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將磨洗認前朝 第3章 第一輯  聖主與昏君 (2)
    話說到這個分上,二人等於是訣別了。不過周穆王還是很懷念這段感情的,他在一座山上栽下一棵槐樹,並題字曰「西王母之山」,以此來紀念自己與西王母的這段感情。只可惜周穆王回去後不久就死了,難復諾言了。不過也有傳說西王母到底還是難忍相思之苦,果真來中原看望周穆王,並與他雙雙飛昇入天宮。

    世上沒有長生不老藥

    周穆王與西王母的故事,本來就是神話,所以不免誇張。不過,在記載周穆王西巡的歷史古籍《穆天子傳》中,也記載了這個神話。書中說周穆王曾坐八匹日行三萬里的駿馬,西遊至崑崙山,遇到西王母,西王母在瑤池設宴招待這位貴客,臨別時二人以歌相贈。書中還記載,穆王南遊,在去黃竹的路上,遭遇雨雪嚴寒,途中有凍僵的人,此景觸動了周穆王,於是他作《黃竹歌》三章以哀民。

    李商隱選取這個神話故事以及周穆王有八駿和他在黃竹作歌等素材,充分發揮想像力,寫成了這首詩。他想像西王母敞開雕花的窗子,盼望著曾經受自己「毋死」(不死)祝福的周穆王重赴瑤池。可是令她失望的是,她只聽到周穆王留下來的「黃竹歌聲」卻不見其人影。這不禁使她有點迷惘了,穆王有「日行三萬里」的八駿,重來相見,是輕而易舉之事,為什麼他不來呢?其實仙人不理解的事,就是人世間無法避免的事,那就是周穆王已經死了。周穆王終究是凡人,並沒有因受過神仙的祝福而長生,由此可見,所謂長生不死實際上是虛妄之說。

    周穆王與西王母的神話故事本以男女情感為主題,但李商隱卻並未借此來寫情詩,而是寫了一首頗有政治意味的諷刺詩。李商隱所生活的晚唐時期,國勢日衰,皇帝昏聵。好幾個皇帝迷信神仙之道,服食傳說中的丹藥,妄求能讓自己長生不老,結果非但未得長生,反中毒而亡。李商隱是借穆王的故事諷刺這些妄求長生不老的昏君。當然他的寫法很高明,詩中沒有一個字的議論與評價,完全不著痕跡地化在了王母娘娘的動作與心理活動中,構思可謂十分巧妙。本詩末句不是由詩人直接提出的反詰之語,而是王母娘娘心中自然產生的疑問,因此,詩內含的諷刺雖然犀利尖刻,表現方式卻委婉含蓄,不動聲色,這正是李商隱最擅長的諷刺詩的處理方式。

    李商隱還寫過《漢宮詞》、《漢宮》兩首絕句,以漢武帝劉徹與西王母的故事為題材,同樣表現了神仙之說是虛妄的主題思想。相傳漢武帝曾見到西王母,並千方百計尋求不死之術,但結果仍然是徒勞。

    可悲的是唐代以後,仍有許多帝王迷信長生,不停地上演著一幕幕醜劇與鬧劇,若李商隱地下有知,也只能徒喚「奈何」了。不過,今天的人們讀起這首詩來,也許更多地會感歎周穆王與西王母的這一段人神之戀。

    「白雲在天,山陵自出」,白雲千載空悠悠,世間唯有一個「情」字天長地久。

    知識堂

    李商隱:(公元812年—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有「七律聖手」之稱。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今河南滎陽市),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今有「詩家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

    周穆王西遊:據專家考證,周穆王西遊並非神話傳說。周穆王在位時,西周的西部地區經常遭到一些遊牧部落的侵犯。為保衛西部邊防,周穆王曾兩次率軍西征,大敗西戎各部落,俘虜過五個部落首領,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道路。周穆王於公元前964年開始了聲勢浩大的西遊活動。過去學者們認為,按照故事中所說的里程,西王母之國應在西亞或歐洲,但在1992年中日兩國關於《穆天子傳》的學術研討會上,學者們指出,中國秦以前的裡指的是短裡,只有今七十七米。因此,西王母之國應在今甘肅新疆一帶,它以西寧、蘭州為前庭,以新疆為後庭,中心在敦煌、酒泉一帶。

    王母娘娘:傳說中的女神,亦稱金母、瑤池金母、西王母。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怪神,最初是人形豹尾虎齒的怪物,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到漢朝時,西王母成為一位雍容華貴,風姿綽約的美麗神女。

    燕昭王與黃金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登幽州台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首短詩沒有比喻用典、大肆鋪陳,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被視做初唐詩歌之絕唱,也是陳子昂的壓卷之作。在這首短詩中,蘊涵著闊大的境界,雄渾的格調,滄桑的吟詠。

    懷才不遇,憂鬱的陳子昂登台賦詩

    如果不介紹作者,我們從這首有著「金石之音」的短詩中不難想像,能作出如此高音遠律的詩人必定是位頂天立地的奇男子、偉丈夫。不錯,生活於初唐向盛唐過渡時期的陳子昂出生於富貴之家,受家庭影響,「始以豪家子,馳俠使氣」(盧藏用:《陳氏別傳》)。子昂是性情中人,好意氣用事,年輕時他非常嚮往仗義勇為,打抱不平的俠義之氣,並且在那時他便已懷抱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他關注社會現實,留意軍國大事。他入仕伊始即不顧人微言輕,以政治家的氣魄,屢屢向武則天進呈各種建議,針砭時弊,希圖匡扶國家。武則天是知道陳子昂的才氣的,據說她也頗有愛惜人才,知人善任的美名,但多疑猜忌的女皇始終把陳子昂當成自己政治生活中的一個華美卻始終空懸著的飾物,並不真正相信重用他。

    《登幽州台歌》作於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據陳子昂的好友盧藏用的《陳氏別傳》記載,這一年陳子昂從武攸宜征討契丹,在軍中任參謀。當時戰爭形勢對武周王朝不利,武攸宜是個平庸無能之輩,仗一開打,前軍慘敗,大營震動,人心惶惶。陳子昂雖是軍中微職,卻不忍坐視敗局,挺身向武攸宜進諫,提出了不同的作戰策略。出身親貴但對軍事一竅不通的武攸宜非但不採納陳子昂的建議,反而惱羞成怒,把陳子昂降職為軍曹,這大大傷了這位熱血志士的心。眼看著報國的理想無法實現,心情憂傷的陳子昂登上了幽州台,他想起了戰國時廣招天下賢士的燕昭王,悲憤之餘,寫下了這首《登幽州台歌》。

    老臣郭隗當「馬骨」,燕昭王搭起了黃金台

    幽州是古代十二州之一,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幽州台為戰國時期燕國的燕昭王所建的黃金台。燕昭王修建黃金台的目的是招納賢才,因將黃金置於其上而得名。燕昭王的老師郭隗,成為燕昭王的第一位賢才。

    齊宣王七年(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內亂,起因是燕國國君噲突發奇想,想效仿遠古傳說中的堯舜禪讓,要把自己的王位讓給相國子之。燕太子平自然不服,他聯絡了一位將軍去攻討子之,戰亂的烽火在燕國的國都燃起,老百姓死傷無數。齊國國君齊宣王見燕國內亂,覺得自己有機可乘,就命他手下的將軍率軍進攻燕國。燕國猝不及防,根本無心應戰,連都城城門都沒關。齊軍長驅直入,俘虜子之,把他剁成肉醬,還殺掉了燕王,燕國幾乎快要滅亡了。在燕國老百姓的強烈抗議下,齊軍退出燕境。燕國人立太子平為燕國國王,他就是燕昭王。燕昭王即位後,時刻不忘齊國攻燕之仇,他想廣招天下賢才,輔佐自己完成強國復仇的心願,可燕國地理位置偏僻,國力弱小,如何才能吸引真正有治國之能的良才呢?燕昭王去拜訪本國的老臣郭隗,跟他談了自己的想法,郭隗說:「要推薦現成的人才,我也說不上,請允許我先說個故事吧。古時候有個國君最愛千里馬,他派人到處尋找,找了三年都沒有找到。有個侍臣打聽到遠處某個地方有一匹名貴的千里馬,就對國君說,只要給他一千兩金子,他就能把千里馬買回來。

    國君很高興,就派侍臣帶了一千兩金子去買。沒料到侍臣到了那裡,千里馬已經害病死了。侍臣想,空著雙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帶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馬骨買了回來。侍臣把馬骨獻給國君,國君大發雷霆說:『我要你買的是活馬,誰叫你花錢把沒用的馬骨買回來?』侍臣不慌不忙地說:『人家聽說皇上您肯花錢買死馬骨,還怕沒有人把活馬送來嗎?』國君就不再責備侍臣。這個消息一傳開,大家都認為那位國君真愛千里馬,不出一年,果然從四面八方送來了好幾匹千里馬。大王一定要徵求賢才,就不妨把老臣我當馬骨來試一試吧!」

    燕昭王回去後按照郭隗的主意,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然後選擇了一個吉祥的日子,舉行隆重的儀式,恭恭敬敬地把郭隗請到新宮殿裡去居住,而且每天都前去探望。燕昭王還在沂水之濱修築了一座高台,用以招徠天下賢士,台上放置了幾千兩黃金,作為贈送給賢士的禮物,這座高台便是著名的黃金台。

    各國有才幹的人聽說燕昭王真心實意招請人才,紛紛趕到燕國來求見。其中最著名的是趙國人樂毅,樂毅來到燕國後燕昭王拜樂毅為亞卿,請他整頓國政,訓練兵馬,燕國一天天強大起來。後來,燕國軍隊在樂毅的率領下長驅直入,攻佔了大部分的齊國領地,報了齊國趁燕國內亂出兵進剿之仇。大詩人李白在其名篇《行路難》裡曾談到這段史事: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

    行路難,歸去來。

    燕昭王禮賢下士,用人不疑,終於使強國復仇的願望得以實現,他自己也成功躋身於戰國七雄之列。

    幽州台上,陳子昂愴然泣下為哪般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如果我們僅將陳子昂悲愴的吶喊看做是其胸懷抱負未能實現的一己之私,就未免小看了這位大詩人,這首詩也不會受到歷代讀者如此盛讚了。小小的金絲雀啼鳴只是為自己的渺小與悲歡,而真正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如陳子昂者,他們的心境是不可以俗視的,用憂國憂民這樣的詞也不能概括陳子昂當時的心境。

    生逢盛世的陳子昂沒有得遇像燕昭王這樣的君主,他因在政治上堅持自己的主張,勇於犯上直諫,上書皇帝指陳時弊,因而屢遭排斥打壓,曾兩次被派從軍出塞。他才華不得施展,最後被酷吏誣陷死在獄中,年僅四十二歲。

    詩人死了,詩作還活著。這也許是上蒼給詩人最好的、也是最後的報答!

    知識堂

    幽州台:即薊北樓,又稱燕台、黃金台,史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所築,故址在北京市大興區,今尚存「金台夕照」古跡。

    樂毅:生卒年不詳,中山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其先祖樂羊為魏國開國君主魏文侯的將領,曾率兵攻取中山,因功被封在靈壽,樂羊死後,葬於靈壽,從此樂氏子孫便世代定居在這裡。中山復國後,又被趙武靈王所滅,樂毅也就成了趙國人。趙武靈王時,因避「沙丘之亂」,樂毅來到魏國任大夫,後來聽聞燕昭王立黃金台招賢,遂借出使之機來到燕國,燕昭王用客禮厚待樂毅,樂毅謙辭退讓,最後終於被燕昭王誠意所動,答應委身為臣,燕昭王封樂毅為亞卿。後來樂毅聯合趙、楚、韓、魏之兵共同伐齊,大敗齊軍,攻下齊國七十二城,幾乎使齊國亡國,為燕昭王報了國仇家恨,受封為「昌國君」。

    千古一帝秦始皇——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古詩五十九首(其三)

    唐·李白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雄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鬈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巿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談到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秦始皇無論如何是個繞不過去的人物,他滅掉六國統一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大秦帝國,後因統治殘暴,至二世即亡國,成為後世封建王朝一個反面教材。

    秦始皇的身世之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