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一) 第56章 .三個時段,戰爭模式的複製
    在農業經濟時代,戰爭目的必然是生存資源及生存空間的爭奪。爭取土地進而控制資源是由農業文明的特性決定的。中國字典中的「戰」,一個「占」加一個「戈」,占就是佔領、佔有,戈就是武器,其意甚明,即拿著武器區佔領對方的土地、佔有對方的一切。

    法國科學院院士,歷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認為研究歷史有地理時間、社會時間、個體時間三個概念。即三種時間為「長時段」、「中時段」和「短時段」,而它們各自對應的歷史事物稱為「結構」、「局勢」和「事件」。在三種時間概念中,地理時間變化最緩慢;個人時間變化最快;而社會時間的變化介於二者之間。三者相互交錯,產生了對歷史進程的不同影響。

    對於一個國家或族群的歷史來說,首先受影響的為「環境的作用」,包括山川、平原、海岸、島嶼、氣候、交通、城市等地理事物都會在歷史上作用與影響。其次為「集體的命運和總的趨勢」,包括人口消長、勞動力、貴金屬流通、物價、商業、財政、運輸以及當時的社會形態、戰爭方式等。接著為「事件、政治和人」,即人物及其政治與軍事活動的影響。

    歷史的短時段,是在短促的時間中發生的偶然時間,具有欺騙性的特點,處於歷史表層,而中時段是一種社會時間,具有局勢性的特點,例如人口增長、利率波動等;長時段是以百年為段的地質學時間概念,在相當時間內起作用的一些因素,例如地理格局、氣候變遷、社會組織等。

    國與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為一種時間與速度的競爭,在工業革命之前,全世界所有的財富產生幾乎只靠農林漁牧業。美國著名環境史學家,美國喬治敦大學教授約翰?R?麥克尼爾曾在《能源帝國:化石燃料與1580年以來的地緣政治》一文中指出,化石燃料對現代地緣政治史,尤其是國際體系中的霸權或占主導地位的力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從18世紀60年代起,英國率先開始了以煤炭能源帶動的工業革命。機械與人力的差距越拉越大。在19世紀的20年代,即鴉片戰爭前夕,一位操縱動力織機的英國工人,其產量20倍於一位進行手工操作的中國同行,而一台英制蒸汽動力的「騾」式紡紗機,其產量相當於200台東方手紡車。正是這些看似「奇技淫巧」的東西使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在地理大發現以前,世界級的戰爭打不起來,是因為技術條件的不具備,陸軍的主要運輸工具主要還是馬匹和人力,靠舉著劍和長矛的騎兵和步兵進行作戰,而遊牧民族的騎射技術及機動能力在冷兵器時代獲得了巨大的戰術優勢。

    歐亞大陸多數文明體常常只設陸軍。如果添置海軍,也只有輔助性的功能。這是因為無論對於農耕社會、遊牧社會還是更為原始的採集狩獵社會,佔有土地都是關乎生存的頭等大事。例如中國,19世紀以前幾乎沒有真正來自海上的武裝力量能夠威脅到大陸政權。歷次主要的王朝戰爭均系陸戰,至多借助水師渡河作戰。中國的主要威脅來自另一股陸上力量,即北方遊牧部落。遊牧民族居無定所,剩餘經濟資源較少,不像中原農業社會那樣發展出精緻燦爛的文明。但北方牧人掌握了古代最重要的機動性力量——馬匹,作戰能力往往超過農業民族。中國歷代王朝只有兩種選擇,或是供養一支強大的陸軍並修築龐大的防禦工事對抗北方遊牧部落,或是被對方攻佔。而遊牧部落一旦取得中央政權,往往會放棄遊牧生活,融入農耕經濟。這是因為在農耕經濟下,統治集團更容易通過賦稅取得經濟上的剩餘。[24]

    古代戰爭的後勤供給,對於國家經濟的消耗巨大。自從有了鐵路、公路、無線電、內燃機等發明,兵力的機動性具有一個非常高的一種條件。軍隊的調動部署和使用,能夠大範圍的在整個國土面積上進行,世界大戰就能打得起來。到1914年時,汽車已經是一種常見的交通工具。同時,機槍和步槍廣泛使用。遠比以前的滑膛槍威力大許多。能發射高爆炸藥和榴霰彈的後膛炮也遠比只能發射金屬彈的前膛炮殺傷範圍要大。一戰中,主要的作戰方法是塹壕戰,就是因為出現了機槍這種殺傷力極高的武器而形成的。為了打破塹壕僵局,迫擊炮產生了。它用來發射高爆炸彈,破壞戰壕。1915年,坦克誕生。它的威力得到了認可。對未來的陸地戰爭帶來極大的影響。

    當局部戰爭擴大時,進而演變為全球性戰爭狀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僅清帝國崩潰,世界上還有些多民族、多宗教的帝國崩潰,除俄羅斯帝國外,還有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印度莫臥兒帝國等。奧匈帝國土崩瓦解後,產生的新的國家有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波黑、斯洛文尼亞、馬其頓、波蘭等十幾國,此外羅馬尼亞和意大利也獲得部分奧匈帝國的土地。昔日雄踞歐亞非三大洲的奧斯曼帝國垮得更徹底,在奧斯曼帝國土地上建立起來的新國家約40個。在19世紀,印度帝國則是英國殖民化的產物,隨著殖民者的撤出,印度帝國立刻分崩離析,信奉印度教的印度與信奉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信奉佛教的錫蘭(斯里蘭卡)各自立國,東巴基斯坦後來又與西巴基斯坦分家,成立了孟加拉國。

    英國歷史學家傑弗裡·帕克在《劍橋戰爭史》一書中指出,歷史上,西方比起它交戰過的東方,在技術上並不佔優勢,「直到17世紀早期火槍齊射技術和戰場火炮的出現為止,整個亞洲的馬上箭手和他們使用的彎弓一直被證明要比任何西式武器的威力都大得多」,「另一方面,並非所有的先進技術都源自西方,許多重要的革新,如馬鐙和火炮都是來自東方的對手」,近500年來,特別是近200年來,西方的優勢確實無可置疑。西方看重武器勝於人力,善於吸收其他文明的軍事發明。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曾在《全球通史·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一書中也指出,儘管人們對戰爭有各種角度的認識,但戰爭的實質仍是軍事力量之間的對抗。英軍當時之所以能橫行無忌,就是因為當時的力量差距。

    在十六世紀前,對於各類資源中心,強權所採取的方式非常簡單,即直接去征服,所以也就基本沒有「國際問題」的概念。相比之下,在殖民時代,強權可以在幕後直接對自己的殖民地發號施令,藉以獲取資源。順著這一脈絡,在現代社會,由於全球化的原因,在國與國的較量中,戰爭模式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兩個強國間的信息差距與實力差距及所處的國際環境已經無法使得其中的一個可以輕易的消滅另一個,即使是支配,也變越來越困難。而在工業時代,先進文明之間的戰爭,最後決定勝負的,是能源轉化為經濟實力、科技實力以及先進武器的能力。在戰爭中,貨幣戰爭依附於能源戰爭,從霸權時代到多極世界,所有「挺過去」的國家都將會成為受益者,從單極到多極,意味著分得的利益的所佔比例會大大下降,這種驟然放開的世界格局,最終造成的結果將是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