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3月4日,六十四歲的李蓮英在北京死去。外界一直認為他是病死的,幾十年的時間裡,大部分人從沒對這一論斷產生過懷疑。但到了1966年,這個論斷卻被完全顛覆了。事情的起因是,這年初夏,北京一所學校的老師在革命造反派的監督之下,挖開了原清朝恩濟莊太監墳地中的李蓮英墓。令人吃驚的是,李蓮英棺材裡只有一顆骷髏頭,卻不見屍骨。
李蓮英的軀幹在哪裡呢,他又為什麼會身首異處?
1984年7月的一天,一名叫佟洵的學生來到了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借閱檔案,她正著手準備畢業論文,選擇的人物是清朝太監李蓮英。
對於李蓮英離開皇宮之後的生活狀況,種種史料都有著幾乎雷同的記載。那就是李蓮英因病而終,並沒有任何意外發生。但佟洵認為,問題卻在於假如李蓮英果真是壽終正寢,又該如何解釋其墓中身首異處的現實呢?
一天,當佟洵又一次讀到李蓮英的墓誌銘時,發現其中一處模稜兩可的表述:他的墓誌銘用了一個「隕」字,隕就是死了的意思,但沒有病死的含義。此外,佟洵還發現,雖然相關史料中都提到李蓮英是因病而終,但對他的病因卻隻字未提。
1985年,佟洵發表了文章《李蓮英死因之謎》。文章中不僅首次披露了1966年挖掘李蓮英之墓的全過程,以及李蓮英身首異處的真相,更提出了李蓮英死於非命的觀點。
除了佟洵對李蓮英病死的說法表示懷疑外,民間傳說中也有大量李蓮英被殺的說法。總之,只有頭骨而沒有屍身的李蓮英不可能是病死的。唯一的原因,他可能死於「他殺」。
而1990年,北京文史研究館研究員顏儀民在《縱橫》雜誌發表的《李蓮英身首異處之謎》也肯定了李蓮英被人殺害的事實,而且詳細描述了李蓮英被殺的細節:李蓮英在出宮後,一直住在護國寺棉花胡同的一所自家宅院內,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一天,李蓮英突然接到一張請帖,發帖之人是清末第一號實權人物,袁世凱的紅人,九門提督——江朝宗。請帖中說,要請李蓮英在什剎海會賢堂吃飯。面對這張非同一般的請帖,李蓮英猶豫不定。權衡半天,李蓮英最後決定準時赴宴。不過,他萬萬沒料到,自己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暗算。事後,其家人在後海找到了李蓮英的頭顱,身軀卻不知下落。
文中,作者字裡行間中提到的兩個人難逃干係,一位是請客人——江朝宗,另外一位則是太監小德張。小德張,清末又一位名噪一時的太監。因為得到隆裕皇太后的寵愛,成為二品太監總管。顏儀民文中多次強調:小德張是李蓮英的死敵。
對於顏儀民的觀點,有專家認為故事的細節不合邏輯,因為按古代來說,行刺都是提著腦袋走,沒有留下腦袋扛著身子走的,而且江朝宗是在宣統二年(1910年)任陝西漢中鎮總兵,一直到民國二年(1912年)才從陝西回到北京,擔任北洋政府的北京衛戍司令。李蓮英死在宣統三年(1911年),這時江朝宗還遠在幾千里之外當總兵,怎麼去殺李蓮英呢?
至於「小德張是李蓮英死敵」的說法,似乎也不合史實。因為小德張比李蓮英小很多,他是在李蓮英出宮後,隆裕皇后當上太后時才慢慢得勢,而且小德張從入宮一直到李蓮英出宮時,從來沒在慈禧太后身邊當過差,所以兩人之間根本沒有利害衝突。
此外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李蓮英死於革命黨之手,因為李蓮英正好死在辛亥革命時期。另一種說法是,李蓮英曾有一個侄孫女,嫁到了山東省無棣縣。他曾去山東探望侄孫女,順便到泰山一遊,走到山東和河北交界的地方被人殺死。當時跟隨的兩個侍從嚇得失魂落魄,只把李的頭顱用包袱兜回了北京。同這一觀點相近的說法是,李蓮英出宮隱居之後,也是要出門的,比如,他對慈禧太后,總是感恩戴德,每年都要去東陵拜謁慈禧陵寢,結果在半路被人殺死。他的首級,被人扔到了北京李蓮英家的門口。
從以上這些傳說和推斷中,雖不能確定李蓮英的具體死因,但以下一點是肯定的:
第一,李蓮英死於他殺,是事實,病死之說僅僅是其家人說法,不足為信。李蓮英的過繼孫女李樂正說,祖父死於痢疾,得病三四天就突然死亡。但有專家懷疑了這種解釋,因為按1911年3月4日來講,正是初春季節,這個季節得痢疾讓人費解。
第二,李蓮英死於仇敵之手。儘管李蓮英圓滑機警,卻仍有大量仇家。可以想像,「權傾朝右」之人肯定是踩著別人的屍體向上爬的。仇家可以是革命黨人,也可以是宮中同道,亦可以是袁世凱授意之人。其實,最有可能殺他的人,則是光緒皇帝的弟弟醇親王載灃,其當時任監國攝政,權傾一時,他殺人的動機也是有的。因為有人說正是李蓮英下手毒死了光緒皇帝,報哥哥被殺之仇,順理成章。
第三,李蓮英被殺地點並無確切之說。因此,極有可能是殺人者扔還了李蓮英的首級。李家之人找不到屍體,只好將其腦袋下葬了。
李蓮英生前榮華富貴,死後也得以厚葬,其墓前也有「大中至正鞏固千秋」的對聯,有「飾終之典等於元勳」的碑文,但是他的死卻因為身首異處而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對於李蓮英之死,雖然都沒有找到李蓮英被殺的直接證據,但專家認為,那些史料中模糊的記載,以及散佈於民間的傳聞,以至李蓮英後人言語中的破綻,都已經暗示了李蓮英之死的種種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