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上海沉沒 第4章 從「日本沉沒」開始 (3)
    全球變暖正在使注入地中海的水量不斷增加,科學預測,到本世紀末,地中海海平面將上升0.3—1米,屆時,與地中海近在咫尺的尼羅河三角洲,將被傾瀉而來的地中海海水淹成一片澤國,埃及將因此遭受不可想像的洪澇之災。

    埃及著名的環境專家曼姆杜哈表示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將在60或70年時間內發生的事情,地中海海平面上升的高度將決定洪災的嚴重程度。曼姆杜哈預測說,以地中海海平面上升幾十厘米計算,尼羅河三角洲將至少有140萬費丹(埃及土地面積單位,1費丹約合6.3畝)的地方遭到滅頂之災,這一數字占埃及全部600多萬費丹可耕地的25%。

    尼羅河三角洲是尼羅河流進地中海所形成的扇形沖積平原,它孕育了埃及數千年的燦爛文明。這裡土地肥沃,風景秀美,雖然面積僅約占埃及國土面積的3%,卻聚集了埃及近一半的人口。千百年來,都是尼羅河水自南向北悠悠流淌,穿越整個埃及,把綠色和富庶一路撒向三角洲地帶,最後才融入地中海。如果地中海海水增多,溢出的海水將反向衝擊水量豐沛的尼羅河,兩股水流的碰撞勢必釀成可怕的悲劇。

    另據世界銀行公佈的一份材料,地中海海平面如果上升1米,尼羅河三角洲的1/3就將被吞沒,1/10的埃及人將背井離鄉,被迫另覓生存之地。沒有尼羅河三角洲,埃及就少了一個大糧倉,食物供應鏈必將發生斷裂,因為埃及農作物,包括小麥、大米、長絨棉、香蕉、橘子、甘蔗等,一半都產自尼羅河三角洲。除了上述說到的海平面上升,尼羅河三角洲還面臨很多其他自然危機,這些將在本書的第二章談到。

    有專家因此稱,尼羅河三角洲「生態系統獨特脆弱」,一旦發生洪災,很難預測將會產生多麼駭人的結果和影響。

    而且非洲大陸上最壯觀的伊斯蘭城市開羅就坐落在尼羅河三角洲的入口處,正對著尼羅河西岸的法尤姆綠洲。如果尼羅河三角洲的1/3被淹沒,被古埃及人稱作「城市之母」的開羅注定也不能倖免於難。這座古跡遍佈的城市發展到今天,已經把古老傳統與現代文明完全融合。開羅在2001年時就已經擁有1675萬人口,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

    實際上,從上個世紀開始,氣候變暖對地中海的影響已初露端倪:海面每年上升約2.03厘米,埃及瀕臨地中海的部分海岸線被海水吞噬。現在,科學家們的分析和預測向人們敲響了警鐘。曼姆杜哈和他領導的7人研究小組正在制定一個可行性應對方案,並提出了國內治理和國際合作相結合等措施。

    埃及政府也正在積極行動起來。環境部長馬吉德說,埃及正在準備出台一個「國家戰略研究項目」,以尋求適應氣候變化的方法。環境部的環境學家穆罕默德·沙哈維表示,政府正在尋找「環境脆弱度指數,以測定最脆弱地區」。他還說:「埃及正在盡力保護海岸地區,我們也在積極尋求世界的幫助。」關於埃及拯救尼羅河三角洲的做法,本書在第二章「三角洲的地下秘密」中會進行更詳細的描述。

    如果還想繼續往前走,我們就會來到密西西比河流域,這是第四站,這兒曾經發生的一次氣候大災難也讓我們記住了這個名字——新奧爾良。

    位於美國密西西比州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它發源於美國中北部湖沼區,南注墨西哥灣。而它也是典型的低地區域,地面接近海平面或低於海平面數米。

    當年的卡特裡娜颶風災害就是受制於這樣的一個地理位置。新奧爾良市的80%土地位於海平面以下,地面平均高程為海平面以下1.8米。自從1718年建市以來,就一直面臨著複雜的洪水管理問題。新奧爾良市的地形像一個碗形,市中心位於碗底,低於海平面3米。颶風引起的風暴潮和龐恰湖(Pontchartrain)的風浪從北部威脅著城市,密西西比河洪水從南邊影響著城市的安全。整個城市區域由大堤、防浪牆和鋼板門(高於臨界洪水位)所環繞。城市一旦受淹,洪水不得不用水泵來抽排出低地。長時間的浸泡會造成基礎工程及財產的嚴重損失。卡特裡娜颶風造成的洪水用了半年時間才完全排完。

    而海平面上升所帶來的海岸侵蝕也使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地區在20世紀流失了4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於華盛頓特區的25倍多。1990—2000年間的土地流失每年近66平方公里,相當於每半個小時就有一個足球場面積大小的珍貴的沿海濕地浸沒海中(近50年來已流失了整個濕地的25%)。這一流失占20世紀90年代整個美國大陸沿海濕地流失的80%。路易斯安那州部分地區海岸線因此而向內陸退縮52公里。

    科學家預測如果按這一流失速度繼續下去的話,甚至加上當前的恢復工程,到2050年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地區將會再流失1800平方公里的濕地、沼澤與島嶼。特別是如果遭遇最惡劣的海平面上升假定,土地流失會更多,甚至在有些地方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流失的了。

    另一項發表在2009年7月的《自然·地球科學》研究顯示,在密西西比河的三角洲區域內,沉澱物的沉積速度跟不上當地海平面的上升速度。研究人員認為,這種不平衡會導致三角洲不可逆轉地沉沒。

    邁克·布魯姆(MichaelBlum)和哈利·羅伯茨(HarryRoberts)合作,測試了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在過去1.2萬年間的沉澱物的沉積速度,發現在大壩建設開始前,密西西比河就攜帶了大量的沉澱物。他們估計,為了在海平面升高的同時維持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現有的面積,在2100年前,這個區域大約需要180億至240億噸的沉澱物,但這已經超過了目前密西西比河的供應量。研究人員推測,在2100年前,如果沉澱物的容量沒有增加,那麼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土地面積將減少1—1.35萬平方公里。

    除此外,甚至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也在危害之列。紐約不僅是美國的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位於紐約州東南部。然而在未來的100年裡,這個超級大都市有被淹沒的危險。

    科學家馬克·林納斯在數千份科學文件的基礎上,撰寫了一部關於全球變暖危害的專著,首度向世人系統描述了地球氣溫升高6℃後全球面臨的災難。這部專著中表述:氣溫如果上升2℃意味著格陵蘭島的冰蓋將徹底融化,從而使得全球海平面上升7米,那時紐約、倫敦、香港等大都市都會沉入海底。

    氣溫上升2℃需要多長時間?雖然還沒有見到過這方面的研究結果,但是我們前面已經有相關的論述,那就是:IPCC最新預測,未來100年,全球氣溫可能上升到8000萬年前的歷史高位,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南極是不可能存在冰蓋的!若平均厚度4600米的南極冰蓋屆時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6米,而算上格陵蘭的冰蓋融化,海平面將再上升4—7米!

    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時,聯合國曾經舉辦一個展覽,展出了100個「全球即將消失的美景」,其中就有紐約的曼哈頓,這個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也是世界上就業密度最高的地區。

    紐約市區曼哈頓是位於由北向南的哈德遜河流入大西洋的河口三角洲上,東臨哈德遜河的支流東河與紐約市的布魯克林相鄰,西側沿著哈德遜河的主航道與新澤西州的新澤西隔河相望。聞名於世的「華爾街」就位於曼哈頓CBD的中央核心商務區,那裡集中了幾十家大銀行、保險公司、交易所以及上百家大公司總部和幾十萬就業人口。

    2007年IPCC第四次報告預測說,到2090年左右,北美過去百年一次的大洪水可能每隔三四年就會降臨。有資料顯示,「一次強度為三類的颶風就可以使紐約附近的海平面上升8—10米,導致交通癱瘓,街道被淹,城市不能正常運轉」。

    在這場全球性的自然災難面前,歐洲也不能倖免,其中比較知名的有英國的倫敦、荷蘭的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等。

    倫敦是英國的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兼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並列。位於英格蘭東南部,跨英國著名的「母親」河——泰晤士河下游兩岸,在英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倫敦周圍的海域水位也在不斷升高。其面臨的嚴重形勢正如前文中概括描述的那樣。英國地理環境科學家們預測,冰河將於2030年,處於融解期,到時泰晤士河的水位會比現在的水位高出至少2.3米,到時泰晤士河,由格林威爾治區(greenwich)經特敬漢(dagenham),通過百京閘口(barkinggreedgate),打佛進隧道(dartfordtunnel)流出英國回北海的這段約32公里長的兩岸,大部分土地便會被河水淹沒。

    事實上,泰晤士河的水位已經在不斷升高。據英國官方2004年公佈的統計數據,在過去的20年中,由於泰晤士河的水位隨全球變暖而升高,當地政府機構不得不先後88次加高防洪堤壩,以保障倫敦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據悉,人們現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壩。據估計,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壩的頻率會達到每年30次。

    至於荷蘭,這個「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海岸線長1075公里,全境為低地,1/4土地海拔不到1米,1/4土地低於海面,沿海有1800多公里長海壩和岸堤」的國家,其與大海鬥爭的歷史並不鮮見。

    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作為荷蘭最重要、也是人口最多的兩個城市,目前不僅對海平面上升的危害有充分認識,而且其預防措施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其後的第二章中會有比較詳細全面的論述。

    這些危機重重的城市與地區多有百年及以上的歷史,它們經歷了滄海桑田卻依然屹立於此,見證著世事變遷。然而它們卻有可能毀在正享受城市美好的人類手中。

    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院的教授斯蒂芬·拉姆斯托夫說:「海平面的升高不會到2100年就戛然而止。據預測,除非我們使全球變暖得到控制,否則到了2200年,海平面還將升高1.5—3.5米。這意味著我們很多沿海城市將壽終正寢。」

    這些資料和數據讓你無法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自然面前,人類永遠都是渺小的。而翻閱史書,我們更會驚訝的發現,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人們曾多次在氾濫的滔天洪水中流離失所,輾轉遷徙。只是未來,我們所遭遇的,或許超過我們所經歷的任何一次,那時所有曾被稱為「故園」的地方,都將在波濤中湮滅。

    三、大洪荒並不是傳說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