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朝建立宰相制度起,宰相作為皇帝的股肱之臣,一直是皇帝治理國家最為倚重的幫手。宰相的地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帝王為防止宰相權力過大,威脅自己,通常都任命左丞和右相兩位宰相,以期達到制衡作用。但凡事盛極必衰,當宰相的權力膨脹到極致時,皇帝必會想方設法削弱他們的權力。自古朝廷中皇權與相權的鬥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而宰相制度也終沒能逃過滅亡的命運。
明太祖朱元璋是個權力慾望極強的人,辛辛苦苦打下了江山,他不能容忍自己做什麼決定還得受到中書省的制約。朱元璋也一直在找機會收回宰相手裡的權利,並最終成功了。秦、漢以來沿襲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朱元璋廢除,中書省作為大明朝最高行政機關的歷史也隨之結束。原本屬於中書省的權力全部都收回到皇帝手裡,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而朱元璋的右相汪廣洋也難逃為宰相制度陪葬的命運,成為中國史上最後一位右相。在這場皇權與相權的明爭暗鬥中,汪廣洋的一生注定是坎坷起伏的。
汪廣洋在元朝末年考取進士,但因朝廷已處於土崩瓦解的邊緣,他並未被授予實職。汪廣洋暫住在太平,等待出仕的時機。機會終於等到了,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軍攻下了採石磯,進駐到太平。當時朱元璋正在爭奪天下,正是用人之際,他希望天下謀略之士都能為己所用才好。朱元璋聽說了汪廣洋的才識後,立即於帥帳之中召見他,兩人相談甚歡,朱元璋當即就留汪廣洋於軍中任職。
《明史》中記載,汪廣洋屢有建樹,戰功和政績都頗為顯著。汪廣洋不僅具有真知灼見,而且十分善談,他總是能說出朱元璋所希望聽到的話,故頗受朱元璋器重,陞遷較快。不僅如此,汪廣洋還是一位很有才名的儒將。史料記載,汪廣洋年輕時師從名儒余闕,通經史,善篆隸,工詩歌,著有《鳳池吟稿》八卷。戎馬倥傯之時,汪廣洋時常吟詩作賦以消遣。
這樣一位能文能武之人本應在仕途上春風得意,一帆風順才對,可汪廣洋的仕途卻是坎坷起伏的。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起用汪廣洋為左丞相,朱元璋稱汪廣洋「善治繁劇,屢獻忠謀,比之子房、孔明」(《明史》)。可汪廣洋自從擔任左丞相起,就變得謹小慎微,且事事請示朱元璋。正是由於汪廣洋這唯唯諾諾的軟弱性格使他在十年之內,仕途生涯三起三落,甚至最終還丟了性命。而汪廣洋獲罪被殺的主要原因是:朱元璋責其無所建白。
這不禁令人費解,汪廣洋怎麼就會從往日屢有建樹到後來無所建白了呢?怎麼會從原來屢獻忠謀到後來懦弱無能了呢?汪廣洋彷彿從做了宰相之後就換了一個人。這其中的隱情何在呢?其實汪廣洋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變化,是他太瞭解他的主子——朱元璋的秉性了。
朱元璋未得天下時,求賢若渴,希望天下雄才盡入自己彀中,那麼他自然是有容人之雅量的,因而汪廣洋才敢無所顧忌地直抒己見。可自古共患難易,同富貴難,更何況要跟帝王同富貴,那就更難了。朱元璋又是個猜忌心極重,權力慾望極強的人。可想而知,汪廣洋正是看清楚了朱元璋的為人,為了使自己不落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結局,他才收起鋒芒,小心謹慎地在朱元璋手下做事,甚至委曲求全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可縱使這樣,他依舊難逃一死。因為汪廣洋雖看透了朱元璋不願別人分享自己的權力,卻沒看透其實朱元璋打一開始就已有了廢相之心。所以,不管他採取何種立場,只要進入了大明宰相這個權力場,就難逃悲劇收場的結局了。
朱元璋用過的五位宰相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無論是才智過人、功勳卓著的李善長,還是鋒芒畢現、咄咄逼人的楊憲;無論是精明強幹、善於逢迎的胡惟庸,還是只擔了個宰相虛名、常年在外領兵打仗的徐達,他們沒一個能善終的。那麼汪廣洋小心謹慎、廉明持重卻還是難逃一死也就不奇怪了。只要身處在宰相這個位置上,不管你是強勢還是懦弱,是玩弄權術還是淡泊名利,橫豎都是難逃一個死字。
朱元璋平定天下後,首先立李善長為左丞相,徐達為右丞相。徐達常年在外領兵作戰,故掌握中書省實權的僅李善長一人,因此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權力日益膨脹,於是朱元璋便不放心了。李善長是聰明之人,他當然能看出朱元璋的心思,故上表稱自己年老體弱要告老還鄉。李善長這麼做本是投石問路,試探一下朱元璋對自己的態度,可沒想到朱元璋真的就批准了他的請求。第一位宰相就這麼輕易丟了相位,即便如此,最終也沒能逃過為宰相制度殉葬的命運。李善長都已丟了官帽,他還能犯什麼錯?錯就錯在他在宰相這個位置上待過,哪怕他在上面只待了兩個月。
李善長稱病辭官後,中書省無人管領,朱元璋便召回了在陝西參政任上的汪廣洋,並任命其為左丞相。當時,汪廣洋的搭檔是右相楊憲。楊憲為人處世霸道蠻橫、善於玩弄權術。雖然汪廣洋的職位在楊憲之上,但王廣洋處事作風十分低調,遇事處處避讓楊憲。縱使這樣,楊憲還是嫉恨汪廣洋地位比自己高,於是他指使手下幕僚劉炳彈劾汪廣洋,罪名是「奉母無狀」。朱元璋標榜以孝治天下,不孝便是大罪。汪廣洋是否真的沒有孝順母親不得而知,但他卻並未為自己辯解半句。也許汪廣洋是有心要離開大明宰相這個禍福難料的職位。朱元璋嚴詞斥責汪廣洋,將其削職為民,放逐還鄉,隨後又把汪廣洋貶到荒僻的海南。這是汪廣洋宰相任上的第一次起落。
似乎是命運偏偏不放過汪廣洋,有意要把他與大明宰相這個位置綁在一起。汪廣洋被貶後,楊憲被升為左丞相,掌管中書省實權。然而好景不長,不久,楊憲就因誣告大臣,陷害同僚的罪名被李善長彈劾,隨後便被朱元璋處死。與此同時,朱元璋召回被流放到海南的汪廣洋,命其繼續出任右相。重新上任後的汪廣洋不但沒有改變其寬和簡重的性格,反而更加謹小慎微,唯唯諾諾,這令朱元璋很是失望。於是,朱元璋又起用精明強幹的胡惟庸擔任左丞相。終於在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朱元璋以「廣洋無所建白,久之,左遷廣東行省參政」(《明史》)。這是汪廣洋宰相任上的第二次起落。
也許是朱元璋覺得他與汪廣洋的君臣緣分未盡,於是僅僅過了一年,朱元璋又想起汪廣洋來,再次下詔將其召回京城。洪武十年(1377年)九月,朱元璋再次拜汪廣洋為右丞相。此次回來後的汪廣洋更加隨波逐流,整日沉溺於詩酒,事事調和。重要公務「惟以他官剖決,不問是非,隨而舉行」。朱元璋對此很不滿意,也曾對汪廣洋進行誡勉、斥責,但汪廣洋始終改不掉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
最終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二月,汪廣洋因胡惟庸謀殺劉伯溫案再次被朱元璋貶謫。《明史》中記載:「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書不發楊憲奸,賜敕誅之。」在汪廣洋被貶途中,朱元璋又想起兩件事來:一是汪廣洋任江西參政期間包庇過作奸犯科的朱文正;二是汪廣洋與楊憲同任左、右丞相時,對楊憲的罪行知情而不舉報。朱元璋一怒之下就追加一道聖旨,把汪廣洋在太平就地正法了。這是汪廣洋宰相任上的第三次起落,可這一次落馬卻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
彷彿冥冥之中,太平這個地方注定對汪廣洋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汪廣洋是在這裡發跡的,同時也是在這裡塵埃落定。《洪武奇觀》中還記載了一首關於汪廣洋坎坷一生的打油詩:「前腳才受貶,隨後又斷頭。只因皇上疑,臨死不知由。」
汪廣洋一生潔身自好,清正廉明。史書上沒有任何有關他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的記載。可就是這麼一位很難挑出劣跡的清官,卻最終招致殺頭之罪。這並不是因為汪廣洋生不逢時,遇到了一位暴君。若一定要究其原因的話,那只能怪汪廣洋陷在大明宰相這個漩渦裡。
筆者上文也提到,朱元璋其實打一開始就已有了廢相之心。只因國家新立,社稷還不穩定,所以體制上只有沿襲元朝,中書省制度也不例外。可隨著朱元璋的江山一天天坐穩了,他就開始要考慮廢相之事了,但中書省制度有關朝廷紀綱,不宜驟變。朱元璋必須等待時機,以找到一個最具說服力的理由來廢除宰相制度。
縱觀朱元璋用過的這五個宰相的命運,他的陰謀也就不言而喻了。李善長做宰相不過兩個月,徐達常年在外領兵打仗,只掛個虛名,楊憲和胡惟庸在位時間長點,但最長的還屬汪廣洋。汪廣洋的宰相生涯起起落落,長達十年之久。
其實,在這五位宰相中,李善長是最稱職的了。劉伯溫就曾評價過李善長:「善長勳舊,能調和諸將。」正因為李善長功勳卓著,所以朱元璋才怕他功高蓋主,故早早地把他撤了。楊憲、胡惟庸二人都是跋扈專權之人,朱元璋不是不知道,可他卻還偏偏重用二人,這也許會令人很費解。其實朱元璋要的本就不是德才兼備、恪盡職守的好宰相,他要的就是玩弄權術,恃權邀寵的囂張宰相。朱元璋給他們展示的舞台,卻希望他們展示的不是才華和政績,而是失誤和失德,好以此來證明宰相制度的不合理,讓廢相成為名正言順的事。
朱元璋之所以會重用謹小慎微、廉明持重的汪廣洋,是因為朱元璋對汪廣洋放心,不擔心他會功高震主,懷有不臣之心。在朱元璋的廢相計劃中,他把汪廣洋當成一枚棋子,即希望汪廣洋能在宰相制度未廢除之前,起到牽制和制衡另一位宰相的作用,以防止宰相權力的過度膨脹和皇權的過早失落。但是,汪廣洋明哲保身的老好人態度,讓朱元璋失望了。汪廣洋以為自己誰都不得罪就可以置身局外,可他不知道這麼做首先得罪的就是朱元璋。對朱元璋而言,既然汪廣洋不願意心甘情願地充當他的一枚棋子,那麼,朱元璋就只好棄之如敝屣了。所以汪廣洋死在廢相之前也就不奇怪了。
中國史上最後一位右相——汪廣洋的坎坷仕途若放在朱元璋廢相的大背景下考量,顯然是個時代悲劇。其實,從汪廣洋做宰相的第一天起,他的結局就已經確定了,不確定的只是死亡發生的時間而已。因為不管汪廣洋再怎麼保持低調,再怎麼想明哲保身,只要他被捲進大明宰相這個漩渦裡,他的一生就注定坎坷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