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學史 第20章 古代印度哲學 (5)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佛教傳播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生像基督教在中美洲傳播時所發生的那種流血衝突。在2500年的歷史過程中,佛教被證明是一種真正的和平教義。如今的佛教在其故鄉——印度已退居次要地位。經過持續達幾個世紀的輝煌時期之後——其間產生了許多著名的宗教人物,佛教在公元後第一個千年的後半期開始逐漸衰落。它越來越多地退化為一種膚淺的宗教迷信,與此相反,較古老的婆羅門教的精神力量卻又不斷地重新活躍起來。

    在上述的佛教發展的整個過程中,歐洲對它幾乎是一無所知的。可以說,只是到了18世紀,歐洲人才開始對佛教及其發展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而上個世紀(指19世紀,譯者)歐洲人才對佛教哲學有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佛教哲學的體系

    如果對後來的佛教哲學做較為深入的研究,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以原始佛教為基礎在印度——以及後來在中國——發展起來的佛教哲學體系是極其繁多和錯綜複雜的。經過許多代人以及一大批傑出思想家的共同努力,佛教思想中產生了逐漸完善的並有著細微差別的豐富的理論體系。

    佛教學說指出了兩條獲得徹底解脫的途徑。一條途徑是通過合乎邏輯的思想獲得正確的認識,這是一個不斷攀升的階梯;另一條途徑就是堅持不懈地實行嚴格的修行(冥想)。在下面的敘述中我們將有意識地選擇能夠代表這兩種解脫途徑的例證。關於第一條途徑,我們將列舉佛教的四個體系,其他的許多體系都是由這四個體系派生出來的,權威人士認為這四個體繫在佛教中最具有代表性。從中我們也可看出佛教思想家所構建的思維方式的本來面目。關於第二條途徑,我們將引證禪宗。

    否定的邏輯——在佛陀看來,無明和無知是所有人生煩惱的初始原因。無知就是對人生即痛苦這一事實還一無所知,痛苦的根源就是盲目的生命意志。童年時的無知,青年時的五彩繽紛的幻想和塵俗的慾望,迷信、無能、錯誤的觀念,試圖擺脫人生煩惱的糾纏,這一切都只是同一個事實的不同表現形式。若能打破這種無知狀態,人就會恍然大悟。

    為了能夠逐步地穿過那個晦暗的無知狀態,佛教哲學家們發展出了一種奇特的方法,一種否定的邏輯。使這一方法得以完善的哲學家主要是來自印度南部的龍樹,他的鼎盛期在公元125年左右,被許多人看做是佛教哲學中最偉大的思想家。他的邏輯探討主要表現為四種理論,其中,否定的邏輯佔據著中心地位。

    1在整個後期佛教哲學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二諦學說就源自龍樹,他把諦分為俗諦和真諦。他說,佛陀為那些被無明所覆蓋的凡夫俗子說法時,他採用俗諦,承認世界和眾生的真實存在;當他為那些已經能夠洞察真理的人說法時,就採用真諦,否認世界和眾生的真實性。他認為,只有從俗諦入手,才能到達真諦:

    A=俗諦

    B=真諦

    對普通的理智來說是真實的東西,而到達一個更高的角度再看它時,它可能就是不真實的了,原來的真諦這時就會變成俗諦:

    AB=俗諦

    C=真諦

    依此類推:

    ABC=俗諦

    D=真諦

    就這樣以一種不斷上升的階梯形式越來越接近更高一級的普遍真理這一點容易使人想起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辯證法思想。

    2龍樹的第二個理論就是所謂的四重推論法。任意一個需要用「是」或「否」回答的問題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給予回答,既可以直接回答「是」,也可以直接回答「否」,或者回答「是且否」,或者「既非是又非否」。這就是說,既可以認為,這個問題與我無關,也可以認為,我超乎所有這些是與非的問題之上。對龍樹來說,最高真實總是帶有既非有又非無的特點。他把最高真實稱為「空」,認為它「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

    3在龍樹提出的所謂「八不」理論中,「既不也不」的否定概念也被用於人生諸種現象,他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新,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這就是說,最高真實是隱藏於這一切現象背後的。

    4人能夠達到的最高真理就是「中道」,龍樹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種相對的、依存的關係,一種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它們本身沒有獨立的實體性。這就是所謂的「眾因緣生法,我說既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只有排除了這些因緣關係和假借的名相,我們才能獲得最高真理,獲得「中道」。

    佛教的四種主要體系——在佛陀的格言中,既有「一切皆有」這樣的詞句,也有反覆出現的「一切皆無」、「四大皆空」這樣的詞句。自佛陀死後至公元1世紀期間,這其中隱含的矛盾引起了無數的觀點各異的爭論。有些學派選擇了第一種觀點,從而形成了一種「現實主義的」形而上學;其他學派選擇了第二種觀點,並發展出一種「虛無主義的」——否定存在的——體系。在此期間形成的下述四個主要佛教體系表明,多重否定的佛教邏輯是如何被運用到「存在與非存在」的形而上學問題上去的。

    為了闡明問題,我們必須首先從那個一般的不加批判的觀念出發。根據這個觀念,一方面,世界是由各色各樣的物質的客體組成的;另一方面,站在這個物質世界對面的是具有某種延續性的「我」或「自我」的人,而人關於這個物質世界又擁有特定的思想或觀念。

    1世親的現實主義體系主要把否定的矛頭指向「人」,他否認持久不斷的「自我」的存在——這種思想在原始佛教中就已經出現。他並不懷疑物質世界的現實性,因而被稱為「現實主義的」體系。

    2訶梨拔摩的虛無主義體系又將否定推進了一步,他認為,既不存在人或自我,也不存在外在客體,而且也不存在觀念的現實性,因而被稱為「虛無主義的」體系。

    3第三個體系,即唯心主義或唯識論體系,仍然要追溯到第一個體系中所提到的世親那裡去。因為,世親後來在他的哥哥無著——他在此以前已經創立了唯識論——的影響下而皈依了唯識論。此後,世親著述頗豐並且他的著作都已成為這一學派的權威性經典。他們認為,獲得真理並不在於承認外在世界的現實性(如第一個體系)或者否認所有現實(如第二個體系),而在於認識到思想和意識就是真實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由精神(識)變現出來的,事物的一切屬性都是人的主觀意識。瑜伽行派的「識」不是主體對客體的認識,而是對自己變現出來的認識對象的認識,因而它是一種純粹的唯心主義。

    4否定的邏輯在前述的龍樹所創立的虛無主義體系那裡達到了頂峰。上述的三個學派在回答「有或無」的問題時,要麼回答「是」,要麼回答「否」,要麼回答「既是且否」。但是對龍樹來說,正確的回答應該是「既不也不」。龍樹的「中道」其他學派也使用這一概念並在經過不斷地否定之後得出結論,在永恆流變的現象世界中根本就不存在真實的東西,既不存在物,也不存在人,也不存在觀念。,一切都只是無自性的幻象。但是,我們不能把這種思想和第二個體系中的虛無主義觀點相混淆,龍樹的「空無」概念更多地意味著,一切試圖解釋世界和探究存在之謎的努力都是徒勞的,而一個破除了執著名相的「邊見」的智者會將所有這些令人迷惑的問題擱置一旁,並且與世無爭地保持沉默。

    第一個和第二個體系屬於小乘佛教教派,第三個和第四個體系屬於大乘佛教教派。

    如果對這四個體系的時間順序作一比較,那麼我們就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它們出現的先後次序正好與我們前面敘述的順序相反!龍樹所創立的學說在時間上要早於其他三個體系,儘管他的思想看上去好像是在不斷地否定了前面三個學派之後產生的合乎邏輯的結果。對此我們只能作這樣的解釋,即富於天賦和思想敏銳的龍樹——否定的邏輯就是他創立的——以他天才的洞見早已預見到了後來的數世紀裡人們經過一步一步的探索才獲得的真理。

    我們在這裡再事先插入幾句話作為補充說明,即是說,龍樹的佛教辯證法與黑格爾的辯證法是有本質區別的——而且與帶有黑格爾辯證法傾向的中國人的辯證法也是有區別的,在中國人那裡,經過對立面的逐步統一就能上升到更高的真理。在黑格爾那裡,跟在某個正題後面的是否定這個正題的反題,但是這正反兩題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經過綜合又合併到了一起在合併中它們相互對立的特徵就喪失了。龍樹在運用第一次否定時就拒不採納最初的正題,因而在運用第二次否定時他也不可能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把正題和反題合併到一起,而是將反題也摒棄了,結果剩下的只是那種不可言狀的最高真實,「空」,亦即「涅槃」。

    關於禪宗,雖然禪宗起源於印度,但是它的真正特徵卻是形成於中國——禪宗在中國特別是日本一直保持到今天,所以在討論印度思想的這一章裡討論禪宗原本是不太合適的。可是,我們在這裡對禪宗作幾點說明主要是基於如下考慮,一方面是因為,禪宗在整個佛教歷史過程中是最重要的和傳播最廣的教派之一;另一方面是因為,禪宗可以作為反映佛教思想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既傾向於靜思冥想,又不排斥實踐應用,顯然與上述四個體系的邏輯辯證方法是有區別的。

    禪宗的基本原則:「我此禪宗,單傳心印,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於自性中,萬法皆見,一切法自在性,名為清淨法身。」禪宗不是一種通常意義上的哲學,它沒有一套自成一體的思想體系。但是,它也不是一種通常意義上的宗教。雖然禪宗建有寺廟,但是它沒有發展出一套自己的教義,它也沒有規定清晰明確的嚴格信條。從某種程度上說,它無與倫比地吸收了各個民族的世界觀體系——不僅僅是佛教的,關於何謂禪宗,據禪宗信徒的觀點,只有深入體悟「禪」,才能對它有所瞭解。對局外人來說,禪宗是很難理解的,比純粹的哲學意義上的佛教要難理解得多。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