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災時代 第25章 「全球首惡」世界被「核威懾」籠罩 (4)
    日本是西太平洋上靠近東亞大陸的一長溜兒島嶼,長期處在東亞文明的邊緣。生活在日本這樣一個島國,要比大陸上艱辛太多,島上多山,物產貧瘠,加上颱風、地震甚是海嘯不時侵擾,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地方能夠成為文明的中心。但日本卻一直有這樣的追求,艱困的環境造就了日本人的刻苦和偏執,因為文化的吸引和利益的驅使,擴張到大陸,成為一個大陸國家,一直是日本的努力的方向。

    中國歷來都是一個陸權大國。這主要是中國在地緣上位於歐亞大陸,中國西陲更直接深入到歐亞大陸的核心;而人類歷史至少在10世紀甚至15世紀之前,遠洋航運的技術都未臻成熟,一直到15世紀初明朝鄭成功下西洋才正式大規模地揭開了人類遠洋航運的歷史,可惜曇花一現。

    然而,繼鄭成功之後,西方哥倫布、麥哲倫陸續的海上探險卻展開了近代西方海權強國的崛起。從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到英國、美國、日本,可以說,近500年來,所有強權無一不是海權國家。

    對中國而言,在明初曇花一現、戛然而止的遠洋活動之後,卻走上了戰略收縮,甚至最終到了閉關自守的地步。「西」進「東」退的結果,就是近兩百年來,帝國主義頻叩中國大門,闖開大門,欺凌中國。中國也進入到3000年來最惡劣不堪的處境。

    而中華民族的現代化進程,最早受挫於「洋務運動」的失敗,而「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性事件則是「甲午戰爭」慘敗,這場慘敗引發了中國社會的長期動盪,把中國現代化進程逼入坎坷凶險的途徑。甲午戰爭慘敗源於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的戰敗。當時,日本對戰爭的結果準備了三種預案:如果海戰失利,日本退守本土,如果獲勝,則在中國登陸,打平的話,就在朝鮮半島和中國拉鋸。可見,中日海上決戰是一場決定兩個國家未來命運的事件,可以稱得上是歷史上的「決定性會戰」。正如以後眾所周知的那樣,清帝國在那場決定性的海上會戰中嚴重受挫,從而完全喪失了制海權,接著在日本海陸進攻下,輸掉了整個甲午戰爭,並以李鴻章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而告終。

    在蘇聯建立之前,俄羅斯人就已經佔據了廣袤少人的整個歐亞大陸北端,版圖從波羅的海一直延伸到太平洋。一流的海權國家的地理位置應靠近主要的貿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軍基地,便於出入大洋,而難以被封鎖。俄國自彼得大帝伊始,就不斷的尋找良港,沙俄不斷的與瑞典、波蘭、土耳其宣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希望得到一個能夠自由進出大洋的不凍港,溫水港是當時俄國沙皇的渴望,但是由於國家地理位置緯度過高,雖然俄國得到了波羅的海、黑海、北太平洋等出海口,甚至把首都都遷到波羅的海沿岸的聖彼得堡,但是波羅的海過於狹小,與半封閉的黑海一樣容易被封鎖,而北太平洋和北冰洋不凍港又很少,所以俄國的海軍力量沒有像英國、美國海軍那樣對世界發展進程產生巨大的影響。

    但是歷代沙皇數百年尋找良港所遺留下來的巨大財富卻是廣闊的具有豐富資源的領土,也許這是歷代沙皇所沒想到的,可是廣闊的領土卻將俄國的艦隊分割成幾大部分,各個部分之間難以相互支援,使得俄國海軍力量看起來龐大無比,卻是難以集中。結果出現了在日俄戰爭中,波羅的海艦隊橫跨大半個地球的奇跡,結果增援太平洋艦隊途中,而在對馬海戰中被日軍所殲滅的憾事。然而,一個疆域偌大的國家力量是無窮的,這種優勢體現在幾次面對強敵的進攻時。二戰勝利後,這樣一個國家,還會有什麼地理上的困境嗎?西方一直敵視蘇聯,二戰後更是形成以美蘇為首壁壘分明的鐵幕世界,圍困和被圍困,冷戰史就是兩個巨人殊死絞殺的歷史。蘇聯雖然倒下了,新生的俄羅斯依然是一個大國,未來的俄羅斯還將是一個強國。在地緣上,俄羅斯只有一個隱憂,那就是因為巨大而撕裂,這種隱憂其實是一直存在的。

    1837年,年僅18歲的肯特郡主維多利亞登基為英國女王,直到她在1901年逝世。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60多年當中,英國控制全球海權,主宰世界貿易,其廣闊的殖民地遍佈各大洲,「日不落帝國」儼然「可以與世界抗衡」。在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湧現出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麥克斯韋,莎士比亞以來最傑出的文學家狄更斯,自由主義政策的先鋒格萊斯頓和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帕默斯頓,可謂人才濟濟。

    而讓中國人永世不忘的鴉片戰爭,正是由當時擔任外交大臣的帕默斯頓所發動。歷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混合體。英國步步東來直至用堅船利炮打破清朝的大門是必然要發生的事情,但這場戰爭在1839年爆發卻又有其偶然性。對西方缺乏最起碼瞭解的大清王朝誤打誤撞地選擇了一個最糟糕的時機。恰恰正是在1839年,英國政府辦成了一件在歐洲歷史上影響深遠的大事:創建了一個國家。

    法國東北部和荷蘭南部沿海地區是一片無險可守的平原,任何控制了這裡的敵對勢力都會構成對英倫三島的巨大壓力。1815年,正是在這片平原上的滑鐵盧,威靈頓公爵擊敗拿破侖,解除了有史以來對英國最大的威脅。自此之後,確保這片土地不落入任何歐洲大陸強權之手便一直是英國的目標。

    1839年,英法普奧俄五大歐洲強國簽署了承認比利時獨立的公約,並莊嚴地宣誓公認比利時為永久中立國。未經比利時的請求,締約國軍隊不得踏入比利時一步。

    比利時公約對於俄奧兩家關係不大,樂得做順水人情;法德卻都受到了這片緩衝帶的限制;佔了大便宜的只有英國一家。大英帝國的國家利益變成了歐洲的「正義與公理」。

    「帝國的手腕」再厲害,也必須建立在實力基礎之上。當維多利亞女王在1901年逝世時,又有多少英國人能意識到大英帝國百年的全盛時期即將隨她而去,預見到了即將到來的那兩場可怕的戰爭?事實上,維多利亞帝國興盛的緣由恰恰正是其必然衰落之所在。大國的興衰又豈是人力可以強求的?

    英格蘭佔據壓倒優勢的製造業、英格蘭堅不可摧的海上優勢和英格蘭無與倫比的金融體系構成了帝國興盛的三大支柱。1860年的英國以全世界區區2%的人口,卻生產了全球53%的鋼鐵和50%的煤炭,消耗了世界一半的原棉,控制著1/3的世界海運。大英帝國一年的能源消耗是俄羅斯的155倍!經濟學界估計,當時英國一國的工業在歐洲占約60%,全世界約45%,可謂不折不扣的「世界工場」。

    強大的生產能力和英國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給予了她海上霸權的地位。作為島國,英國的安全不像歐洲大陸國家那樣依賴強大的陸軍。當拿破侖的大軍所向披靡之際,近乎於瘋狂的造艦運動使得皇家海軍的實力比其主要對手的總和還遠為強大。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參戰之前俄國艦隊的耀武揚威和英國參戰之後俄國人在遠程大炮轟擊下的東躲西藏,在整個歐洲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權的壟斷讓英國人得以放手擴展自己的殖民地。大英帝國的「海外屬地」在維多利亞時期以每年十萬平方英里的速度增加。當英國第一枚郵票發行時,凡是太陽升起的地方,都有維多利亞女王的肖像。

    然而,太陽也有落山的時候。1873年的全球大蕭條之後,英帝國的三大支柱迅速動搖,其速度之快和似乎也和英國不可一世的統治地位成正比。

    在大蕭條的衝擊下,自由貿易體系全面崩潰。新興的美國和德國築起關稅壁壘,嚴重打擊了英國的出口;而美德企業卻迅速的吸收最新的技術和管理而後來居上。1913年,英國的工業產值已經下降到全世界的13.6%,落到了美德兩國之後。在技術領域,英國也已優勢不再。歐洲人最先發明的汽車卻是在美國實現了大規模生產;以嚴謹認真著稱的德國人則在化學工業上佔據了領導地位。技術進步迅速擴展到了軍事領域,空軍和潛艇的投入戰場對英格蘭的海權構成致命打擊。過去以長長的一支艦隊維持英國的安全,猶如千鈞系之於一發。現在,歐洲大陸上的強權既可以從空中威脅英倫三島,也可以從水下攻擊英國的海上生命線。英國人歐洲安全天堂的日子到頭了。本土「絕對安全」和製造業優勢地位的喪失不可避免的衝擊到英國的金融體系,大批資金從歐洲流向北美。後起的德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嚴重威脅了英國的殖民利益。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把大英帝國推進了危險的下墜螺旋。邱吉爾打贏了兩場對德國的大戰,卻無法挽回英國跌落成一個不多不少的中等強國。

    美國是一個由移民建立的新國家,早期大多數居民都停留在東海岸附近,其後開始大規模的西部開發,美國人才真正深入這片大陸。1775年4月列剋星敦的槍聲,揭開了北美13州獨立的序幕。雖然一開始總司令華盛頓就強調,獲得海上優勢是戰爭的關鍵,但此時美國的海上力量還主要是為了保家衛國,根本無法撼動英國的海上霸權。在1783年美國獨立以後,英國仍能對美國進行有效的海上封鎖。

    1812年至1815年,獨立不久的美國就主動挑起了一場與前宗主國大英帝國的戰爭,史稱1812年美英戰爭,這也是美國獨立後第一次對外戰爭。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1812至1813年,美國攻擊英國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戰事爆發時,英國在歐陸戰場被拿破侖戰爭拖住,不得不將大部分精銳海陸武裝力量部署在歐洲。

    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國在歐洲擊敗拿破侖帝國,將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戰場。英國佔領美國的緬因州,並且一度攻佔美國首都華盛頓。但是英國陸軍在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戰場,和恰普蘭湖戰役,巴爾的摩戰役,新奧爾良戰役中多次遭到挫敗,並且海軍也遭受敗局。1815年雙方停戰,邊界恢復原狀。這場戰爭第一次、目前為止也是唯一的一次,使美國首都曾經被外國軍隊佔領。這場逼和大英帝國的戰爭為美國贏得了極高的國際聲望,使美國民眾愛國熱情高漲,因此亦稱為第二次獨立戰爭。

    美國內戰後,奴隸制的廢除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美國經濟突飛猛進,而此時力主海權論的馬漢為美國稱霸海上提供了戰略思想。馬漢的海權論真實地指導了美國的崛起,並影響美國至今。當年的馬漢通過對英國霸權的研究,認為制海權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誰控制了海洋,就能掌握世界的財富,從而統治全世界。他在1890年指出:英國霸權依靠皇家海軍控制歐亞力量的平衡。美國獲得安全和強大的最佳機會,在於用主力艦隊和靠前部署海軍基地支援英國,控制太平洋。同時馬漢也宣揚要從古巴穿過巴拿馬到夏威夷建立一系列基地網。馬漢還認為俄羅斯由於佔據了歐亞大陸的中心位置,傾向於向東西兩翼海洋方向擴張,因此海洋國家如美、英、日等要聯合起來從東西兩翼進行圍堵,控制歐亞大陸邊緣地帶,同時防止俄羅斯南下印度洋實行中間突破。儘管馬漢在他的軍事生涯中從未親自實踐過自己的理論,但在日後卻被一次又一次的海戰所驗證,成了美國海軍發展和海上擴張的理論基礎。

    1898年,美國借口軍艦「緬因」號在古巴哈瓦那港爆炸沉沒,將矛頭對準了西班牙,出動海軍封鎖古巴港口,掠奪西班牙商船。在美國的步步緊逼下,美西終於開戰。這是美國海軍向外擴張中的第一個巨大勝利,也是美國奪取海權的初步嘗試。這次戰爭勝利不僅讓美國奪取了海上的一些戰略要地,取得向東方躍進的跳板,更為重要的是,戰爭進一步促動了美國奪取海權的慾望。

    一戰爆發後,美國加快了海軍建設的步伐,到一戰結束時,美國海軍猛增到50萬人,成為僅次於英國的海上強國。一戰給美國帶來的另外一個機遇就是它削弱了英德這兩個海軍強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