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環保」一詞誕生以來,就不乏環保名人的頻頻亮相。堅決不吃鵝肝的教授、不穿貂皮的企業家、不開私家車的上班族比比皆是;號稱不浪費資源,出席新片發佈會、紅地毯領獎的禮服絕對不會穿第二次的明星也大有人在;不沾珍禽、就好野菜的富翁不在少數;高舉「環保、節能」旗幟而瘋狂剽竊論文著書的學術分子又何其之多?究竟誰是真正的環保人士?又是誰讓「環保」二字在有些時候變成了偽科學,甚至偽人性的話題?
這個問題本書自然回答不了。但我們依然有條件去瞻仰真正的環保先鋒,那些不圖名利、不顧自我的人,因他們真正關心的,是氣候、生態、河流、物種,還有人類明天的居住地。
國內某電視台曾採訪一位西部山區植樹造林的人物,他耗盡了青春20餘載,總算給一爿油鹽不進的荒山披鋪了滿眼的蒼翠。問起他為何在樹種、樹死、樹再種、樹又死的過程中堅持的理由,他只是略略地答了一句:不把這塊地種上樹,旁邊的地也會跟著荒掉。
這是一位對土地荒漠化有切身體會的人,跟很多種樹為創收的貧苦山裡人不同,他不是本地人,只是為了不讓地荒著,硬是與時間執拗地幹上了。
我們認為廖曉義是「中國式環保先鋒」,沒有其他的意思,只是認為廖曉義在中國環保史的書冊上,不能不提。她與新世紀廣為流傳的「樂活人生」關係密切,與氣候變暖情勢下「26度空調」口號淵源頗深。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期間,圍繞「空調該開到多少度才環保」這一問題,國內討論云云。其實早在2005年7月4日,在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講話中,溫家寶總理提到「26度空調節能行動」,這一倡議就是由廖曉義等人首先發起的。
廖曉義等人將節能溫度定在26度有一定的依據。在開展節能活動之時,她詳細咨詢了醫學專家。按照中醫的說法,夏天就要出汗,出汗是一種排毒,人的排毒方式有兩種:一是小便,二是出汗。出汗是最有效率的一種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夠自然出汗的,那會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有利於經絡平衡和免疫系統的健康。如果老憋著不出汗,時間長了,皮膚都不會呼吸了,最後就會造成很多人體代謝系統的紊亂,並且把這種皮膚的排毒功能都轉壓到了腎和肝上,就容易失衡、得病。在廖曉義看來,如果把「26度」看成是受罪,不如不要空調的話,過度地消耗能源引發的後果,才是真正地讓後代受罪。
「26度空調節能行動」自2005年開展至今,已經成為了社會的共識。其同步的「26度網站」得到了國內外人士的歡迎,也將「調節空調溫度節能」相關的生活知識,普及到社會各階層。
中國本土化的NGO——「地球村」,並不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聽聽親手創辦者的心聲,會對環保肅然起敬。
1990年,學了12年哲學的廖曉義,為完成論文《改造自然和適應自然》,明白了「關於工業文明能夠自行解決環境問題的假設,不過是人造的幻覺,而真相是實實在在發生的環境災難」。在1996年,廖曉義發動成立了北京地球村,宗旨是通過營造大眾環境文化,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目前,地球村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致力於公眾環保教育的非營利民間環保組織,是聯合國環保署的中國民間聯絡站。
作為知名民間環保事業倡導者和活動家,廖曉義於1998年在《志願放棄美國綠卡登記表》上簽字,在「理由」一欄寫下:留在中國搞環保。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期間,廖曉義作為中國七位民間環保人士代表之一參加了總統的圓桌會議。
樂和家園,是廖曉義開發的重點環保項目之一。提起樂和家園,得先從中國樂活第一人沈立說起。沈立受美國作家約翰·奈斯比特(世界著名未來學家,本系列叢書也多次引用他的觀點)《高科技,高感觸》(HighTech,HighTouch)的影響,提倡人們生活的重點應該是高感觸——關注身體、心靈、精神與自然,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人類與自然、科技與人文之間的均衡發展。也即後來他向國內廣泛推崇的「樂活LOHAS——健康與永續的生活方式」概念。
2008年5月23日,廖曉義參加了沈立組織舉辦的中國第一屆國際樂活(LOHAS)研討會,她首先系統提出了從樂活(LOHAS)推陳出新的樂和(LOHO:LifeofHarmony)理念與實踐體系,其中有新三能的理念:通過綠色安全與綠色養生增體能,通過綠色倫理與綠色參與蓄心能,通過綠色生計與綠色生活節物能;還有樂和農業、樂和倫理、樂和消費、樂和社區、樂和學校、樂和企業等一系列樂和理念。
廖曉義將理論付諸實踐的地址是四川彭州大坪山的大坪村,她帶領隊伍整體而系統地進行一個村的全面建設,提供包括農業、建築、環保、生活、就業、道德倫理、教育與組織管理等一攬子完整的生態文明村建設方案,並概括為樂和六面:樂和人居、樂和生計、樂和倫理、樂和治理、樂和養生和樂和環保。
「節約是最大的環保,而節約就是減少沒有必要的消耗。」這是廖曉義對環保的理解,充滿樸素的意味。這是我們缺失的環保態度,也是最容易實踐的對地球的承諾。
四、三角洲的最後機會
如今,沒有人可以否認,應對世界各大三角洲所面臨的環境危機已經刻不容緩,我們足以預見到最壞的結果,但幸運的是,現在我們還有機會。
如何避免城市建設引發的地陷?如何讓地質災害不再演變成連鎖性危機?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在三角洲的和諧發展?面對地陷在人們腳下敲響警鐘,世界上的一些著名三角洲已經在行動。
搶救三角洲。
澳大利亞政府從1996年起,籌集建立了12.5億澳元的自然遺產基金,重點用於保護土地、植被、河流、生物多樣性和海岸海洋等自然遺產。為了指導各州的河口生態保護,2002年又頒布了《河口管理辦法》等重要文件,旨在減少河流帶入重點海濱的污染。該管理辦法被相應的州政府認同,並且與世界環保的要求相一致。
荷蘭計劃將河口三角洲部分圍海造成的屯田還歸於海,著手沿海濕地恢復工程。1990年由荷蘭農業部制定《自然政策計劃》,準備用30年的時間恢復自然。其中的「生態系長廊」計劃,就是要將過去的濕地與水邊連鎖性復原,建立起南北長達250公里的「以濕地為中心的生態系地帶」。
美國很多河口三角洲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的破壞。河口生態喪失和功能退化的主要原因有人為活動和自然威脅,如排水、河流渠化、淤積堆填、堤壩建設、農業耕作、碼頭建設、建築施工、引進外地物種、伐木、開礦、放牧以及地表下陷、海平面上升、乾旱、颶風等。如今,聯邦政府通過法律(如淨水法)、經濟鼓勵和控制措施、濕地合作項目和建立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等措施保護河口濕地。例如建立夏威夷珊瑚礁保護區。由於污染、濫捕、濫采和氣候變暖,全世界珊瑚以及海洋動物面臨危機,約有1/4的珊瑚被破壞。美國決定建立33.9萬平方公里(約占美國珊瑚礁總面積的70%)的東北夏威夷島珊瑚礁生態系統保護區,區內有海龜、鳥類、海豹、鯨魚等。
中國學什麼?
注重河口生態的保護。河口三角洲位於海河相接處,通常有大面積的濕地,容易受到海河相互作用的影響,加上人類活動和風暴潮汐的影響,維持生態平衡就更加困難。隨著河口三角洲濕地面積的減少和污染的加劇,直接影響濕地中的生物生存,隨之而來的是海河生物多樣性的迅速喪失,河口三角洲的功能也逐漸下降,並導致資源喪失,生態環境惡化,甚至影響經濟發展和人類的居住等。從各國的經驗看,成功的河口治理都十分注重河口生態的保護。例如美國建立夏威夷珊瑚礁保護區,荷蘭建立的「以濕地為中心的生態系地帶」等。
治理要制度化、法律化。目前,許多國家(例如澳洲)對河口三角洲的保護已經制度化、法制化,我國至今還沒有制定關於河口三角洲的專項法律。因此,當務之急是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河口三角洲開發利用政策,積極開展河口三角洲生態保護立法工作,逐步建立三角洲保護與合理利用秩序,以求實現河口三角洲保護管理的法制化、規範化和制度化。
重視水污染防控體系的建設。從澳洲等各國的河口三角洲治理的實例來看,重視水污染防控體系建設是它們的一個共同特點。河口三角洲位於河流的最下游,是河流上游和中游污染的累積承受者,河流上游和中游的輕度污染就會導致河口三角洲的重試污染。因此,河口三角洲污染防治是一個全河性、跨行政區的系統工程。要求各河段的通力合作。
在加強對各河段的污染控制和防治的同時,在水資源優化配置、調整用水結構、普及現代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有效利用率等方面下功夫。保護河口濕地生態環境,嚴禁盲目開發和破壞濕地,在條件成熟的地區實施退田還湖、還林、還草、還濕地等恢復工程。
專家並建議建立流域水環境監測系統,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生態系統維護與建設以及環境保護,以流域為單元,水土資源保護統一立法、規劃、管理。
充分利用河口模型。如澳洲等國家河口決策支持模型,充分利用計算機等高科技工具建設河口數字模型,模擬海河相互作用,地下水演變、污染監控和河口生物群落的控制。可以引用國家現在的,並且適用比較好的軟件,例如丹麥的MIKESHE模型等,在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自主研發適合當地特點的軟件,例如黃河三角洲以其河流多沙和善於遷徒而聞名於世,國外沒有可以直接利用的軟件,就可以結合自身特點,在別的類似軟件的基礎上進行開發。
立足上海及中國三角洲的沉陷事實,現在行動,猶未晚矣。各國對三角洲治理的成功經驗,給中國提供了支持和鼓舞。
可以說的是,已經有所收穫。
地面沉降已激起被科羅拉多大學點名的我國三角洲高度的重視。
上海擬定了一整套「地面沉降防治管理辦法」,並將地面沉降防治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中,通過實施了壓縮地下水開採量、調整地下水開採格局、開展地下水人工回灌等綜合措施,並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地面沉降監測網絡體系;還將增加公共綠地、公共活動空間,減少建築容量、高層建築,列入城市法規中。一位從1963年就開始從事研究地面沉降的地質科學家對媒體曾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上海的地面沉降已經得到了較好的控制。
由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及江浙滬國土資源廳局聯手組建的「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治聯席會議」制度運行多年以來,長三角的地面沉降聯合防治正走上規範、有序的軌道,華北平原(含黃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監測網絡也全面運作。
分佈在湛江、茂名、肇慶、佛山、深圳等地的廣東地下水動態監測站已經順利運作了多年,湛江的地面沉降也已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廣東已經通過人大立法,對過量開採造成嚴重污染、地面沉降的,予以法律懲治。
上海地質學會秘書長、地質學專家劉守祺表示,目前上海每年地面沉降約7毫米,而「現階段的目標是,2010年後控制在每年5毫米左右」。
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嚴學新對此很有信心。毫無疑問,這個信心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首先即是要正視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然後就是一場至關重要的賽跑。
結語CONCLUSION
事實勝於雄辯,海平面上升及地面沉降對世界多數河口三角洲的威脅已經擺在眼前,自然正在逐步驗證。專家們分秒必爭地研發搶救措施,組織團體傾其所有宣傳拯救地球的行動,更多人的良知被喚醒,單個人的貢獻激情被激發出來。
無論是河口城市聯盟的成立,還是已舉辦數屆的「地球一小時」全球行動,還是正在節水的城鄉居民,「世界2/3三角洲瀕臨沉沒」的腳步必然放緩乃至最終可能改變。
但是,如何更快更徹底地改善河口城市的生態脆弱性,如何保證低地城市在未來自然災害中萬無一失,沿海城市的最終命運,能否安然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惡劣影響,世界級的大江大河,孕育我們生命與精神的源泉,能否維持它們的勃勃生機?國際化都市群能否維繫並傳揚它們的「光榮與夢想」?我們都沒有十足的把握。
路,還很長,人類在和自己賽跑。
附錄APPENDIX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海升、地陷等問題,各國可謂集中智庫,冥思、實戰,力求可行之策以保一方安定。在這中間,有些以創新理念建造了開放式大壩,靈活運用,可御水患於城外;有些國家推及儲水地下車庫、廣場等,讓大暴雨引發的城市洪流,與居民日常生活絕緣,但大多是顧此失彼,在應對未來海平面上升問題上難以「永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