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帝王之死 第4章 死於骨肉相殘的帝王 (4)
    晉惠帝回到了洛陽,又成了東海王司馬越的傀儡。可這位王爺慢慢覺得這個傻皇帝越來越不順眼,就在公元306年(光熙元年)十二月,下手毒死了他。

    惠帝崩後,司馬越立惠帝二十五弟司馬熾為帝,改元永嘉,是為晉懷帝。東海王又將困守長安孤城的河間王司馬顒招來,再於半路劫殺。至此,似乎司馬越已經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卻不料他的噩運才剛剛開始。

    司馬越擁立懷帝后,大權獨攬。懷帝的侄子、14歲的清河王司馬覃曾被惠帝立為皇太子,是可能的帝位繼承人,司馬越於是先弄死了他,接著又殺掉懷帝親舅王延及大臣高韜等人,驅逐大臣苟唏,將精兵強將控制到自己手裡,篡位的野心已經顯露無疑。

    公元311年(懷帝永嘉五年),眼見洛陽城外狼煙四起,司馬越入朝請討石勒,想趁此擁重兵立功以自固。他率四萬精軍出討後,飛檄各州郡徵兵,但「所征皆不至」。分崩離析的晉朝已經無力對抗胡族的入侵,內外交困的司馬越憂懼勞頓,又得悉懷帝密詔苟唏等人誅殺自己,至河南項城時遂發暴疾而死。同軍而行的襄陽王司馬范和太尉王衍秘不發喪,準備率軍還葬其封地東海(山東郯城)。

    羯族首領石勒(當時為匈奴族的漢王劉淵部屬)得知消息後,率勁騎追趕這群七零八落、兵官家眷混雜的隊伍,終於在苦縣寧平城(今河南鄲城)趕上,大隊騎兵像打獵一樣圍著數十萬西晉軍民發箭狂射,一天下來,「王公士庶死者十餘萬」。石勒派兵士一把火燒掉司馬越棺槨,說「此人亂天下,吾為天下報之,故燒其骨以告天地」,並將太尉王衍、吏部尚書劉望等多位晉朝高官,以及襄陽王司馬范、任城王司馬濟等六個皇族王爺在半夜用推倒屋牆的方法壓死。

    僥倖未死的西晉兵民二十多萬,被劉淵另外一部將王璋一把大火燒死,並被當做軍糧吃掉。想像當時慘絕人寰的一幕,真是驚心動魄。

    司馬越留派洛陽的部將何倫等人聞敗,慌忙擁司馬越王妃裴氏及世子從洛陽往東海方向逃跑,城中百姓士民也緊隨軍隊一起外逃。跑到洧倉,又被石勒大軍趕上,東海王世子以及皇族48個王爺都死於亂兵之手,東海王王妃裴氏被亂兵搶去,輪姦過後又賣給別人。

    懷帝、愍帝都可以算得上是青年幹才,但「八王之亂」已經使晉朝大廈遭受難以修補的巨大裂隙,孤木難支,無力回天。(公元311年)六月,晉懷帝被匈奴劉淵漢軍抓獲,公元313年被殺,時年30歲。公元316年,惠帝另一個侄子晉愍帝司馬鄴也肉袒出降,不久被殺,時年18年,臨死前還上演了「青衣侑酒」的歷史悲劇,成為歷代漢族臣子心中永拂不去的傷痛。至此,西晉滅亡。

    父子不和,拓跋珪為子所弒

    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86—408年在位),是魏晉南北朝史上一位傑出的人物。他流亡十餘年,寄人籬下,未到成年便能號召舊部,重整旗鼓再造江山。但誰又能料到,這樣一位天之驕子,最後竟死於宮廷之變,慘死在自己的親生兒子手中呢!

    父子不和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於386年建立的政權,開國皇帝是拓跋部首領拓跋珪。這是一個較有作為的皇帝。其即位之初,為在其所佔領的大片漢族居住區進行統治,十分重視學習漢人的治國方法,建立一套效仿漢人的封建政治制度,並在政策上務農息民,發展農業生產,擴大了北魏政權的社會基礎,增強了經濟力量。

    拓跋珪十六歲重興代國,遠近部落的酋長,大小國家的國君,看到拓跋珪如此英雄,紛紛前來結好,其中不少送來女兒或宗女,要求結親,以求政治上有所依靠。拓跋珪的結髮妻子劉夫人,為拓跋珪生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兒子因為是長子,最有繼嗣的資格,所以取名拓跋嗣。劉夫人最早跟隨拓跋珪,又生有長子,加上善管內政,很有本領,在宮中威信很高,因此,受到拓跋珪的敬重。按說劉夫人是最有希望立為皇后的。但是,代國宮中有一個祖上傳下來的老規矩:將被立為後的女子,必須親手澆鑄一個銅人,能鑄成,則說明受天命委託,可立為後;鑄不成,則沒有資格立為後。拓跋珪曾經舉行隆重的儀式,請來最高明的助手,協助劉夫人鑄像,但不知什麼原因,竟然沒有鑄成。因此,劉夫人就失去了作皇后的機會。

    拓跋珪平定後燕後,擄來了後燕主慕容寶的幼女。因為她美貌動人,被收入宮中。慕容氏舉止端莊大方,性情溫柔賢淑,很得拓跋珪的寵愛。劉夫人鑄像失敗後,在朝臣的再次奏請下,拓跋珪選中了慕容氏,為她舉行了鑄像儀式。慕容氏運氣好,沒費什麼勁兒銅人就鑄成了,很快就被立為皇后。

    劉夫人年長有威信,又生有長子,沒有立為皇后;慕容氏年幼新來,反而立為皇后。這自然引起劉夫人和其他一些妃嬪的不滿。這些妃嬪有的挑唆劉夫人去排擠打擊慕容後,有的勸劉夫人沉著氣,等兒子當上皇帝後再總算賬。總之,出什麼主意的都有。

    這些閒言碎語傳到拓跋珪耳朵裡,攪得他心裡很煩。拓跋珪有許多兒子,他認為最有能力繼承自己事業的,還是拓跋嗣。因為拓跋嗣是個仁義忠厚的孩子,拓跋珪對他很放心,知道他將來不會欺負自己的庶母和弟妹。但他不能放心劉夫人,尤其是將來當了太后,權勢無邊,難免做出傷害非親生子女的事情來。而且,如果太后扶植外戚,把持朝政,還會給國家帶來災難。他深知歷史上發生的這種情況太多了。於是,他想了一個有效的、但又殘忍的辦法。

    一次上朝時,拓跋珪宣佈了一條規定:今後,魏宮裡立太子時,先要殺死太子的母親。說完,又宣佈了二道具體的詔令:詔立拓跋嗣為太子,同時,賜太子的母親劉夫人即日自盡。詔令一下,朝臣們都驚呆了。半晌,拓跋嗣首先明白過來,他撲地一下跪倒在父親面前,痛哭失聲,要求父親不要殺掉自己的母親,要求父親另立別人為太子。

    對這條每立太子先殺其母的規定,拓跋珪是經過反覆考慮才下定決心。他早已作好了思想準備,所以,在拓跋嗣痛哭求情、隨之群臣紛紛跪下求情的時候,他非常冷靜,緩緩地說:「這不是我自己的發明創造,五百年前的漢武帝就是這麼做的。我這是為社稷著想,為大魏臣民著想的,希望你們也不要僅僅考慮到某個人的生死,而不顧及國家的安危。」於是,這條不成文的規定就在北魏沿用下來,直到一百年後的孝文帝時才被取消。

    拓跋嗣因為自己被立為太子,反使母親慘遭殺害,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他晝夜啼哭,不肯吃飯,也不肯睡覺,直到劉夫人安葬後,仍然啼哭不止。拓跋珪知道後非常生氣,派人去召拓跋嗣,準備狠狠打他一頓。拓跋嗣因為傷心過度,早已置生死於度外,而且他是純孝之人,所以並不猶豫,馬上就要去見拓跋珪。左右侍從急忙拉住他,勸他說:「如果殿下是真孝順,就應該替皇帝想想後果。俗話說,孝子對待父親的打罵,小打接受,大打則逃跑。現在皇帝盛怒之下,誰知會做出什麼事來!縱然殿下不怕死,但皇帝真打死了殿下,天下人都會責備他,說他不慈愛。難道殿下願意自己的父親背上這種壞名聲嗎?依我們看,殿下不如先躲出去,等皇帝息了怒,再回來賠罪不遲。」拓跋嗣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微服逃走了。

    太子逃走後,拓跋珪心情很不好。他失去了結髮妻子劉夫人,又失去了心愛的兒子,使他心裡罩上一層陰影。鬱悶痛苦使拓跋珪不到四十歲便未老先衰了。

    拓跋珪平日在女色上花費精力很多,身體搞得很虛弱。另外,拓跋珪信奉道教,使他大腦受到嚴重損害。道教講究煉丹吃藥,說吃了藥可以長生不老,因此迷惑了很多人。幾年前,拓跋珪聽信了術士的欺騙,召來一幫術士專門給他煉丹配藥。當時,最時興吃的是一種五石散,又稱寒食散,是用五種石頭做成的。這種藥吃起來很費事,必須有許多輔助措施,否則,就會發毒傷人,讓人變得心情煩躁。魏國宮廷裡有一位名醫陰羌,善於指導吃藥,所以一直沒出大問題。後來陰羌老死了,拓跋珪失去指導,藥性開始侵入身體,損壞了他的大腦,脾氣變得煩躁不安、多疑善怒。

    偏偏這時國中又屢屢出事,三天兩頭有壞消息報來,不是鬧災異,就是鬧饑荒,要麼這裡有人叛逃了,那裡又有人造反了,加土劉夫人已被賜死,愛子又不知去向,拓跋珪很快就精神失常了。他有時幾天不吃不睡,呆坐或者呆立著;有時大罵臣下,說他們狼心狗肺,要反對自己;有時突然回憶起三十年來的成敗得失,又哭又笑;有時又成夜成夜地高談闊論,好像與鬼物爭辯。遇到他火氣上來時,隨便就要殺人:顏色異常的要殺,喘息不定的要殺,行走速度不均勻的要殺,說話用詞欠妥也要殺,而且是他自己親自動手殺,殺死後就擺在天安殿前,任屍體腐朽發臭。這樣搞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誰都不敢出頭露面,惟恐稍有不慎招來橫禍。

    就是在這樣的當口,發生了拓跋嗣異母弟拓跋紹弒殺父皇之事。

    關於拓跋紹其人的性情,《魏書?清河王紹傳》記載甚詳,說他「凶狠險悖,不遵教訓。好輕游里巷,劫剝行人,斫射犬豕,以為戲樂」。

    拓跋紹的母親是賀太后的妹妹,容貌秀麗,拓跋珪到賀蘭部時見而悅之,向賀太后請求接納為妻。賀太后認為她太美,「必有不善,且已有夫,不可奪也」(《資治通鑒?晉紀三十七》)。拓跋珪不聽,派人殺其夫而佔有了她,生下了拓跋紹。母子二人都痛恨拓跋珪。拓跋紹與其他兄弟性情截然不同,既不勇武,也不聰慧,游手好閒,並且養了一夥地痞流氓,專門打劫行人的財物,捉殺百姓的豬犬,然後聚在一起混吃混喝,儼然是京城一霸。因為是皇子,誰也不敢來管。後來,拓跋紹鬧出了人命,傳到拓跋珪耳中,把他氣得火冒三丈。拓跋珪親自動手,狠狠抽了拓跋紹一頓鞭子,然後,把他雙腳捆住,倒吊在天井裡,準備把他吊死。拓跋紹是個不怕死的無賴,任憑拓跋珪怎麼打,怎麼吊,都不討饒。倒是賀氏哭得死去活來,百般哀求,直到叩頭流血,拓跋珪才軟了心腸。他看看拓跋紹吊得快死了,料想他今後也該接受教訓了,才把他放出來。經過這次教訓,拓跋紹表面上老實了許多,但心裡卻對父親異常仇恨,從此不再與父親主動說話。拓跋紹和他異母兄拓跋嗣關係也不好,原因是拓跋嗣經常責怪他的放任無忌。

    救母弒父

    拓跋珪精神失常後,隨便打人殺人。一天偶然來到後宮,看見賀氏,覺得不順眼,就狠狠打了一頓,並叫人把賀氏關起來,說:「叫她活不過今天。」但一會兒又把這件事忘了。賀氏本來只等一死了,但天黑了還未見拓跋珪動手,又萌生了活命的希望。她偷偷叫侍從找來拓跋紹,讓他想辦法救自己。拓跋紹早就痛恨父親,恨不得讓父親立刻就死,好報當日吊打之仇。而且,他知道哥哥逃跑沒有下落,如果父親死了,乘這機會自己還有登基作皇帝的可能。

    對於皇帝拓跋珪的殘忍,朝野上下無不知曉,人人畏懼,談虎色變。所以,拓跋紹要組織殺手是十分困難的。況且,此時的拓跋紹才十六歲,還是個孩子,左右很擔心他能否成功,不敢參與其中。在這種情況下,拓跋紹表現出驚人的勇武,他密將手下親隨及宦官數人召集起來,對他們說,父皇殘暴,濫殺無辜,積怨甚多,今天是咎由自取。事成之後,定有重賞。這些手下人平日都與拓跋紹關係密切,經拓跋紹這一鼓動,才堅定下來。拓跋紹又指出,這一行動凶多吉少,成者王侯敗者寇,煽動眾人拼將一死,力爭成功,從而提高了眾人的士氣。公元409年11月6日夜,拓跋紹帶領死士數人跳過宮牆,進入天安殿道武皇帝寢宮,宮中侍者聽到動靜,大聲喊道:「有賊!」道武皇帝拓跋珪大驚而起,慌忙去取弓刀,但一時沒有找到。這時,拓跋紹已竄到他跟前,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這一年,拓跋珪三十九歲。拓跋紹殺死道武皇帝後,仍留在天安殿中,第二天中午仍不開宮門,他從門縫裡對群臣說:「我有叔父,也有兄長,你們擁護誰?」眾人驚愕不答。南平公長孫嵩說:「聽大王的!」眾大臣這時方知皇帝已死,但對拓跋紹仍心有不服,各懷異志。拓跋紹拿出大批布帛班賜王公以下的大臣,籠絡人心,以期登基奪權。

    但是,拓跋紹沒有當上皇帝。逃亡在外的太子拓跋嗣聞訊組織人馬殺了回來,拓跋紹及其母賀夫人都被賜死,拓跋嗣奪得了帝位,是為魏明元帝。

    仁慈無勇,高殷為叔父所殺

    北齊文宣帝高洋死後,他十六歲的長子高殷即位。這是一個短命的皇帝,實際在位只有二十個月便被廢掉,一年後又被殺死。廢殺他的是其叔父常山王高演。

    謀殺忠良

    北齊文宣帝高洋是在公元559年(天保十年)死去的。這個以嗜酒昏狂、淫亂殘暴著稱的皇帝死於酒色過度,只活了三十一歲。他的長子叫高殷,字正道,小名道人,公元550年(天保元年)被立為皇太子,高洋死後繼位稱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