

    趙高先去見胡亥,對他說:「皇帝駕崩,還沒有留下確立皇位的遺書,只是留給公子扶蘇一封印璽。扶蘇一到咸陽就是皇帝了,而公子你卻什麼也得不到了,怎麼辦呢?」

    胡亥此時不過剛剛二十來歲,又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倒沒有當皇帝的念頭,就說:「是啊,那是皇帝的遺命,皇帝既然讓扶蘇即位,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趙高便進一步地勸誘他:「那可不一樣啊,現在天下的大權,可就在公子,趙高我和丞相三個人手上。公子你怎麼不好好想想,統治別人和被別人統治,這個怎麼能同日而語呢。」胡亥也有點心動,不過他此時還有些道德上的顧慮,便說:「廢黜兄長,讓弟弟做了皇帝,這是不對的吧。不按父親的遺詔去做,也是不孝啊。自己沒什麼才能,卻依仗別人的力量,總會讓人笑話的。天下人心不服,自己的生存都是問題。國家社稷恐怕也會因此危險的。」於是,趙高很鄭重其事地給他上起了政治課:「我聽說像湯武那樣的聖君,雖然殺了他們的主子,但天下的人都認為他們做得對,沒人說他們不忠;衛國的國君殺了自己殘暴的父親,衛國的老百姓都感激他的恩德,連孔子都誇他,也不認為他不孝。幹大事的人不要拘於小節,盛德大業,也不在謙虛禮讓上頭。只看到小的德行卻忘了大的責任,以後一定會因此遭殃的。當機立斷,就是鬼神都會保佑的,公子你可要好好想想啊。」

    經過趙高的一番蠱惑,胡亥終於動了篡位之心。但是僅僅憑二人的力量還是無法取得政變的成功,他們必須爭得宰相李斯的支持,於是趙高又去設法說服李斯。

    趙高對李斯說了他的打算,李斯卻一口回絕,認為這不是人臣所應當做的事情。於是,趙高就不慌不忙地說:「這件事情君侯最好再考慮一下,在朝中,您的功勞能和蒙恬相比嗎?您的威望、計謀能和蒙恬相比嗎?扶蘇對您的信任之深能和蒙恬比嗎?假如扶蘇即位,那丞相的職位肯定就是蒙恬的了,哪還會有您的地方。您最好的下場不過就是拿著通侯的印綬告老還鄉罷了,弄不好還會掉腦袋的。您還是好好想想吧,命運就掌握在您自己的手裡。是永享榮華,還是身首異處,就看您自己的選擇了。」

    李斯權衡利弊,終於和趙高走上了同一條不歸之路。三人達成共識,開始加緊了篡奪帝位的步伐。他們毀掉原來的遺詔,詐稱秦始皇立胡亥為太子,又偽造一封假的遺詔給公子扶蘇和將軍蒙恬,命令扶蘇與蒙恬自殺謝罪。扶蘇拜讀完詔書,滿心悲傷,當即打算自殺。蒙恬覺得事有蹊蹺,便勸扶蘇等到確認事情屬實再死也不晚。但旁邊使者不斷催促,扶蘇為人仁義,見此情景拔劍自刎。蒙恬認為事情有詐,不肯立即死去,使者見蒙恬不肯死,便把他關進了陽周(今陝西子長北)的監獄。再去向胡亥報告。

    胡亥、趙高、李斯害死公子扶蘇後,急忙返回咸陽,發佈始皇駕崩的消息。接著,胡亥便舉行了即位大典,為秦二世皇帝。政變的首席功臣趙高昇任郎中令,全面掌管宮中警衛,憑藉著他對新任皇帝的影響力,成為秦朝實際上的決策者。

    此時此刻,那個「亡秦者胡」的讖言恐怕已經無人想起,但是,這並不代表它不會應驗。

    殘害忠良,排除異己

    秦二世登基為帝,他自己也知道皇位來得不那麼正當,總覺得心虛,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如何鞏固皇位。對此,他的老師趙高給他想出一條十分簡便的辦法,那就是——殺。

    首先要殺的是他自己的兄弟。在秦二世登基之前,他就和趙高李斯合謀,矯詔殺了公子扶蘇。但秦始皇生前子女眾多,除了扶蘇,還留下了二十來個公子公主。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在他看來,這些哥哥統統都是自己皇位的潛在威脅者。於是便羅織罪名,讓趙高來審判。趙高本來就陰險刻毒,而且除掉這些公子也是預謀好的,所謂審判,不過是走走過場罷了。便把公子十二人、公主十人,舊臣近侍若干人一起拘捕,在嚴刑拷打之下,全部問成謀逆重罪。結果,公子十二人戮死在咸陽,公主十人則在杜郵(今咸陽城中)被肢解,所有財物抄沒入官,被株連者不可勝數。

    秦二世殺得興起,就連自己同母的兄弟也不肯放過,將閭等三人是他的同母兄弟,比其他兄弟都要沉穩,秦二世實在找不出什麼罪名陷害他們,就把他們關在了宮內。他們以為秦二世會網開一面,被囚於內宮後還自認為無罪,以為不久就可以獲釋。可是等其他許多兄弟被殺後,他們也接到了令他們自盡的詔書,將閭等人對來人說:「宮廷中的禮節上,我們沒有犯過任何過錯;朝廷規定的禮制,我們也從來沒有違背;聽命應對,我們更沒有一點過失,為什麼卻說我們不遵守做臣子的禮節,要我們自盡呢。」來人答道:「我不知道你們為什麼被定罪處死,我只是奉命行事。」將閭三人相對而泣,高呼「無罪」,最後也只好拔劍自刎。

    秦二世的兄弟裡有一個叫公子高的,看到這樣的大肆殺戮,知道自己一定不會倖免。便想出了一個保全親屬的辦法。他向秦二世上書,說是自己想念父皇,甘願為父殉葬。秦二世一看這個兄弟這麼「合作」,自是龍心大悅,下詔表揚了他一番,還給了他十萬錢助葬。

    秦二世一邊自殘手足,屠殺自己的兄弟,一邊大肆殺戮群臣。首先殺的是蒙恬、蒙毅兄弟。他們與趙高有仇,趙高早就恨得咬牙切齒。一旦大權在手,自然不會放過。開始秦二世還想繼續利用這兩兄弟,不想殺了他們。趙高就在他前面進讒言,說秦始皇本來是要立他為太子的,但由於蒙毅的反對才沒有立成。於是,秦二世大怒,把他倆都關了起來,又派使者逼二人自殺。蒙恬開始還不肯,要面見秦二世,申說自己的冤屈。但使者哪能不知道秦二世的心思,自然不許,於是蒙恬只好服毒自盡。在蒙氏兄弟之後,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等老臣,也被莫須有的罪名逼得自殺。朝中的功臣除李斯之外,都被清洗得差不多了,一時朝堂空虛,倖存者人人自危。空下來的位置,就被趙高安插了自己的親信。他的弟弟趙成被任命為郎中令,掌握京師和皇帝的衛隊,女婿閻樂為咸陽令。其他如御史、侍中等官,也都換成了趙高的人,朝中到處都有趙高的爪牙和耳目。

    殺了許多朝中的大臣,秦二世又開始盯上了地方官吏。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年初,他傚法自己的父親秦始皇,也巡遊天下。南到會稽(現在的蘇州),北到碣石(現在河北昌黎北),最後從遼東(現在遼寧的遼陽)返回咸陽。在巡遊途中,趙高勸他應該趁機樹立自己的威信,把那些不聽話的官吏統統殺掉。於是秦二世不問青紅皂白,就連連下令誅殺異己,結果弄得大臣們惶恐不安,人人自危。

    秦二世對趙高言聽計從,趙高的權勢一天天在增長,於是對李斯的丞相之位便產生了覬覦之心。但是,李斯也是扶助秦二世繼位的功臣。而且,在深受法家思想的秦二世看來,李斯的存在正好對趙高起到權力制衡的作用。所以,儘管趙高在他面前大講李斯的壞話,他卻沒有馬上採取什麼行動。這個時候,由於秦二世的嚴刑酷法,橫徵暴斂,激起了陳勝、吳廣的起義。李斯數次進諫,秦二世都不理他。卻派使者來指責他身為丞相卻不能使國家安定,反弄得盜賊蜂起。李斯受到指責,惟恐自己失寵,就寫了一篇文章勸秦二世行「督責之術」,向秦二世獻出了獨斷專權、酷法治民的治國方法,給他的暴政火上澆油。但這一招並不奏效,秦二世最終還是聽信了趙高的讒言,把李斯抓到監獄裡去了。

    李斯在監獄裡受到嚴刑拷打,但他還幻想著秦二世能明瞭他的冤屈,便在獄中寫了一封自辯書,托獄吏上達秦二世。但這封書卻落在趙高之手。趙高怕李斯會翻供,就叫自己的親信裝作御史侍中去輪番審問李斯。李斯不知其中有詐,就以實情相告,結果每次都遭到殘酷的拷打。後來,秦二世派人來核實李斯的供詞,李斯以為又如前幾次一樣,始終沒敢改口,承認了謀反的罪名。

    趙高把這份供詞上奏給秦二世,秦二世看後還非常高興,以為要是沒有趙高,就幾乎上了李斯的當了。於是李斯被定成死罪,腰斬於咸陽,夷滅三族。臨刑前,李斯淒楚地對他的二兒子說:「我現在再也沒有機會和你牽著黃狗,去上蔡東門打獵了。」李斯一死,朝中的大權完全集中在趙高手裡。

    佞臣當道,指鹿為馬

    秦二世從登上皇位,到大肆殺戮,胡作非為,以致身遭橫死。所有的這一切,都和他的老師趙高有很大關係。若說秦二世一朝的政事,都是繫在趙高的手上,也不為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