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行散文-生活卷 第17章 周 婆 制 禮
    偶然想起一個故事,記得見於《妒記》,手頭沒有這書,只好不引原文,單說故事。東晉謝安,雖然有宰相的高位,淝水之戰轉危為安的大功,卻怕太太劉夫人,想再收個年輕漂亮的,風流風流,自己不敢說,托子侄輩去試探。子侄輩引古禮,說婦女以不妒為尚。劉夫人問古禮為何人所制,子侄輩答周公。劉夫人說,如果是周婆,就不這樣說了。這高論,推想廣大的女士諸君必是堅決擁護的。

    我也擁護,是根據另外的理由,這理由是:凡有所論,或擴而大之,凡有所行,都要既適用於己,又適用於人;不可如俗話所說,「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我的。」

    這理,說容易,難在行。如果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想法不錯,還要加上難在信。「人生來都是平等的」,「不要以為自己什麼都對,什麼都行」,「要捨己為人」等等,大家都聽慣了,甚至聽膩了,這證明說確是容易。行呢,謝安想風流,幸而他在內懼內,不然,劉夫人就只能去作《秋扇賦》了。外就諸如此類更多,如清末戊戌變法,六君子身首異處,不是那拉氏佔了理,是因為她有勢,不許講理。這理是周婆制禮之理,其精義是人己不異,「凡事要換個地位想想」;可惜信此理者經常是六君子一流人,而不是那拉氏一流人。這也有原因,是有些人需要此理保護,有些人不需要。

    人己不異,其難也是由來遠矣。孔老夫子著重說,應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消極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積極的)。他的高才弟子子貢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他說:「賜也非爾所及也。」這是理想求而實際難於做到。

    可悲的是,如我們眼所見耳所聞,有不少人,無此理想,自然也就不求。不是一切不求,是求自己經常處於把己之所不欲強加諸人的地位;而一旦真有這樣的機會,那就為所欲為。二十多年前,紅衛英雄的豪俠行動是個好例,以他人的苦難為樂,於是許多人就輕易地去見上帝了。記得一個已作古的老友說,人也可以用個特殊的標準分類,即路旁放置一個人,言明可以任意過去打,過去打的是一類,火速躲開的是另一類。我們的同胞,也許有不少會過去打吧?任何明眼的人都會看到,這種過去打的思想和行為是最大的歷史悲劇和民族悲劇。如何能避免?良藥不少,周婆制禮精神可能是其中重要的一種。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