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 第15章 經商的實踐出真知——走西口走出的數學大師 (1)
    數學、珠算、會計等計算技術與商人的經商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明清山西商人很重視對數學、珠算、會計等計算技術的研究與實際應用。明代蒲州大商人張四教,十六歲服賈遠遊。其兄張四維這樣評價他:「尤精《九章算術》,凡方田粟布勾股商分等法……弟皆按籍妙解,不由師授。……弟治業滋久,諳於東方鹺利原委,分佈、調布具有操縱,末年業用大裕,不啻十倍其初。」(《條麓堂集》卷二十八)

    王文素,字尚彬,約生於1465年,於明朝成化年間(1465—1487年)隨父王林到河北饒陽經商,遂定居。自古晉商多儒商,出生於中小商人家庭的王文素,受所處社會及家庭影響,自幼穎悟,涉獵史書,諸子百家,無所不知。尤長於算法,留心通證,以一生之精力,完成了《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下文簡稱為《算學寶鑒》)。這一數學巨著,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在中國歷史上,特別是在明代,重科舉,重功名,習文尚武,獨輕數學。善詩文又善數學的人不多,而專攻數學的則更是寥寥。於是數學只能是「能詩文而不獵取功名者」為之了,數學巨匠王文素則應該是這類人中的佼佼者。他認為數學是「普天之下,公私之間,不可一日而缺者也」。他對當時社會上不重視數學的狀況予以抨擊:「上古聖賢猶且重之,況今之常人豈可以為六藝之末而忽之乎?」他賦詩曰,「若無先聖傳流此,自古模糊直到今」,對數學研究先驅們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王文素獻身數學,不單是認為數學重要,也基於他對數學的熱愛,他能「陋室半間尋妙理,靈台一點悟玄機」,真乃苦中求樂,樂在其中。他用三十年時間「歷將諸籍所載題術,逐一測深探遠,細論研推,其所當者述之,誤者改之,繁者刪之,缺者補之,亂者理之,斷者續之。復增乘除圖草,定位式樣,開方演段,捷徑成術,編為拙歌,注以俗解。」以「吹開毛孔尋疵病,使碎心機覓本流」的認真精神,新集通證,正本清源,於明嘉靖三年(1524年)完成了四十二卷三百多訣、一千二百多問和十二卷詞詩形式的三百餘問,總計一千五百多問近五十萬字的數學巨著。誠如他在集算詩中所述:

    身似飄篷近六旬

    留心學算已年深

    苦思善致精神敗

    久視能令眼目昏

    鐵硯磨穿三兩個

    毛錐乏盡幾千根

    如風掃退天邊露

    顯出中秋月一輪

    王文素以艱苦卓絕的努力,著成《算學寶鑒》,從而得到「數學中之純粹而精者」的讚譽。

    王文素所著的《算學寶鑒》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數學巨著。這是一部優秀的應用數學之作,內容之豐富,科學性之強,勝過明代錢塘吳敬的《九章算比類大全》、安徽休寧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統宗》。當時河北武清也有位喜歡數學的年輕人叫杜瑾(字良玉)。王、杜二人會於清河旅店,各陳所長,切磋算法。見文素常識淵博,杜瑾喜曰:「誠吾輩之弗如也,所謂數算中之純粹而精者乎!」王文素又將平日所改正算學書十帙請杜瑾審閱。杜讀後,深加讚歎,認為宋代楊輝及當朝金陵杜文高、江寧夏源澤、金台金來朋等名家算法固然不錯,但藏頭露尾,「俱以逢巧之法而證之」,不夠靈活通變,以致後人學之甚難。惟文素以通玄活變之術,斷成講義,使人易學易懂。王文素在《算學寶鑒》的《前言》中也指出,算學是「普天之下,公私之間,不可一日而缺者」。

    數學巨著《算學寶鑒》只有手抄孤本傳世,現存北京國家圖書館。對《算學寶鑒》的整理研究雖然只是處於起步階段,但很多發現令後人吃驚。

    王文素一個人「毛錐乏盡幾千根」,編著成近五十萬字的鴻篇巨著,乃是前無古人的創舉,實為中國算史之最;《算學寶鑒》中對研究數字排列組合的縱橫圖(現也稱為幻方)的研究,如連環圖、瓔珞圖、三同六變圖等等,其複雜程度遠遠高於宋朝楊輝、明朝程大位,甚至在我們所知的中國古典數學書中也是獨一無二的,亦可稱中國算史之最。

    其一,該書立體插圖採用現代軸測圖法中常用的正等測圖法,使三軸的軸間角兩兩成120°,是在中國算書插圖中最早採用這一先進方法的著作,得到了專家們的讚許。

    晉商用過的蝙蝠算盤

    其二,該書中加、減、乘、除、開方等由簡單到複雜的運算,均是用珠算完成的,或者說很多運算方法、步驟、口訣都是專為珠算編的,被珠算專家稱為「中國第一部珠算書」。

    第三,《算學寶鑒》是一部應用數學書,書中例題均取材於當時社會生活的實際。除古題原題照搬外,書中對當時社會商品流通中的米、麥、棉、馬、牛、羊、雞、綾、羅、麻、絹、人參、紅花等等的價格資料應有盡有,船費、腳銀、軍餉、稅種、稅率等經濟史料不勝枚舉。可以說,《算學寶鑒》對當時社會商業、人文、地理、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紀實,是我們瞭解、透視明代社會的一本極珍貴的史料。

    另外,王文素所著《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循九章古制,承宋元先河,選精集萃,代表了當時數學、珠算的最高水平。具有如下五個特點:

    一是包羅面廣,實用價值高。此書不僅全面繼承了前人的算學成就,並有所創新,如將「身前因」改進為「身前乘」,發展了「歸總還零」除法,創造了「眾九相乘」、「實位相同」等新法。對傳統的開方法有所改進,並在立體圖形的插圖畫法上,率先採用了現代軸圖法中常用的正等測圖法。此外,書中還可看到當時的稅收征管法等內容,介紹了簡捷速成計算法。

    二是深入淺出,通俗易學。全書中有釋義、解題,並有繪圖及算學口訣。

    三是校正了過去算學著作中的一些錯誤之處。

    四是珠算內容豐富,其法新穎,在明代諸多珠算書中處於高水平。

    五是強化了會計核算,對我國會計學的發展有一定貢獻。

    第一章口外政壇的流民身影——山西落魄舉人走西口當上包頭市長

    遙想當年那些風雨如晦的歲月,數以萬計的山西人為了生存與發展,前赴後繼走西口,歷盡千辛萬苦到口外謀生,挑擔的、推車的、光腳的,三五個一夥的,二三十個一群的,相伴上路。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把辛酸淚,其中的酸甜苦辣,局外人很難想像出來。

    這些走西口的人當中,有商賈小販,有工匠,有書生,更多的是被稱為「雁行客」的貧苦農民。鮮為人知的是,這些人裡面還出過一位民國政壇人物,他從山西走西口到了口外,落戶到包頭,之後成為包頭首任縣長和首任市長。他就是清末山西舉人劉澍。

    劉澍中舉

    劉澍,字澤霖,山西偏關人,光緒四年(1878年)生。少年時期的劉澍勤奮好學,飽讀詩書。十七歲時,劉澍考中了秀才。清代的科舉考試制度分兩個階段,一個是科舉的初步考試,一個是科舉的正式考試。科舉的初步考試有這麼三種:一種叫童試,一種叫歲試,一種叫科試。童試,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開始應初試的時候稱為「童生」,童生經過一定的考試,在縣裡面選拔了以後到督學進行考試,督學考試合格就可以稱為「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這也是一個選優的過程,這叫「歲試」。每三年還要參加一次大的考試,叫「科試」。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為了取得推舉舉人考試的資格,通過這個考試的提名,便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

    接下來的幾年,劉澍又通過了科試,二十二歲時又在省城應試中力挫群雄,考中了舉人。

    一說舉人,人們都會聯想到范進中舉時喜極而瘋的悲涼場面,因為能考取舉人是很不容易的。在晉北僻壤的偏關縣出了舉人,那是何等光宗耀祖之事!很快,劉澍的大名傳遍了方圓百里,人們都對他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在清朝,一個人一旦考中了舉人,就意味著他一隻腳已經踏入仕途,日後即使會試不中也有做學官、當知縣的機會。

    按清代的科舉制度規定,舉人到吏部註冊,可以取得一定官職,也無非是七品官位。當然這個職位很少,每年大概就四十到一百三十個名額,因官位少於舉人之數,便有了「候補官」一說。

    我國從漢代起,就有「孝廉方正」之制,即由各省府縣為國家推薦人才,在自己的轄區內舉薦賢良者,中選者授予六品服備用。宣統元年(1909年),舉人劉澍被推薦為孝廉方正,赴京參加禮部檢看考試,成績一等,取得候補知縣,在直隸(今河北)等待候補。次年(1910年),劉澍幸運地補了一個實缺:出任直隸容城縣知縣。

    容城在現在的河北中部,容城縣位於太行山東麓、冀中平原中部、南拒馬河下游南岸,在大清河水系沖積扇上,屬太行山麓平原向沖積平原的過渡帶。這裡主產小麥、玉米、棉花等,劉澍在當地「賴有政聲遠,時聞行路傳」,是一個很稱職的地方官。

    無奈走西口

    1912年1月1日,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人民推翻清王朝,結束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2月12日(清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迫於袁世凱的威逼利誘,頒發《清帝退位詔書》,宣佈清帝遜位。宣告了在中國大地實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結束,中國的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大清既然已經不存在了,其在全國各地的各種署理機構自然也就「樹倒猢猻散」,做了一年大清知縣的劉澍只好返鄉。新建立的中華民國對他還不錯,他又被選為了山西省議員。

    1915年,篡取了革命果實的袁世凱稱帝,公然解散國會,各省的參議會也被一起廢除。這樣一來,劉澍連山西省議員也當不成了,生計一下子也成了問題。

    聽說口外的世界很大,許多人出去後都能站住腳。劉澍此時賦閒在家,無以為生,已經對未來很茫然。既然在家鄉已沒什麼好留戀的,還不如去口外闖闖!就這樣,他們全家無奈地踏上走西口的道路,去遙遠的他鄉謀求新的生活出路。

    真是造化弄人,曾經做過縣太爺的劉澍,一副農民的打扮,帶領全家人,走在走西口的流民行列中,一路上風餐露宿,忍饑挨餓,苦不堪言。最後,劉澍一家到達蒙古薩拉齊,在這裡他們臨時住了下來。劉澍在此地設館授徒,當起了教書先生。

    清末民初,包頭已成為我國西北皮毛集散重鎮,走西口的人來包頭都要找「相與」,即同籍貫的人互相幫扶。因此,往往同籍貫的人多從事一種職業,例如,山西忻州人多從事雜貨行,代州人多從事旅蒙行,祁縣人、太谷人多從事票號與當鋪業,大同人多從事皮貨業,藥業多為代縣人,糧店業多為河曲人,氈房多是榆縣人,農耕者多來自山西省的榆林、神木、府谷,而山西偏關人多從事銀爐業。

    1920年,劉澍全家來到有「水旱碼頭」之稱的包頭。老家偏關人在這裡從事銀爐業的人不少,劉澍一家也想在這個行業裡發展。不久,劉澍的父親劉忠旺在「相與」的幫助下,開設了銀爐天元樓,由沙爾沁的財東李恆出資,劉澍的父親劉忠旺具體操作經營業務。

    當時,包頭儘管很繁華,居住在這裡的人很多,但多是買賣人,文化人很少。劉澍是響噹噹的前朝舉人,可謂當時包頭最有學識的人,所以到達包頭不久,他就被包頭鎮商務會聘為文牘,具體承擔公文擬稿工作與公文信函等的上傳下達。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