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災時代 第27章 「全球首惡」世界被「核威懾」籠罩 (6)
    在「人口發展」元素中,老牌工業國家中的人口變化比發展中國家快。如今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0%。20年後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將占90%。2025年世界人口將達到80億,發展中國家的人口72億,其中亞洲和非洲的人口分別為47億和13億。這意味著:西方的人口減少。如果換一種表達方式,那就是白人在世界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下降。1900年,歐洲人——從廣義的地理概念上說——占世界總人口的20%,占令歐洲人感到自豪的1/5。目前歐洲人在世界人口中所佔的比例降到了11%。並且這個比例將繼續下降:到21世紀中,地理概念上的歐洲的人口在世界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將降至近7%,到21世紀末,這個比例將降到4%。如果只考慮歐盟國家的歐洲人,目前是4.91億人口,那麼這個比例將更低。2100年,歐洲和北美的人口分別為5億,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口將達到80億。

    從人口數量來看,歐洲顯然被擠到邊上——這在歐洲人在文明和文化方面完全獲勝的歷史時刻是不合邏輯的。

    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紀,世界上只有區域性大國,而沒有全球性大國。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黃河流域的夏商周,是文明初曙時期的區域性大國。公元紀年開端的時候,歐亞大陸東西兩側分別是漢帝國和羅馬帝國,二者之間是過去波斯帝國和馬其頓帝國的幾個繼承者。公元1500年前後的非西方世界,各個「權力中心」包括:明帝國、奧斯曼帝國及其在印度的穆斯林支脈莫臥兒帝國、俄羅斯帝國、德川幕府時期的日本。

    明帝國作為一個區域性大國,與其周邊國家共同形成了一個具有「中心—邊緣」結構的東亞秩序,即以中華為中心的朝貢體系。

    西方世界興起後,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先後成為大國,但後來降為區域國家。與此同時,五個主要國家(法國、英國、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卻逐漸嶄露頭角,控制了18世紀歐洲的外交和戰爭。

    工業革命後,隨著輪船、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和電報、無線電等通訊工具的發明,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大大加速,一些區域性大國崛起為全球性大國。由於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都發生在歐洲,歐洲國家的生產力率先突飛猛進,因此最初的全球性大國全都是來自歐洲。到19、20世紀之交,以美西戰爭和日清日俄戰爭為標誌,美國和日本這兩個非歐洲國家加入了全球性大國的行列。1900年,英國、法國、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日本、俄國、美國聯合出兵中國,佔領北京。這八個國家可以算是當時的世界大國。

    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的結局導致大國格局的變化。幾個歐洲國家一直保持著大國的交椅,但總的變化趨勢是權力逐漸向非歐洲國家轉移。一戰後成立了國際聯盟,英、法、意、日為行政院常務理事國;美國是國際聯盟的發起國,卻受到國內孤立主義的牽制而退出了;蘇俄和德國則被排除在國際聯盟之外。到30年代,美、蘇、德三國的經濟實力,分別占世界前三位,由排在後面的英、法等國主導的國際秩序顯然無法繼續維持下去了,德國和蘇聯一簽訂秘密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馬上就爆發了。二戰後成立了聯合國,由戰勝國美國、蘇聯、英國、中國、法國擔任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最近,增加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成為國際上的熱門話題,日本、德國、印度、巴西成為「增常」候補國,這反映出冷戰結束後大國格局的新趨勢。

    進入21世紀後,印度已經成為公認的世界大國。它不僅是核國家和遠程導彈國家,而且正在迅速發展「深藍」海軍。巴西成為世界大國的最新候補者,不僅因為它是世界面積和人口的第五名;更因為它是潛在的「世界糧倉」,同時亞馬遜河流域又是「世界之肺」,對於今後全人類的生態環境和生活質量關係巨大。到本世紀下半葉,任何單一歐洲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都會被印度、巴西、日本、俄羅斯拋在後面,只有歐洲聯盟作為一個整體,才能與美國和中國相抗衡。

    在工業化時代,世界領導國必須是擁有海上霸權的國家,只有像蘇聯那樣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巨無霸國家可以作為一個例外。在核時代,世界領導國所增添的必要條件是擁有核霸權與空間霸權。到了信息時代,擁有信息霸權自然成為世界領導國的題中應有之義。

    雖然美國和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在19世紀末已經超過了英國,但20世紀初的世界領導國仍然是英國一家。作為一戰後國際秩序基石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美國發起建立的,但它迫於國內壓力而把其主導權又交還給了英國。

    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了嚴重的削弱,丘吉爾在德黑蘭和雅爾塔兩次「三巨頭會議」中的尷尬地位是英國霸權隕落的標誌。戰後的世界領導國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1972年5月,美國總統尼克松和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簽署了《關於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的臨時協定》和《關於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將兩國的進攻性戰略武器和反導系統限定在一個大致相等的水平,這可以說是對「兩極世界」的一種法律確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擁有可以相互毀滅對方的核武器,代表著兩個彼此對立的意識形態,領導著兩個國際聯盟或者說「陣營」,並在「第三世界」中劃分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兩極世界」的冷戰格局——輔之以邊緣地帶的局部熱戰,維持了將近半個世紀。

    「東歐劇變」之後,蘇聯自身解體,其前盟國陸續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兩極世界」變成了「一超多強」的新格局。

    所謂「大國的悲劇」,主要不是說幾乎所有的區域性和全球性「霸權國家」最終都會失去霸權,而是說所有向世界領導國挑戰的新興大國無一例外地失敗了。所謂「大國的喜劇」,是指作為先前世界領導國的追隨者和主要夥伴如美國,則有機會成為新的世界領導國。在20世紀,德國、日本、蘇聯是既有世界秩序的三個主要挑戰者,也是失敗者。

    德國與美國不同,當它的經濟總量超過英國後,立刻向後者的世界領導權發起挑戰,謀求建立與英國艦隊規模相等的海軍,在世界範圍內爭搶殖民地;依靠強大陸軍打破歐洲均勢,建立說一不二、不容英國插手的獨霸地位。德國咄咄逼人的挑戰終於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被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日本(前期還有俄國)的聯合力量打敗後,德國的軍人、政客、知識分子和民眾普遍不能接受強加給德國的凡爾賽條約,最終導致希特勒的崛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並再次成為挑戰世界秩序的失敗者。

    兩次大戰間的世界秩序可以稱作「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德國主要挑戰其中的凡爾賽體系,日本則是挑戰其中的華盛頓體系。日本明治維新後,首先要挑戰的是在東亞已經持續上千年的「中華秩序」。它通過甲午之戰打敗了清帝國,為建立自己的區域性霸權排除了首要的障礙。但是西方列強不允許它在中國取得獨佔地位,先是「三國干涉還遼」,即俄、德、法三國駐日公使於1895年4月23日分別向日本政府遞交了內容相同的聲明,「勸告」日本放棄它根據《馬關條約》所得到的遼東半島,日本政府不得不同意「放棄對遼東半島之永久佔領」,條件是向中國增索賠款三千萬兩。然後就是華盛頓體系。華盛頓會議的兩個主要文件都是針對日本的,「九國公約」保障中國的領土完整、行政自主與門戶開放,不允許日本把中國變成自己的殖民地或者勢力範圍;「五國海軍條約」規定英、美、日主力艦總噸位的比例為5︰5︰3,把日本釘死在二等海軍強國的位置。

    東亞和太平洋區域在英美雙頭領導格局中是屬於美國的管轄範圍,日本打破華盛頓體系的限制,逐步加深對中國的侵略,就是挑戰美國在這一地區的領導權——日本當時的口號是「打倒白種人的霸權」,建立「東亞新秩序」——所以當美國動真格的,以石油禁運懲罰日本侵華時,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

    此前,日本在西方列強不干預的情況下打敗了清帝國,在締結「日英同盟」的情況下取得日俄戰爭的勝利,又作為協約國的一員奪取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租借地和勢力範圍;而這一次它聯合其他挑戰者(德國、意大利),顛覆既定的世界秩序,卻遭到了徹底的失敗,把前面幾次戰爭的戰利品也全部賠了出來。

    斯坦利·霍夫曼在《支配地位還是世界秩序》中認為,在二戰後的全球範圍內,有三個秩序結構:(一)審時度勢的秩序,這就是由兩個超級大國逐漸形成和發展了的博弈規則;(二)聯合國;(三)經濟秩序,包括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ECC)即後來的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

    雅爾塔體制是軍事實力的直接反映,蘇聯只是在這個範圍內取得了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地位。在聯合國範圍內,蘇聯早期處於非常孤立的境地,只有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少數幾個夥伴。在經濟領域中,美元是硬通貨,在蘇聯陣營中同樣是香餑餑,而盧布是軟通貨,只能作為經互惠國家的結算貨幣。因此嚴格地說,冷戰時期的「兩極世界」並非「雙頭領導格局」,而只是核毀滅前景下並不對稱的恐怖平衡;蘇聯也不具有世界領導國的心態,而是繼續扮演其挑戰者、革命者的角色。

    而美國1776年7月4日獨立後,用了100餘年的時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並漸漸成為世界領導國。作為一個新移民國家,美國沒有過多的包袱,得以建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1787年9月17日,美國第一部憲法的形成,產生了較為理想的民主制度、保障個人權利的法治傳統。這些優越的條件,為美國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

    5.沸騰的「核威懾」來自西半球

    美國《基督教真理報》曾撰文,全世界範圍內從古到今,至少有98位預言家預言過第三次世界大戰。而預言第三次世界大戰將在2025年到2040年之間爆發的預言家多達56位……

    非常巧合的是,從1871年德國統一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整整43年。從1991年的海灣戰爭到2032年,整整41年,只相差兩年。

    近半個世紀以來,東亞地區一直潛存有三大「起爆點」:一個是朝鮮半島,二是台灣海峽,三是中國與日本及東南亞國家交界海域的東海與南海諸島。

    中俄日朝韓,都是東北亞國家,唯有美國是一個外來戶。而恰恰是這個外來戶,卻擁有主導東北亞區域安全的主導權。儘管各界相信韓美軍隊的現代化程度遠超朝鮮,但三八線北側那成千上萬門大炮,始終是懸在韓國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韓國的首都——首爾距離韓朝邊界不到50公里。

    但無論是美國還是北約,誰都不敢對有核國家首先動武,沒有誰有能力承擔引發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核戰爭——亦可能是人類歷史最後一戰的責任。目前,軍事力量強大的諸國還沒有誕生一種可以完全毀滅對方核力量讓它根本無法產生攻擊力的軍事能力,美國不能,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綁在一起也不能。

    目前,世界的核武數量為27000餘枚,主要為美國和俄羅斯兩家擁有,這樣的核武數量從理論上講已經足夠摧毀地球上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了。目前美國並沒有減少自己核武庫的計劃,反而在積極地將核武小型化、實用化,那麼,隨著核武門檻的降低,人類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滑入」核戰爭的深淵。

    從核武器出現以後的歷史看,世界上擁有核武的國家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可以稱之為自衛型的核武國家,即擁有核武主要是避免自身受到它國的威脅,屬純粹的自衛型;第二類則是攻防兼備型,即既用核武器來威脅對手,使之不敢輕易使用核武,同時也不放棄在適當的時機用核武來達到自身的某種戰術或戰略的目的。第三類為主動進攻型,即它擁有核武器主要是為了進攻,為了用核武器來消滅對手。一些沒有核武器的國家為擺脫別國危脅,千方百計謀求核武器,成為「核門檻」國家。特別對核心概念「核威懾」的那種猶如毒癮般的信仰。核武器又被稱之為「不可使用的武器」,而部署這種武器的邏輯十分荒謬:正因為它不可用,所以人們將感到安全。而人類犯錯誤的可能性總是存在。事實上,二次大戰後的世界沒有發生核戰爭主要是基於運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