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迷蹤:你所不知的歷史真相 第22章 第三部分·文化篇 (3)
    蘇秦、張儀是戰國時候的最為耀眼兩顆政治明星,同時又是最為出色的兩大外交家。蘇秦佩六國之相印到處遊說,聯合六國共抗強秦。一人同時任六個國家的宰相,在世界史上也再無第二人。張儀憑藉著高超的智謀和辯術而成為秦國宰相,瓦解了蘇秦生前所創的六國合縱,使秦國最終統一了天下。蘇秦主張的是合縱策略,而張儀卻主張的是連橫策略,可以說兩個人的策略是背道而馳的(可見鬼谷先生教育觀之先進,因材施教,主張學生個性化發展),但都一前一後達到了各自的目的,功成名就,將戰國後期各諸侯及天下形勢掌握於股掌之中。太史公司馬遷曾經高度評價他們二人:「此兩人真傾危之士!」

    孫臏與龐涓一同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他倆後來都成了戰國時期的大軍事家。著名戰例「圍魏救趙」就是在這對師兄弟間展開的。龐涓生不逢時,與軍事造詣極深的孫臏同時代,所以老敗給孫臏。加上他心胸狹窄陷害過孫臏,所以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不高。其實當時除孫臏外,龐涓的軍事才能可說是天下無敵。史載,龐涓在鬼谷子處學習快畢業時,正逢魏國招聘人才,他一去應試,就被魏王看中,任命他為軍師兼元帥,執掌魏國兵權。龐涓上任不久,便攻打魏國周圍的諸侯小國。當時,他每戰必勝,每攻必克。魏國因擁有龐涓而勇震天下,宋、魯、衛、鄭的國君紛紛去到魏國朝賀,表示歸屬。不僅如此,龐涓還打敗了當時非常強大的齊國軍隊!

    孫臏更是傑出的軍事家,他畢業後受過不少磨難(曾被同門的龐涓陷害致殘),後來得到齊威王的賞識,一躍成為叱吒風雲、扭轉乾坤的英雄人物,名揚天下。他不僅打仗神威,而且在軍事理論研究上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寫出了流芳百世的《孫臏兵法》。孫臏的《孫臏兵法》,在歷史上久負盛名,又名《齊孫子》,與兵聖孫武的《孫子兵法》並稱,至今猶以「兵聖兩孫子」的美稱載譽中外。在《漢書·藝文志》中則更為明確,把《孫子兵法》列為所有兵書之首,而《孫臏兵法》則位居第二,其地位在吳起兵法、范蠡兵法以及其他所有兵法之上。

    兩大政治家、外交家蘇秦、張儀,兩大軍事家孫臏與龐涓均出鬼谷子門下!與現在終其一生都在照本宣科的教師不同,鬼谷子還自編教材,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經陰符七術》。《鬼谷子》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本經陰符七術》則集中於講養神精銳之道。《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傳。《鬼谷子》的版本,常見者有道藏本及嘉慶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本經陰符七術》之前三篇說明如何充實意志,涵養精神,後四篇討論如何將內在的精神運用於外,如何以內在的心神去處理外在的事物。

    由於鬼谷子所代表的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思想與儒家所推崇之仁義道德大相逕庭。因此,歷代學者對《鬼谷子》一書推崇者甚少,而譏詆者極多。這與儒家思想長期在中國佔據統治地位有關,是極其不公正的。

    為何「戈」能成為古代第一兵器

    漢語中與戰爭有關的字詞多含「戈」,字有武、戰、伐、戍等;詞有枕戈待旦、止兵息戈、大動干戈、化干戈為玉帛、反戈一擊等。由此可看到戈在古代兵器中佔絕對優勢的地位,這一獨特地位一直從遠古保持到秦漢。

    從作戰的角度來看,戈與刀劍斧矛等相比,戰鬥力明顯遜色。戈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特有的帶柄兵器,可用於勾、啄、割等。它有橫刃前鋒,垂直裝柄,其內刃用於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鋒用來啄擊對方。當用戈鉤住敵人回拉時,自然同時也將自身的要害暴露給對方了。將敵人拉向自己的風險很大,一旦不能重創敵人,很容易反遭其害。這就不如劍與矛直接刺殺方便;如果採取啄擊的方式,戈的戰場殺傷力又明顯不如刀與斧等。

    那麼,戰鬥力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戈為何能成為古代第一兵器?可能有人要說,其他作戰力強的武器當時還沒出現。事實不是這樣的。這些更具戰鬥力的武器當時早就有了,現在出土的商朝文物中就有青銅劍、矛頭等。如斧鉞等至少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但在當時並沒有被大規模用作武器,而是作為禮器及權力的標誌物,有時也用作刑器。

    原來,「戈」成為古代第一兵器的主要原因與當時盛行的作戰方式有關。

    先秦時期,作戰方式以馬拉木質戰車的交戰為主。據有關資料推斷,夏代已開始使用戰車進行小規模車戰,經商代、西周以迄春秋,戰車一直是這一時期軍隊的主要作戰裝備,駕乘戰車作戰即成為這一時期戰爭的特徵。戰車是當時的諸侯國最重要的軍事裝備,戰車的擁有量,也是衡量各國軍事力量的基本標準。

    車戰的基本作戰單位是乘。乘是以戰車為中心配以一定數量的甲士和步卒(徒兵),再加上相應的後勤車輛與徒役編組而成。所以乘是車、卒組合的基本單元,也是當時軍隊的基本編製單位。古代車戰分攻守兩種,攻車直接對敵作戰,守車用於屯守及載運輜重。考古發掘證實,商代的戰車為四馬兩輪,木質結構,重要部位一般還飾以青銅車器,西周和春秋時期戰車的形制大體略同。

    作戰時,甲士在車上,步卒以兩個人為一組隨同戰車行動,各戰車隊的戰車則以一定方式展開成陣。車上的甲士以手中的武器交手格鬥,如果手中的武器是矛等直擊兵器,如果一刺不中,兩車錯過後,就失去了斃敵的機會。這時,戈的鉤擊功能便可大顯其威。車上的甲士以手中的戈鉤住對方頸部或衣甲,用自身戰車奔行的力量將對方拖下來摔死或殺死。當時的步軍也在作戰中普遍使用戈,舉戈執盾的戰鬥方式在先秦時期非常普遍。

    在車戰為主的先秦戰爭中,戈的優勢是其他武器所無法比擬的,所以被列為當時的第一兵器。

    直到戰國時期,各國軍隊中戰車的絕對數量仍然可觀,筆者考證,《史記·張儀列傳》就記述了當時秦軍是「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組成的。戰國後期,鐵兵器的廣泛採用和弩的改進,使步兵得以有效地遏止密集整齊的車陣進攻。同時,由於戰車本身車體笨重,駕馭困難,特別是當參戰車輛的數量驟增以後,戰車對於戰場地形及道路條件依賴日趨嚴重,其機動性隨之減低,而小塊耕地的大量出現又嚴重地破壞了井田的道路系統,更增加了戰車團隊運動作戰的困難。此外,隨著戰爭性質和結構的轉變以及城邑地位的提高,對要塞的爭奪日趨頻繁,從而大大降低了戰車在作戰中的地位。於是,秦漢以後,傳統的車戰被歷史淘汰,戈自然也就隨之退出了戰爭的歷史舞台。

    何為「三教九流」

    在書面語和人們的言談中,「三教九流」都是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詞,用來泛指社會上各色各樣的人,也泛指江湖上各種職業。那麼,「三教」、「九流」究竟指的是什麼呢?

    從現存的歷史文獻記載看,最早關於「三教」的記載,是三國時吳侯孫權和上書令闞澤的一次談話,其中提到儒、道、佛三教;「九流」的說法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漢書·藝文志》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目錄學文獻,這部最早的系統性書目,是由班固撰寫的,簡稱《漢志》,屬於史志書目。《漢書》十志之一,《漢書·藝文志》是作者根據劉歆的《七略》增刪改撰而成的,其中收錄諸子189家,但最重要的是九家(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指儒、道、墨、法、名、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與農家。這「九家」也叫「九流」,實際上是漢代之後對中國主要宗教和各種學術流派的泛指。

    「三教九流」後來逐漸成了不同等級社會角色的代名詞。筆者認為,中國歷史上對人群的劃分,最早是從商周時期開始的,士農工商四業,一直延續了幾千年,後來越分越細,便有了「三教九流」的分類,其中,除了「三教」沒有爭議之外,「九流」的說法莫衷一是。到後來,九流不夠劃分,一直演化到27種職業,按照上中下三類區分,這就是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那麼比較流行的「三教九流」中的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指的是什麼呢?

    上九流主要指古代的領導階級:「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閣老六宰相,七進八舉九解元。」一流是佛教的佛祖,在思想領域裡是輿論權威,權力至高無上;二流中天是玉皇大帝,比人間的皇帝位置高一等,但虛無縹緲,不像佛祖那樣能控制人的思想;人間的最高領導皇上排第三;皇上下面是閣老——老資格的重臣,如位列「三公」的太師、太傅、太保等;接下來的宰相是幫助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內閣官員首領;排名後三位的都是科舉中榜士子,是封建科舉取士制度中的成功者。

    中九流主要指古代的文藝與科技工作者:「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彈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棋琴。」這一層差不多都是古代的文學藝術工作者和科學工程技術人員。除了排名第六的流卜(卜卦)外,都是比較正當的謀生職業,也是文化藝術和科技含量較高的職業。

    下九流主要指古代的社會下層工作者:「一流高台(唱戲)二流吹,三流馬戲四流推(剃頭),五流池子(北方的澡堂子)六搓背,七修八配(給家畜配種)九娼妓」。這基本上是服務行業,除了排名第九的「娼妓」外,都是自食其力的下層勞動人民,而且都體現了一定的勞動技能。

    誰是三國第一伯樂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朝野上下可謂人才濟濟。世有伯樂,而後才有千里馬。若沒有伯樂的慧眼發現,再有能耐的千里馬也會鬱鬱終老於普通的馬廄之下,沒有機會去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去施展自己風馳電掣的突出才能。

    那麼,誰是三國第一伯樂?

    司馬徽也,時人稱之為水鏡先生。史稱其「一生清雅,善知人」。

    這位伯樂慧眼獨具,他第一個說出「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並把「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徐庶三位曠世奇才都推薦給了求賢若渴的劉備,可謂功高至偉。

    他是三國時期當之無愧的第一伯樂。放眼能人輩出、賢士雲集的三國,在發現人才方面,無人能與之比肩。

    《三國演義》中說,劉備落難的時候,路經水鏡莊,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兩人,說:「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想請司馬徽出山相助,司馬徽自稱是山野閒人,不堪世用,謝絕邀請。後司馬徽推薦徐庶去找劉備,劉備知徐庶乃一奇才,認其為軍師,後又經徐庶推薦,劉備方知臥龍諸葛,於是才引出了「三顧茅廬」的千古佳話。筆者考證,史書《三國誌》也對此有記載。

    司馬徽,字德操,穎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北方戰亂,他寓居襄陽。與襄陽大名士龐德公、黃承彥以及流寓到襄陽的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諸葛亮等均有交往,關係甚密。《三國誌·蜀書·龐統傳》中說,龐統十八歲時曾會見過司馬徽,司馬徽與龐統私交甚篤,並稱呼龐統為弟。

    司馬徽先生屬於閒雲野鶴、與世無爭之類型的人物,松形鶴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帶,道貌非常,且琴藝甚高。

    《世說新語·言語篇》注引《司馬徽別傳》,記載有司馬徽的趣事:東漢末年的司馬徽是個出名的「好好先生」,他與人交談時,從不談論別人的不是,無論好事壞事,一概說好。有人問候他:「近來身體如何?」他回答:「好。」有人向他訴說自己最近剛剛死了兒子,他回答:「很好。」他的妻子責備他:「別人認為你的品德好,所以才把難言的傷心事告訴你。可你為什麼聽說別人死了兒子,反倒說好?」誰知,司馬徽聽了妻子的話後回答說:「像你這樣的意見,也很好!」(原文:其婦諫曰:「人質所疑,君宜辯論,而一皆言佳,豈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曰:「如君所言,亦復佳。」)

    於是,司馬徽便成了「好好先生」的代名詞。其實,縱觀歷史上的司馬徽,是小事不分心、大事不糊塗的大才。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劉琮率荊州降曹,司馬徽也為曹操所得,欲大用,但司馬徽堅決不從,不久他便病死了,曹操深為之遺憾。

    張飛竟然是大書法家

    受《三國演義》的深遠影響,張飛留在人們頭腦中的印象是不通文墨的粗魯武夫。其實,歷史上的張飛不僅是三國時期勇冠三軍的名將,而且還是一位大書法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