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凌晨,星期日,夜色漆黑,大雨滂沱。在朝鮮半島三八線上,一道道比霓虹燈還亮的信號彈光線穿透雨水在夜幕中升起,五時,隆隆的炮聲打破了自二戰結束以來的寂靜,數千門火炮開始射擊。數只訓練有素,全副裝備的軍隊穿過了三八線,發起強大的進攻。而這時正值朝鮮半島的梅雨季,三八線一側的韓國漢城正沉浸於霧氣籠罩的夜色中。
蘇聯解體後,隨著前蘇聯檔案的公開,目前主流觀點認為是朝鮮軍隊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後,先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韓國的突然進攻。1950年6月24日午夜時分,金日成的7個師成功地完成了向邊界開進的隱秘調動,8萬人主力部隊進入陣地,另有1萬人早先就部署在三八線上,還有1萬人的預備隊。在朝鮮半島西端一塊狹窄地帶,集中了密密麻麻的蘇制T—34坦克和半數的朝鮮軍隊。而朝鮮並未事先告知中國詳細的作戰計劃和具體的開戰日期,因此中國與美國一樣,直到戰爭開始才得悉的。
朝鮮戰爭的爆發,進一步讓美國認為蘇聯才是朝鮮戰爭的策劃發動者。戰爭爆發對於華盛頓來說出乎意料。然而,美國的反應卻異常迅速而且激烈,從最初獲得戰爭消息感到震驚和慌亂,到做出介入戰爭的最後決定,前後不過幾天時間。
美國三軍參謀長們通過對朝鮮局勢研究後得出結論:必須介入戰爭,控制這一挾制東亞的戰略要地,但僅依靠海、空軍無法挽救韓國局勢,戰機轟炸可在白天摧毀朝鮮坦克縱隊,但阻擋不了10餘萬步兵的進攻。朝鮮軍隊已經攻克漢城(首爾),並打垮了李承晚部隊,正在進攻鮮政府的臨時所在地水原。在而美國杜魯門政府於1950年6月29日召開的安全會議。杜魯門提到,美國的行動不要含有美國打算同蘇聯作戰的意思,只是表明要「迫使朝鮮人退回到三八線以北」。同時,這一行動還要保證美國「不至於過深地陷在朝鮮,以至美國照顧不了其他地方可能發生的類似情況」。而美國國務院的分析認為,「中國人可能干涉,俄國人則不至於」。
由此,這次會議即已為朝鮮戰爭定調為有限戰爭。美國杜魯門政府顯然意識到由於蘇聯太平洋艦隊駐軍中國東北旅順,在二戰剛剛結束後就立即與蘇聯作戰將有可能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因此認為應該將戰爭限制在朝鮮半島。即美國已分析到中國會出兵,由於美國與蘇聯都擁有摧毀對方的核武器,因而不能將戰爭擴大。朝鮮戰爭,中國是先鋒隊,蘇聯是預備隊,是一種戰略威懾,當戰爭進行到相持階段時,戰爭即宣告束。
朝鮮戰爭從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歷時3年零1個月,雙方投入總兵力約300萬,聯合國軍120萬,比戰初增2.5倍;中朝方面188萬,朝鮮45萬,志願軍130多萬,比戰初增3.5倍。在這次戰爭中,美國動用了自己全部陸軍的三分之一,空軍的五分之一,海軍的近二分之一。雙方傷亡人數在百萬以上。
斯大林還想讓戰爭一直持續進行下去,據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2008年12月披露了斯大林與朝鮮戰爭的文件。1952年8月20日。斯大林在會見來訪的中國代表團成員時說:「美國人清楚,戰爭對他們不利,應該盡快結束。我們需要繼續堅持、忍耐……與朝鮮開戰,美國國內已經哭聲一片。那麼,要是開始大規模戰爭呢?那麼,所有人都該哭泣了。」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病逝。斯大林的死,是一個關鍵性事件。當中方去莫斯科參加斯大林葬禮時,向當時的蘇聯領導人馬林科夫、貝利亞和赫魯曉夫轉達了中國力主加速朝鮮和平談判的立場,由於蘇聯領導人陷入了接班之爭,為取得中國的支持,之後同意了中方的要求。中朝方迅速提出恢復和談,7月27日,簽訂停戰協定,戰爭停止。
美國學者約瑟夫·格登在《朝鮮戰爭——未透露的內情》一書中提到:「在美國不愉快的經歷中,朝鮮戰爭算是其中的一個:當它結束之後,大多數美國人都急於把它從記憶的罅隙中輕輕抹掉」。新加坡政治家李光耀曾指出,朝鮮戰爭前他在歐洲旅行,人們常對華人持歧視態度,新中國出兵朝鮮並連獲勝利後,西歐海關人員一見華人都肅然起敬。從此,李光耀開始認真學習漢語。
美國著名記者索爾茲伯裡認為朝鮮戰爭中中國軍隊的陸戰實力給美國人印象極深。「從此以後,沒有一個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決策者會像麥克阿瑟那樣輕易地和滿不在乎地冒命運之險。」在越南戰爭期間,中國政府警告美國,不得越過北緯17度線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國。約翰遜說他相信中國說的話,始終不敢派美國地面部隊越過北緯17度線。這是汲取了朝鮮戰爭的教訓。斯大林死後,中國地位有了極大的提高,順利收回《雅爾塔協議》蘇聯所佔據的中國領地。
從歷史上看,蘇聯更像是另一個蒙古帝國,蘇聯的擴張模式與當年蒙古帝國的擴張模式有著驚人的相似,蒙古帝國的制度特點導致它必須憑借強權不停對外擴張,而一旦擴張受阻,就面臨國內四分五裂互相毆鬥的下場,這是不可避免的。一塊區域土地的完整不僅表現在土地上,更多是文化的認同,文化無法滲透過去必然導致分裂。而文化,民族,經濟等問題,是蘇聯崩潰的火藥桶。布熱津斯基是蘇聯問題專家,曾準確地預測了蘇聯的解體,布氏認為,蘇聯崩潰的原因並不是直接的軍事失敗,而主要是由經濟和社會問題加速引起的分崩離析。
在蘇聯國內各民族的大小和重要性各異,身份層級也就不同,由此建立了不同水平層次上的民族自治。但實際上,最有權力的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它佔了蘇聯人口一半以上和領土的四分之三,居於其他民族之上。在俄羅斯共和國上再加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共和國,聯盟的壓倒性的俄羅斯和斯拉夫特徵就更為顯著了。由於權力集中在蘇聯中央政府手裡,所以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十分有限。因此蘇聯儘管曾正式宣佈:各加盟共和國是主權國家,有權退出聯盟和處理自己的外交事務,但實際上名不符實。[7]
地緣戰略家布熱津斯基認為,美國的聯盟保持了它的團結,而中蘇集團不到20年就分裂了。有一部分原因是蘇聯強調教條的正統性,只有一個中心說了算。追隨美國的主要圖家與美國相比要弱得多,而蘇聯卻不可能無限期地把中國作為它的部屬來對待。出現這種結果也是由於美國方面比蘇聯更富有,被證明在經濟上和技術上具有大得多的活力,而蘇聯卻逐漸停滯,在經濟增長和軍事技術上都無力與美進行有效的競爭。經濟的衰落引起了意識形態上的沮喪。
對於蘇聯來說,其土地有三分之二沒有給它的國力帶來實質性提升反而增加了他的地緣戰略開支和防守戰線。在蘇聯內部,佔人口50%的非俄羅斯人最後拒絕了莫斯科的統治。非俄羅斯人政治上的逐漸覺醒意味著烏克蘭人、格魯吉亞人、亞美尼亞人和阿塞拜疆人,開始把蘇聯看作是一個外來的帝國統治的一種形式,而統治者卻是一個在文化方面並不比他們高的民族。在中亞,民族的抱負可能弱一些。但在這裡,這些民族卻受到另外的正在逐漸上升的伊斯蘭認同感的鼓舞,這種伊斯蘭認同感又因人們瞭解到其他地方正在進行的非殖民化而得到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