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李連傑 第18章 要票房還是名譽 (1)
    李連傑在香港的黃飛鴻系列取得了空前的成功,1997年應邀赴美國好萊塢發展,繼李小龍、成龍、吳宇森之後第四個打入好萊塢,以中國龍和中華英雄的形象被全世界所熟知。在東南亞海嘯中逃過一劫,一念之間頓悟,在中國成立慈善機構壹基金。

    1.經濟滿足還是精神滿足

    鬼才徐克不像其他導演一樣,在影片中只表現出武術的花架子,注重場面的打鬥效果和聲勢,他更在乎發掘一個人內在的精神,比如從一個眼神、一個招式或者一種氣場,讓觀眾在看到花樣招式前就感覺到那種風雨欲來的緊迫感。為此,他在拍攝《黃飛鴻》之前,不是和李連傑探討戲裡的武術情節和研究套招,而是給他看了一段錄像,讓李連傑自己體會到武術的最高境界不是記住套路,而是忘記所有招式。一個是武林高手一個是江湖鬼才,兩個人相遇的結果就是影片的高潮迭起。

    「拍攝前幾個禮拜,徐克叫我到他家去一起研究武打場面。當我坐下後,他放了一卷帶子給我看。叫我吃驚的是,那是野生動物紀錄片。先是看到一頭獅子,緊盯著他的獵物,偷偷摸摸地在草叢中徘徊,一有什麼動靜,它就會緊張地全身伏地,暫停數秒,然後再踏出幾步,再伏低身體。然後鏡頭轉向另一個焦點,附近有一群羚羊,正在河邊喝水,一聽到什麼風吹草動,就會抬起頭來聞聞空氣。沒事,繼續彎下頭喝水。

    又有什麼沙沙聲嗎?他們動了動耳朵,小心地聆聽。動作既慢又悶,獅子在草叢中慢慢爬行……然後突然跳出來,在羊群中引起一陣恐慌,獅子選定了一隻羚羊,毫不留情地捕殺了它。

    我記得我看完這卷帶子後,並沒有留下很深的印象。的確,看起來很刺激,但是我以前也看過類似的野生動物紀錄片。

    看完後,徐克站起來問我:『好嗎?你覺得怎樣?』

    『什麼怎麼樣?』我很困惑地問他。

    『我們剛剛看的打鬥場景啊!』

    『你在說什麼啊?我們根本還沒開始討論打鬥場景啊!』

    他說:『你知道嗎?動作電影除了表現武術與體能技巧外,捕捉決鬥前那種不安的緊張時刻,也是很重要的。』

    這時我才瞭解到剛剛我們一起看的紀錄片,可能與我即將要拍的電影有關。『再放一次。』我說。這一次,我們更仔細地觀察獅子如何捕殺獵物。我開始注意到一些細節:當獅子肚子餓了,開始尋找犧牲品時,眼睛散發出某種鬼祟的神情。羚羊——則是如何警戒地掃瞄附近區域,戰戰兢兢地低下頭喝水……

    「早在暴力的獵殺開始前,觀眾已經先感受到一股焦躁不安的氣氛。你會專注地觀看,把自己想像成那只羚羊或獅子,這種禍害臨頭的懸疑會讓人十分緊張。當獅子終於一躍而出,把羚羊撲倒在地,這段錄像一下子就結束了,但是之前醞釀的緊張感卻很重要。《黃飛鴻》要表現的也是一樣。看著兩個即將對決的主角,彼此繞著圈子,風吹、火光、與兩人眼中的神情,你知道一場猛烈的廝殺已經在進行了。而這樣的靈感竟然是來自一段野生動物紀錄片!我學到了以另一個角度來看待打鬥場景,打鬥不再只是一連串攻防的肢體動作而已,還得往後踏一步看看整個情緒。」

    就這樣《黃飛鴻》開創了香港電影的武術新紀元。

    接下來兩個人的合作就更是天衣無縫,鬼斧神工了,黃飛鴻系列讓香港電影達到了武俠片的一個新高潮,李連傑的江湖地位也得到了鞏固,片酬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一躍身居香江第二,這時的李連傑被人稱之為「呼嘯香江」。

    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李連傑和徐克因為個人間的一些恩怨,1992年宣告終止合作,徐克傳言以後永不錄用李連傑拍片。李連傑的事業遇到了再一次轉折。好在他身邊有個利智,對付香港媒體,利智顯然比他有經驗的多,於是在和嘉禾的恩怨,和羅大為的糾纏,在應對蔡子明的暗殺整個過程中,李連傑臨危不亂,巧用釜底抽薪,借刀殺人,隔岸觀火之計巧妙應對,最終有驚無險,化險為夷。

    李連傑既終止了和嘉禾的合同也斬斷了和徐克的合作,接下來就賣身永盛為利智籌款。兩年時間六部影片的賣身合約讓李連傑加快了拍片速度,拍出了《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鼠膽龍威》《給爸爸的一封信》(劇中很多情節採用李連傑小時候練武的故事,比如為了省錢走路回家)、《新少林五祖》,1996年李連傑繼續拍攝了合約中的《黑俠》,結束了和永盛簽訂的六部影片合約。

    1993年,李連傑的第三任經紀人自家姐夫在內蒙古突然遇到車禍身亡,讓李連傑覺得愧對家人。在經歷種種艱辛後,李連傑萌生了不靠別人而自己做老闆的念頭。在楊登魁的勸說和幫助下,於同年成立「正東電影公司」(李連傑原名叫李正東,因此他給自己的電影公司命名叫正東電影公司)。以李陽中(金庸起)的名字擔任影片監製,一口氣拍攝了五部電影:《方世玉》《方世玉續集之誰與爭鋒》《太極張三豐》《中南海保鏢》《精武英雄》,均取得巨大成功,其中《方世玉續集之誰與爭鋒》在香港僅僅放映28天就取得了3066萬元票房。

    在《笑傲江湖東方不敗》之後,香港的電影界進入了武俠時期,很多沒有武功底子的演員都忽然間能飛能打。很多演員從文戲轉入了武戲,張曼玉能打會飛,林青霞更是武藝高超,不需要有武功功底,也可以將武打戲拍得出神入化,過多的武俠大片使香港的電影市場進入了一個輝煌又暗伏危機的時代。李連傑開始想如何讓武俠片成為真正的動作片,於是李連傑又開始將武俠片回歸成簡單的拳腳,想拍一部真實的武打戲,真實的打鬥,不飛來飛去,也賦予影片一定的哲理。帶著這種理念,李連傑做主演,元奎做導演,袁和平做武指拍攝了《精武英雄》。李連傑對這部影片給予了厚望,希望能有所創新,結果票房並不理想,他盡最大的努力製作的這部赤手空拳的動作片,並不被亞洲的觀眾接納(卻被國際市場所接受,評為功夫片經典之作)。經過這次挫敗,李連傑結束了正東電影製作公司,又將所有精力放在了做演員拍戲上,希望能找到自己真正想拍的電影,而這時的香港電影界進入了一時的低迷期,武俠片功夫片的熱潮已經退去了,人們開始關注李連傑是不是會從事文戲。

    當時有記者問李連傑:「如果動作片真的式微,你會轉變戲路還是堅持當一個武打演員?」

    李連傑:「不是堅持與否的問題,香港是一個很現實的社會,每個人成功都有他的特長,我進戲院看成龍、李連傑就是看動作,看周潤發就是看他有型,看周星馳就是要搞笑。若入了戲院,見成龍完全不打,看李連傑又完全不打,只演文戲,大家會說不如去看劉德華、周潤發。真實有一部分觀眾看我的戲,心裡還是希望看動作的。」

    記者:「你的風格已經成一個定局了,演員要轉戲路是很困難的,因為電影不光是香港市場,還有台灣地區、東南亞、歐洲,包括未來大陸開放的市場也很大。觀眾已固定了你的形象,那麼投資者有沒有膽量投資在你身上拍一部文戲呢?有沒有膽量找成龍或李連傑拍一部文戲,而投資很大呢?我想對商業社會而言,風險實在太大了。」

    李連傑:「因此,問題不是演員想不想拍文戲,可能我很想拍文戲。我打得太累了,但有沒有人支持你去拍又是另一問題。」

    李連傑喜歡電影,電影可以光大中華武術,電影能給他帶來榮耀風光,無限聲望,帶給他億萬財富。捧他的是電影,使他痛苦的也是電影,《冒險王》和《倚天屠龍記》被他稱為稀里糊塗電影,他不認同但依然去拍。為了錢也好為了名也好,電影與他之間的恩恩怨怨,使他欲罷不能,在拍《黃飛鴻》《東方不敗》後,李連傑更明白,他與電影不可分割了。此時李連傑正處在人事糾紛、金錢糾葛、傷筋斷骨的境地,回顧這段令人不安的過去,李連傑開始反問自己:「電影對我有多重要?繼續拍電影真的是好主意嗎?我開始憂慮了起來。說老實話,要是每拍一部片就折斷了手腳或扭傷某些部位,你真的會開始擔心,下一次難保不會發生什麼事。是我運氣不好,還是這就是我的命運?所有的事都因此蒙上了陰影。」就這樣一路走一路見招拆招地走到了好萊塢。

    之後幾年接連拍攝了《冒險王》《黑俠》,這時的李連傑在香港電影界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但顯然這時的李連傑不滿足當前的地位了,同為武打明星的成龍已經進軍國際,在好萊塢有了自己的地位和成就,而他獨自在香港苦苦支撐著越來越萎靡的電影市場。而且武俠片也已不是市場的香餑餑了,他的香港武俠路越走越窄,怎麼樣可以不動聲色地打入國際市場呢?怎麼樣能一舉成名,如果不成功還可以不失顏面地退出來?

    李連傑一直在尋找機會,直到接到好萊塢《轟天炮4》的邀請帖,他明白一個好的機會擺在面前了,目前最大的困難是語言,他不會英文。於是40歲的李連傑開始惡補英文,好在全場只有他一句對白,觀眾要看的只是他的拳腳,僅僅客串幾分鐘,片酬就高達2700萬港元。

    1998年,《轟天炮4》公映後,僅僅靠三場戲和一句英文對白,李連傑便得到美國觀眾對他神話般功夫的瘋狂尖叫,當時的美國媒體說道:「JetLi五分鐘內技驚四座,一襲黑衣出場更是帶幾分神秘感,符合西方人對東方的印象。」但我們的民族英雄在這部影片裡扮演了一個亞洲奸角。從此我們的功夫皇帝就變成了好萊塢的新寵,成為了一個以暴力以武力來打天下的好萊塢奸角。

    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李連傑成功打入好萊塢市場。1998年李連傑在美國洛杉磯買下豪宅,1999年迎娶利智,一連串的舉動標誌著他已經正式進軍國際影壇。

    在紐約《轟天炮4》首映開幕式上,台下數千名觀眾高呼著「JetLi.Chinese功夫」,閃光燈閃成一道此起彼伏的光波。他對著鏡頭微笑著揮手致意,內斂沉穩,英俊儒雅。20分鐘後,他悄悄地在人群中穿過,四周保鏢不動聲色。突然人群中一陣騷動,他開始跑,幾個身邊的工作人員開始跑,紐約街頭幾個人在前面領跑,幾千人在後面追趕,那一刻他知道他已經成功地打入了國際市場,成為一名揚名全球的巨星。他的生活開始成為全球的焦點。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