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歷史上,大規模的戰爭的觸發點都是一些「小糾紛」或「意外」,同樣,戰火也最先由一些小國引燃,布熱津斯基作為研究地緣政治的頂尖學者,似乎一直以來都對那些小國家、小地區異常關注。
在叢林法則所主導的20世紀,朝鮮半島夾縫於大陸與海洋強國之中,必然輪為四戰之地。由此,在《大棋局》一書中,布熱津斯基提出了平衡理論及「歐亞大陸新政治地圖上的五個關鍵的戰略棋手和五個地緣政治支軸國家」,五個戰略棋手為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印度,而五個地緣戰略支軸國家為烏克蘭、阿塞拜疆、韓國、土耳其、伊朗等。實際上,而戰爭之火往往先從這些地緣戰略支軸國家燒起來。
美國哈佛大學西歐研究中心主任斯坦利·霍夫曼曾在《支配地位還是世界秩序》一書中認為,在二戰以後,全球有三個秩序結構,一個是審時度勢的秩序,即由兩個超級大國所主導的規則;一個是聯合國;另外還有經濟秩序,包括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ECC)即後來的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
雅爾塔體制是軍事實力的直接反映,蘇聯只是在這個範圍內取得了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地位。在經濟領域中,蘇聯沒有話語權,美元是硬通貨,在蘇聯陣營中同樣是香餑餑,盧布是軟通貨,只能作為經互惠國家的結算貨幣。因此嚴格說,冷戰時期的「兩極世界」並非「雙頭領導格局」,而只是雙方核毀滅前景下並不對稱的一種恐怖平衡。
英國歷史學家傑弗裡·帕克提到東方與西方戰爭方式的不同。東方國家只會用增加賦稅這一種財政手段,而美國更懂得用金融,運用代理階層的財富分配模式。即美國將戰爭視為經濟模式的一種,不會去意氣用事,做瘋狂的事情,不會去打無利可圖的戰爭。
二戰後,美國在大戰中本土幾乎毫無損傷,並且早早啟動完成了「曼哈頓計劃」,大幅提升經濟力量,美國的勢力進入東亞與歐洲,與蘇聯相遇,一山不能容二虎,兩者的合作關係到此結束,變的勢如水火。在朝鮮戰爭之前,還發生過一起國際大事,即「柏林空運」事件,1947年與1948年,蘇聯利用地理位置之便,試圖排斥英國與美國等在西柏林的地位。在1948年6月24日,蘇聯採取軍事行動,全面封鎖英美等國出入西柏林的在東德領土的必經之路,包括公路,水路和地下鐵路。使西柏林立即變成了一塊死地。面對軍事封鎖,英美兩國聯合行動,以空運方式,從外部向西柏林輸送食物、衣物、燃料和一切所需的生活物資。據基辛格撰寫的回憶錄,《大外交》中的有關敘述,蘇聯的擴張意圖深深刺激了美國,柏林封鎖成為了世界冷戰的開場戲。
二戰時期,中蘇的聯盟成為邊緣國家的噩夢,在二戰之後,美國和蘇聯之間的爭奪,意味著美蘇兩極爭奪全球霸主地位的支配權,布熱津斯基認為,這一爭奪使控制著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世界上最大的海權國家與在歐亞大陸中心居於首位的世界上最大的陸權國家(中蘇集團的地盤與蒙古帝國的版圖相像)相互對立。而其地緣政治的規模再清楚不過:北美洲與歐亞大陸相對峙,影響了整個世界的命運。勝利者將真正地控制全球。一旦最後奪取了勝利,就再也沒有別人擋道。
1945年8月下旬,蘇聯對日作戰後,出兵中國東北的前鋒已經抵達朝鮮半島中西部的開城附近,南鄰韓國首都首爾僅60公里,這即意味著蘇聯勢力即將到達朝鮮全境,而美國的海軍和陸戰隊還在數千公里以外的沖繩,便提出蘇聯就此停下,以北緯38°緯線為界劃分受降範圍,這即是「三八線」的來源。
斯大林出於某種考慮,答應了美國的要求,將軍隊停下來。1945年9月美軍得以順利登上朝鮮半島,並控制了朝鮮半島南端。
三八線以北面積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7%,人口占總人口的40%,而南部面積占總面積的43%,人口占60%。半島北部為工業區,南部則是主要的糧食產區。兩國進駐朝鮮半島後,各自均在自己軍隊的控制範圍內分別扶持聽自己指揮的政權,清洗反對者,大膽地設立了所謂「鐵幕」。1945年底,由美、英、蘇三國外長會議簽署了關於對朝鮮半島進行托管和建立臨時政府的《莫斯科協定》。並組成了美、蘇、英托管委員會,中國因處在戰爭中無法參與,在形式上完成了當初在雅爾塔協議中的約定。
這時,無論是南方的還是北方的朝鮮人,都掀起民族統一運動,要求朝鮮半島統一,反對被托管。由於美蘇兩國扶持的勢力在美蘇兩國的鼓動下互相對立,因此根本無法就朝鮮半島統一的問題達成協議。北方在蘇聯的支援下磨刀霍霍,而被稱為「韓國國父」金九的「臨政派」也被美國當作民族主義者,排除在外,之後金九被陸軍步兵少尉安斗熙暗殺,美國扶植了一位好操縱的代理人,即李承晚集團。李承晚也不甘心偷安半壁江山,多次在公共場合宣稱朝鮮的統一必須通過戰爭解決。
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1948年12月31日,蘇軍全部撤出了朝鮮,半年之後,美軍也全部撤出了韓國,這時,朝鮮半島一下子被抽成了真空,兩個大國留下了兩個勢如水火,互為仇敵的政府,爆發戰爭只是時間的問題。
從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鮮南北雙方共發生二千多起邊境糾紛。「三八線」上不斷地武裝衝突和摩擦,終於引發了一場大規模內戰。
對於1949年的中國來說,與美國相比較,蘇聯首先是中國的北方強鄰,1100萬軍隊及陸軍實力並不弱於美國。對於積弱的還沒有站穩腳跟的中國來說,蘇聯在地緣上的壓力遠高於美國。
1949年的8月18日,毛澤東發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意味著一種站隊,美國的這種幻想很快隨著這一宣告式文章而破滅。而朝鮮戰爭爆發,引起之後美國對朝政策及遠東政策驟然發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