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對於我們的注意力來說,現在來自電台、電視、電影、計算機、書籍雜誌以及其他種種傳媒的競爭日益激烈。而對這些紛擾的刺激,我們已經學會把無關緊要的信息捨棄,但不幸的是,我們有時也會把重要的信息過濾掉。
第三個不能聽好的原因是:我們總以為自己已經知道別人將要說什麼。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在別人剛把話說了一半的時候,我們也許就會插嘴或打斷說話的人。我們缺乏聽人把話說完的耐心。事實上,有很多時候,在對話中,是很難從對方的談話的表面上去瞭解他的真意。這時就必須從隱藏在對話背後的那「弦外之音」上著手探索,才能夠使彼此的意思或感情溝通。為了能夠敏感地聽懂別人言外的話,你必須養成這樣的習慣:當你聽別人在說話,或者是你在和別人對談時,你要自問:「他為什麼要這樣說?」」他那句話中的『弦外之音』是什麼?」
如果對方在炫耀他那光榮的過去,這時候你就要留心了,因為此時他正在期待你的誇獎,所以,只要是認為值得或應該誇獎的,你就不妨誇獎他一下。當對方在顯示他的博學或機智的時候也是一樣,你也應該誇獎他,這樣,我相信,你一定能夠獲得他的好感。同時,你也要懂得如何聽出譏諷、嘲笑、挖苦等言外的話。對方之所以會向你說這種話,一定是因為對你感到不滿才會這樣的。遇到這種情況時,你不要立刻反駁或以為生氣,就當作沒有聽到好了,免得和對方發生不必要的衝突,那就不大好了。不過,時候最好能檢討以下自己,為什麼別人會譏諷你?你本身是否有什麼缺點?或者是無意中得罪了人家,才會引起別人對你的怨恨,而以譏諷你去消除他心中的怨恨呢?
第四項原因與速度鴻溝有關——人們聽和說的速度之間存在著很大差異。普通人每分鐘可講述135至175個單詞,而通過聽覺每分鐘可理解400至500個單詞。這樣的時間余豁我們都把它用到哪去了?不善聆聽的人往往會忙於揣摩結論,盤算如何回答,或者與說話人爭辯,甚至是思想開小差。至少,那些不善聽者就是這樣耗去時間的。
最後一個原因也許是我們確實不知如何去聽。我們每天都會在聆聽方面化不少時間,有時甚至比讀、寫、說都化得多,但我敢打賭,你一準沒有參加過聆聽技巧方面的課程,我說得對不對?
我想,在交流的眾多方面,聆聽技巧被忽視得太多了,被理解得太少了。因而許多不良習氣就乘虛而入。總之,我們是訓練得太少了。一個疏於訓練的聆聽者,往往只能理解和保留談話的五成內容,僅僅在48小時之後,這一保持率可能就會降到25%。所以,一個未經訓練的聽者,在回憶兩三天前的談話內容的時候,往往就是不完全和不準確。而對那些他們一開始就不會怎麼贊成的話題,就更不用提了!
傾聽和有效反饋
在傾聽過程中,恰當地進行反饋,往往有助於我們的相互溝通。我們的溝通目的是為了獲得信息,是為了知道彼此在想什麼,要做什麼,通過反饋的內容可獲得信息,同時也可從對方回答的內容、方式、態度、情緒等其它方面獲得信息。
提問可使傾聽更具含金量。傾聽中的提問要做到:數量少而精,太多的問題會打斷講話的思路和情緒,恰當地的提問往往有助於雙方的交流。同時提問要緊緊圍繞談話內容,不應漫無邊際地提一些隨意而不相關的問題。提問應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
理解:作為管理者,設身處地地理解別人,是必備素質之一,以理解的態度交談,就能認真傾聽,就能誠懇而準確地提出一些雙方都能接受的問題。從而更有利於雙方的溝通。
時機:傾聽中,提問的時機十分重要,交談中遇到某種問題未能理解,應待雙方充分表達的基礎上在提出問題,而且顯得十分不禮貌;過晚提問會被認為精神不集中或未能理解,也會產生誤解。
提問內容:提問就是為了獲得某種信息,問什麼要在傾聽者總目標的控制掌握下,把講話人引入自己需要的信息範圍。
注意提問的速度:提問時說話太急,容易使對方感到咄咄逼人,引起負效應,說得太慢,對方心裡著急,不耐煩。美國溝通專家把提問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開放式提問方式,回答這種問題,不能簡單地用「是」或「不是」來回答,回答結果一般無法預料。
另一種為閉合式提問方式,經常提問是否,是誰,什麼時候等問題,其結果往往可控制,與預期結果相近。
傾聽中,兩種方式是相互運用的。其作用各有千秋,開放式提問氣氛緩和可自由應答,可以作為談話中的調節手段,鬆弛以下神經。另外,可用開放式問題作為正式談話的準備,如:「最近怎樣?」,然後很快開始實質問題的交談。比較來說,閉合式的提問使用機會更多,其優點是可以控制談話及辯論的方向,同時可以引導和掌握對方的思路,但運用不當會使人為難,氣氛容易緊張。兩種方式綜合運用,以求得最佳效果。有時,當講話人講些泛泛的話題,遠離主題,傾聽者可以用一些提問來控制其談話內容,但應注意,盡量少用封閉式提問,以防止自己顯得鋒芒畢露。適時的進行一些恰當的提問能夠促進、鼓勵講話人繼續談話並更多地提供這一方面的信息;同時促進雙方和諧關係的建立,因為這樣的提問往往有尊重對方的意味。如果可能,應使用一些激勵性的提問,這可以激勵對方或給予對方勇氣。如:「其它三個部門都已表示能按時完成任務,你們認為怎麼樣?」你認為本月計劃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適時地給講話人以回應也是反饋中的一種重要形式。
我們可以通過重複對方講的話以求講話人給予證實。回應的內容可以包括事實、信息或想法,甚至在傳遞信息時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回應可以使我們的溝通更加深入細緻。
但需注意的是,回應如果運用不當的話,往往被看作對講話人的一種不信任。這時,就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例如運用表情、體態來說明你並非懷疑,而只是想證實一下自己傾聽到與講話人所要表達的是否相符合。
消除「內部的雜音」
消除你內部的雜音——掠過你大腦的一些雜念和干擾你正確聽取別人意見的因素。當別人講話時,不要做出假想和判斷。
雜音是個大問題,試試看現在就可以抓到自己心裡不斷在產生雜音。你體內喃喃自語的那一部分,或者你對「自己」的感應。這是防衛力量的來源,它是別人體內我們必須想法子緩和的部分。而如果我們想聽到別人講了什麼,它也是我們體內必須鎮住的部分。這個論調有矛盾之處:我們的自我可以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你愈想自己做主,你的慾望就愈會擋路,這是因為你想做主,得看別人要不要聽你的。當我們非常想照自己的心意行事時,比較不能去關懷別人。但我們不能感同身受,別人就不可能聽我們的,因為他們心底的雜音也加速起來。沒有人會開口說什麼,因為老闆的自我意識在堅決捍衛他的目標,決不會讓步,有一些實際的問題,他永遠聽不到。這就是內部的噪音導致的結果。老闆的意識超過了群體的反應。
盡可能消除外界的干擾
傾聽環境對傾聽的質量有巨大的影響。講話人在喧鬧的環境中講話要比在安靜環境中講話的聲音大得多,以保證溝通的順利進行。當談話內容屬於私人事或機密則最好在安靜、封閉的談話場所,同時環境也影響傾聽的連續性。
空間環境也影響傾聽,進而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1980年,社會學者在對工程設計院的一項調查表明,由於各種因素的干擾,相距十米的人,每天進行談話的可能性只有8—9%,而相距5米的人,這一比率則達到了25%,有效傾聽的管理者必須意識到這些環境因素的影響,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環境對傾聽的障礙。環境對傾聽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溝通時要盡可能排除外界的干擾。應該盡可能創造一種良好的傾聽環境。這種環境應是:
非威脅環境:在這種環境中,雙方有一定的安全感,並有與他人平等的感覺,這種環境可為非正式的,如酒吧或咖啡廳。
適應的地點:必須保證不受打擾或干擾。
反饋和行動:可用眼睛或面部表情來進行。
時間因素:選擇適宜的時間,同時保證溝通談話的次數。
正確的態度:傾聽有百利而無一害,拒絕傾聽就是拒絕成功的機會。
排除外界的干擾還需要創造談話的氣氛,愉快的氣氛有時在不經意中產生,有的出自故意的營造,但無論屬於哪一類,都必須做到自然,切忌生硬。聰明的談話者往往在談話之前就對談話對像進行充分瞭解。善於在談話開始之前營造交談的和諧氣氛,從而也就有助於自己很快進入角色。在我們的日常交際中,一些談話常常以不歡而散告終,其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創造談話前的愉快氣氛。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愉快的心境下交談,易產生求同和包容心理,對對方觀點的接受性增強,排斥力減弱。這一研究成果應該給我們的言語交際提供有益的幫助。
說話不僅要注意氣氛,而且要注意用詞得當。自古以來,人們為了表達感情,傳遞信息,把事情說清楚,把問題講明白,就很重視說話技巧和談話藝術。世界發展到今天,更要求人們能用精確的語言,來準確、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主張。這是衡量一個人交際能力強弱的標誌之一。從前有個叫劉大的做壽,特地邀請好友張三、李四、王五和趙六來家吃飯。快開飯了,趙六還沒來。劉大急了,自言自語地說:「唉,該來的還不來。」張三聽了,心想我可能是不該來的。於是,拍拍屁股揚長而去。劉大一見張三莫名其妙地走了,著急地說:「唉,不該走的又走了。」此話被李四聽到了,一想我大概是該走的。於是,也拂袖而去。王五見此情景,便勸劉大:「老兄,你說話可要注意啊!」劉大雙手一攤,對王五說:「其實,我不是說他倆。」王五聽了,不是說他倆,那就是說我的,歎了一口氣,一轉身也走了。劉大不明究竟,吃驚地說:「啊!怎麼都走了?」
對於現代組織的管理者來說,傾聽十分重要,企業中一位成功的管理者應趨向人的管理而非事的管理。這就要求管理者採用「開放管理」,即各部門中每一位員工和部下都可以向管理者提出建議、意見,這時,就要求管理者掌握傾聽技巧,保持組織內部溝通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