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另一張臉 第46章 才華橫溢的奸臣和珅
    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曾出現過屈原、伍子胥以及文天祥等才華橫溢、忠心耿耿的名臣,但也不乏臭名昭著、為人唾棄的奸臣。翻開塵封的歷史資料篩選一下,不難看到,歷史上一些奸臣頗有才華和見地,只是因貪圖榮華富貴而成了人民和國家的罪人。在多如牛毛的奸臣中,廣為人知的一個奸臣就是乾隆時期的寵臣和珅。

    和珅生於西直門內的羊肉胡同。關於和珅的出生時間,現在的影視作品多有錯誤。舉個例子,電視連續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和《宰相劉羅鍋》是與和珅最有關係的兩部影視劇作品。這兩部作品表現出來的和珅,其年齡似乎與劉墉、紀曉嵐、乾隆皇帝差不多大。實際上,和珅的年齡要比劉墉、紀曉嵐、乾隆皇帝的年齡小上很多。據考證,和珅出生於1750年,此時的乾隆已經當了十五年皇帝了。而乾隆即位為帝的時候已經二十四歲了。如此看來,和珅要比乾隆皇帝小三十九歲。而劉墉出生於1719年,他比和珅大三十一歲;紀曉嵐出生於1724年,比和珅大二十六歲。也就是說,在這四個人中,乾隆皇帝最大,劉墉其次,紀曉嵐再次,和珅最小。

    和珅的先祖居住在英額峪,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的時候,和珅的九世祖噶哈察鸞及其子達古山巴顏等都響應號召,投奔了太祖,並在軍中擔任重要官職。到了和珅的高祖尼雅哈納時,尼雅哈納和清太宗皇太極從征,「過北京,征山東,梯攻河間府,首先登城,克之,賜巴圖魯號,授三等輕車都尉」。輕車都尉官階正三品這個官職是世襲的,後來尼雅哈納的孫子阿哈碩色繼承了祖父尼雅哈納的職務,後來陣亡,又被追贈了一雲騎尉,這是個五品官。因此,到了和珅父親時,就有了三等輕車都尉和一雲騎尉兩個職務。

    和珅的父親的名字叫「鈕祜祿常保」,常保在世襲了三等輕車都尉後,曾經因為在戰場上屢立戰功而不斷陞遷,最終擔任了福建副都統的職務。副都統,屬於正二品官職,是軍界高級將領,每年俸銀一百五十五兩、米一百五十五石,還有養廉銀五百兩。常保襲職後,常保的堂叔啊哈頓色在跟隨康熙皇帝征準噶爾時英勇陣亡,追敘軍功,常保受贈一等去騎尉。

    都統,這是一個什麼官職呢?清朝的時候,在邊疆地區派駐將軍和都統,負責節制八旗駐防軍,有的還兼管綠營,但是都是偏重於軍事事務的內容。但是,在邊疆地區的都統和將軍,都是代表皇帝全權處理該地區鎮撫事宜的,不只是軍事長官,也兼具有行政職能,有的時候還具有外交使命。都統與將軍一樣,是個從一品的官職,副都統是個正二品的官職,都屬於封疆大吏。

    按理說,這麼大的官也不至於窮困潦倒。但由於常保中正平和,為官清廉,在京待得時間極少,多征戰戍邊在外,為國而少顧家,因此家裡沒有什麼產業。這導致常保病逝於福建時,其家境非常窘迫。

    常保死了不要緊,要緊的是,常保還有兩個無父無母的兒子和珅與和琳。常保去世的時候,和珅九歲,和琳六歲。和珅的父親一死,他父親的小妾們都只顧著瓜分家產、努力地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人,誰還顧得上照管和珅、和琳呀。可憐的和珅兄弟兩個人,從他父親死以後,他們的日子甚是清苦。和珅——一個九歲的孩子,作為兄長要承擔如此沉重的生活重擔,應該說是非常艱難的。

    到了上學年齡,和珅進入皇宮西華門內的鹹安宮官學讀書,「少小聞詩達禮」。鹹安宮官學因辦學地點在紫禁城內的鹹安宮而得名。學校辦到了紫禁城內,可見鹹安宮官學非同一般的特殊地位。鹹安宮官學招生的對象是八旗官員子弟,因此可以說,在這所官學學習的學生如果不是名門顯貴之後,那一定是達官子弟。鹹安宮官學的管理是極為嚴格的,負責管理學校的官員必須是翰林,學校內的普通老師也大多是翰林,極少數不是翰林的也都是那個時代享有盛名的飽學之士。

    可能有人會問,和珅的家庭不是已經破落了麼?他怎麼能有資格上官學呢?其實,這事有點湊巧,他父親死的時候,他已經在鹹安宮上學了。只不過生活比較窮困。因為沒有後台的「撐腰」,和珅在學校經常受到欺負。一次,一官家子弟想整和珅,於是寫了首挖苦先生的詩,然後誣陷說是和珅寫的。結果先生不容和珅分辯,拿起戒尺就朝和珅的手上、身上一通亂打。

    和珅,這個不幸的孩子,因為生活的磨礪,變得越來越成熟了——他由一個無憂無慮的天真少年,迅速地成長為一個少年老成的漢子。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有隱忍。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讀書上。和富家子弟在官學混日子截然不同的是,和珅在鹹安宮官學裡面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別人不具備的。除了學習滿洲的語言和文字,和珅更注重於學習漢民族的東西。

    在和珅看來,漢人的著作無疑是非常重要,對滿洲統治者統治中國來說是非常可貴的,但也是馬上打天下的民族所最容易忽視的——雖然最高統治者能夠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但是這個民族的絕大部分人,尤其是功勳的後代最容易忽視它。一是漢人的著作太難學,二是這些人也不願意學——不學習這些,不是一樣當官嗎?

    和珅不但學習漢人的著作,而且還學得非常認真刻苦;而且尤為崇尚儒家經典。這就為他以後迅速地陞官發財作了很好的鋪墊——他比一般的滿洲人多懂很多東西!從這一點來看,和珅確實具有超前的眼光和意識!

    貧困的生活讓和珅深刻地體會到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除了學習漢族知識,和珅還學會了蒙古語、藏語——和珅在學習方面還是很有心計的——蒙古語、藏語這種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對於滿族人的統治更重要,應該說在某種意義上,甚至比漢語還要重要很多。

    有人認為和珅能在日後成為乾隆帝面前的大紅人,緣於其高超的諂媚術,這一點不假。窮困的生活除了讓和珅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外,還讓他深刻體會到,僅僅有知識還遠遠不夠,還要有自己的靠山——沒有靠山他在學校會受欺負,在官場上會被打壓和排擠。

    值得一提的是,還在官學的時候,和珅就開始為靠近乾隆帝做準備了。那時候,除了正常的學習,和珅每天多出來的兩門功課就是學習乾隆帝的詩作,練習乾隆帝的字體。就這一點來說,和珅這個人,他實在是太工於心計了,他已經到了比所有人都瞭解乾隆的地步了。

    此外,和珅還注重洞察力和諂媚討好的手段和方法。關於這兩點,和珅一有機會,就細心的觀察老師們的舉止言行,努力的發掘他們內心的秘密。他很快就發現這些老師們表面上道貌岸然、才高八斗,可骨子裡卻一樣猥瑣、狹隘:他們之間也是互相瞧不起,對下是幸災樂禍,對上是曲意逢迎、溜鬚拍馬。金錢和權力在這裡同樣是暢通無阻的保證。

    對於和珅而言,學會諂媚手段的意義在於,他要改變自己所處的地位,可是他的學問和能力又一時不被人所知,並且一時間他自己又沒有什麼好的改變自己地位的好辦法,於是他只能選擇學習諂媚手段,企圖利用這種不正常的手段來達到短時期內迅速改變自己地位的目的。雖然此種手段並不高明,但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講,也應該是情有可原的。由此可見,和珅日後能得到乾隆帝的恩寵,得益於其知識和才能的積累——使他具備了成為一個很有才能的重要官吏最為重要的條件。

    到了十八歲時,和珅被官居正二品的內務府總管大臣英廉慧眼識珠,英廉將孫女嫁給了他。到了二十歲,又襲了高祖父尼雅哈納的三等輕車都尉世職,處境就明顯好了。三等輕車都尉的歲俸為白銀一百六十兩,還有八十石米,比巡撫、布政使的俸銀還多一點。和珅有了這筆可觀的固定收入,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尤為重要的是,這一世職給和珅帶來政治上的更大好處,為他提供了一條接近萬歲爺的捷徑。

    史料記載,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一天,和珅隨駕出宮。途中,邊官上奏乾隆帝,有逃犯脫逃了。對此,乾隆帝很生氣,「上微怒,誦《論語》『虎兕(si)出於柙』之語」,隨從官員都不知道乾隆的意思。這時和珅稟奏道:「爺謂典守者不得辭其責耳。」意思是,萬歲爺的意思是,逃犯脫逃了,典守官脫不了干係。和珅的才能引起了乾隆帝的注意。乾隆「見其儀度俊雅,聲音清亮」,「矯捷異常」,而且熟讀詩書,因此「自是恩禮日隆」。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和珅博得了皇上的歡心,青雲直上,立即於閏十月遷乾清門侍衛,十一月升御前侍衛,授正藍旗滿洲都統。此後,他不斷陞遷,兼任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等要職,為皇上寵信之極,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勢之大,清朝罕有。

    為什麼和珅會受到乾隆帝如此的寵信並被委以大權,成為主持朝政的宰相?並非因為其滿腹經綸,學富五車,更非其文武雙全,諸葛再生。而是和珅確實精明能幹,敏捷異常,善於臨機應變,文化水平也相當高,記憶力特別好,還精通滿文漢文,會蒙文和藏文,有處理政務的能力。但他與真正的善理國政的名相和指揮三軍克敵制勝的名帥還相距甚遠。論才學,和珅僅算一個名落孫山的小小文生,談不上才華橫溢,一代才子。談治政,講武略,或者除大奸,薦大賢,他都沒有大的建樹。

    和珅雖不會治國統軍,無甚功業,但他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其特別擅長揣摩聖意,迎合君旨,玩弄權術,更是摸透了也迎合了乾隆晚年志得意滿、好大喜功、愛聽諛言、文過飾非、自詡明君的心理。和珅能按其旨意辦事,又善於斂財以供皇上享用,所以受到特別寵信,成為乾隆帝的唯一心腹和代理人。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