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玉帝這樣一個糊塗人當家,天庭難免不成體統。「去職高官」八戒深知其中的內幕,在觀音面前也毫不避諱:「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風!常言道: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去也!去也!還不如捉個行人,肥膩膩的吃他家娘!管甚麼二罪三罪,千罪萬罪!」
天庭的混亂已是積重難返,悟空大鬧天宮之後,玉帝也想有些新氣象,於是著手對「公務員」隊伍進行整頓。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運氣不佳,「嚴打」的時候犯事,被清理出了「政府部門」。
身為玉帝貼身護衛的捲簾大將不過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一個玻璃盞,就被打了八百大棒。玉帝本意可能是想把他亂棍打死,否則,一般用刑不過幾十板子,怎麼會打他這麼多下。幸好捲簾大將皮糙肉厚才挺住了。就這樣玉帝還不解氣,將其貶下凡間之後,還要追加懲罰,七天動一次刑,飛劍穿胸百餘下。除了肉體上的摧殘,還對捲簾大將毀容來增加其精神折磨。捲簾大將本來必定是個威猛的帥哥,下界之後卻變成了人見人怕的凶神惡煞,連與他同朝為官多年的天蓬元帥也認不出他來了。
失手打碎玻璃盞,這點過失算什麼,天庭隨便拉個仙出來,吹口氣就能恢復原狀了,也值得下此狠手?真實原因想必是捲簾大將不符合玉帝貼身保鏢的崗位要求,沒有眼色,不會來事兒,玉帝因此找機會把這個木頭人「炒魷魚」了。
以天蓬元帥的罪狀來看,他被貶絕對是罪有應得。令人不解的是,八戒這麼一個不上檔次的貨色,當初天庭怎麼會錄用他呢?況且,天蓬元帥凡心如此之重,根本不適宜在天庭生活。
從八戒和沙僧的職業素養來推測,天庭中濫竽充數者大有人在。他們兩個,一個是天蓬元帥,一個是捲簾大將,二人聯手竟連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都戰不過。按說,這兩位天上的風雲人物到了凡間,即使與人看家護院,餬口生存總不成問題。可他倆卻不走正道,均以吃人為生,可見天界組織渙散,幹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沒做到位。
天庭這種老掉牙的「政府」,鐵定問題多多。大家都是多少萬年的老相識老朋友了,真要動真格的,確實有些下不了手。
玉帝的願望是好的,可惜自身能力一般,又下不了大決心,對黨羽眾多的神仙,優柔寡斷的玉帝也不敢做得太過火。奎星看上了玉女,不惜曠工私自下凡,同其過起了小日子。並且,還暗算了佛祖的二弟子,把唐僧變成吃人的禽獸,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佛祖等人對唐僧的形象宣傳,幾乎因奎星的惡作劇泡湯。這麼嚴重的錯誤,玉帝連打都不打他一下,僅罰他去兜率宮為太上老君燒火,這種輕微的處罰不過是走過場,演戲給外人看。奎星在兜率宮沒待幾天就官復原職了,收服犀牛怪時,奎星和兄弟們一起出場,仍舊威風八面。玉帝之所以不敢像對待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般對待奎星,是因為奎星位列二十八宿之一,有眾多的兄弟做後盾。
天上一日,人間一年。從悟空大鬧天宮算起直到西天取經結束,凡間過了五百多年,這在天庭不過一年多時間,這一年裡下凡惹禍的神仙可真不少。如果只是小打小鬧也就罷了,這些下凡的神仙竟然個個要吃如來的二弟子唐僧,想讓佛家有史以來最有創意、動靜最大的一次行動「流產」,這還了得,簡直是給天庭招禍。假如真把唐僧吃了,天庭恐怕又不得安生了,到那時候,正經歷喪徒之痛的佛祖多半會袖手旁觀,任由悟空去撒野。
如果再讓佛祖疑心自己是這些天神的幕後主使,那就更麻煩了。撇清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旗幟鮮明地站出來,幫助唐僧師徒過關。因此,玉帝對悟空的支持是毫無保留的。悟空遇到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兩兄弟,鬥法屢次處於下風,只好使用陰謀詭計,提出要把天裝到小瓶中去,同時出言不遜:「即去與我奏上玉帝,將天借與老孫裝閉半個時辰,以助成功。若道半聲不肯,即上靈霄殿,動起刀兵!」即使受到這種事關顏面的威脅,玉帝也只當耳旁風。
不過,歷經無數劫難的玉帝還是頗有城府的,他也會不動聲色地給悟空「穿小鞋」。悟空狀告托塔李天王縱容女兒在凡間為妖害人,玉帝知道機會來了,他馬上命太白金星和悟空一同去宣托塔李天王見駕。讓「原告」和「被告」會面,不發生衝突才是怪事。何況,當初托塔李天王在悟空手下栽的跟頭可不小,丟盡了臉面,怎能不藉機報復?果然不出玉帝所料,托塔李天王一見悟空又來找麻煩,而且矛頭直指自己,頓時失去了理智,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也不顧玉帝的聖旨了,當即把悟空拿下。如果不是被哪吒攔住,托塔李天王真要向悟空動用私刑了。
玉帝的全稱是「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這名稱聽起來像一個大善人,可玉帝的行為卻像個心胸狹窄的人。鳳仙郡的地方官不過把齋天素供推倒了餵狗,向上天發了幾句牢騷,玉帝就下令斷絕當地的水源。十丈高的米山,二十丈高的面山,不知便宜了哪位神仙升天時帶去的雞犬。真要等雞犬把米面吃完了,鳳仙郡的地皮硬得人參果都能長出來了。如果當地有個悟空式的人物,想必玉帝的態度斷不會如此強硬。
鳳仙是天竺外郡,地處佛祖眼皮子底下,餓死了三分之二的老百姓,佛祖難免有看法。況且,佛祖的徒弟都出頭了,玉帝不能再繼續裝糊塗了。雖然那些人心裡念叨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崇拜的是佛祖,挺不給玉帝面子的,他老人家還是借坡下驢,恢復供水,免除了大家心裡的不痛快。
佛門並非淨土
出家人本應跳出三界外,四大皆空,不問名利,可在《西遊記》中,卻看不到這種情形,佛門戒律根本束縛不了本派精英。就拿唐僧的三位高徒來說,殺生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殺動物是降妖,殺人是除害。沙僧受戒之後仍然吃人成癮,見了唐僧口水直流。八戒在觀音的剃度下入了佛門,卻難以忍受清修之苦,娶了一房「大家閨秀」。而且,這師兄弟三人都喜歡喝兩口小酒,但為了避人口實,姑且說喝「素酒」。
素酒又叫小酒,熟酒又叫大酒,這兩種酒的區別在於素酒發酵時間短,酒精含量低。如果拿啤酒打比,素酒是做好就能喝的生啤和扎啤,熟酒是經過高溫殺菌後的熟啤和干啤。悟空師兄弟三人對「素酒」的偏愛,同現代許多人喜歡喝味道新鮮的生啤差不多。至於唐僧,他比三個弟子更有品味,他喜歡喝的是葡萄酒。
按說,修成正果的佛教「高幹」應該心胸寬廣,可菩薩們個個睚眥必報,心眼小得不得了。朱紫國王年幼時外出打獵,曾射傷了兩隻小孔雀,這事本來很正常,問題是這兩隻小孔雀來頭太大,它們的老媽是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佛母沒有輕易放過此事,朱紫國王臥病在床,夫妻兩地分居三年,都是那次打獵惹的禍。
烏雞國王因樂善好施出名,引起了佛祖的關注。文殊菩薩奉佛祖旨意微服出行前去對他進行考察時端臭架子,當面頂撞了國王。不知道烏雞國王使用了什麼手段,或是請了哪位無名高手,把文殊菩薩狠狠「修理」了一頓,綁起來在河裡泡了三天三夜。脫身之後的文殊菩薩對此懷恨在心,借西天取經工程公報私仇,假手自己的坐騎青毛獅子把烏雞國王在水中整整淹了三年。
佛祖的山門重地靈山號稱極樂世界,卻也不是一處淨土。唐僧師徒歷經重重劫難,終於進入了佛祖的書庫,看到了久聞的經書。可是,阿儺、迦葉兩位尊者卻伸手向唐僧要孝敬。唐僧單純得很,對此頗不理解,一口回絕了他們:「弟子玄奘,來路迢遙,不曾備得。」阿儺、迦葉兩人是佛祖身邊的弟子,極少能夠有機會外出「吃夜草」,幾萬年都不見得有一次中飽私囊的機會,怎肯輕易放過唐僧:「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悟空見狀又要撒野。阿儺、迦葉見唐僧不肯按遊戲規則出牌,立刻暗中搗鬼,將一批未經翻譯的天書打包給了唐僧。
唐僧師徒一下子得了這許多部經書,滿心歡喜,以為不虛此行。可是如果唐僧真帶這些天書回到長安,不但他十四年的罪白受了,他的腦袋說不定都會被唐王砍了。多虧燃燈古佛發了善心,讓唐僧師徒少跑了不少冤枉路。悟空發現上當受騙後,氣呼呼地回到佛祖跟前,要求懲辦敲詐勒索者,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捨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把話說到明處之後,如來這才讓阿儺和迦葉帶唐僧去取有字的真經。
這一次,阿儺和迦葉有了如來撐腰,明目張膽向唐僧索要好處。唐僧聽了如來點撥,唯恐「現金」不夠,將紫金缽盂當做「首期」付上後,許諾「分期付款」:「弟子委是窮寒路遙,不曾備得人事。這缽盂乃唐王親手所賜,教弟子持此,沿路化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萬望尊者不鄙輕褻,將此收下,待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謝。只是以有字真經賜下,庶不孤欽差之意,遠涉之勞也。」這樣,唐僧才得到有字真經。
如此看來,佛門同俗世又有什麼兩樣呢?
看看如來、觀音的勢力就知道,佛門人人平等只是說給外人聽的,等級制度哪裡都有,僧眾也分三六九等,地位高的使喚地位低的,「眾生平等」不過是一句愚弄一般僧眾的口號而已。
雖然是出家人,「名利」二字卻沒有幾個人能看破,爭權奪勢從未停止過。
如來雖是「精神領袖」,但不甘心居於其下的大有人在。
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就是個狠角色,乘人之危、強行收徒的事情她做起來眼睛也不眨一下。紅孩兒曾經裝扮成她的樣子,觀音因此對紅孩兒恨之入骨,一次用了五個箍,把他的手腳和腦袋都勒住不算,還要把他的兩手銬在一起。紅孩兒已經投降了,本應「優待俘虜」,觀音卻仍要教訓小孩子給猴子看:「悟空,這妖精已是降了,卻只是野心不定,等我教他一步一拜,只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
觀音是佛門的「封疆大吏」,主管著南方的一片天地,名聲響亮,比如來座前那些內務僧官勢力大多了。她每次現身的排場也不小,同紅孩兒開戰前要動用山神土地,洗淨三百里方圓的地面,擺足了架子才動手。她還有背景不凡的徒弟木吒和龍女侍候,二十四路諸天使喚,就這她還不滿足,借取經之機擴充個人勢力,用如來給的法寶強行招來了兩個連自己也無法降服的高手——守山大神和紅孩兒,收穫可謂相當可觀。
觀音打著保護取經者的旗號,自作主張代佛祖收了幾個徒孫,佛祖知道後有苦難言,這其實是在給佛祖臉上抹黑啊!猴、豬都拜到了佛祖門下,知道的是佛法無邊,對世上眾生一視同仁,並不歧視四蹄動物,不知道的還以為佛祖要辦「副業」,開馬戲團呢!
觀音作為取經工程的總監理,關心的是如何在項目中牟取私利,對項目本身卻馬虎得很。如來給觀音下達任務時交代得很清楚:「要踏看路道,不許在霄漢中行,須是要半雲半霧;目過山水,謹記程途遠近之數,叮嚀那取經人。」觀音考察之後,認為西行只需要兩三年時間,而唐僧師徒卻花了十四年時間。以觀音的資歷和智商,當不至於有如此大的誤差,顯然,她當時的考察工作只是走了走過場。
唐僧師徒把真經取走之後,觀音這才想起來要清點項目成果,當她發現還有一項沒有落實時,她立刻「亡羊補牢」,又折騰了唐僧師徒一回。
觀音的名氣和她的勢力實在不相稱,法力也是一般,連一個蠍子精也對付不了,她生怕悟空因此看不起自己,還拉上佛祖墊背,說如來也曾在蠍子精面前栽過跟頭。真假悟空吵到她面前時,觀音看著兩個一模一樣的猴子,慧眼無法分辨他倆的真假,只好動用緊箍咒,可兩個猴子一齊喊疼,都抱著頭在地下打滾。觀音見這一招沒有用,只好把這兩個猴子送去天庭。
不過,觀音很有城府,她從不輕易暴露自己的無能。悟空大鬧天宮時,赴宴的觀音不好意思吃白食,於是派徒弟木吒前去試探虛實。木吒敗下陣來之後,觀音知道悟空不好對付,不敢貿然出手,於是把二郎神推了出來。悟空和二郎神僵持不下,觀音就拉上道祖去觀陣。觀音這一手很高明,因為即使形勢不妙,也還有道祖頂著。看看二郎神也拿猴子沒辦法,觀音假意說要出手,道祖在一旁,怎麼可能讓觀音表演高空拋物,把一個玲瓏剔透的玻璃瓶毀了?果然不出觀音所料,道祖搶先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