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翻不過去 第20章 八國聯軍——翻不過去的中華恥辱 (2)
    面對八國聯軍的犀利進攻,清政府生怕守軍打擊敵人會激怒聯軍,影響議和。因此,嚴令守軍只准「嚴固防守」,不准「借口進兵」。這就更加助長了敵人的氣焰。

    在聯軍三路出師進攻山西的同時,他們又集結天津、保定部分兵力於直隸中部,然後揮師南下,逼近山東。

    當大兵壓境之際,出東巡撫袁世凱大為震驚。袁世凱立即向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中央大員求救。李鴻章極力在帝國主義面前討好;袁世凱致電德國駐華公使穆默,強調其一直在維護德國在出東的利益,現在一切正在發展中,如果讓其他國家打進山東來,對德國在山東的各項利益將有極大威脅,因此,希望穆默權衡利弊,阻止其他軍隊向山東派兵。

    自從天津、北京陷落,慈禧太后出逃,到議和條款初步確定,其間10個月有餘,八國聯軍控制了整個直隸省。東至山海關口,西達山西邊境,南到山東省,北臨承德、張家口,尤其是義和團活動的中心地區,其他地區也以「剿匪」為名,無處不劫、無地不控。

    各地的清朝文武官員都商定,「洋兵到時,各辦食物供應」,而把守城軍開出城府數十里去,免得和敵人發生衝突。而且,為了向聯軍獻媚,在聯軍到達時,這些地方官員更是以殺害義和團來表示自己的「盛情」。

    八國聯軍攻城略地,是近代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侵略戰爭。八個帝國主義國家出兵六七萬人,攻佔了天津和北京,控制了直隸全省;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朝統治者逃亡到西安,聽任帝國主義的宰割和懲辦。中華民族的危機達到了空前嚴重的地步。

    在「如何對待中國,如何處置清政府」這個問題上,聯軍佔領北京後各國政府派到中國的使臣進行了長期的爭論。從各個侵略者的願望及其行動看,都想瓜分乃至獨霸中國為他們的殖民地,但是他們又都表示反對瓜分中國。究其原因,並非帝國主義大發善心,而是從其自身的利益因素考慮的:

    第一,義相團運動和各地人民頑強抗擊八國聯軍使他們感到瓜分中國是很危險的事。

    八國聯軍的統帥瓦德西在侵略中國之前認為中國人不堪一擊,可是八國聯軍的侵略遭到人民全力抗擊的時候,開始對中國人的反抗產生了畏懼心理。他在給德皇的報告裡就說過:「中國的皇室、官吏及上流階級是腐敗無知的,但是中國下層社會的四萬萬人,卻『含有無限蓬勃生氣』。」

    英國人赫德,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當時在中國生活已有40多年,他從中國人的反抗中認識到,中國人已從睡夢中剛剛醒來,如果實行瓜分,將促進中國人更加覺悟,必將起而反抗殖民統治者。因此,他建議英國扶持清朝政府,達到以華治華而為列強服務的目的。

    第二,由於列強之間尖銳的矛盾,如果實行瓜分,列強之間必將發生一場爭奪和廝打,他們各自已經取得的利益,有可能丟失。

    所以,當時各國都有一種力求維護自己既得利益,減少互相衝突的願望。比如1900年7月,美國向列強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其內容主要是「保持中國領土和行政的實體,維持一切以條約和國際法所保證的友好國家的權利」。就是要表面上還讓清政府的統治機構繼續存在,而實際上讓其作為列強統治中國的代理人,使各國在中國的各種侵略利益由清政府代他們去保護和執行,列強間則可以保持著共同支配中國的「神聖同盟」。美國的這種政策提出後,得到了各國的同意。經過一段討論和爭吵,「門戶開放」,「利益均等」的政策,成了各國對待中國的基本原則。

    慈禧太后逃離北京後,不知道事情會發展到何種地步。至於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命運她也不管,她最關心的是列強們會怎樣處置她。為盡量求得各國諒解,她發出了一連串諭旨,命軍隊嚴厲鎮壓反抗的中國人,各地方官員好好接待前去殺人放火的侵略軍隊。同時迫不及待地派慶親王、李鴻章等投降議和,讓李鴻章等人求侵略者寬恕她本人的罪過,這一條如得允許,其他問題都可以商量,而「如有萬難應允之事,先為駁去,是為至要」。

    其實慈禧太后早在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經太原逃往西安的時候,就曾派李鴻章為代表乞和,但侵略者不急於立即開議。各國經過反覆商議後,才決定與清政府議和並繼續維持以慈禧太后為首的統治。1900年10月5日,李鴻章以全權代表身份抵達北京。李鴻章從各國公使口中瞭解到侵略者的一系列要求,就立即緊向西安奏報,慈禧不問合不合理,有求必應。

    八國聯軍的軍事行動,以清政府與總共11個國家簽訂《辛丑條約》為終。法國向各國提出備忘錄,包括懲凶、賠款、在北京及其附近地區駐軍、拆毀大沽炮台等六項要求作為議和的先決條件,為各國所贊同。英、俄、德、日、美等國又在法國提議的基礎上加以補充,擴大為議和大綱12條,於12月24日強迫清政府接受。此後它們又依照大綱擬出詳細條款,於1901年9月7日與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鴻章正式簽訂《辛丑和約》。

    《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億5千萬兩(4億5千萬即當時中國總人口,以示每人一兩,達羞辱中國人之意)。聯軍佔領北京後,對北京皇城、衙門、官府大肆掠奪,因而造成大量中國文物和文化遺產(包括故宮、頤和園、西山以及圓明園)的失竊、破壞。

    1840年,西方資本主義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一場場強加給中華民族巨大的災難。近百年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對中國發動過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戰爭。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戰;有單獨入侵,更有合夥劫掠,強迫中國簽訂了數以千計的不平等條約。而八國聯軍對中國的侵略,就屬於合夥劫掠的一種。

    有人說,八國聯軍是一場以微小的力量保護各國使館人員安全的正義鬥爭。這種掩人耳目的理由無疑是蒼白而空洞的。回望歷史,關於八國聯軍的侵略和野蠻的燒殺搶掠行為,令人髮指而罄竹難書。八國聯軍侵華從醞釀組建到撤軍完畢經歷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即便從第一批「使館衛隊」侵入北京算起,亦是經年有餘。八國總兵力累計可達12萬之眾,是中國近代史上除沙俄侵佔東北戰爭之外,侵略軍入境數量最多的一次。此次帝國主義聯合侵華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真正動機和實質目的是鎮壓中國人的反抗,保住並擴大各國在華權益,使中國進一步殖民地化。

    至於「為解救公使而戰」的說法純屬借口,而且這種借口也是根本不能成立的。況且在列強大肆策劃調兵之時,使館區還沒有受到任何威脅,清政府當時對使館一直都是採取保護態度和保護措施的。可以說,圍攻使館事件與八國聯軍侵華沒有直接因果關係,確實是「釁口彼開」。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蒙受深重災難。屈辱的《辛丑條約》大大地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在這場攻伐和反攻伐,侵略和反侵略的戰爭中,清政府到底做了些什麼?

    清政府在對外「宣戰」後的一段極短的時期內,似乎也有意利用對西方列強動武,為自己洩憤。正如慈禧所說的:「中間一段時期,因洋人欺負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動氣」。表面上支持向洋人宣戰的慈禧,實際上又完全站在對內鎮壓對外投降的根本路線上的。慈禧的這種態度,在「宣戰」後第五天就已經顯露出來。和聯軍宣戰不久,她當即派榮祿前往使館要求停戰,與此同時,慈禧還向東南督撫和駐外使節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心跡。

    自1900年6月25日以後,在軍事上和外交上,清政府實際上對帝國主義都「處處留著餘地」。所謂的「圍攻」使館,實際上正如清廷自己所承認的是「苦心保護」。在外交上,清廷更是積極進行投降求和的準備。1900年7月3日,清政府電令駐日、英、俄三國公使,分別向三國君主呈遞國書,請求他們「排難解紛」,以「挽回時局」。但清政府的迫切求和表示,並不能絲毫動搖帝國主義要攻陷北京迫使清政府徹底屈服的決心。登陸大沽口,攻陷天津向北京進發以及列強後來的攻伐都無一例外地證明了這個結論。

    但清王朝的乞和並沒有阻擋得了八國列強鐵騎攻伐的步伐,天津、直隸、山東、山西無一例外地遭到了列強們的欺辱和蹂躪。清政府沒能救中國,也沒能救首都北京城。在這場轟轟烈烈反侵略的戰爭中。清政府不可救藥地敗下陣來。而轟轟烈烈的農民反抗運動,也在帝國主義的聯合鎮壓以及清政府的無恥出賣下,終於遭到失敗。

    八國聯軍侵華史,可謂一曲悲歌,千古遺恨。一百年過去了,再過一百年,人們還會追憶這段歷史,追憶這段歷史就會引起炎黃子孫不盡的沉思和痛苦,激起億萬人振興中華的熱情。八國聯軍無情地把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踏在腳下,讓這個一向認為是「天朝上國」、世界中心的國家俯首稱臣,憑的是什麼?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國,為什麼敵不了區區幾萬洋槍隊?

    今天從昨天走來,明天又與今天相連。清醒地、理智地對待我們民族沉重的帶有悲壯色彩的歷史,從新的角度去評價發生在自己所處的國土上的悲劇,吸取教益,激發起我們深沉的憂患意識。回顧歷史,八國聯軍侵華的悲劇史,至今仍然讓我們產生深深的恥辱感。但也許正是這段歷史的悲劇喚醒了華夏民族的情感,喚醒了奮進意識,沒有恥辱感就不會有民族責任感和時代緊迫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