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迷蹤:你所不知的歷史真相 第21章 第三部分·文化篇 (2)
    姓氏是人的血統淵源的標誌,中國漫長的封建宗法傳統,決定了中國人對自己的血統特別看重。漢高祖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楚漢戰爭時期,婁敬能言善辯,心思縝密,為劉邦出了不少力。在劉邦奪得江山後,與朝臣們商議建都大事,大臣們多是東方人,都建議劉邦建都洛陽,只有婁敬力排眾議,建議劉邦要以江山為重,應建都長安,以扼天下形勢之咽喉。劉邦知道婁敬所言正確,便採納了婁敬的建議,決定建都長安,而且還要賞賜一片公心的婁敬。當劉邦笑著問婁敬想要什麼賜物時,婁敬曰:「臣欲劉姓。」劉邦龍顏大悅,特賜婁敬改姓劉,改名劉敬,劉敬亦大喜。在這個故事中婁敬寧可不要千金賜物,也要一個皇室姓氏,也說明了婁敬把姓氏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姓。初次交往,人們都要先問:「您貴姓?」我國的姓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國家有國號,民族有族稱,宗族有姓氏,個人有姓名,這是人類文明得以傳承和發展的標誌。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發展史上,由於各民族間不斷地交流融合、社會制度的變革、戰亂、避仇、賜姓等多種因素影響,姓氏的種類和數量大大增多。姓源浩繁龐雜,既有一姓多源者,又有多姓同出一源者,還有在歷史進程中發生變化者。那麼,從古到今中國人到底有多少姓呢?據我們所知,北宋編纂、流傳最廣的《百家姓》,僅收錄了438個姓。明代編纂的《百家姓》,共收錄了1968個姓,據《中華姓氏大辭典》記載,目前我國56個民族的姓已達到11969個。竇學田所編《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中收錄的古今姓氏更是多達12000個。那麼,這麼多的姓氏,是從何而來呢?

    在我國古代的一些書籍中,最早系統記載中國姓氏來源的典籍是戰國時史官所撰《世本》15篇。此後,姓氏著作層出不窮。如西漢史游的《急就章》,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姓氏篇》,唐代林寶的《元和姓纂》,宋代劭思的《姓解》,鄭樵的《通志·氏族略》,明代凌晨迪知的《古今萬姓統譜》,張澍的《姓氏尋源》等。這些姓氏書,雖因時代的局限有種種不足,但仍為當今的姓氏來源的研究提供了許多有用的資料。

    我國姓氏的來歷,幾千年來變化很多,說法不一,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古代崇拜的圖騰為姓。古代的氏族部落都是以血緣關係組成的,這些氏族認為自己起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於是就崇拜它,這也就成為「圖騰」。圖騰,就是這個氏族的姓。如:熊、馬、牛、龍、梅、林等等。因此說,姓是全族共有的符號標誌,也是全家族的族號。

    二,在母系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傳說上古時代神農氏的母親叫女登,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媯、姒等。

    三,以出生地居住地為姓。傳說上古時代虞舜出生於姚墟,便以姚為姓。春秋時代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東郭、南郭等為姓;關大夫住在西門,便以西門為姓。

    四,以古國名為姓。虞、夏、商朝都有個汪芒國,汪芒的後代乃姓汪。商朝在涇渭之間有個阮國,其後代便姓阮。

    五,以封地為姓。周昭王的庶子被封於翁地,因而姓翁;周公旦的兒子被封到邢國為邢侯,他的後代便姓邢。那麼被封到魯、宋、衛等地,就姓魯、宋、衛了。

    六,以官職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他們的後代便以這些官職為姓。

    七,天子賜氏,以謚號(古時在人死後按其生前事跡評定褒貶給予的稱號)為姓。如周穆王死了一個寵姬,為了表示哀痛,賜她的後代姓痛;周惠王死後追諡為惠,他的後代便姓惠。

    八,以祖輩的字為姓。如鄭國公子偃,字子游,其子孫便姓游;魯孝公的兒子子驅,字子臧,其後代便姓臧。

    九,以神話中的傳說為姓。傳說舜時有納言(即負責宣達帝命的官)是天上龍的後代,其子孫便以龍為姓;傳說神仙中有個青鳥公,後人便有姓青鳥的。

    十,因避諱或某種原因改姓。比如戰國時代田齊襄王法章的後代本姓「田」,齊國被秦滅了,其子孫不敢姓「田」而改為姓「法」。漢明帝諱「莊」字,凡姓莊的都改姓「嚴」。

    十一,以先人別號為姓。唐、夏、殷等。

    十二,以先人謚號為姓。莊、武、穆、宣等。

    十三,以從事職業為姓。陶、屠、巫、卜等。

    十四,隨著歷史的發展,民族複雜化,有些姓則是民族語言的譯音。如匈奴首領單于的子孫就有不少姓單于。

    為何說《老子》是一部兵書

    對兵法韜略研究甚深的毛澤東曾說過:「《老子》是一部兵書。」

    我們都知道,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他沒有帶過兵,更沒有打過仗,甚至連服過兵役的記載都沒有,其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經》)中與用兵有關的論述也是寥寥數語。那麼,毛澤東為何說《老子》是一部兵書呢?

    毛澤東在學生時代就讀過《老子》。據他的同學蕭子升在《我和毛澤東的一段曲折經歷》中回憶說,他與毛澤東在「遊學」過程中與拜訪的劉翰林和山寺方丈都談及了孔子和老子,可見毛澤東早年對老子就很熟悉。在他的讀書筆記《講堂錄》(《講堂錄》是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的課堂筆記,共47頁,一萬多字,字全部為毛澤東用「蘭亭體」小楷字書寫而成)中,便記有「《老子》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最好的《莊子》注是郭象作的。」

    1936年12月,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在談到戰略退卻時寫道:

    「關於喪失土地的問題,常有這樣的情形,就是只有喪失才能不喪失,這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則。如果我們喪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戰勝敵人,加恢復土地,再擴大土地,還是賺錢生意的。」

    這裡,毛澤東就是運用了老子「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喪失是為了取得,退卻是為了前進,毛澤東對老子辯證法的運用已臻於化境。《老子》三十六章云:「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於弱勢、靜態而保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為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老子對戰爭辯證法闡述得確實非常深刻。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還說:「楚漢成皞之戰、新漢昆陽之戰、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吳蜀彝陵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有名的大戰,都是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取勝的。」老子欣賞水的品性,云:「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如同水的性格一樣以柔克剛、以弱勝強、避其鋒芒、迂迴曲折、後發制人。老子又云「致虛極守靜篤」、「清靜為天下正」。這種心靜意專、以靜制動、以逸待勞的觀點,亦是毛澤東這樣的兵家所看重的。如毛澤東推崇的齊魯長勺之戰,魯國軍隊即是以靜逸待疲憊之敵,「齊人三鼓」後已是「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魯國軍隊一鼓作氣大勝齊國軍隊。

    1945年,毛澤東在為「七大」作總結時談到面臨的困難和應付的方針,說:「我曾經同國民黨的聯絡參謀講過,我們的原則是三條,第一條不打第一槍。《老子》上講『不為天下先』,我們不先發制人,而是後發制人。」這裡的意思也就是先棄後取、先退後進、先讓後爭,採取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策略。實踐證明這個戰略決策是非常富有遠見的。

    1949年8月,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針對當時美國企圖對剛誕生的新中國搞封鎖,義正詞嚴地說:「多一點困難怕什麼。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老子說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在過去三年內,殺死了數百萬中國人,現在這種情況已近尾聲了,他們打了敗仗了,不是他們殺過來而是我們殺過去了,他們快要完蛋了。留給我們多少一點困難,但是比起過去三年來已經鬆了一口氣了。過去三年一關也闖過了,難道不能克服現在這點困難嗎?沒有美國就不能活命嗎?」

    毛澤東在這裡引用老子的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進一步闡述了「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的豪情,激發了全國人民的鬥志,以面對即將誕生的新中國所面臨的巨大困難,確實起到了「一言可當十萬兵」的作用。

    建國後,毛澤東還常讀《老子》一書,並評注說:「其中有辯證法。」他在外出時,曾指名帶上《老子》,毛澤東最感興趣的是其中的辯證法。春秋戰國時代,社會、政局經常處於巨大變革之中,老子從「社稷無常壽、君臣無常位」的現實中,認識到運動與變化是世界的永恆主題。這種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宇宙間萬物萬事都存在著相互矛盾的兩個對立面。

    1957年2月,毛澤東在第十一次最高國務會議(擴大)上所作的題為《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講話中說:

    「我們必須學會全面地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老子在兩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日本人打到中國,日本人叫勝利。中國大片土地被侵佔,中國人叫失敗。但是在中國的失敗裡面包含著勝利,在日本的勝利裡面包含著失敗。歷史難道不是這樣證明了嗎?」

    在這裡,毛澤東引用老子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觀點,教導人們要全面地看問題。所謂全面地看問題,就是對一件事情不光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還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以增強危機感,保持頭腦清醒。同樣,既要看到不利的一面,也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以增強信心,鼓舞鬥志。

    1964年8月,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說:「我看老子比較老實,他說『將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來,搞陰謀,寫在了書上。當然,陰謀也是智謀。」

    上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美國《紐約時報》曾將《道德經》列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老子》全書約五千字,都是一些言簡意賅的哲理格言,又押韻腳,特別便於記誦。它的語言無所修飾,但所包含的道理玄奧而深刻,常常揭示出事物向其反面轉化、事物之間的關係不斷轉變的規則,以及從反面取勝的途徑,反映出中國先秦時代哲學思想的透徹性。《老子》云:「用兵有言曰: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扔無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其關於軍事的論述儘管很少,但既十分經典,又非常實用,寥寥數語,便點出了兵家之精髓,對用兵有積極的指導作用。所以,長於向古籍學習的毛澤東說《老子》是一部兵書就不奇怪了。

    史上培養奇才最多的牛人

    中華五千年來人才濟濟,歷史上的傑出人才大都師出名門。那麼,誰是歷史上培養奇才最多的老師呢?是孔子嗎?不是。孔子雖有弟子三千,但姓名可考者只七十二位,這些學生除子貢一人可稱為奇才外,大部分是賢德之士,知識多、品行端正而已,在歷史上並無大的作為。

    奇才者,是能將知識與智謀最大限度地用於社會實踐之中並使之產生巨大威力之人,武可安邦,文能治國。愚以為,這樣的人才,一生能培養出一個來,這個老師就足以驕傲一輩子。可有一個人先後共培養出四個驚天動地的曠世奇才來,是歷史上培養奇才最多的牛人。

    他就是鬼谷子先生。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魏國人。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世稱其為鬼谷子先生。

    我國傳統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說,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縱橫家」。鬼谷子被公認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見《孫龐演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