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另一張臉 第4章 古代名人淪為房奴的蝸居生活
    房價飆升的年代,房產已經成了人們手中增值的利器,通宵排號買房,甘願賠上後半輩子的幸福也要為了那個小小的「窩」奮鬥。買了一套小房子,賭上了一條自由的命。於是開始了月月還房貸、出門坐公交、中午吃盒飯的「幸福生活」。

    變幻莫測的房地產市場讓現代的人們日日膽戰心驚、寢食難安,真想像陶淵明一樣「歸園田居」算了,可是房產只難倒了現代人嗎?古代的人們就真的有地有房,瀟灑自由嗎?

    房地產起源於兩千九百多年前的一樁交易

    在大多數人眼裡,「房地產」是近二十年裡蹦出來的新名詞,售樓部就是賣房的,開發商就是賺錢的,分期付款看起來減輕了我們不少的負擔,實際上價很高,按揭、房奴、開盤、過戶這些熱門詞彙隨著房地產的增值成了老百姓口中茶餘飯後的重要話題。然而在古代,沒有這些詞就沒有房地產交易了嗎?據考古學家與歷史文獻證明,現在熱門的房地產,其實可以溯源至兩千九百多年前。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了土地買賣,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房產交易。

    公元前919年,農曆三月,名為矩伯的人把屬於自己的一千三百畝土地抵押給了裘衛,抵押分為兩次,矩伯用土地換來了兩塊玉、一件鹿皮做成的披肩、一條帶花的圍裙以及一百串貝殼。這宗地產交易的銘文,刻在了名為「黍」的西周青銅器上,成為了目前我國有考古實據的第一樁不動產交易。同樣,另外一樁著名的土地買賣的交易也被刻在了青銅器上,銘文記載:周厲王三十二年(時距矩伯與裘衛交易將近一百年),又發生了一宗土地買賣。周厲王為了擴建皇宮,買下了鬲從的地,但是沒有立即付錢給鬲從。鬲從日夜擔憂周厲王倚仗自己的權勢霸佔土地賴賬,周厲王卻派屬下給鬲從吃了一顆定心丸。周厲王發下了在當時看來很毒的誓言:「你不要害怕,我定會照價付款,如若我賴賬,就讓上天罰我四處流放!」

    周厲王置地究竟花了多少錢,銘文沒有記載,也已經不重要了。在那個年代,土地有買有賣,說明除了有土地抵押,還存在房產買賣,這便是房地產的雛形。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土地買賣就有房產商開發。那麼,什麼時候有了最初的房地產市場呢?誰又成了最早的房地產開發商呢?是不是在這個時候,就有聰明的商人已經開始尋思從中漁利了呢?

    從唐代到清代一直未出現專業開發商

    現代人大都排號買新房,喬遷新居也是件大事。而在古代,買房買的卻不是新房,一套宅子都不是第一代業主從市場上直接購買來的,而是業主自己一磚一瓦置辦起來的,屬於自主建房。等房子蓋好了,或者因為缺錢,或者因為風水等種種原因,房子被第一代業主賣給第二代業主,之後再賣給第三代、第四代,以此類推。中國的古代是沒有企業的,肯定也沒有所謂的現代房地產開發企業,這就決定中國古代的房地產市場都是以二手交易為主的。這種二手房交易,從戰國時期到明清,一直沒有多大改變,於是也不存在產權年限的說法。

    後來,有精明的商人意識到租賃買賣有利可圖,於是開始出現了專業人員開發商舖,蓋好店面後或租或賣。竇乂算是其中比較著名的房地產開發商。

    隋唐時期,有個人叫竇乂,此人從小便成了孤兒,和住在京城當官的舅舅相依為命。竇乂通過一些小買小賣賺錢,一點點積攢竟也有了八十萬錢。當時有很多的波斯胡人到京城做生意,店面一時緊張,竇乂意識到租賃有利可圖,便開始了最初的房地產的摸索。他看準了長安西市一個廢棄良久的化糞池,那裡有十幾畝地,擱了七八年,無人問津。竇乂買下它,修整填平,蓋了二十間旺鋪,專門租給這些商人做生意,房租也能達到日進千錢。當時有個太尉叫李晟,平日喜好馬球,竇乂斥資百萬錢建了一個馬球場作為禮物送給他,李晟欣喜若狂,與竇乂結為兄弟。竇乂靠著李晟的羽翼保護,不惑之年就成為長安第一巨富,人送外號「竇半城」。

    後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是個賺錢的好方法,一些官員、官府也開始倒騰房地產。

    北宋時期,中央政府便成立了「修完京城所」,最初這個機構的任務就是修築城牆和維護宮殿,到後來,城牆已經很堅固了,宮殿也砌得很奢華了,這個機構慢慢閒置。為了生存,他們向朝廷上奏,請朝廷給他們土地,讓他們修建店舖,或賣或租,此舉為財政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雖然給朝廷帶來了巨大收益,這依然只是這個部門的一個職能,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從唐代到清代,一直未出現專業的開發商。

    各種政策導致專業開發商到民國時期才出現

    為什麼古代沒有純粹的開發商?首先,自大漢時,中國政府就採取重農抑商的政策。史書記載,北宋一個叫陶轂的人描述,在當時,如若有人靠蓋房買賣租賃掙錢,大伙就說這人掙來的錢都是呆傻之錢,紛紛鄙視。房東這種職業受到了人們的歧視。再者,想搞房屋買賣租賃,置地、購買建材、僱傭瓦匠,處理各種環節的關係都需要錢財。很多人被困在買地的資金周轉上,資金不到位,需要找錢莊貸款,但是即使是全國連鎖的大錢莊,也不願意做房地產商的生意。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有個梁朝郡王叫蕭宏,找錢莊做房產抵押,一張房契只能貸給幾千錢;明朝的一個富戶求仲,也才貸了一萬五千文。

    一方面政府重農抑商,另一方面資金難以周轉,上沒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沒有民間經濟的扶助,開發商想專業起來都難。直到民國時期,出現了外國銀行,開發商才得到了真正的發展。

    有人說,過去也有不少囤地的,買賣倒騰得也很紅火,靠倒房發家是小菜一碟!這麼想就錯了,當時的政府,並不允許商人購置大量土地。唐玄宗在位時,土地政策裡有這麼一條:「應給園宅地者,良口三口以下給一畝,每三口加一畝,賤口五口給一畝,每五口加一畝……諸買地者不得過本制。」可見,政府給老百姓的宅基地取決於家庭等級和人口,百姓可以另外購買,但面積有限,不能超過政府指定指標,即平民三口人一畝宅基,賤民五口人一畝宅基。再有錢的商人也是賤民,家業再大也必須按照政府的規定買地,唐朝法律規定:「諸占田過限者,一畝笞十。」即有買地超標的,超了一畝打十大板。

    環境與政策的限制,讓房地產遲遲發展不起來,除了像竇乂這樣懂得打理關係的開發商,一般人都難以把地產這個蛋糕做大。雖然買房不易,但是皇帝要拆房那真是相當霸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遇到拆遷,老百姓也只能認栽。當然,像宋神宗一樣制定拆遷補償計劃的開明聖主也還是存在的,他修城牆占民宅按照計劃補償百姓錢財,平均每戶能拿到的錢相當於今天的四萬五千六百元人民幣。這在當時來講是筆不小的數目,但在京城依舊買不起房。

    古代名人怎樣解決住房難的問題

    在中國,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的房價並非一般人能夠承受。在古代,房價依然有高有低,首都的房價明顯偏高,即使是名人,依舊買不起房。北宋時期的蘇東坡至死也沒能在首都開封添置宅院,只是在其他的小城市買了幾套宅子。蘇東坡的弟弟蘇轍,也在古稀之年才在開封南邊的許昌購得一宅,還為此事寫詩說「我生發半白,四海無尺椽」(意思是我活了大半輩子,兩鬢斑白之際還是居無定所),又說「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意思是年老還沒有宅院,子嗣們因此總在抱怨我)。蘇東坡的兒子結婚時,也是靠借宅把兒子的喜事辦下來的。

    古代的名人中,不止北宋的蘇氏兄弟如此,唐代的白居易也為買房費盡心思。古代人買房子,也跟現代人一樣,要考慮很多因素。

    白居易苦讀到而立之年終於混到「中央辦公廳」做了個「校書郎」,專門負責校對機要文件,在當時也算是個九品芝麻官,領著一萬六千錢的月薪,在京城東郊租茅草房居住,省吃儉用攢了十年月俸,還是沒能在京城購得一宅。之後白居易深覺長期租房不妥也不便,就到了陝西渭南安家,平時住在京城租賃的茅草房,週末節假日回渭南。這樣的經歷,其實已經和現在在大城市打工攢錢,只為購得一蝸居的白領相差無幾了。

    說古代買房難,其實賣房也不是自己家的事。

    買房的人除了看價格,也要考慮環境和位置,和我們現代人買房無異,比較有名的典故是孟母三遷。現代人買房憑什麼?首先看你房子的各種證件是否齊全,再看這房子質量環境是否優良,都滿意了,出售時要經過物價局、房管局的批准。在古代不是,買主想買這家的房,要先徵得賣方的家人、親戚、鄰居的同意。也就是說,要帶上紙筆和印泥,讓這個街道上的鄰居,以及沾親帶故的各種親戚簽了字按上手印,這個房才能交易。如果很不巧,賣主和鄰里之間有糾紛,這房想出售就難了。

    古代人慘淡的蝸居生活

    北宋大學士陶轂說過:「四鄰局塞,半空架版,疊垛箱籠,分寢兒女。」講的就是房子空間狹小,把普通的一間房改成了如今的躍層居住,空間太小,床根本放不下,就拼箱立櫃讓孩子們睡在上邊。一家幾口人擠在一間小房子裡蝸居,和現代城市裡的蝸居現象如出一轍。宋朝的張仲文也寫了本書,叫《白獺髓》,說:「妻孥皆衣蔽跣足……夜則賃被而居。」講的就是辛苦攢起來的錢都用在買房上了,省吃儉用,搞的妻兒衣不蔽體,就連晚上蓋的被子都是租來的。這就是古代的房奴生活。

    清朝光緒年間,有一首竹枝詞唱道:「搭得天棚如許闊,不知債負幾多錢?」唱的就是京城有人無錢買房,就四處舉債蓋房,等住上以後再慢慢還債的事情。

    清朝時期,漸漸出現了業主拿著房產證到當鋪辦理貸款。民國時期,才有了從外國學來的住房按揭,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按揭買房才逐漸普遍。

    由此看來,買房難其實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在古代,也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自己攢錢買塊地,蓋上三間瓦房就不愁颳風下雨無處躲,更不用落到「以天為蓋,以地為廬」的窘境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