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鄧拓在《由張飛的書畫談起》一文裡說:「我國書法家並不限於文人,武將中也不少,如岳飛、張飛等。」有位讀者看了,去信問說:「張飛是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長阪坡一聲吼,喝斷了橋樑水倒流的人物,怎麼也會是書法家呢?」對於這樣的疑問,鄧拓引了幾本古書中關於張飛書法的記載來佐證。
有關張飛書法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梁人陶宏影的《刀劍錄》。他寫道:「張飛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煉赤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蜀大將也。後被范疆殺之,將此刀入於吳。」這個《新亭侯刀銘》便是張飛的書法作品。
《蜀中名勝記》第二十八卷中記載,順慶府渠縣(即三國時的宕渠縣)有一個八濛山,山下有一石,石上題有:「漢將張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立馬勒石。」兩行隸書大字。這段題字說的就是那次張飛以少勝多,把名將張郃打得大敗而逃的事情。據說當時張飛非常高興,得意之際,便以石代紙寫下了這段文字。愚以為,《蜀中名勝記》的作者是明代文獻學家、曾任四川右參政的曹學佺,此人當時既有文化地位,又有政治地位,他的記載應該是可信的。
清代人趙一清所寫的《稿本三國誌注補》中,引自《方輿紀要》上的話也說:「八濛山山下有勒石云:『漢將張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立馬勒石。』蓋張飛所親書也。」
《三國誌集注》中張飛傳集解引,也認為這句話是張飛親筆題寫的。並且說,原刻石經過長久的風化剝蝕,文字已經不太清楚。現存的「立馬銘」是光緒七年(1881年),根據岐山知縣胡升猷家藏原拓,重刻於八濛石壁的青石質碑石。今陝西岐山縣博物館就收藏有一幅張飛「立馬銘」手書碑石原拓,字體、大小均與史載吻合。碑刻共22個文字,用筆豐滿遒勁,氣勢剛健凝重,結體渾樸敦實,充分顯示了作為書法家之張飛的個性和風格,不失為一篇難得的書法作品。由此可見,張飛的書法頗具大家手筆。
明代的《丹鉛總錄》中,也有一條關於張飛書法的記載:「涪陵有張飛刁斗銘。其文字甚工,飛所書也。張士環詩云: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瞞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據三分國,宇宙威名丈八矛。江上祠常嚴劍珮,人間刁斗見銀鉤。空餘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復為劉。」「飛所書也」,說明這個銘文是張飛所書。
陸游青年時代曾有「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沖天之志,沒想到早在三國時代就有張飛替他真正做到了。元吳鎮《張翼德祠》詩作云:「關侯諷左氏,車騎更工書。文武趣雖別,古人嘗有餘。橫矛思腕力,繇像恐難如。」意思是張飛的書法很有造詣,連三國著名的書法家——魏國的鍾繇、吳國的皇像都比不上他。
在古代,書畫往往不分家。張飛不僅書法作品甚佳,而且還很愛畫畫,尤其喜歡畫美人。據明代卓爾昌編著的《畫髓元詮》載:「張飛喜畫美人,善草書。」張飛的書法真跡尚有存世者,可惜的是張飛畫的真跡卻至今尚未發現,這也是歷史的一個小小的遺憾。
正史中完美的周瑜為何遭後世狂貶
在史書《三國誌》裡,陳壽對於周瑜的評價很高,多次以「英雋異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盛讚之,並評價其:政治上高瞻遠矚,忠心耿耿;軍事上「膽略兼人」,智勇雙全;人格修養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
周瑜(公元175—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東漢末年東吳集團將領,傑出的軍事家。美姿容,精音律,長壯有姿貌,多謀善斷,胸襟廣闊。後與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並稱臥龍鳳雛幼麟塚虎。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為東漢太尉。其父親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初崛起時周瑜隨之掃蕩江東,並送錢糧物資助孫策成就大事。袁術仰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其後設法正式投奔孫策,與孫策一起南征北戰,為打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深受孫策信任。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執掌軍政大事。曹操消滅袁紹後,威逼孫權送兒子為人質,周瑜志向高遠,勸阻孫權送質。赤壁大戰之時,力主抗曹,並慧眼預見到曹軍的劣勢和己方的優勢,指揮全軍在赤壁、烏林大敗曹軍,是以少勝多的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其後又成功地攻克了荊州戰略要地南郡,曹仁敗走。赤壁之戰後,周瑜向孫權建議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吞併劉璋,與曹操二分天下,體現了一個軍事戰略家的遠見卓識。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準備時死於巴陵,時年36歲。
周瑜去世,孫權痛哭流涕,說:「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後依賴誰呢?」他稱帝后,仍念念不忘周瑜,曾對公卿們說:「沒有周公瑾,我哪能稱尊稱帝呢?」「東吳的王圖霸業,隨周瑜猝死化為泡影,自此從欲染指天下轉為偏安一方。」可見周瑜在東吳所起的作用是無人可替代的。
《三國誌》記載,周瑜舉賢薦能可比鮑叔;折節為國可比藺相如;謙禮忠君無人能比。雅量高致,氣度恢弘。孫策初亡,孫權「是時權位為將軍,諸將賓客為禮尚簡,而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唯與程普不睦。」諸將禮簡時,周瑜對比自己年幼的孫權極為恭敬,因此有性度恢廓評語,僅與程普不和,但他折節下交,終令程普歎服。史載,「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
與人相交時如飲醇酒,典故就出自程普與周瑜交往的感受。而陳壽提到的「曲有誤,周郎顧」。則成為後來的文學作品中一個常用的典故。陳壽在《三國誌·吳書·周瑜傳》中記載: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如此一個剛柔相濟的人物又有無可挑剔的優秀品格和令人讚歎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別偏愛給了他俊美的外貌,內外皆秀又風度翩翩,周瑜稱得上是十分完美,像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
然而到了後世,周瑜的形象卻開始不斷地變異,甚至最後在民間變得面目全非了。
到了東晉,周瑜的厄運就來了。這個偏安江左、只擁有半壁江山的封建王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開始在正統論上大做文章。他們巧妙地選擇了同樣割據一方的蜀漢作為正統,開始認定,周瑜為「小人」。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習鑿齒的《漢晉春秋》。
此後數百年,蜀魏正統之爭紛紛揚揚。到了唐朝,正統之爭開始出現在唐詩中。首先是杜甫,對蜀漢的諸葛亮極為推崇,對於這位憂國憂民的名相表現出了深深的同情。其次是杜牧,這位詩人在詩中不加掩飾地調侃周瑜,歷史在文學中開始出現偏差,「東風不予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到了宋朝,宋人治史之風頗盛,常常明是治史實為思想政治觀的較量,文人政客間的朋黨之爭更是驚心觸目,三國正統之爭也在爭鬥之列,宋文壇多位大家被捲入。最終朱熹的理學佔據了歷史的上風,帝蜀寇魏、尊劉貶曹漸成定局。隨後的元明清三代,史家多承朱熹的「帝蜀寇魏」論。人物的善惡褒貶也隨之潮起潮落,數度浮沉,最尷尬的當屬身處其中的東吳。為了尊劉,自然就得貶曹貶孫,作為孫權集團的周瑜,其形象自然也難逃打壓。
然而,在民間的話語權裡,周瑜的身後命運更慘。
三國故事在三國時代結束之後不久便在民間有所流傳。到了宋代,周瑜的形象已經徹底地扭曲了。如今所能找到的年代最為久遠的資料,就是宋元之際出現的話本《三分事略》。在這部為適應市民娛樂需求而產生的話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經是一落千丈了: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為一己私利而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在軍事上,他看似頗有才華,卻又似乎人皆可敗;在人格修養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狹隘。史傳文學中那個雅量高致、出眾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智碌碌、妒賢嫉能的平庸之輩。
市井間「尊劉貶曹」的觀念早已有之。在蘇軾的小品《東坡志林》中,就曾對民間三國有過這樣的描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民間對人物的褒貶品評是有著自己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他們「尊劉」,擁「帝蜀」,而對於站在對立面的周瑜,自然不會有好感。
之後,羅貫中著的《三國演義》的出現,徹底把周瑜的形象釘在了自相矛盾的演義標準上。
一方面,它肯定周瑜結交孫策,開拓江東,定建霸業;舉薦魯肅,納降甘寧,舉賢任能;最後火攻破敵,建立不朽功勳。
而另一面,當遇到劉備集團的中心人物,周瑜又不得不退一射之地。對於那些中心人物,周瑜只能是陪襯。
這一切,在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歎中彷彿達到了極點。
《三國演義》對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貶低,在此將演義與正史不同之處進行對比,以正視聽。
關於諸葛亮三氣周瑜:正史記載,連劉備都評價周瑜「器量廣大」,周瑜氣量寬宏根本不會被氣死。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後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至於周瑜病逝後,送喪弔唁的是周瑜舊下屬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正史記載草船借箭的謀劃者是孫權,演義描寫周瑜嫉妒諸葛亮是徹頭徹尾的捏造,《三國演義》之祖《三國誌平話》中巧計借箭的是周瑜本人。
歷史上是孫權自己要把妹妹嫁給劉備的,是單純的政治婚姻,和周瑜的計謀根本沒關係。
至於智激周瑜之事,純粹子虛烏有。周瑜是東吳最有力的主戰派人士,正是孫權聽了他的勸說才有了赤壁之戰。
關於借東風之事,則純屬虛構。諸葛亮並未參與赤壁之戰,赤壁乃周瑜等東吳將領之功。
荊州問題,實乃周瑜死後,魯肅為了「聯劉抗曹」把周瑜打下的荊州南郡地區借給劉備。周瑜生前掌握江陵彝陵等入川水道,東吳攻打西蜀不存在和劉備借道的問題。周瑜死後,在魯肅的主張下把南郡地區借了劉備,此後東吳派出孫瑜伐蜀被劉備擋道,演義中可能故意把孫瑜和周瑜搞混了。
正史的影響力,遠遠不及永遠的暢銷書、擁有億萬讀者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明朝之後,人們對周瑜的瞭解主要來自於《三國演義》,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的歎息迴盪在幾百年來的民間話語中。筆者認為,假如周瑜真的地下有知,估計他會長歎:「既生瑜,何生《三國演義》?」
有多少古代英雄被民間尊為門神
門神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道教因襲這種信仰,將門神納入神系,加以祀奉。一提門神,大家馬上就會想到大唐開國將帥秦瓊、尉遲恭。其實,被民間尊為門神的古代英雄共有33位!
門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稱「桃版」。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服百鬼,故從漢代起即有用桃做厭勝之具的風俗,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用來辟邪。最早的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荼、鬱壘。上古的時候,有神荼、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這個傳說,除《山海經》記載外,漢代諸書皆有記載。
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然而,真正有史書記載的門神,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成慶的。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短衣大褲長劍的古勇士成慶的畫像辟邪。到了元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廣泛取代,但二人確實為唐朝人。
秦瓊又名秦叔寶,歷城齊州(今山東濟南)人,人稱:賽專諸,似孟嘗,神拳太保,雙鑭大將。鑭打山東六府,馬踏黃河兩岸。尉遲恭又名尉遲敬德,武藝高強,日占三城,夜奪八寨,功累封鄂國公。秦、尉遲二將幫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後,被封為開國元勳,為什麼會充當民間的門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