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學史 第18章 古代印度哲學 (3)
    1雖然在《吠陀》文獻中也有許多針對婆羅門教的批評性思想,但是整體來說,婆羅門教僧侶還是懂得如何去消除別人的懷疑並壓制批評意見,或者在他們龐大的體系中或多或少地吸收進一部分不同的思想。從吠陀時期到《奧義書》時期,印度哲學都帶有一種比較一致的基調。不管怎麼說,婆羅門教成為所有印度哲學思想的背景。但是從現在起,批評和懷疑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而且這種聲音引起了如此大的反響,以至於再也無法壓制下去了。持不同意見者或者以否定、懷疑和嘲笑的形式表達出他們的觀點,或者乾脆就創立自己的思想體系,這些思想體系大都帶有懷疑主義的或更多是唯物主義的基本特徵。不僅如此,而且還出現了像大雄和佛陀這樣的新的宗教創始人。從那時起,這些新創立的宗教與婆羅門教之間就形成了分庭抗禮之勢,並且還發展出了自己獨立的哲學體系,這樣,在後來的印度思想史的發展過程中,就不再只是由一種宗教一統天下了,而是多種宗教齊頭並進。

    2我們從現在起將要遇到的印度思想家都是有名有姓輪廓清晰的歷史人物。《吠陀頌歌》和《奧義書》的作者部分是完全無名,部分則是充滿撲朔迷離的神奇色彩。

    3哲學失去了其原有的神秘教義特徵。新的思想是針對更為廣泛的社會階層的,尤其是也針對那些以前被較高等級排除在外的下級階層。

    4與此相適應,他們不再使用梵文這種無生氣的學者語言,而是使用口語化的大眾語言。

    [1]遮婆加的唯物主義

    遮婆加這個名字是否來源於一個同名的思想流派創始人或者什麼其他途徑,這是難以確定的。不管怎麼說,人們把一個思想流派都劃歸到了他的名下,這個流派不僅針對婆羅門教,而且直截了當地針對整個宗教展開了攻擊,他們崇尚一種極端的唯物主義,這就是說,他們認為,物質是唯一的存在物,靈魂和肉體是統一的,脫離肉體的靈魂是不存在的。

    他們嘲笑宗教和僧侶,否定一切超越物質現實的哲學和宗教空想,認為那些都是形而上學的無稽之談。

    遮婆加思想擁護者的完整著作並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們的思想明顯地散見於其他的大量著作中。

    阿特曼(我)學說被他們看做純粹的騙術。根本沒有靈魂,只有四大元素組成的物質。在拒絕所有過去印度思想中的形而上學時,他們表現得冷酷無情;在背離迄今為止的印度倫理學時,他們表現得異常堅決,或毋寧說,他們根本就沒有倫理學,他們否定世俗的世界秩序,認為人生唯一的最高目的就是感官享樂。在另一篇著名的文章中,一個這樣的懷疑論者和唯物主義者對一位王侯說了下面的話:

    「啊,羅摩,為什麼你必須用這些戒律折磨自己的心?難道那些戒律不是用來蒙騙傻瓜和笨蛋的嗎!

    那些迷途的人們真令人可憐哪!他們去履行那些純粹臆想出來的義務。

    他們犧牲了自己甜美的享受,直到他們的生命毫無結果地消失殆盡。他們徒勞地為神靈和祖先祭獻犧牲,就這樣浪費掉寶貴的食物!沒有神靈,也沒有祖先會吃你們貢獻的飯菜。如果一個吃飽了,對另一個會有何益處呢?

    你們獻給婆羅門的食物,怎麼可能會跑到你的祖先的嘴裡去呢?那些狡猾的僧侶們杜撰出一些戒律並且自私自利地說:『獻出你的財產,懺悔和祈禱吧!塵世的一切都毫無價值!』

    啊,羅摩!根本就沒有什麼來世!期望和信仰都是徒勞的,享受你的此生吧!不要去理會那些蹩腳的騙人把戲!」

    遮婆加的學說贏得了許多追隨者,或許這也毫不奇怪。他們舉辦的講座和討論會吸引了大批的聽眾,為了安置他們,人們也建造了許多寬敞的大廳。

    儘管如此,由於印度的民族精神相當複雜,所以這種學說不可能保持經久不衰的狀態。隨著它對婆羅門教進行的毀滅性的攻擊,最終就形成了一個自由的精神空間,這為新的宗教形式的創立和傳播準備了條件。那些不久之後出現的新的宗教不再代表婆羅門的利益,其創立者都是來自武士階層。這些新的宗教是面向所有社會等級的,其基本思想含有一些帶否定傾向的懷疑主義精神。

    [2]大雄與耆那教

    耆那教的創始人以他的別名大雄而聞名,據傳說,他於公元前599年——也有人說是公元前549年——出生在一個富裕的顯貴家庭裡。他的父母都是一個教派的成員,這個教派認為輪迴再生是一種不幸,他們不僅允許自殺,而且還極力讚賞這種行為。故此,他們甘願絕食而終。大雄受其影響也放棄了一切世俗享樂,而成為一個四處飄蕩的苦行者和一個宗教運動的創始人,他活到了72歲,死前已經擁有14000個門徒。

    據他的門徒稱,大雄是無數個耆那之一,他們會定期來到人間。在大雄之前的約250年就已經死去的那個耆那可能也是個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且或許是耆那教派學說的真正創始人。

    大雄去世後過了將近1000年之後,有關他的學說的文字記載才問世。這時耆那教已經分裂為許多教派,其中影響最大的教派就是所謂的「白衣教派」和「天衣教派」,這些教派後來又細分為許多分支教派。不過,這些教派學說的特徵還是基本一致的,這或許是因為它們都起源於大雄。耆那教認為,亙古以來,宇宙萬物由靈魂和非靈魂所組成,靈魂包括能動的和不動的兩類。能動的靈魂根據感覺器官的多少分為六種,不動的靈魂存在於地、火、風、土四種元素之中。能動的靈魂具備無所不知的稟賦,能夠達到道德的完善和永恆的幸福。但是他們不能真正實現這些目標,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與物質的材料混合在了一起,並且從某種程度上受其影響。靈魂的每一次活動都會使一種物質材料繫縛在自己身上,這樣,本來是完善和不朽的靈魂就會變成非永生的受物質肉體拖累的生命體。靈魂若想從這種繫縛狀態中解脫出來,就必須把那些繫縛的物質清除出去,並能夠阻止新的物質的侵入。達到這一目的的途徑就是,嚴格地禁慾苦修和合乎道德的塵世生活。

    與此相適應,耆那教要求門徒立下誓言:不殺生、不欺誑、不偷盜、不姦淫、不蓄私財,此為五戒。其中最重要的是不殺生,他不准宰殺動物或用動物獻祭,他要過濾飲用水,目的是把那些可能混在水中的微小生物隔離出去;他要戴上面紗,以防將昆蟲吸入嘴裡;他要清掃腳前的地面,避免不小心踩死那些小生靈。當然,教徒們不可能總是嚴格地恪守這些過於理想化的戒律,況且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耆那教的教義本身也遭到了多次修改、削弱或歪曲。

    為了保護他們嚴格的自成一體的教義體系免遭攻擊,耆那教教徒們發展出了一種技藝精湛的求證和反駁的邏輯理論,這是一種邏輯相對論。關於這種有趣的理論我們在這裡就略去不講了,因為,我們後面將要敘述的多重否定的佛教邏輯學中也有與此類似的內容。

    過於嚴格的道德戒律使得耆那教很難在廣大的民眾中站得住腳,所以,真正的耆那教信徒只是一小部分人,不過耆那教在印度生活中一直維持到今天,而且如今仍然有近400萬追隨者,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是聲名顯赫的人物。

    印度社會生活中的那些次要的精神支流,如耆那教並非沒有產生深遠的社會影響,這一點我們可在偉大的甘地身上看得出來,他終生恪守「不害」信條,以非暴力抵抗著稱,在政治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3]佛教

    佛陀的生平

    關於佛教創始人的生平我們也所知甚少,他的同時代人並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直接的記載。不過,在那些留傳下來的記載中有一些內容還是真實可信的,這與基督教《福音書》中的情況類似。後世以及虔誠的信徒們圍繞佛陀的生平編織了許多神話和傳奇故事,若想從這些神話和傳奇故事中找出真實可信的內容是非常困難的,或許永遠都不會完全可能做到。

    可以確定的是,佛陀約出生於公元前560年,他是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小國迦毗羅衛的王子。國王是釋迦族的後裔,名叫首圖托那,又名喬達摩。兒子取名叫悉達多,意思是「義成就者」。後來人們又給他加了許多尊稱。佛陀意為「覺者」,他自己就曾使用過這個名字,當然是在他悟道之後。圍繞佛陀的受胎和出生在佛教中流傳著無數的添枝加葉的傳奇故事,我們在這裡只想提一下那個關於他的王后母親做夢的故事。他的母親做了一個奇異的先知式的夢,在夢中她被四個國王劫持,並被帶到一個坐落在銀山上的金殿裡,那裡有一頭白色的大象,大象的銀色鼻子裡捲著一朵荷花,大象繞著她轉了三圈,然後從她的右邊走進她的腹中。國王把64位婆羅門智者召進王宮,並把這個夢講給他們聽。他們為國王釋夢,說王后將要生一個男孩,若是這個男孩將來留在王宮裡,他會成為一個國王和征服世界的統治者;如果他將來離開王宮,那麼他會成為一個「覺者」,他會揭露塵世的無知。國王倒是寧願他的兒子將來成為他的王位繼承人,而不願意他變成一個避世的智者。於是,國王就讓他的兒子在奢華富麗的生活中長大成人,讓他遠離一切能夠引起他注意的人間苦難。

    但是,當佛陀有一次乘車出外郊遊的時候,他見到了一個老態龍鍾、顫顫巍巍的老者,第二次外出的時候他見到了一個發高燒的病人,第三次外出的時候他見到了一具腐爛的屍體,後來,他又遇見一個和尚,那個和尚神態安詳,面對世間的苦難是那樣的超脫。這些衰老、疾病、苦難和死亡的畫面深深地刻印在了少年的心裡。他身邊奢侈的生活突然令他感到非常不滿和厭惡。於是他決定放棄他的所有財產和王位繼承權。在一天深夜,他離開了熟睡的妻子和剛剛出生的襁褓中的兒子,他要去做一個離群索居的苦修者,並且試圖尋找一條能夠使人從苦難中解脫出來的道路。就在那天夜裡,他離開了父親的王國,四處漂泊,最後在摩揭陀國定居下來,為的是能夠在那裡專心致志地苦修和沉思。他以極度的熱情施行齋戒,最後竟變得枯瘦如柴,脆裂的毛髮從頭上一綹一綹地脫落下來。但是,當他的苦修達到了極限時,他認識到,照這樣的方式也不可能達到真正的覺悟。於是他就放棄了苦修,他來到菩提伽耶的王合城的一棵畢缽羅樹下,結跏趺坐,靜思冥想,直到最後覺悟成道。在這裡,他的腦子裡產生了一種異乎尋常的幻覺,他見到了世界萬物的永恆輪迴。

    他自問,為什麼人生的痛苦總是輪迴流轉?有沒有解脫的辦法?經過長時間日夜不停地苦思冥想,他終於得出一種簡潔的表達形式,這就是後來成為佛教學說基礎的「四聖諦」。

    人生的一切皆為苦;所有苦的根源就在於慾望;斷絕慾望就能夠消除痛苦;就能從生死輪迴的鎖鏈中解脫出來。

    獲得解脫的途徑就是「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這樣經過七年的修行和苦思冥想,悉達多終於覺悟成道,成為佛陀,然後,他就開始向人們傳佈他悟出的真理。

    後來他還重返故國,回到他父親的宮殿裡,探望了一直為他保持忠貞的妻子,並且接納自己的兒子加入了他們的修會,然後就又離開了那裡。

    他80歲而終,直到去世的最後一年他仍然過著一個布道者、教師和救世主那樣的四處飄蕩的生活。他的足跡踏遍整個北部印度,面積相當於整個德意志帝國,大量的弟子和門徒追隨著他,他智慧的聲名廣為傳佈,無數皈依佛陀的故事流傳下來。

    他是在他喜愛的弟子阿難陀的懷裡死去的,據傳說,他死的時候天上落下無數的花瓣,並響起了動人的仙樂。「一切皆逝,永恆流轉!」這是他的臨終遺言。

    佛陀的思想

    三藏的篇幅超過《聖經》,都是人們在佛陀死後才收集起來,並且又過了很久以後才以文字的形式記述下來的。研究表明,我們在這些經籍中還是能夠辨認得出哪些是佛陀本人的思想,哪些是後來人們添加進去的。三藏典籍都是以巴利文的形式流傳下來的,這種語言是一種與梵文相近的印度方言。在這篇簡述中,我們應該首先介紹一下佛陀本人的思想,接著再看一下佛教的歷史及其傳播,然後再認識一下佛教的思想體系。

    一種沒有上帝的宗教上述的「四聖諦」構成了佛教的基本信仰。用這樣一種簡單的形式表達出的宗教信仰會讓歐洲人感到奇怪,因為他們會注意到,在這種宗教裡沒有談到上帝,而只是說痛苦是人生的基本現實。事實上,佛教是一種無神論的宗教——至少它的原初形式是這樣。在基督教占統治地位的歐洲,所謂的有神論,即信仰一個人格化的上帝,基本上是和宗教畫等號的。囿於此種成見,一種「無神論」的宗教必然是自相矛盾的。佛教以及其他印度宗教糾正了我們的看法,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宗教觀念過於狹窄了。這表明,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地區的人們是信仰一種世俗的道德秩序的,他們信仰完善的道德理想,信仰生死輪迴和解脫,因而這也是真正的宗教,由於他們否認上帝的觀念,就此意義而言,稱他們是無神論也是合適的。在這些印度宗教團體的生活中,宗教經籍、寺院、尼姑庵、僧侶制度、廟宇等,所起的作用與基督教以及其他有神論教派相比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