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行散文-生活卷 第43章 保養與治療
    前幾年,有一次遇見周有光先生,其時他年逾八旬,可是面目白潤,神情清朗,如健壯的六十許人。我問他有什麼養生之道,他說:「也沒什麼,只是盡量不吃藥。」他的夫人張允和女士,昆曲名家,是我的熟人,對於他們的家常生活,我略有所知,是雖不豪華而相當講究,於是從他這簡單的答話裡我悟出一點養生之道,是以「保養」為主,萬不得已再乞援手「治療」。說到此,我不由得想到《史記·李將軍列傳》末尾那句話:「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什麼是大?我們的傳統有不成文的規定,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之後那兩宗,「治國」和「平天下」。古人說天下等於說四海之內,也就等於今日所謂國,於是古人的兩宗就凝縮為今日的一宗,治國,具體說是求國家富強,社會安定,絕大多數人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具體說是分,合則仍是一個字,「治」,反之為「亂」。求治而不亂,古人的想法是從「民為本」的「民」做起,其意若曰,人民都好了,國自然會治。人民怎麼能都好?以小喻大,要保養,換為直說,是要以「教養」為武器,求人人能辨別是非好壞,自願取是捨非,取好捨壞,或只是從消極方面說,有所不為。

    現在是什麼情況?目所見,耳所聞,是為數不少的人無所不為。其上者(或說有各種形式的權者)貪污;其中者(或說有力者)偷盜搶劫;其下者(無權,有力而不大)欺騙,花樣更多,由造假證件、假鈔票直到販黃、偷印暢銷書。顯然,這現象是亂,不是治。亂有原因。原因不是不求治,也不是不想由民做起。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是拜金主義加享樂主義的風太猛。

    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是孿生兄弟。拜金,錢至上,不管是怎麼來的,有就可以享樂,而且有榮譽。享樂,樂幾乎都是用錢換來的(如古人說的四時讀書樂當然就不在內),項戴黃金,高級飯店吃大菜,住別墅式洋房,出門坐奔馳,也是舒適之外有眾人艷羨的榮譽。與這類榮譽相比,雷鋒的行好事又算什麼,不過替孤寡老太太把糧食送到家裡而已。關鍵就在於絕大多數人的眼已經不看雷鋒,而死盯著金錢和享樂。人人追,成為「風氣」,其力之大就成為不可抗。古今中外的許多事可以為證,舉個典型的例是女性的裝飾腳。高跟,遠於自然,纏為三寸金蓮,更遠於自然,可是一旦成為風氣,有幾個人曾經抗而不從,甚至「想」抗而不從?所以,現在的大問題是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成為風氣,而政治覺悟和雷鋒沒有成為風氣。值得歡迎的沒有成為風氣,不值得歡迎的反而成為風氣,自然也有原因。追根,很複雜,其中有些還難免不好說,所以決定跳過去,說治療。

    保養,是求主要以「德」治。德治是理想,總難免與實際有距離,以御車為喻,德由車前拉,還不能好好前行,只好由車後推一把,這推的力量是「法」。法是發現有病,對症下藥。有時病太重,需要應急,當歸、甘草之類不行了,由幾十年前就想出,而且不斷用的一味藥,是「運動」。這是認為大病必須猛藥治,用意不壞,問題是療效究竟如何,還要靠時間來驗證。而談到時間,我不由得想到50年代初的三反五反,與現在相比,彼時的病總不能算做很重吧?這是靠治療,當時以為根除,過一段時間反而更重了。可見想根除,只辦幾件大案要案還不成,重要的是找到根,那是拜金主義加享樂主義的風氣,下決心除惡務盡。

    風氣是大家都願意如何如何,覺得如何如何就有榮譽。由渴望發發發,腰纏萬貫,衣食住行都大闊特闊,變為安於寒素,甚至寧願寒素,必是很難的。而如果不能這樣,只是一時用猛藥,處理幾個碰到點子上的,幸得一夜安睡,次日雞鳴而起,人們仍是渴望發發發,大闊特闊,貪污、搶劫、欺騙一類事就不會死(假定曾經死)而復活嗎?「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所以圖治平,還得下大網撈大魚,即求改變風氣。其實就是培養人,求現在的順流而下(為金錢、享樂而無所不為)變為逆流而上(嚮往道德、學問、科學、藝術等有高尚價值的)。這是變主要靠治療為主要靠保養,語雲,百年樹人,總當很難吧?又,先是嚮往鈔票,唯物,變為嚮往道德、知識之類,唯心,想有成,就必須於重視精神文明的空話之外,多聚集保證的力量。這保證的力量,大到制度,小到零碎規定,萬言難盡;而總的精神則很簡單,是向上,不只能夠得榮譽,而且容易得溫飽,向下,路坎坷並很容易鑽入法網是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