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就說說講故事的要領,這都是我這一段時間總結出來的。
不管是什麼行業,從圖紙到產品,都要有一個強大的系統鏈條,那就是技術,大到航海、航天,小到燒火做飯,都要講技術,沒有技術可能就是不一樣的結果了。當然文化產業也不例外,演員的表演好壞人們叫它演技,劇本寫得好壞叫寫作技巧,那電視片做得如何,現在可能還沒有什麼最準確的說法,這時提出技術論,雖然不能說此提法是開山鼻祖之大氣,但確實有一定的新意。
這個提法並不是由我所提,大家可能都知道《東方時空》的製片人陳虻,他是央視資深的電視人,曾提出《東方時空》中《生活空間》裡「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創意。這句由王剛配音的話語,曾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記憶。他所講的故事總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導向作用,他報道的每一個件事,都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總是有一種實足的外延和張力,代表著一群人。所以他早在多年前就提出過這個說法,「講故事也要有技術」。
曾任《東方時空》製片人陳虻,他走了,但他的節目卻永遠留在了觀眾的心裡
開始聽起來,這個提法好像有點不大通順,什麼叫講故事的技術呀,陳虻就說過多次,片子的製作過程,從理論、策劃到片子完成就是一個技術過程,那不是和工廠裡從圖紙到產品一個道理嗎?聽到這裡我就產生一個聯想,不管做什麼必須都要有技術,就像開場白裡我講過的「段落」,其實這就是技術的一部分,你懂得了這些技術,同樣的事件就會講得很生動,外延張力就會更有力。
「新聞,因人而生動。」這個「人」說的是誰?現在的電視節目,從新聞到專題片、紀錄片哪個不是在講故事,誰能把故事講得好聽,讓人聽得津津有味,同樣一件事,有人講起來平平淡淡,聽者得到的信息是這裡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換一個人講,信息還是同一個信息,但是增加了懸念、細節、情感,賦予了強有力的哲理性,同時又傳達了故事裡涉及的知識性。變了!故事的存在意義都變了,是誰改變的呢?當然是講故事的人了,所以說,「新聞,因人而生動。」對於電視節目製作來說,這個「人」主要是講故事的那個「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編導了。是這個編導叫這個新聞(故事)生動了。
回過頭來再看看陳老師說的技術,前者的故事講的也很完整,人物、時間、地點都是一個,事件過程也是一樣,但是很平淡,後者呢,用同樣一個事件,他首先分析了當事人的潛在心態,(情感)再就是如果事件不是這樣發展又會怎麼樣?(懸念)事件中當事人是怎麼做的?(細節和知識)事件的結果為什麼是這樣?(哲理)這就是後者掌握了講故事的全部要素,每一個要素又都是故事裡本身就有的,但是為什麼有人用得就好,有人就不會用呢,我的理解就是陳老師所說的「技術」掌握的是否到火候,用得好的人就是掌握了這個「技術」,反之就是沒掌握這個「技術」。
說到技術我們再來看看各行各業,大家記得90年代初的一台286電腦嗎,如果裝上500KB的硬盤,1KB的內存,至少要14000元,完全可以炫耀了,再看看現在的電腦,起步就是200GB的硬盤,2GB的內存,價錢還不到那時的三分之一,這個跨度完全是技術的進步,如果在那個時候要是說電腦硬盤能達到幾百個GB,可能還沒有人相信呢。
再說,我們找出上個世紀80年代的專題片看看,一個接著一個的鏡頭,滿滿的背景音樂,同一個語言不停地傾訴著片子裡的主題思想,現在看起來有些好笑,不過那個年代人們也在欣賞著。我記得在80年代後期,有一個世界獲獎作品,日本人拍的紀錄片叫《望兒5歲》,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同期聲在片子中大量出現,當時我記得有一些同學還說,這個片子不是太好,現在回過頭來看看,只能說當時沒有完全理解。
後來人們才一點點地理解了,同期聲的出現,他給講故事的人一個強有力的支點,故事好講了。
同期聲的意義就在於:這不是我一個人在說,不信你聽聽他!這是他說的,再聽!他們也在說。這就是同期聲。同期聲的出現,又給電視片的節奏創造了一個可松可緊的直接工具,有人可能問,為什麼叫工具?因為我們不是在談技術嗎。同期聲在電視片裡,它會給我們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它又增強了電視片的真實性,在這裡我不多講了,後邊我要單獨再講的,因為我們現在是在講技術。
現在的電視片,音樂沒有那麼滿了,強有力的現場同期聲代替了音樂,這樣就更加真實了,這時的音樂就真正擔負起它的定義,音樂是烘托情感,釋放激情的背景聲,和80年代的音樂不是一個目的了。這個進步,可以說是技術的進步了。
我們以前常說片子的深度不到位、結構不好、故事講得不太真實,把這些抽像的語言,現在用一句最直觀的話說出來,「技術」,你掌握電視編導的技術了嗎?好直觀的一句電視人用語。它給電視人的製作引導了一個方向。這句話也許會成為電視行業今後的主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