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可以走直線 第12章 方法正確,路子才會順暢 (2)
    在工作中,許多人都會遇到這類情況,因為缺乏他人的理解與支持,被家人指責、被客戶抱怨、被領導批評,卻又不知該如何去做。其實,解決這類問題並不難,只要讓對方「設身處地」地設想一下我們的處境和本心就行了。

    當你遇到被人抱怨、誤解、指責的問題時,不妨委婉地問上一句,「假設您是我,您會怎麼做?」或者「您看我該怎麼做好呢?」

    學會隨機應變,更好的立足於世

    「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這句意味深長的話給我們揭示了一種存在於世間的真理。直來直去有時不但做不成事,反而會自身難保。學會了「曲」倒能風光無限,因此,學會隨機應變、靈活辦事是十分重要的。

    公元前686年,公孫無知反叛,殺死齊襄公,自立為君。一個月後,公孫無知被大臣設計刺死。國不可一日無主。於是,齊國的大臣派人迎接流亡魯國的公子糾回國繼位,魯莊公親自率兵護送。效忠公子糾的管仲預計:流亡在莒國的公子小白也可能回齊國爭位,為了防止公子小白回到齊國繼位,管仲親自率三十乘兵車去攔截公子小白。在過即墨三十餘里的地方,管仲所帶的人馬與公子小白相遇。爭鬥中,管仲彎弓搭箭,向公子小白射去,只見小白大叫一聲,口吐鮮血,撲倒在車上。此時,管仲才掉轉馬頭,帶一行人悠哉游哉地護送公子糾回齊國繼位,殊不知,當他們到達齊國的邊界時,公子小白已搶先一步繼承了王位,成了齊國國君齊桓公。管仲和公子糾大為驚惑。原來,管仲的那一箭並沒有射中小白,而是射到小白的帶鉤上,小白趁勢咬破舌尖,,噴血倒下裝死,蒙騙了管仲。然後,公子小白抄近道急奔回國,經謀士鮑叔牙說服了齊國眾大臣,登上了王位。

    相對於這些大事大人物,在小人物中把隨機應變、靈活辦事應用得最活絡的要數大太監李蓮英了。他的得寵並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慈禧愛看京戲,常以小恩小惠賞賜藝人一點東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員楊小樓的戲後,把他召到跟前,指著滿桌子的糕點說:「這一些賜給你,帶回去吧!」

    楊小樓叩頭謝恩,他見慈禧高興,便壯著膽子說:「叩謝老佛爺,這些尊貴之物,奴才不敢領,請……另外恩賜點……」

    「要什麼!」慈禧心情高興,並未發怒。

    楊小樓又叩頭說:「老佛爺洪福齊天,不知可否賜個『福』字給奴才?」

    慈禧聽了,一時高興,便讓太監捧來筆墨紙硯。慈禧舉筆一揮,就寫了一個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爺,看了慈禧寫的字,悄悄地說:「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楊小樓一看,這字寫錯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議論,豈非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時急得直冒冷汗。

    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慈禧太后也覺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讓楊小樓拿走錯字,又不好意思再要過來。

    旁邊的李蓮英腦子一動,笑呵呵地說:「老佛爺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點』呀!」楊小樓一聽,腦筋轉過彎來,連忙叩首道:「老佛爺福多,這萬人之上之福,奴才怎麼敢領呢!」慈禧正為下不了台而發愁,聽這麼一說,急忙順水推舟,笑著說:「好吧,隔天再賜你吧!」就這樣,李蓮英為二人解脫了窘境。

    李蓮英的機智在於借題應變,將錯就錯。這種圓場技術不僅需要智慧,也是與腦子機靈、嘴巴活絡分不開的。慈禧常誇「小李子」會辦事,看來也非虛言。

    人活一世,生存環境不斷變遷,各種事情接踵而來,墨守成規、只認死理是無論如何都行不通的。而隨機應變、靈活通達才是我們立足於世的成事法寶。

    把握住有利時機出手

    有時候,我們有能力也有條件做好一件事情,但是不同時間去做效果會有所不同。如果抓住最恰當的時機去做,將會變得對自己有利。鄭莊公的辦事方法能夠在這方面給予我們啟發。

    春秋初年,鄭武公去世後,太子寤生即位,他就是鄭莊公。鄭莊公心裡明白,自己雖然當了國君,但政敵們絕對不會就此善罷甘休,自己還得拚力爭鬥。不過,用什麼方式與政敵鬥爭才好呢?他頗費躊躇,因為政敵是他的親生母親和胞弟!鄭莊公出生時,因腳在先,頭在後,讓母親武姜幾乎因難產而送命,所以武姜十分討厭他,而偏愛他的胞弟公叔段。兄弟倆長大之後,武姜曾幾次請求立公叔段為太子,但鄭武公沒有答應。對於這件事,武姜和公叔段一直心懷不滿,所以鄭武公一死,他們便加緊了奪權步驟。

    首先,由武姜出面,以母親的身份為公叔段要求封地,要求鄭莊公把封邑封給公叔段。制邑是軍事要塞,莊公沒有答應;武姜又替公叔段要求封易守難攻的京城,鄭莊公沒有辦法,最後只好答應了。

    公叔段一到京城,就加高加寬城牆,鄭國大臣們對此議論紛紛。有人,對鄭莊公說:「各等級都邑城牆的高度,先王都有規定。如今公叔段不按規定修城,你應及時阻止他,以免後果難以收拾。」鄭莊公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心裡另有打算,所以說:「我母親希望這樣,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公叔段看到哥哥對自己沒有採取限制措施,便更加放肆起來,下令讓西部、北部邊陲守軍聽命於自己,並私自收來了周圍的城邑作為自己的封地。這種舉措使鄭國將士們憤憤不平。大將公子呂對莊公說:「應及早下手制止他,否則軍隊慢慢就會被他掌握了!」鄭莊公還是不緊不慢地說:「現在還用不著。人呀,如果不仁不義的事做多了,就會自取滅亡。」

    公叔段看到哥哥還沒有反應,更加肆無忌憚起來,聚集糧草,修造武器,擴充步兵和車卒,準備攻打國都,並約好了母親作為內應。這一下子舉國上下的百姓都義憤填膺。

    鄭莊公這時說道:「時機到了!」提前派人探聽到公叔段起兵的日期並派公子呂率領200輛戰車向京城壓過去,先發制人。京城軍民紛紛倒戈,公叔段跑到鄢地。莊公猛追窮寇,又打到鄢地,公叔段只好逃亡到別的國家。莊公反回頭來又對付母親武姜,把她軟禁起來,並發誓永遠不再拜見她。

    鄭莊公對弟弟的奪權野心和母親的所作所為,是瞭然於胸的。但他並不急於將其消滅,而是採用「引其發展,陷其不義,突發制人」的策略,先放縱對方,任其胡為,爭取到臣心、軍心、民心後,再一舉破敵。

    這時候時機最好,所以成功的機會就最大,而且不會被別人認為是自己絕情。我們在辦事的時候也要把握這樣的時機,不要貿然出手,要等待或者創造有利時機出現。

    從易到難,攻破對方的心理防線

    記得唸書時,每次大考前,老師總是叮囑我們:先做容易的,難的放到最後去做。按照老師的話去做,果真越做越有信心,到最後,信心有了,不緊張了,思路打開了,難的也就變得容易了。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做事從容易的人手,這一方法不僅適用於考試,也適用於當事雙方的談判、交涉。

    在與人談判或交涉中,你若想融洽會談氣氛,打消對方的戒備心,不妨從一些他易於接受的小問題人手。一旦小問題解決了,雙方的戒備心就容易消除,會談信心就容易建立,彼此認同的情緒也會逐漸蔓延,為解決最後、最難的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然,有的人並不贊同這一觀點。他們認為,如果在交涉中有多項待解決的事情,那麼,在剛開始時就應該把其中最困難的問題提出來。在他們看來,一旦最困難的問題解決了,其他的問題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了。

    這話似乎也有道理。不過,這樣做很冒風險,失敗的可能性很大。想想看,最困難的問題,往往是雙方爭議最大或積蓄多年難以解決的,要想一下子解決,通常不太現實。以此作為談判或交涉的第一事項,如果一開始就造成很大的分歧,雙方很可能失去和談的信心、等待的耐心。一旦雙方爭執不下、互不相讓、關係破裂,問題就難以解決了。

    在一般情況下,一個聰明的交涉者,往往會在開始時就以比較簡單的問題作為討論事項。在討論這個事項時,他會說:「看樣子大家能達成共識,至少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意見是一致的,下一個事項與這個事項沒有太大的差,別……」

    結果,五個問題中對方贊成了三個,繼續使用這種方法,即使到了後面要討論最大、最困難的問題,成功的機會也十之八九。

    從最簡單、最容易接受的事項一步步進入較複雜、較困難的要求上來,這是讓對方接受要求、滿足你的苛刻條件的最好辦法。讓一步往往就意味著讓百步的結局。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種心理戰術去辦事,會順利很多。

    比如說,你同時有幾個問題需要別人幫忙解決,不要一開口就提出所有的問題,先選擇一個對方容易幫忙解決的問題。這樣,可消除對方的戒備心。

    如果對方的戒備心已消除,你再提出那些稍難解決的問題。如果對方答應過你幾次,感覺你的問題都不難解決。當你再提出那個最難解決的問題來,對方也往往會沒有防備地幫你解決。

    相反的,如果你第一次就提出最難解決的問題,對方最初就拒絕了你,恐怕你再提出其他容易解決的問題,對方也會予以拒絕。這方法也可以用於批評人,先批評對方不痛不癢的小毛病,使其易於接受,然後循序漸進,將矛頭指向癥結所在,讓其在不知不覺中全盤接受。

    從最容易接受的事項一步步進入到較複雜、較困難的要求上來,這是讓對方滿足你的苛刻條件的最好方法。讓一步往往就意味著讓百步的結局。人們的戒備心理就是這樣,一旦第一道門檻被突破,便能讓對方在不經意間做出許多讓步而不自知,由此積累成大幅度的進展,最終達到目的。

    用幽默拉近你和他人的距離

    我們在個人生活中,總是不斷地、交替地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因此,我們有可能要去應付不合理的要求、令人不快的行為或者鬧得不像話的場面。

    有時候為了化解困境,沒有任何合適的方式,只有依靠幽默的力量。每一個有經驗的管理者都知道,要使身邊的下屬能夠和自己齊心合作,就有必要將自己的形象人性化。

    有一位年輕人新近當上了董事長。上任第一天,他召集公司職員開會。他自我介紹說:「我是傑利,是你們的董事長。」然後打趣道:「我生來就是個領導人物,因為我是公司前董事長的兒子。」

    參加會議的人都笑了,他自己也笑了起來。他以幽默來證明他能以公正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地位,並對之具有充滿人情味的理解。實際上他委婉地表示了:正因為如此,我更要跟你們一起好好地幹,讓你們改變對我的看法。

    有時我們確實需要以有趣並有效的方式來表達人情味,給人們提供某種關懷、情感和溫暖。

    據說有位大法官,他寓所隔壁有個音樂迷,常常把電唱機的音量放大到使人難以忍受的程度。這位法官無法休息,便拿著一把斧子,來到鄰居門口。他說:「我來修修你的電唱機。」音樂迷嚇了一跳,急忙表示抱歉。法官說:「該抱歉的是我,你可別到法庭去告我,瞧,我把凶器都帶來了。」說完兩人像朋友一樣笑開了。

    這位法官並不是想把鄰居的電唱機砸壞。他是恰當地表達了對鄰居的不滿——請注意:是對音響而不是對人。他的行為似乎是對音樂迷說「我們是朋友,我希望和你好好相處,至於唱機,可以修理一下。」當然所謂「修理」只是把唱機的聲音開低些罷了。

    著名美式足球教練羅克尼,也是個善於進行趣味思考的人。有一次球賽,羅克尼的諾特丹足球隊在上半場輸給威斯康星隊7分。可是他在休息室中一直與隊員們開玩笑,直到要上場進行下半場比賽時,他才大喊:「聽著!」隊員們驚惶失措地望著他,以為他要把每一個人都大罵一通。但是羅克尼接下去說:「好吧。小姐們,走吧。」沒有責備,沒有放馬後炮,也沒有指手畫腳強調下半場如何踢球。羅克尼的樂觀、豁達,幫助隊員們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礙,幫助他們忘掉艱難的處境。他的隊在下半場創造了奇跡,踢出了一連串漂亮的球。後來羅克尼對採訪他的人說:「不是我贏了。而是我的趣味思考法贏了。因為我知道我們精神上贏了,那麼球也贏了。」

    幽默作家班奇利,在一篇文章中謙虛地談到他花了15年時間才發現自己沒有寫作的才能。結果一位讀者來信對他說:「你現在改行還來得及。」班奇利回信說:「親愛的,來不及了。我已無法放棄寫作了,因為我太有名了。」

    這封信後來被刊登在報紙上,人們為之開心了很長時間。事實是班奇利的幽默作品聞名遐邇,但他沒有指責那位缺乏幽默感的讀者。他以令人愉悅的、迂迴的方式回答了問題,既保護了讀者可愛的自尊心,也保護了自己的榮譽。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