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災時代 第26章 「全球首惡」世界被「核威懾」籠罩 (5)
    二戰爆發之初,英國首相丘吉爾向美國提供了一份「繳獲」的德國繪製的美洲地圖,這個地圖明確把整個拉美都劃入德國的勢力範圍。羅斯福公開了這份地圖,結果國會授權羅斯福總統在北大西洋對德國潛艇進行公開的戰爭行動,並為英國的運輸船隊護航。難道希特勒真的要用地圖刺激美國?後來歷史學家發現,這個地圖不過是英國情報部門根據丘吉爾的指示繪製的。拉美一向被美國視作自己的後院,英國正是想用這份假地圖促使美國參戰,或者至少派出艦隊為自己的運輸隊護航。昔日海上霸主竟然為了護航一事請求他國幫助,還如此煞費苦心,可見海權的重心已經由英國轉向了美國。

    二戰後,美國收穫了最豐厚的戰略利益。在亞洲,美國布下了「太平洋鎖鏈」,這條鎖鏈以西太平洋上的第一島鏈為基礎,東起阿留申群島,日本、韓國是這條鎖鏈的重心,而關島則是中軸,一直延伸至東南亞。美國不斷調整和改善在亞太地區三條線的基地體系,封鎖圍困對手,獲得了難以想像的地緣優勢。

    馬漢的「海權論」思想主要是對殖民經濟時代海戰的總結,在這個時代,火炮是主要的作戰武器,艦船先是風帆、然後是蒸汽推動,在這個時代,火炮的射程有限,使得岸炮只能用於守衛港口,現在各國劃定的領海為海岸線3海里,正是當時火炮的有效射程。這樣的技術水平,加上殖民經濟的特殊性,岸基防禦作用有限,大艦隊甚至不用登陸奪取港口、要塞,只封鎖就可迫使殖民地投降,發展陸地防禦不如發展主力艦,作戰時將艦隊集中起來,以數量優勢壓倒對手。這些也是馬漢「海權論」關於海上作戰的一些觀點。一戰時期,各海軍強國將馬漢理論奉為經典,各國均按照馬漢海權論觀點建設自身的海上力量與海戰思想,日德蘭海戰雙方都是按照馬漢海權論觀點實施的。所以,才有雙方戰略戰術如此接近的緣故,這不是巧合。

    而到了二戰時期,飛機、潛艇、航空母艦等新式遠程攻擊兵器的大量應用導致了「海權論」海戰思想難以指導戰爭。首先是飛機等遠程攻擊兵器的出現,導致島嶼、大陸等對海洋的控制距離,控制能力大為增強,以火炮為主的海戰時代,由於火炮射程較近,艦船可從容的繞過堅固設防的島嶼、要塞、港口進攻,防禦方總不能處處設防,但是在二戰時期,飛機攻擊偵查距離可達數百公里,在臨近交通線的島嶼、陸地附近設置機場可控制海上交通線。要想保證海上交通線暢通,不得不攻佔航線附近的島嶼、陸地。太平戰爭中,美國反攻日本就是如此,在接近日本本土以前,不得不逐個攻佔日軍佔領的、堅固設防的群島、港口,美國麥克阿瑟提出「越島攻擊」,可通過攻佔群島中的核心島嶼,摧毀其他島嶼飛機、艦船、遠程火炮等遠程攻擊力量,然後通過駐守核心島嶼的部隊防止增援,進行監視、壓制,困死其他島嶼的日軍。這種做法大大加快了戰爭進程,可是前提是摧毀島上日軍的飛機、艦船、火炮等遠程攻擊力量。

    而在中途島海戰中,美國提前預知日軍情報,通過航母與中途島上飛機的聯合進攻,挫敗了日軍龐大的聯合艦隊,由此可見,飛機等遠程攻擊兵器的出現,增強了陸地對海洋的控制能力與控制距離。而在二戰當中,海上艦隊對陸地的攻擊佔有相當的優勢,主要是因為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飛機在夜間無所作為,不能有效的執行偵察攻擊等任務,所以以航母為核心的作戰艦隊擁有機動和突襲的優勢,航母編隊可通過不斷的機動,使陸地、島嶼上目標難以發現,然後通過暗夜接近到飛機攻擊範圍之內,在黎明時分發動突然襲擊。日本聯合艦隊攻擊珍珠港,美國艦隊空襲臘包兒都是採用這種戰術。但是在今天,這種戰術已經行不通了,超視距雷達可發現海平面以下目標,照相衛星、海洋監視衛星、電子偵察衛星可發現海上艦隊的蛛絲馬跡,各種戰機也可在暗夜、不良氣候執行任務,再加上無人機、遠程導彈,甚至是具備攻擊機動目標彈道導彈等遠程打擊兵器的發展,使航母的機動與暗夜優勢不復存在。

    而由於航母上起飛距離、體積、調度等限制,在同等技術條件下,艦載機在載彈量、航程、出動架次等方面不如陸基戰鬥機,而陸地上的兵器承受打擊能力也要優於航母等戰艦。所以無論如何,陸地對大洋深處的控制能力在增強,即使是美國海軍也有這樣的原則,在面對強大的對手時,不應把航母編隊駛入威脅海域。因為此,割據制海的概念出現了,所謂割據制海,就是通過佔領、控制海洋上的島嶼、海峽、半島、港口等關鍵點,實現對海洋的大範圍控制,通過這些關鍵點對海洋進行分割,增強己方在某些特定海域的作戰優勢,實現割據制海。在這個理論中,一支精銳的、快速機動的海上作戰力量還是必需的,主要用於機動作戰,用此來彌補陸上關鍵點不能機動,以防敵人以優勢兵力造成突破。在這個理論中,陸上關鍵點更像一個盾牌,也像炸彈磁石,用陸上關鍵點的遠程兵器、偵查監視系統,增強戰區的作戰優勢,而機動艦隊更像一隻長矛,通過陸上關鍵點耗盡敵人艦隊的攻擊銳氣與進攻能力,遊走於陸上關鍵點的空中掩護之下,在我方選定適宜時間地點發動最致命的攻擊。

    而潛艇的出現,則代表著另一方面,即使敵軍掌握了制海權,我方也可通過潛艇戰破壞敵人海上交通,顛覆敵軍海權。二戰中德國在大西洋上發動狼群戰術,曾使掌握制海權的大英帝國一度陷入困境,在通過一系列的反潛與潛艇技術鬥法,英美才逐漸佔據了優勢。在今天,反潛技術的發展對於某些重點保護目標,比如航母編隊,防護可謂周密,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兵力兵器控制狹小水域,而缺乏大範圍反潛能力,而潛艇則可在全球海域進行活動,從這個方面來說反潛處於劣勢。但是核動力、燃料電池、地波通訊使潛艇能夠長時間水下航行,不像二戰潛艇大部分時間在水面航行,只有作戰時才在水下;消聲瓦、減震閥、水聲環境等對潛艇有利;大潛深、噴水推進則使衛星難以跟蹤;水下發射反艦導彈、尾流制導遠程魚雷、智能水雷等增加了潛艇的攻擊力。也就是說,今天的潛艇也許還不具備正面挑戰航母編隊的能力,但是在薄弱之處,破壞敵人海權方面卻得心應手。

    有海權論,就有陸權論,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國著名地理學家、英國牛津大學地理系教授麥金德的「世界島」說。麥金德認為,世界歷史是海上霸權與陸上霸權不斷對抗的歷史,但陸權比海權重要,隨著陸地交通的發展,陸權將越來越佔有優勢。麥金德從世界整體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地理構成和世界歷史進程,認為世界是由幾個大島構成的,其中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是最大的「世界島」,美洲大陸是另外一個島嶼,澳洲則是較小的一個島嶼。由於歐亞大陸是世界上主要政治、經濟力量的集中地,也是人口眾多、面積龐大的連貫性區域,又是世界性文化、宗教和價值觀念的誕生地,因此歐亞大陸成為世界發展的地理樞紐地帶。

    麥金德非常敏銳地觀察到在亞歐大陸的中部,主要是在俄羅斯境內葉尼塞河以西的區域,包括西西伯利亞平原、蒙古高原、中國黃河以西的區域、中亞草原、烏拉爾山脈以西的俄羅斯草原,在這片疆域廣大的區域裡水草肥美,適宜於放牧生活,氣候上則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熱的大陸性氣候。同時,這片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和封閉,其南邊是蒙古高原、帕米爾高原、青藏高原,西南部是伊朗高原和中東高原,西邊毗鄰的地區是歐洲山地,北邊則是寒冷的凍港北冰洋,也無法航行出海,因此也不存在敵人從海上迂迴進攻包抄的問題。獨特的地理環境、廣闊肥美的草原和豐富的資源使得這塊地理區域在麥金德眼裡成為世界樞紐區域——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

    麥金德將人類歷史分為前哥倫布時期和後哥倫布時期,哥倫布地理大發現之前,漫長的人類歷史發展的中軸線就是在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遊牧民族與歐亞大陸邊緣地區民族的爭奪戰。人類歷史上的匈奴人、馬扎爾人、阿爾瓦人、突厥人、蒙古人居住在這一世界心臟地帶,他們往東可以與中國爭鋒,南下可以進入伊朗、中亞和南亞次大陸,向西則可以進入富饒的中歐和西歐平原。

    用麥金德的「世界心臟理論」來解釋中國的歷史,就可以把中國歷史簡化為「心臟地帶的遊牧民族和邊緣地帶的農耕民族爭奪生存空間的反覆拉鋸戰」。當心臟地帶的遊牧民族取得拉鋸戰的勝利的時候,遊牧民族就如呼嘯的海水一般侵入歐亞大陸的東部邊緣。在千年的「中心邊緣爭奪戰」中,中華民族逐漸形成多民族融合的情景。當農耕民族為主的中華帝國擊退了心臟地帶的遊牧民族時,就如同海潮逐漸退卻一樣,遊牧民族在邊緣強國(如大唐、大漢)的壓力下,或是在面臨氣候變遷、或是經歷瘟疫流行的情況下,被迫退出亞歐大陸東部邊緣,然後從心臟地帶西向歐洲或是南下向伊朗和中東高原遷徙,從而給其他民族帶來了極大的生存壓力,許多民族被迫遷移。遊牧民族從中心發源,向東、西、南三個方向的遷移和入侵多次改變了世界歷史進程,是現代世界各國版圖形成和確定的有力推動者。

    麥金德認為,在哥倫布地理大發現後,遊牧民族從中心的有利地位一下轉變為不利地位,因為海洋民族可以通過航海繞到遊牧民族的背後,從海上對遊牧民族實施攻擊,從而打破遊牧民族「佔據中心,侵入邊緣」的千年人類歷史局面,帶來真正的世界歷史轉折。麥金德發現,在心臟地帶以外的歐亞大陸各區域呈環形分佈狀態,他稱其為內新月區域,主要是指西歐的基督教國家,東亞的儒教和佛教國家,南亞的印度教和婆羅門教國家,西南方向的什葉教和遜尼教的伊斯蘭國家,而世界其他區域則被麥金德描述為外新月區域,主要是指歐亞大陸世界島以外的整個世界,包括美洲、澳洲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麥金德重要的視角在於認識到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的樞紐地位,認為世界之爭就是對世界心臟地帶的爭奪。為了防止中心地帶有重要的陸權大國完全控制心臟地帶,形成獨霸歐亞大陸進而稱霸世界的局面,海洋國家必須聯合歐亞大陸邊緣的陸地國家,遏制陸權國家獨佔心臟地帶的企圖。

    空軍力量興起後,也出現了空權論。1921年,意大利空軍軍官杜黑出版了《制空權》一書,認為奪取制空權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上世紀50年代,定居美國的俄裔航空專家塞維爾斯基提出北極地區對美國爭奪制空權十分重要的理論,被稱為空權論。在美蘇爭霸的冷戰年代,也接連出現「多米諾」理論和「全球鏈條」「危機弧」等概念,來描述當時兩個陣營相互競爭和圍堵的混亂局面。而美國地理學家科恩提出了地緣戰略學模型,將世界分為海洋貿易區和歐亞大陸區兩個地緣戰略區,在當時具有相當影響力。

    4.世界秩序幕後,一半在崩潰

    德國政治分析家特奧·佐默曾撰文指出:21世紀是一個動盪、變革和不確定的世紀。未來50年世界將發生急劇變化,其中三大因素將起決定性作用:人口、全球化和戰爭問題。面對影響力的減弱,如果西方不能很好地解決不平等問題,它有可能走向滅亡。

    與過去的50年一樣,世界、世界秩序和世界的發展方向在今後半個世紀裡也將發生急劇的變化。

    在「戰爭與和平」這一元素中,在21世紀,戰爭這個根本性問題仍然存在。歐洲將成為例外。未來一定會爆發戰爭、內戰,也會發生顛覆活動、革命、國家崩潰、混亂狀況。在20世紀爆發毀滅性的戰爭之後,歐洲吸取了歷史教訓,摒棄了歷時上千年的內戰。在前蘇聯崩潰後,歐洲不再面臨任何一個追求擴張和統治地位的國家的威脅。跨越邊界的恐怖主義取代了前蘇聯的威脅,但只是局部的。在一段時間內,通過分散的暗殺和襲擊活動,其規模完全有可能擴大,致命程度也可能提高。

    爭奪原料、能源、食物和不能低估的水資源的潛在衝突目前還幾乎不能預料。直到今天,亞洲地區還缺乏可以在其框架內有效消除緊張關係的多邊機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