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洪都拉斯並沒有使用旅行手冊,旅店的主人——一位會說英語的白人老頭,拿出一幅20世紀70年代的地圖,仔細地告訴我該如何去博物館。儘管他人很好,但是他推薦的餐廳的確有些慘不忍睹。洪都拉斯的博物館相當先進、漂亮,完全不符合這個國家的經濟水平,看來是外資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洪都拉斯有一個很大而且很雜亂的市場,日用品多來自中國,但是樣式和種類會讓你有種回到60年代的錯覺,除了水果,我想這裡應該不會有任何東西能引起你的興趣,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世外桃源生活!看他們的市場就可以知道,這裡目前仍然是中美洲最不發達的地區,雖然市場看起來還是很繁榮的。
離開洪都拉斯的那一天,我早上四點多就爬起來了,本來是準備趕早車離開洪都拉斯的,結果到了車站才發現大門緊鎖,原來是我出來得太早了。不是我不想多睡,而是那家旅店不僅簡陋而且相當不舒適,讓人毫無睡意。無聊的我只好站在天橋上拍照,希望趕緊打發掉這段時間。
最快樂的國家{薩爾瓦多}
在薩爾瓦多做一個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最快樂?不是美國,不是英國,也不是日本或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答案也許會讓許多人大跌眼鏡,世界上最快樂的十個國家中,有八個都來自中美及加勒比海地區,還有一個是哥倫比亞,也在中美洲附近。發展中國家可以產生最快樂的人群嗎?我想這些中美洲國家的人就算不是最快樂的,至少也應該是比較快樂的。究竟是什麼給了他們無限的快樂?帶著這些疑問,我走進了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
這個國家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落後,全方位的落後。公共交通工具、通信設備、衣食住行都相當粗糙,其實我完全可以把中美洲描述得像天堂一樣美好,照片只展現它們最美麗的一面,然後大言不慚地說,簡單就是美,知足就是快樂,還可以起一個浪漫的題目,例如「薩爾瓦多慢生活」。但是仔細思考一下,世界各地的農村生活好像都挺慢的。知足的確可以快樂,但知足和麻木經常被混為一談,薩爾瓦多人究竟是麻木還是知足常樂呢?
麻木和知足的問題輪不到我來思考,我只是一個旅行者,怎樣找出更多美景才是我要思考的。將近三十年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心中有美,眼睛才能發現美。剛剛離開洪都拉斯那種連青鳥都不去的地方,我來到薩爾瓦多找到住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衝進附近的超市尋找袋裝食物和瓶裝水。像我這樣的城市人,即便走過千山萬水,還是很難擺脫對城市生活用品的依賴。這些東西雖然不夠綠色、不夠自然,但是在生活條件很差的地方,它們卻是非常珍貴的。超市裡漂亮的女售貨員是印歐混血,雖然膚色偏暗,但比白人的皮膚更細膩、更耐看。聖誕節就要來了,她和同事們都戴上了聖誕老人的帽子,以此來烘托節日氣氛。超市牆上廣告畫中的美女也是印歐混血,她穿著歐式風格的連衣裙,梳著印第安人特有的辮子,五官融合了印歐兩個人種的精華,大眼睛、高鼻樑、飽滿的面頰、黑色的眉毛和潔白的牙齒——這種類型的女孩子非常符合中美洲人的審美品位。
把剛剛買來的東西塞進肚子,再灌上幾口無糖可樂,我漸漸從旅途的疲勞中恢復了過來。有了體力和精神,再觀察起這座城市就和之前的感覺又不一樣了。薩爾瓦多的首都聖薩爾瓦多(SanSalvador)是一座擁有五百年歷史的古城,今天我看到的這些建築都是一百多年前從大地震的廢墟上重新建立起來的,因此城市的佈局規劃相對整齊,街道也比較寬闊,只是沒有高大的建築,基本上和20世紀40年代的北京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儘管已經是十二月了,但白天的陽光照射強度依然很強,天氣還是很熱,好在還不至於讓人汗流浹背,海拔近700米的高度,使得這裡比平原上的氣溫低了很多。此時,一路上窗外的景色開始在我眼前閃現,火山、河流、叢林等,真後悔沒有訂到窗口的位置,少拍了不少珍貴的照片。
正在懊悔的時候,一輛公交車從我面前開過去,雖然車子是美國二戰後的老式校車,但經薩爾瓦多人一「折騰」,就變成了迪斯尼的遊覽車,車身上面畫滿了卡通人物,看起來充滿了童趣,我的心情也跟著變好了。
市中心就像一個大市場,除了城市大教堂前的公園裡沒人擺攤,其他各處都擠滿了小商販,你可以將這裡看做原始的CBD。市場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貨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色彩豐富。喜歡使用鮮艷色彩是熱帶人的共性,越是古老、傳統的地方,色彩就越是豐富,就連賣菜的地方也是如此。如果說快樂也有動力,那麼這種動力的來源也許就是咖啡,薩爾瓦多的街頭到處都有流動的咖啡攤位,往往是一位胖老頭或者胖大媽推著一輛手推車,上面放著幾大桶咖啡,下面用瓦斯點著火保溫。咖啡似乎是薩爾瓦多人最常喝的飲料。
正當我站在某座教堂前的台階上環視四周時,一個小孩突然出現在我面前,我拍下了他的樣子給他看,他就像看到了哈利·波特一樣,變得非常興奮,以至於我已經轉身向街心走去了,還能聽到他在背後興奮地用西班牙語對著大人們叫喊著。也許薩爾瓦多人可以在這裡生活得很快樂,但如果要讓我在這裡待一輩子,我可能就會變成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了。還好我只會在這裡停留一兩天,而在這一兩天中,我儼然已經成為了和當地人一樣的、最快樂的人。
食字路口
我不是一個美食家,也沒有去過聖薩爾瓦多的高級餐廳和飯店,我向大家介紹的都是我在聖薩爾瓦多的街頭發現的草根食物,所以我給本節起了個名字叫「食字路口」。
最常在聖薩爾瓦多街頭見到的是流動咖啡車,這點我已經在上面那一節說過了。這種手推車的數量恐怕比若干年前北京賣煎餅果子或糖葫蘆的小車的數量還要多,它已經成為了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咖啡,最常見的主食攤位是賣玉米餅子的,在種咖啡和大麻以前,印第安人最擅長種玉米,因此當地的許多食物都和玉米有關。後來南美人開始種植小麥,麵餅也就隨處可見了,而且還逐漸取代了玉米餅子,畢竟粗糧的味道遠不如細糧香甜、誘人。至於食物的口味,我倒是沒有嘗到什麼特別的,要說吃還要看中國、日本這樣的東亞國家。香腸的製作工藝在全世界流傳甚廣,無論是在亞洲、美洲還是在歐洲,都能買到香腸,而且它現在已經成為了人們最喜愛的食物。
驢友貼士
交通:前往薩爾瓦多需要先飛北美國家(美國、加拿大或墨西哥),然後轉機。
觀光:薩爾瓦多是古代瑪雅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火山、高原、湖泊及太平洋沿岸的海濱浴場景色宜人。薩爾瓦多的城市建築具有西班牙建築風格,而且幾乎每座城市都有中心廣場。
飲食:薩爾瓦多人的飲食是在西班牙美食和印第安傳統美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城市居民主要吃西餐,主食是大米、豆類、玉米、牛奶、水果等,最常見的飲料是可口可樂、啤酒、咖啡等。
瑪雅人的後現代生活{危地馬拉}
危地馬拉是輝煌的瑪雅文明的核心地帶,如今這個國家的國民中有一半是土著,剩下的一半是印歐混血和白人,這是很難得的一件事,因為在其他中美洲國家,土著和印第安人(即現代瑪雅人)基本上已經屬於「少數民族」了。不過也正因為有眾多印第安人,這個國家在使用西班牙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同時,還保留下了二十多種印第安方言,也就是各種瑪雅方言。
雖然人口眾多,但是瑪雅人在這個國家卻沒有經濟地位。他們中的大多數都生活在鄉村,以務農為生,雖然不會挨餓但也僅僅只能解決溫飽問題。那些生活在鄉村的瑪雅人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習俗,包括傳統服裝,他們上身常穿著現代的衣服,而下身則裹著傳統裙子。女性的服飾顏色鮮艷多彩,最為惹眼。即便是在危地馬拉城這樣的大都會中,依然能夠看到她們鮮艷的裙擺。
除了服飾,瑪雅人還保留了一些傳統的生活習慣,比如他們會把重物放在頭頂上頂著走路。想要認出瑪雅人並不是一件難事,他們皮膚黝黑粗糙,身材偏胖,遠遠看去就像東南亞的馬來族,這些特徵使他們和印歐混血人種有著很大的區別。城市裡的瑪雅人後代已經全部西化,他們聽著流行音樂,戴著手錶,吃著薯條,穿著打扮和你我已經沒有太大分別,除了依然偏好鮮艷的色彩,他們還比你我這樣的城市人更加熱情,更樂於和陌生人打招呼。在瑪雅人的城市裡,你絕對不會有冷漠的感覺,他們的態度就像這裡的天氣一樣,充滿了陽光。
瑪雅人對鮮艷色彩的喜愛,不僅僅體現在他們的服飾上,同樣也表現在他們的房子上。在不缺少陽光的熱帶高原上,瑪雅人把古老的危地馬拉城粉刷得如他們的服裝一樣多彩,這些色彩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耀眼。有了這些亮麗的顏色,陳舊的古城馬上就多了幾分生氣,整座城市看起來年輕了許多。這種對色彩的偏好不僅僅是瑪雅人的專有屬性,它也是所有南美人的審美特徵,更是全體印第安人的喜好。
除了房子,他們也把對色彩的偏好表現在汽車上。都說汽車是流動的房子,瑪雅人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示範。於是危地馬拉滿街都是色彩鮮艷的汽車、公交車,如果將來我擁有了自己的一輛車,也許我也會像瑪雅人一樣,給汽車刷上色彩艷麗的圖案,但不知道交管部門會不會讓這樣的車上路。我在危地馬拉還碰到了一位剃頭師傅,他聽說我是中國人以後,表現得相當高興,並還向我宣稱,他其實是蒙古人,真讓我有些哭笑不得。
從我這個亞洲人的角度來看,瑪雅人對飲食的要求並不高。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他們始終處於原始社會狀態,最多也就是奴隸社會狀態,生產力極不發達,吃的東西自然也就很簡單。後來的殖民者——西班牙人在歐洲人中算是最會吃的民族之一,因此瑪雅人在吃的方面才有所改進。在危地馬拉城內,你一定要嘗試四種典型的「後現代瑪雅食物」。
1瑪雅人的香腸
在歐洲人到來以前,瑪雅人很可能不會做香腸,因為這裡的天氣根本不需要儲存過冬的食物,製作香腸的意義自然也就不大了。儘管大家都知道香腸很好吃,可瑪雅文明畢竟還沒發展到那個地步——物質豐富得可以優先考慮自己的口味。因此瑪雅人製作香腸的技術很可能是他們從歐洲人那裡學到的。香腸可大可小,大的比我的拳頭還大,小的只有雞蛋大小。攤販在鐵板上把香腸和麵包弄熱,放在一起抹上當地的醬料,製作出「瑪雅熱狗」。這種源自歐洲的後現代瑪雅食物,儘管看著很像熱狗,吃起來的味道卻比正宗的熱狗要好很多。
2瑪雅人的玉米餅
瑪雅人種植玉米的歷史和亞洲人種植水稻的歷史一樣長,幾千年來他們一直以玉米為主食,如今在危地馬拉最常見的食物就是瑪雅人的玉米餅。賣玉米餅的人通常都是年齡很大的老大媽,她們製作的玉米餅小巧精緻,看上去做法和我們食用的麵餅沒有什麼區別,都是玉米粉加上水揉成餅狀,然後放在鍋台上烘烤而成的。
3冰激凌
現代瑪雅人最愛的甜品就是冰激凌,生活在熱帶的人又怎麼能不愛冰激凌呢?在危地馬拉街頭,除了玉米餅攤位比較常見,販賣冰激凌的流動手推車也有很多。雖然危地馬拉城的海拔高度大約有1500米,但午後的天氣依然十分燥熱,要是此時身邊能出現一輛盛滿冰激凌的手推車,我想任何人也不能抵擋它的誘惑。
4麵餅烤肉(Tacos)
大家都知道墨西哥肉卷,而在危地馬拉,也有一種類似於肉卷的食物——麵餅烤肉(Tacos)。瑪雅人並沒有簡單地用麵餅把肉捲起來,他們將番茄、洋蔥、肉屑撒在麵餅上,平放在盤子裡,看起來很像一道菜。肉屑用的都是精瘦肉,就算有油也在製作的過程中被消耗掉來了,因此吃起來口感很好。西紅柿和洋蔥也被處理得十分香甜,對我來說,麵餅烤肉的味道比墨西哥肉卷要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