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 第10章 危險時代 (6)
    第四次中東戰爭是阿以雙方的一個轉折點。阿拉伯方面付出了最大努力,但仍未能實現收回被佔領土的戰略目標,甚至沒有得到戰爭的主動權,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戰爭也沒有收到預期效果。此後,阿方的主導力量埃及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打敗以色列產生懷疑,埃及人也重新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埃及不是基於阿拉伯大義主動向以色列挑戰的話,埃、以雙方和平共處是完全可能的。從埃及本國的利益出發,與以色列和平共處是有益無害的,埃及人何必為了巴勒斯坦人去流血?

    在這種情況下,埃及總統薩達特開始考慮與以色列的和平問題。以色列同意在領土方面作出讓步,歸還所有被佔領土,而埃及的回報則是放棄消滅以色列的阿拉伯大義,承認以色列的合法存在。1977年11月,埃及總統薩達特突然宣佈訪問以色列,這在阿拉伯世界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阿拉伯世界中最有影響的大國埃及承認以色列存在,阿拉伯對以色列的包圍圈就此分裂瓦解,以色列的軍事壓力大大減輕。而且沒有埃及參加,阿拉伯國家再次對以色列進行大規模武裝進攻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以色列的安全感大為增加。

    對於其他阿拉伯諸國來說,埃及背叛帶來的打擊是沉重的。埃及脫離反以色列陣營不僅造成阿拉伯世界的分裂,而且以色列與埃及講和後,對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領土返還問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等)的關心大為減弱,實際上在埃以和談後,以色列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和平談判就處於停滯狀態。埃及本國的激進泛阿拉伯主義者,也對薩達特總統的背信棄義感到憤怒。1981年10月6日在開羅舉行的閱兵式上,一群士兵突然向主席台上的薩達特開槍,薩達特當場死亡。薩達特總統遇刺後,副總統穆巴拉克當選總統。

    1979年,不安定的中東地區又發生了另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是伊朗革命。巴列維王朝執政的伊朗,與美國的關係非常親密,是美國在中東的橋頭堡。伊朗本是一個擁有眾多虔誠信徒的伊斯蘭國家,可是1960年代以後,巴列維國王在伊朗進行大膽激進的西方式社會改革,引起了伊斯蘭勢力的強烈不滿。1977年開始,伊朗各地開始出現反政府運動,1978年下半年反政府運動達到高潮。1979年1月,巴列維國王被迫出國,因反對國王而流亡國外的伊斯蘭精神領袖霍梅尼返回伊朗。1979年4月霍梅尼宣佈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義為立國準則,建立起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

    伊朗革命大大改變了中東的勢力格局。在巴列維國王時代,伊朗是美國在中東的最可靠盟國之一,伊朗也是以色列的友好國家,在阿以戰爭中站在以色列一方。而伊朗革命後,伊朗成為最強硬的反美國家之一,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實力受到相當影響。同時伊朗也與以色列斷絕了外交關係,成為以色列的敵對國家。伊朗新政權使美、以感到不安,但也使不少阿拉伯國家感到不安,因為伊朗要輸出革命,這使中東許多王制國家不免產生危機感。1981年5月中東六國成立「阿拉伯灣互助會」,共同防衛伊朗的威脅。伊朗新政權要求美國引渡逃到美國的前國王,但被美國拒絕。

    1979年11月,伊朗學生佔領了德黑蘭的美國使館,扣留了52名美國人質,霍梅尼宣佈支持學生們的行動,此後美伊兩國關係陷入危機。卡特總統試圖派特種部隊潛入德黑蘭強行救出人質,但營救人質作戰失敗。美國人質一直到1981年1月才被釋放,但人質獲救靠的不是美國政府,而是伊拉克總統侯賽因。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出兵伊朗,兩伊戰爭爆發,伊朗迫於戰爭壓力,避免四面樹敵,釋放了美國人質。

    兩伊戰爭的直接原因是領土問題。伊朗和伊拉克是鄰國,邊境爭端自古就有。伊朗在巴列維國王時代,擁有中東最強的軍隊,號稱「中東警察」。1975年,伊拉克在伊朗和美國的壓力下,被迫簽署了有利於伊朗的邊境條約。1979年伊朗革命後,伊朗與美國交惡。伊朗失去美國的支持與援助,軍事力量大為下降。於是侯賽因宣佈1975年的邊境條約無效,出兵試圖收回劃給伊朗的領土,引發了兩伊戰爭。除了表面的領土問題外,兩伊戰爭的爆發還有內部的深層原因。伊朗與伊拉克雖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兩國的民族不同,伊朗屬波斯民族,講波斯語;而伊拉克屬阿拉伯民族,講阿拉伯語。另外兩國領導人的政治理念不同:伊朗領袖霍梅尼持復古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伊拉克總統侯賽因是阿拉伯社會復興黨人,持近代的泛阿拉伯主義。霍梅尼上台後,公開揚言要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建立政教合一的宗教國家。侯賽因的伊拉克政府則是遠離宗教的政教分離國家,不能容忍在伊拉克建立政教合一宗教政府的企圖。由於伊拉克是伊朗的緊鄰,伊朗伊斯蘭革命輸出的首當其衝就是伊拉克。

    因此侯賽因想趁伊朗新政權還沒有站穩腳跟,出兵推翻霍梅尼政權。同時侯賽因也想通過打敗伊朗來樹立他在阿拉伯國家的威信,接替埃及作阿拉伯聯盟的盟主。但侯賽因的計算失誤,伊朗雖然失去了美國的支持,伊朗軍隊仍有強大的戰鬥力,伊拉克的進攻受到頑強抵抗,兩伊戰爭進入相持局面。以色列也利用伊拉克忙於兩伊戰爭之際趁火打劫,1981年6月,以色列突然出動飛機炸毀了法國援助伊拉克建造的核電站,以色列認為該核電站有可能被伊拉克用來製造核武器。

    兩伊戰爭中,除了敘利亞和利比亞這樣的革命國家支持伊朗外,多數阿拉伯王制國家害怕伊朗的革命輸出,希望伊拉克成為伊斯蘭革命的防波堤,所以支持侯賽因,向伊拉克提供經濟援助。美國因為與伊朗交惡,也支持侯賽因,向伊拉克提供軍事援助。伊拉克在兩伊戰爭中有較多的國際支持。1987年7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伊拉克當即宣佈接受這項決議,但伊朗拒絕接受,兩伊戰爭繼續進行。此後,兩伊戰爭的戰場從兩國邊境地區的陣地戰轉變為「襲城戰」,雙方使用大量導彈襲擊對方的城鎮、石油設施和港灣設備。「襲城戰」搞得雙方損失慘重,不得不坐下來停火談判。1988年8月,兩伊戰爭在稍利於伊拉克的情況下停戰。此後伊拉克以「伊斯蘭革命的防波堤」的名義,接受歐美國家的援助,逐漸成為中東新興的軍事大國,這是後來海灣戰爭的遠因。

    兩伊戰爭雖然減緩了伊斯蘭革命對阿拉伯世界的衝擊,但也造成了阿拉伯國家的分裂。敘利亞和利比亞支持伊朗,不僅伊拉克與他們斷交,其他中東國家也與他們的關係急速冷卻。兩伊戰爭後,中東的幾個阿拉伯大國:埃及、伊拉克、敘利亞、約旦、利比亞等國之間,已是各念一本經,失去了互助協力的關係,納賽爾時代的阿拉伯國家團結一致形勢一去不復返。此後,約旦、敘利亞等國也出於本國利益,紛紛單獨與以色列交涉談判,情況對以色列越來越有利。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游擊隊刺殺,而出動陸海空軍10萬多人,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游擊隊和敘利亞駐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只用了幾天時間,就佔領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這是自四次中東戰爭以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最大的一次戰爭,稱為「第五次中東戰爭」。

    對於巴勒斯坦人來說,1980年代是寒冷的年代。他們的阿拉伯兄弟們,正在淡忘「阿拉伯大義」,不再把解放巴勒斯坦當作他們的義務,巴勒斯坦問題已不再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問題,而變成了單純巴勒斯坦人自己的問題。阿拉伯國家紛紛承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支持越來越少。第一個拋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阿拉伯國家是約旦。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前,約旦對巴解組織是支持的,不僅提供資金,還在約旦境內為巴解組織設置訓練基地。第三次中東戰爭後,約旦國王侯賽因看到以色列壓倒性的軍事力量,害怕巴解組織的活動造成以色列入侵約旦的借口,開始限制約旦境內巴解組織的活動,並請巴解組織自重。但巴解組織並不理會侯賽因國王的勸告,他們不僅在約旦與以色列的邊界附近展開游擊戰,而且還在國際上頻繁製造恐怖主義活動,1970年,巴解組織劫持了四架西方客機到約旦著陸。

    在此情況下,侯賽因國王決定動用武力把巴解組織驅逐出境。1970年9月,約旦軍隊向境內的巴解組織發起進攻,將巴解組織趕出了約旦。巴解組織被逐出約旦後,將活動基地轉移到黎巴嫩。黎巴嫩是一個人口只有300萬左右的小國,但卻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信徒混住的多宗教國家(51%信奉伊斯蘭教,49%信奉基督教)。另外伊斯蘭教徒又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情況更加複雜。黎巴嫩的憲法規定:國家最重要職務的總統、總理和國會議長,分別由基督教徒、伊斯蘭教遜尼派教徒和伊斯蘭教什葉派教徒擔任,所以黎巴嫩政府是一個各派爭吵不休的軟弱政府。1970年9月約旦當局鎮壓巴解組織後,巴解總部所領導的游擊隊主力一萬餘人從約旦轉移到黎巴嫩境內,在黎巴嫩南部建立營地,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地區,成為「國中之國」。巴解組織不時對以色列進行襲擊,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巴解游擊隊更是協助埃及、敘利亞部隊,襲擊以軍基地、倉庫和雷達站等軍事設施。

    巴勒斯坦武裝力量轉移到黎巴嫩後,得到黎巴嫩伊斯蘭教派的支持,但卻遭到黎巴嫩基督教派的反對。巴解組織在黎巴嫩境內建設巴勒斯坦人的學校、醫院,巴解游擊隊的士兵背著槍大搖大擺地走在黎巴嫩大街上,好像在自己國家一樣。此外巴解組織還直接支持黎巴嫩的伊斯蘭教派,這些都引起黎巴嫩基督教派的強烈不滿。終於在1975年4月,爆發了基督教派與伊斯蘭教派之間的黎巴嫩內戰。基督教派民兵在戰爭初期稍佔上風,但伊斯蘭教派民兵在巴解游擊隊和敘利亞的支持下,逐漸扭轉了戰局。

    1975年10月,黎巴嫩、敘利亞、埃及、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召開六方會議,決定組成以敘利亞軍為主力的阿拉伯維和部隊進駐黎巴嫩。此後,黎巴嫩內戰逐漸平息,但黎巴嫩的基督教派對敘利亞的干預不滿,基督教民兵與敘利亞軍之間多次發生武裝衝突。

    第五次中東戰爭後,巴解組織的實力大為減弱,而阿拉伯諸國對巴解組織的支持也只停留在形式上。在此情況下,巴解組織不得不謀求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支持。1988年巴解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做出了無奈的決定,宣佈接受聯合國1947年分割巴以的181號決議,成立巴勒斯坦國,承認以色列的存在。當然反對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人也不少,人們嘲笑說:「承認了以色列還叫什麼解放組織?」阿拉法特宣佈承認以色列10天後,巴解組織的激進派在蘇格蘭上空製造了泛美客機爆炸案,讓阿拉法特十分難堪。到1990年,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大義」已是被人遺忘的歷史,俄國等以前支持阿拉伯的國家,也開始對中東問題持旁觀態度。就在此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出兵吞併科威特,引發海灣戰爭。薩達姆重新提起阿拉伯大義:如果以色列遵照聯合國的242號和338號決議,從阿拉伯被佔領土上撤軍的話,伊拉克就從科威特撤軍。巴勒斯坦人感謝薩達姆,他沒有忘記阿拉伯大義,沒有忘記巴勒斯坦人。儘管支持伊拉克使巴解組織陷入國際上的孤立,巴解組織還是宣佈支持伊拉克。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佔領了大片阿拉伯國家的領土。1967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242號決議,要求以色列從佔領土地上撤軍,但以色列拒不執行聯合國的決議。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後,阿拉伯國家雖然收回了部分被佔領土,但大部分被佔領土仍然控制在以色列手中。1974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338號決議,重申以色列應遵從242號決議,從佔領土地上撤軍,以色列仍拒不執行聯合國的決議。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拒不執行聯合國的撤軍決議,美國就召集多國部隊武力執行聯合國的決議。為此阿拉伯人感到不平:「為什麼以色列拒不執行聯合國的決議,美國就放任不管?美國對待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完全是採用雙重標準。」

    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慘敗後,巴解組織更陷於孤立無援的地步。此後,巴解組織不得不依靠美國與以色列談判,爭取巴勒斯坦的「自治」。但美國本來就是親以色列的,所以巴解組織在談判中不得不做出大量讓步。巴解組織中的強硬派反對阿拉法特的過分讓步,他們在巴勒斯坦不停製造恐怖主義活動,試圖阻礙阿拉法特的巴以和談。由於反對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人很多,阿拉法特與以色列達成的協議,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執行。

    進入21世紀,阿拉伯人對前途更加悲觀。他們懷念20世紀50、60年代年代阿拉伯人團結一致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另一種力量抬頭了,這就是本·拉登為代表的泛伊斯蘭主義團體。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