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曾國藩有造反之心,沒有造反之膽。曾國藩非常清楚,雖然湘軍勢力很大,但眾多將士把權力看得過重,稱帝之事並非能打幾仗就能辦到,需要有多方面的因素相輔相成。曾國荃攻下南京之後,他的很多下屬都委婉地表達了擁曾國藩為帝的想法,抱怨朝廷對湘軍獎勵不公。此時曾國藩害怕自己步太平軍的後塵,到頭來的弄得自己內部為了權力自相殘殺。
因此,對於部下的提議,曾國藩不動聲色,親筆寫下了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思想,那就是他下定決心不會稱帝。從曾國藩斬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這個細節,更顯示出他沒有稱帝的想法。
李秀成被俘後,在監獄裡寫了《忠王李秀成自述》,向曾國藩表示自己願意投降。李秀成是什麼人,他為什麼要投降呢?這雖然是個謎,但是筆者認為,李秀成投降不是為了撿回一條命,也不是為了所謂的榮華富貴。因為他在領兵打仗的時候,都置生死於不顧,甚至在天京被圍時,還將自己最好的馬留給了幼王,可見他並不怕死。他之所以投降,是希望曾國藩能自立為王,起兵反清,也因他的這個想法害得自己過早失掉了性命。曾家後人中流傳這麼一句話:「李秀成勸文正公做皇帝,文正公不敢。」
李秀成的自述稿,原稿字數約有五六萬字,但後來留世的只有三萬三千三百餘字,其他的都被曾國藩撕毀,筆者認為其中必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曾國藩不想造反,但又怕引起朝廷的猜忌,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因此才設法刪改了原稿內容,並在朝廷沒有下旨的情況下擅自處死了李秀成。也就是說,曾國藩有這個造反的心,但沒有這個膽。
第二,封建倫理制約曾國藩擁兵自立。在封建王朝,叛君之士,逆國之黨都是正統人士,黎民百姓極為痛恨的。曾國藩起兵以保衛明教和忠君保國相號召,一旦稱帝,實屬不忠不義,大逆不道,人心必失,必然遭到四方的反對,人人誅之,使他身敗名裂。曾國藩深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浸染,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在京參加朝考進入庶常館學習後,「日以讀書為業」。他博覽群書,涉獵中國歷史大量文獻,勤於求教,不恥下問,滿腹經綸。尤其是曾國藩深受晚清理學大師唐鑒的影響,起兵的目標非常明確:保衛清廷,保護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其個人追求就是做一個本分的中興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在政治上他也有自己鮮明的主張,那就是:若要統治者「內賢外王」,就要自如地運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
第三,不具備稱帝條件。曾國藩清楚地知道周圍的形勢,湘軍只是攻打太平軍的一個先鋒,而且朝廷對他的軍隊有所顧忌,是不可能不聞不問的。當時駐守在南京以及長江中下游的很多部隊和曾國藩的湘軍毫無關聯,他們可以說是來支援湘軍的,也可以說是來防備湘軍的。另外,南有曾國藩,北有僧格林沁,這兩人被清王朝倚為肱股之臣。當時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最受器重,擁有一支以強大的騎兵為主的龐大隊伍,不同於八旗兵,戰鬥力極強,而且部署在中原河南腹地,虎視東南,也使曾國藩不敢輕舉妄動。
第四,剷除太平軍之後,湘軍內部嚴重分裂,即使稱帝也不一定能成功。就湘軍內部的名分來言,李鴻章的部隊被稱為淮軍,左宗棠領導的部隊被稱為楚軍,湘、淮、楚雖有聯繫,但內部已經嚴重分裂,各為其主,各有權力紛爭,而且西方列強眾多勢力明擺著是要扶持清政府。這些因素,曾國藩不會考慮不到。
擺在曾國藩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進」——擁兵造反,推翻清王朝,自己當皇帝;另外就是「退」——自剪羽毛,除去清王朝的懷疑,以求自保。既然沒有擁兵自立這一說,曾國感只能「退避三舍」,這也才有了削減湘軍的行動,以這樣的姿態,消除朝廷對於自己擁兵自重的懷疑。
曾國藩採取的策略,連保存實力的意圖也沒有。以他的本意,原想將湘軍全部裁撤,後經人勸諫提醒,才保留了約兩萬嫡系精英。一則北方捻軍正盛,湘軍還有可用之處;二則只有以實力作後盾,才能真正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受侵犯、身家性命免遭傷害。
1872年元旦後的第二天,曾國藩的生命畫上了句號,終年62歲。他沉重而勞累的一生終於謝幕了。大江浩蕩,巨浪淘沙,淹沒了在長江上廝殺馳騁了半輩子的一代英雄。
曾國藩走了,後人卻從未忘記過他,有關他的歷史,一直激烈爭論到了今天。百年以來對曾國藩褒揚者有之,斥罵者也不乏其人。民國年間,清史學家蕭一山在其《清代通史》中將曾國藩與左宗棠作了一番對比:「國藩以謹慎勝,宗棠以豪邁勝。」筆者認為恰如其分。
民國之後有兩位重要歷史人物毛澤東和蔣介石也對曾國藩作過一番評價。年輕時期的毛澤東曾悉心研究過曾國藩,之後得出「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的結論。在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一再認為,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而另一位重要人物蔣介石更是對曾國藩頂禮膜拜,把《曾胡治兵語錄》當作教導高級將領的教科書,又將《曾文正公全集》常置自己案旁,終生拜讀不輟。這些足以見得曾國藩的魅力所在。具體地說,曾國藩之所以成為影響力不衰的人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曾國藩是中國近代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之一。曾國藩將現代化建設理論付諸了實踐,許多的第一次都是在他的指導下完成的。如中國第一艘輪船的建造;第一所兵工學堂的建立;第一次西方書籍的翻譯印刷;第一次派人赴洋留學。他為中國的現代工業建設,現代文化、教育、科技等,都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他還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如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中國「鐵路之父」詹天祐、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
第二,曾國藩開中國思想政治工作之先河。曾國藩自稱「訓練之才,非戰陣之才」,他教導士兵「說法點頑石之頭,苦口滴杜鵑之血」。他把儒家思想和儒家精神貫穿於他的整個部隊,用這些思想和精神武裝隊伍的頭腦,使他領導的湘軍成為一支有主義的部隊,開闢了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的先河。毛澤東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蔣介石的《愛民歌》無不以此為藍本,收效甚大。
第三,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修身齊家的第一完人。中國傳統文化歷史中有「三不朽」之說,也就是說有三種寶貴的東西能夠流傳於後世。一是立功,即立大業,成大志;二是立德,即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三是立言,即為後人留下著名學說。凡此三者皆有之人少之又少,而曾國藩則三者皆占。他效忠於大清王朝,為大清王朝出生入死,尤其鎮壓太平天國,挽救了大清敗局;他克己唯嚴,崇尚氣節,標榜道德,身體力行,獲得上下一致的擁戴;他的學問和文章兼收並蓄,博大精深,堪稱近代儒家宗師不朽之作,為後世常讀不衰的經典之作。他實現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事業,是中國近代一代偉人。
第四,曾國藩是官場楷模,為後人積極效仿。後人常說:「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曾國藩從清末以來,一直為官場人士稱道,其為官之道被後來的政界人士奉為神話。曾國藩在三十七歲時官至二品,而且口碑極佳,民無怨聲,這在清朝歷史上前所未有。最重要的是曾國藩在官位顯赫時也能穩坐釣魚台,處高位而不驚,歷盡宦海風波而安然無恙,榮寵不衰。他的一整套官場絕學,在中國官場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第五,曾國藩是中國近代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開創了最早的西方育子文明。在曾國藩的家族裡,出現了像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曾寶蓀、曾憲植、曾昭掄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和高級幹部。而在中國大多數官宦之家,盛不過三代的社會現實下,這越是顯得難能可貴。在曾國藩的眾多著作中,包括書信中,都包含著其博大精深的教子文化和親人之間的相處哲學,使子孫不依托祖蔭,不借先輩之名,坐享其成,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地通過自我實現理想,開創了西方教子式的文明。
展開歷史的畫卷,定格曾國藩的一生。他成帝王之業,修己之德,既有忠君愛民之心,也有成全一己之德的私心;有誠實守信的一面,也有虛偽奸詐的一面;既有扼斷長江佔山為王的赳赳豪氣、霸氣和匪氣,也有文人腐儒特有的怯懦、自卑和心虛;他既可以把道德文章作得冠冕堂皇讓人心悅誠服地奉為圭臬,又可以翻覆雲雨殺人不眨眼。歷史的局限、時代的局限、社會的局限,成為曾國藩人性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