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學史 第92章 當代現象哲學 (7)
    至於說到倫理道德,為了承認人的道德意識是一種一般的無階級制約性的社會因素,在蘇俄並沒有出現如斯大林的《語言學通信》所引發的那種熱烈討論。在列寧那裡,道德還是完全從屬於階級鬥爭的利益的,早期的共產主義者也把資產階級道德與個人主義和自私自利畫等號,資產階級道德與無產階級道德是格格不入的,而到了1961年,蘇共就開始承認存在「最基本的一般人類道德標準」,這種道德標準與社會主義的道德要求是相一致的,因為它是人民群眾在過去幾千年「與社會奴役和道德惡習作鬥爭」的過程中產生的。所以,「道德惡習」承認經典藝術作品的普遍價值,這也並不表明是一種大的思想進步,因為若否認它們的價值那也是不合理的。馬克思主義解釋這種情況說,這些作品表達了人民群眾的夢想與渴望。

    宗教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理論中佔有一種孤獨的特殊地位。藝術、道德以及哲學和科學在階級社會中經過階級鬥爭的意識形態而變色並被歪曲和扭曲,只有在無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它們才能真正得以繁榮發展,而宗教就其最內在的本質來說乾脆就是事物在意識中的錯誤反映。因此,在無階級的社會中,宗教也不會繁榮起來,而只能會作為一種幻覺最終消亡。每一種宗教都是對社會經濟基礎的反映,而且基本上是一種歪曲了的反映。

    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假如他終於得出結論,認為還存在無法歸入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範疇的精神領域,那麼可想而知,接下來在形式邏輯問題上也會得出同樣的結論。如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們也不再把科學的各部門看做是具有階級制約性的了。就像斯大林在語言問題上所持的立場那樣,馬克思主義者們也開始認識到,科學的許多分支與經濟基礎和生產是直接相連的。就這樣,人們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認識了顯示客觀真理的自然規律,其中最主要的是物理學的基本規律。在馬克思主義對科學的評價中,似乎呈現出如下一種趨勢:他們承認客觀認識的存在,認為哲學闡釋的認識對像當然也就是科學研究的對象,而哲學闡釋往往也會帶有階級制約性。即使馬克思主義的反對者對於後一種觀點也不可能視若無睹。

    [5]批判的社會哲學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之上,20世紀發展出許多引人注意的思想萌芽,然而這些思想萌芽幾乎都是在蘇聯的權力範圍之外發展出來的。只要獨特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仍然在共產主義統治的國家內存在,這些思想萌芽就會與占統治地位的正統觀念發生衝突。

    批判的社會哲學家們的思想或多或少都有共同之處,概括起來有如下五個基本特徵:1與馬克思的基本聯繫並因而都關注人類社會;2辯證法這個學派的明顯特點就是對邏輯實證主義和分析哲學的運用。;3「批判的」思想特點,這裡所說的批判既指批判的思考也指對周圍社會的批判考察;4試圖把理論思想與實踐活動相結合;5關涉未來,亦即關涉希望、期望和不斷改變著的目標。

    霍克海默的《傳統與批判理論》和《啟蒙的辯證法》可被看做是這個學派的代表性著作。在上述的第一篇文章中有如下一段代表其核心內容的句子「批判的理論與最進步的傳統理論相比並無根本區別,其根本任務與自身的利益密切相關,即徹底消除社會的不公」。

    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的影響超出了學術界的圈子,不管怎樣,他們在20世紀60年代受到了大學生們的歡迎。學生運動的領導者們都以他們的思想為依據,部分是正確的,部分則是錯誤的,因為他們兩人並不贊同由「批判的理論」引導出革命的實踐。阿多爾諾對此的反應是「重新躲進了象牙塔」,霍克海默對於文化的未來特別是對於哲學的未來則感到心灰意冷。

    赫伯特·馬爾庫塞曾經是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的學生,他被迫流亡並在美國的許多大學做哲學教授,他參與了一些研究所和雜誌的創建工作,對大學生左派產生了更大的影響。在馬爾庫塞的著作中(他在雜誌上也發表了大量的論文),他的博士論文《黑格爾的本體論與歷史性理論的基礎》可以說是他的第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它表明,馬爾庫塞當時深受胡塞爾現象學以及海德格爾存在本體論的影響,在更早一些時候,馬爾庫塞寫出了《歷史唯物主義現象學論文集》,他在其中試圖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在他戰後發表的著作中,《慾望結構與社會》以及《單面的人》或許在德國最為著名。

    尤爾根·哈貝馬斯的文章也強烈地推動了科學研究的熱潮,尤其是引起了關於社會科學的基本問題和方法的持久討論《社會理論或社會技術》,1971年出版,與尼科拉斯·盧特曼合著。

    能夠表明這種思想的哲學立場的兩部重要著作相繼問世,它們就是《社會科學的邏輯》和《認識與興趣》。後者圍繞以下問題展開:迄今為止,對於康德曾經用難以企及的精確程度探討過的那個問題——「如何才能獲得確切可靠的認識」——人們是如何作答的?這實際上也是在探討已經離開了康德的思想出發點。現代實證主義的起源問題。

    哈貝馬斯首先對黑格爾的思想進行了考察和批判,黑格爾曾經試圖回答康德的問題,雖然他本想從根本上發展康德的批判認識論,而實際上他卻把它揚棄了。然後,哈貝馬斯又對卡爾·馬克思著作中的認識論問題進行了闡釋,對於這方面的內容,哈貝馬斯比某些批評他以及追隨他的人都更精熟,而且理解得也更深刻。在他看來,馬克思的思想中蘊藏著解答康德問題的最終答案,只要他能夠在康德的先驗主體和馬克思的人的觀念之間成功地架起一座橋樑,那麼問題就有可能得到解決。也就是說,他要把人看做是征服自然的勞動的動物,看做是在其種屬發展過程中不斷征服自然並不斷實現自我的動物。這樣一來問題就會明朗化了,因為從根本上說認識論和社會理論是相輔相成的。

    哈貝馬斯於1985年發表的兩卷本著作《交際行為理論》可被視為他的主要著作。它涉及的是一種現代社會理論,哈貝馬斯在書中把哲學的方法與社會學、社會哲學以及語言哲學的方法結合到了一起。

    什麼是交際行為?只有當單個行為者能夠相互協調他們的行為時,社會才能存在,而這就要求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很有可能會由此發展出一種理論,這種理論將會為「正在走向自我衰落的現代社會」提供解決之道,更具體地說就是:「尋找一種能夠在令人滿意的社會狀況中真正實現獨立自主的共同生活形式。」這真是個偉大的目標!這本書的內容由於其本身所需要的抽像分析而變得非常複雜難懂,再加上哈貝馬斯本來就愛好複雜和抽像的敘述方式,所以,誰要是想讀這本書,他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此外,該書還附有大量的註釋,這是因為哈貝馬斯非常注意細節,他思想嚴謹,富於責任感,他總是不斷地指點讀者去參閱其他學者的思想和著作,在這方面,他與海德格爾的那種獨自式的或曰偏狂癖的敘述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