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根據寶寶生長發育的特點,其衣著和成年人相比只要略微多一點就可以了。並且,寶寶啼哭,手足舞動,這是他們的一種鍛煉方式,也能產生一定的熱量。我國民間有句俗語,叫做「若要寶寶安,須帶三分饑與三分寒」,這句話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對年輕父母如何正確撫養寶寶,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因此,冬季要注意嬰幼兒房間的通風換氣,3周以內的嬰兒可在室內進行空氣浴,每次1∼2分鐘,但室溫不應低於20℃。有條件的話最好進行水浴,水浴時室溫應在18℃∼20℃之間,水溫應在35℃∼36℃之間,最好用澡盆給新生兒洗澡並且動作要迅速,遇上晴天應當讓孩子到戶外接受陽光照射。
此外,嬰幼兒不能用電熱毯取暖,因為電熱毯是持續供熱,如果此時孩子全身又捂得很嚴實,散熱不靈,就會使體溫隨著被窩內的溫度不斷上升,高熱和大量出汗時間一久就會對孩子的循環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
所以說,冬天時,家長應該時刻注意嬰幼兒的保暖問題,但保暖要講究科學性,不宜過暖,以免「中暑」。
3、正常處理嬰幼兒發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看到有些家長用手摸一摸孩子的頭,摸一摸孩子的手心,感到皮膚發燙,就認為孩子是發燒了。有些家長認為,只要孩子的體溫超過37℃就是生病了。其實,這種認識並不是完全正確的。
事實上,發熱是嬰幼兒十分常見的一種症狀,許多疾病在一開始時就表現為發熱。正常小兒腋下體溫為36℃∼37℃,如超過37.4℃可以認為是發熱。但是,小兒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常常可以出現一些波動。比如在傍晚時,小兒的體溫往往比清晨高一些。小兒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或者像上面例子中,小兒的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原因,也會使體溫升高一些。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的症狀和體征,一般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另外,有些孩子經常出現手足心發熱。有的家長一拉孩子的手,發現手心很熱就認為孩子是發燒了,盲目地給予退熱藥。其實,小兒的手足心熱並不一定就是體溫高。如果測一下體溫,很可能在正常範圍。孩子手足心熱,從中醫的角度分析,是因為陰虛火旺,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孩子有"虛火"。可選用生地、麥冬、丹皮等滋陰清熱之品。同時讓孩子多飲水,多吃青菜和水果,也可以經常用菊花泡水頻飲。
而對於小兒發熱,不能單純地著眼於退熱,而應該積極尋找發熱的原因,治療原發病。
概括地講,小兒發熱的原因可以分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無論哪種因素導致的發熱,原則上都不需要首先給予降溫處理。因為體溫的升高是人體的自然防禦反應,可以使抗體合成增加,吞噬細胞活性增強,有時還有助於診斷和預後的判斷。如果退熱處理不當,可能會挫傷機體的自然防禦能力,還有可能會掩蓋症狀,延誤診斷和治療。
雖然如此,對體溫過高或高熱持續不退的患兒,為避免引起腦細胞損傷和由於體溫過度升高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還是需要適當的降溫措施。尤其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和高熱伴極度煩躁的患兒,及時採取降溫措施還是很必要的。
臨床常用的降溫措施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物理降溫,一種是藥物降溫。具體應用哪一種降溫方法為好,應該根據患兒的年齡、體質和發熱程度來決定。
另外,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東漢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在他的著作《傷寒論》中說:「身大熱,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說發燒的人雖然體溫很高,身上反而感覺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體內寒氣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時如果選用抗生素等寒涼藥物輸液消炎退燒,會把外在的一些寒濕之氣直接帶進體內。
對發熱的患兒護理,家長應注意「三宜」與「三忌」
「三宜」:
宜保持空氣流通。
宜多飲水。飲水可補充因發熱而蒸發的水分;飲水後出汗,水分的蒸發可幫助退熱。若出汗較多,應及時擦乾,以防感冒。
宜選用適當的退熱措施。物理降溫是首選的退熱措施。可打開門窗,或利用風扇加速空氣流通,當然,風扇不能對著患兒直吹。還可採用冰或冷水敷頭頸、腋下及雙側腹股溝的方法退熱。冰敷時,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皮膚凍傷。另外,用35%∼40%的酒精或30℃左右的溫水拭浴,可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加速水分蒸發,也是一種相當簡便的退熱方法。酒精拭浴時,要注意不要拭浴頭面及胸前。當物理降溫方法的療效不佳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適當的退熱藥。
「三忌」:
忌門窗緊閉,衣著過多。門窗緊閉,不利空氣流通,衣著過多,有礙熱的散發與蒸發,均對退熱無益。
忌濫用退熱藥。退熱藥多有副作用,有的甚至可引起白細胞減低、出血、溶血等嚴重反應,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忌退熱過快。退熱過快、過猛,可致小兒體液大量丟失,引起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熱應溫和,不宜操之過急。
不要被「假髮燒」所蒙蔽
我為什麼說孩子會出現「假髮燒」現象呢?因為孩子的體溫會受到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例如鄰居許大爺家的寶寶,曾經就因為「假髮燒」把全家人都折騰得夠嗆。
那天,許大爺給我打電話,說他家的寶寶體溫經常可以達到37.5℃,這讓他非常緊張。因為他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觀察,得出這個結論的。他說每當孩子吃完奶後,或者哭鬧後,體溫就會增高。於是我讓他在孩子安靜時再測測體溫。一天後,許大爺又打來電話,說結果一切正常。然後急切地問:「那我的孫子健康嗎?沒有什麼毛病嗎?」
其實,孩子體溫易波動,還會受環境及運動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影響。也就是說,體溫升高不一定就是發熱。若僅有短暫的體溫波動,多在37.5℃∼38℃之間,又沒有其他異常表現,家長可繼續觀察孩子體溫變化,一般不需任何處理。
另外,無熱不一定無病,熱退也不等於疾病已經痊癒。所以,退熱不是目的,關鍵還是在於對原發病的治療。對確認發熱的孩子,要分析發熱的原因,判斷是感染所致的發熱,還是其它因素所引起的發熱。並且要注意觀察發熱的熱型和伴隨的其它症狀,以便及早做出正確診斷。
4、孩子多汗原因多
經常有父母找到我,說自家的孩子特別愛出汗。最初以為是天氣太熱的原因,但時間長了,發現寶寶一年四季都愛出汗,而且一活動就大汗淋漓。還有一些家長說寶寶睡覺時愛出汗、寶寶小腳常常出汗……這些父母不知道寶寶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地出那麼多汗,所以會武斷地認為寶寶一定是生病了,其實不然。
我們知道,汗是由皮膚汗腺分泌的,汗腺是人體皮膚調節體溫的重要結構之一。小兒時期由於新陳代謝旺盛,平時活動量大,尤其是嬰幼兒皮膚含水量較大,皮膚表層微血管分佈較多,所以由皮膚蒸發的水分也多,出汗就會比成人多。他們在活動、吃奶過急、玩得興奮時就特別容易出汗。
引起寶寶多汗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寶寶多汗大多是正常的,醫學上稱為生理性多汗。如夏季氣候炎熱導致小兒多汗;嬰幼兒剛入睡時,頭頸部出汗,熟睡後汗就減少;寶寶遊戲、跑跳後出汗多,一般情況很好;冬天寶寶衣服穿得過多,晚上被子蓋得太厚,加上室內空調溫度過高,使得寶寶過熱而出汗多。有的寶寶出汗僅限於頭部、額部,俗稱「蒸籠頭」,亦是生理性出汗,父母不必擔心。
寶寶由於某些疾病引起的出汗過多,表現為安靜時或晚上一入睡後就出很多汗,汗多可弄濕枕頭、衣服,稱之為「病理性出汗」。造成寶寶病理性多汗的原因一般可以從以下幾種情況判斷:
多汗出現的時間。如活動性佝僂病多數是在晚上睡後多汗,深睡以後汗液逐漸減少;結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則為通宵多汗,這就是中醫所說的盜汗;空肚子時多汗應考慮低血糖症;蹲下突然站立起來時多汗應注意腦部暫時缺血引起的體位性低血壓。如果寶寶睡眠中出汗,醒來後汗止者,稱盜汗;不分夜寐,無故出汗者,稱自汗。
多汗與伴隨症狀。多汗伴枕禿(即俗稱小兒脫帽圈)和方額頭、肋骨串珠等骨骼改變的,多為佝僂病;多汗伴低熱、食慾減退、消瘦等,可能是結核病和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多汗伴遊走性骨關節腫痛和心率增快等症狀,可能是風濕病。
多汗與年齡。嬰幼兒多汗,可能是活動性佝僂病;年長兒多汗可能是結核病、風濕病和寄生蟲感染等。反覆呼吸道感染的寶寶由於體質較弱,也容易出汗。
多汗的部位。全身性多汗多半是感染性疾病和風濕熱、低血糖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引起的;身體的一側多汗則可能有腦部病變;頭部多汗多見於佝僂病。
夏天那麼熱,為什麼有的寶寶不出汗呢?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愛出汗。一般情況下,不愛出汗的寶寶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寶寶。但是任何情況都要從綜合的角度來看,寶寶不出汗,平時又沒有任何異常的病症,那就還算正常的情況。不過從西醫的角度來說,寶寶不出汗,可能是其汗腺分泌系統出了問題,也就是閉汗症。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人為造成的。比如說夏天寶寶一直處在有空調的房間裡,室內溫度過低,也可能造成寶寶不出汗現象。
不經常出汗,這對於寶寶的健康有害無利,汗腺不暢,就喪失了一條重要排毒管道,也就失去了一道免疫防病的重要防線。
因此,我建議家長,無論自己的寶寶愛出汗還是不愛出汗,家長都要從順應四季節律和生命規律出發,該出汗時就要讓寶寶出汗,而且要多出汗,因為通過像運動等方式讓寶寶排汗,對其身體是大有益處的。而對於不出汗的寶寶,家長應帶他到醫院去檢查。此外除先天汗腺閉塞症、或植物神經系統疾病,如確屬病態,就要接受治療。
怎樣護理自己多汗的小寶貝呢?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盜汗多屬陰虛,自汗多屬陽虛。出汗多易造成陰津虧損,陽氣受傷。在分泌的汗液中,主要成分是水、鈉、氯及鋅元素,故出汗多的孩子容易丟失更多的水分、鹽和鋅,從而導致血鋅降低。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與兒童的生長發育、免疫功能、視覺以及性發育密切相關。兒童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對於鋅的需求量比較大,大量出汗會使鋅丟失過多,造成體內缺鋅,自然食慾減退。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增加一些富含鋅的食物,如牡蠣、瘦肉、動物內臟等,也可適當補充一些鋅劑,如葡萄糖酸鋅、甘草鋅等。另外寶寶出汗多時家長要多給孩子喝水,喂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保證代謝的需要。飲食忌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