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表明,現在日本人的頭骨指數大多數與中國浙江,江蘇,安徽,福建等各省人的頭骨指數完全相同,與上述省份外的部分相異,由此得出了「日本史前時代的祖先,曾經留住在中國的東海沿岸」的結論。據常揚所著的《港台的徐福研究及其在日本的影響》一文說,昭和天皇之第三笠宮就表示過贊同「徐福即神武天皇」的觀點。1975年,「香港徐福會」成立時,他在賀詞中肯定「徐福是我們日本人的國父」。1980年4月29日,九州島佐賀縣在日本的「天皇誕生日」舉行了極其隆重的「徐福大祭」,祭歌中有這樣的歌詞:「兩千年悠久的歷史啊!歡欣慶祝神社的祭典,奉到秦皇的命令,率領童男童女,徐福一行在明海的寺井灣登陸,辟開茂密的蘆葦向前邁進。」
1994年4月當選的日本首相羽田孜上任前,公開承認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的後裔,這使包括日本人在內的許多人十分震驚。他說他的祖先姓秦,在200年前才改為「羽田」,他是率領3000童男童女從中國到日本的徐福的一個隨員的後代。換句話說,這位首相承認自己具有中國血統。
筆者認為,徐福東渡的史實、傳說和它們的歷史演變,清楚地表明了從上古時代起,中日兩個民族在經濟、文化,以至人種方面的聯繫是極為密切的。通過對中日兩國歷史考證和民族頭骨指數比較研究,天長日久、自然而然就把人們無法解開的迷惑,附會到了一個可以被附會的事件身上,終於把徐福安排到了日本,徐福東渡便首先被敷衍成一篇神奇的故事,在中國、日本、朝鮮得到流傳,而且認可了。當通過文獻與文物兩個方面把握了這種聯繫的深刻性的時候,可以說,已經掌握了打開兩千年歷史學家們疑惑不解的話題。這起碼對日本人認定自己是神的後裔的一個否定,改變大多數日本人對自己是最優秀種族原因的看法。同時也可以說明中日交流古已有之,並源遠流長。
諸葛亮所造「木牛流馬」
根據史書記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確實製造過神奇的木牛流馬。在那個科技欠發達時代能造出如此先進的交通工具,確實是個奇跡。
陳壽在《三國誌·蜀志·諸葛亮傳》記載:「(建興)九年(231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三國演義》則對木牛流馬敘述得繪聲繪色、活靈活現,其第一百二十回「司馬懿占北原渭橋諸葛亮造木牛流馬」中,描寫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威震中原,發明了一種十分神奇的運輸工具,名之為「木牛流馬」,解決了幾十萬大軍的糧草運輸問題。這種工具比現在的還先進,不耗用能源,不會造成能源危機;不污染環境,非常之綠色環保。
木牛流馬最遠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據王充在《論衡》中記載:魯國木匠名師魯班就為其老母巧工製作過一台木車馬,且「機關具備,一驅不還」。或許諸葛亮就是受了魯班的啟發,才製出了木牛流馬來。
那麼,木牛流馬究竟是什麼樣的機械呢?《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記載:「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人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這段記載,儘管對木牛形象作了描繪,並且下文還對流馬的部分尺寸作了記載,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留下來,後人難以複製。
三國歸晉之後,陳壽將諸葛亮的文章、兵書、奏折編輯成《諸葛亮集》,又稱《諸葛氏集》。在《三國誌》本傳中載有《諸葛氏集目錄》,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裴松之注三國誌時多次引用《諸葛亮集》。所以,《諸葛亮集》中的這一段文字,應該是可靠的。
多年來,對木牛流馬的解釋,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筆者綜合分析認為,以下三種說法的可能性比較大。
一,木牛流馬是普通獨輪推車。
《宋史》和明代王圻所著的《稗史類編》等史籍,認為木製獨輪小車在漢代稱為鹿車,諸葛亮加以改進後稱為「木牛流馬」,北宋才出現獨輪車的稱呼。
北宋前期官修「四大書」之一的《太平御覽》卷七七五所引的東漢學者應劭的《風俗通》,是最早記載「鹿車」的典籍。其曰:「鹿車,窄小裁容一鹿也。」陸游的詩《送子坦赴鹽官縣市征》中也提到了「鹿車」:「遊山尚有平生意,試為閒尋一鹿車。」這種說法認為,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是在鹿車的基礎上改進的,和後來的獨輪車沒有太大的差別。
從考古發現來看,在四川的渠縣出土有蒲家灣東漢無名闕背面的獨輪小車浮雕,還有燕家村東漢沈府君闕背面的獨輪小車,大致再現了「木牛流馬」的模樣。這兩種獨輪車都很獨特,其車形似牛似馬,具有獨特的運輸功能。木牛有前轅,引進時人或畜在前面拉,人在後面推。而流馬沒有前轅,行進時不用拉,僅靠人推。
有論者認為,三國時蜀漢偏處西南一隅,馬匹有限,並且多被用於騎馬作戰,運糧運草主要靠人力。這樣,普通獨輪推車「木牛流馬」便應運而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至於「木牛流馬」稱呼,是因為獨輪車不用牛馬,一個人就能推著走,為不吃草的牛(木牛)、能流轉的馬(流馬),這與今天稱拖拉機為「鐵牛」、摩托車為「電驢子」的道理一樣,是一種比較形象的叫法。
大多數研究者、考古者都認為,所謂木牛流馬並不是什麼造物奇觀,而是傳說的神化和記載者的誇張與誤會,其實就是普通獨輪推車而已。
二,木牛流馬是奇異的自動機械。
在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黃沙鎮,史料記載這裡是諸葛亮當年造木牛流馬的地方。據考證,諸葛亮當年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馬總共用過3次。木牛流馬就是從這裡出發,走過250公里的棧道,到達前線祁山五丈原。當地的老人曾這樣描繪過傳說中的木牛流馬:「木頭做的馬頭,再有其他零星的小塊組成馬身子,再組上馬腿,肚子中間安上齒輪,木馬後邊有一個扳手,操作時一壓走一步,再一壓走一步。」從這個傳說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馬是有齒輪的,而且似乎也運用了槓桿原理。
《南齊書》、《太平御覽》,還有現在的《詞源》認為,三國之時,運用齒輪原理製作機械,已屢見不鮮,包括東漢畢嵐所作的翻車,三國韓暨所作的水排,魏國馬鈞所作的指南車。
《南齊書·祖沖之傳》記載說:祖沖之「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意思指祖沖之在木牛流馬的基礎上,造出更勝一籌的自動機械。以此推論,三國時期利用齒輪製作機械已屬常見,後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馬,很有可能是令祖沖之感興趣的、運用齒輪原理製作的自動機械,否則祖沖之是不會有興趣拿它來做參考和對比的。但令人難以理解的是,祖沖之同樣也未留下關於這個「更勝一籌的自動機械」的隻字片圖。
三,木牛流馬是四輪車和獨輪車。
宋代典籍《事物紀原》卷八認為:「木牛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是,而民間謂之江州車子。」《事物紀原》是宋代高承編撰的一部書,專記事物原始之屬。凡10卷,共記1765事。此書「自博弈嬉戲之微,魚蟲飛走之類,無不考其所自來」,作者的考證功夫很深,所持之說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而《中國通史簡編》的作者、現代著名史學家範文瀾則認為,木牛是一種人力獨輪車,有一腳四足。所謂一腳就是一個車輪,所謂四足,就是車旁前後裝四條木柱;流馬是改良的木牛,前後四腳,即人力四輪車。雖然它們的尺寸與古代的木牛流馬不相同,但工作原理差不多:木牛的載重量比較大,行進緩慢,比較適宜在平緩的道路上運行;流馬則是專門用於山區運輸的工具。
上述幾種觀點,不一而足,究竟哪一種說法最符合木牛流馬的原貌,仍待後人去深入研究。「木牛流馬」如果真的像書中所描述那樣可以不吃不喝還能走,這顯然是不符合現在科學上的能量守恆定律的。如果神奇的「木牛流馬」真的在歷史上存在過,那麼對我們的現代科學肯定是個挑戰。歷史上有無數個謎團需要去解決,期待有一天能徹底搞清楚這個問題。
宋代婚配奇觀:「榜下捉婿」
宋代的時候,有一個新及第的年輕舉人,相貌堂堂,舉止不凡,為一權勢之家看中。揭榜之日,權勢之家便派出十多個壯丁將青年簇擁至其家,該青年無奈,只好被裹挾著前往。不多時,一位著高官袍服的人來到青年面前,問道:「我只有一個女兒,長得並不醜陋,願意嫁與公子為妻,不知可否?」此青年深深鞠了一躬,推辭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說,如何?」圍觀眾人見狀哄堂大笑,隨即散去。
還有一個叫韓南的人,剛考中了進士,很快便有人來向他提親,問到他的年齡時,他苦笑地作了一首絕句:「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媒人卻問餘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其回答不可謂不幽默。這位韓南老先生在73歲的高齡仍會有繡球拋來,真是莫大的諷刺。
在宋代,這樣的「榜下捉婿」的例子不勝枚舉。所謂「榜下捉婿」,即在發榜之日各地富紳們全家出動,爭相挑選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簡直就是搶,坊間便稱其「捉婿」。宋人筆記對「榜下捉婿」多有涉及。一些富人為攀新科進士為婿,每每不惜重金,堪稱人文史上奇觀了。朱彧《萍州可談》卷一載:「近歲富商庸俗與厚藏者,嫁女亦於『榜下捉婿』,厚捉錢以鉺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餘緡。」
「捉婿」者中還不乏當朝高官。宋真宗時河北人范令孫登甲科,宰相王旦就把他招為女婿。有位新科進士叫高清,品學平平,宰相寇准卻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寇女死後,另一位宰相李沆又將女兒為他續絃,時人稱這些幸運兒為「天子門生宰相婿」。
當然,及第士人中也有不媚權勢者。宋高宗時著名的「六賊」之一的奸相蔡京就在「榜下捉婿」時遭挫:他欲把女兒嫁給新科進士河南人傅察,傅婉拒,令蔡京大不快。宋仁宗時,頗得仁宗寵愛的張貴妃的叔父張堯佐看中了剛及第的馮京,就派人把他拖到家中,欲嫁小女於他,並冒稱是皇帝的旨意,還擺出了豐厚的嫁妝,而馮京只是「笑不視,力辭」。「六賊」中的另一位朱勉在洪皓等待第三輪考試——殿試時就要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他,洪皓謝絕了他。登第後,朱勉再次向洪皓請婚,而且送給他大量的錢財,並許以顯官,不過洪皓依舊是堅決拒絕了這門婚事。
宋代為何會出現「榜下捉婿」的婚配奇觀,且這樣的奇觀還屢屢上演?筆者認為,這得從宋代文官地位說起。宋太祖時就有「不殺文臣」的條訓與崇文抑武的國策,以後的宋代歷任統治者都一以貫之,導致無論從物質還是精神意義上來說,宋朝都堪稱文人士大夫如魚得水的時代。他們多出身於庶族寒素之家,全憑個人奮鬥才突破逆境,躋身於統治集團。現代有很多文人都很嚮往宋朝,比如大名鼎鼎的武俠大師金庸先生與學者余秋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