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室內無空調,常常坐立不安,只好看電視,希望注意力跳上熒屏,暫時忘掉高溫。看,不期望得什麼印象而印象還自來。其中並且有大塊頭的,是彗木相撞和棉包摻假。何以視為大?是因為罕見到連想也想不到。稀奇,難免有些感觸。所觸,彗木相撞屬於天,棉包摻假屬於人,於是一滑就滑到太史公司馬遷的「欲以究天人之際」。我率爾操觚,向來不敢碰大問題,這次卻想狂妄一下,也究一次天人之際。學青少年,說幹就幹。
彗星頭部碎塊撞木星,若干次,都因為離得遠(七億公里),且在背面,靠肉眼,直接看不見,只好間接,看報紙的敘述和形容。據說,破壞力確是夠大的。於是驚詫之餘,想到我們置身其上的小(只是木星的千分之一)地球,沒有被撞的危險嗎?天道無私,自然有。可怕,於是想到同道,或同病,古代的杞人,並明白表示,要為他翻案云云。我同意翻案,理由又不只是來個不速之客撞擊。講理之前,數典不忘祖,先說說這位杞人。《列子·天瑞》篇: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無,下同)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你)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
這「奈地壞何」不是承上;如果是承上,我們就真可以推這位杞人為先知先覺了。
先知先覺,是因為天覆地載,人都以為安全,他偏偏以為不安全。誰對誰錯?是杞人對了。但還憂得不夠。這不當怨他,因為其時對於外界,人類的所知還非常少。所知多了,憂慮反而會增加嗎?可以說是,因為有些切近的,我們有所知,會感到不安全。也可以說不是,因為有些玄遠的,我們還無所知,也就會感到不安全。前者包括多種情況,可以總稱為意中的,如地球構造有大變化,太陽系內另一天體飛來,太陽老化,等等,都是,只要有一種光臨,我們微弱的生命必抗不了。後者包括更多的情況,可以總稱為意外的,如銀河系出了什麼亂子,或與另一個什麼星系相撞;現在宇宙仍在膨脹,也可能轉為收縮;也許真有個反物質的宇宙,則一旦與我們這個物質的宇宙相會,就會真變為零;還會有更大的變,是規律的改變甚至消亡:無論哪一種情況出現,我們的生命也就難得繼續下去。有人也許會說,這是更離奇的杞憂,實況是寒來暑往,我們仍可以平安地活下去。我接受這樂觀的想法,所以也就仍舊拿筆寫,並希望能上版面,有人看。但是撇開日常生活,講理,我們總當步杞人之後,承認已經有生、住,必將有異、滅。
還沒滅,就應該好好地活下去。這就過渡到另一種關於人的杞憂,是許多現象,其中一種使人驚心動魄的是棉包摻假,證明時風已經成為為撈錢而無所不為,長此以往,我們還能活下去嗎?我幼年住在農村,家裡也種棉,上市賣,未去籽的名子棉,已去籽的名皮棉,都求質量好,易於出手,賣好價錢。所以看到摻磚塊、摻垃圾的劣質皮棉,就大惑不解。所惑有三種:一是怎麼會產生這樣的奇想,以及有膽量幹這個;二是何以居然能夠賣出去;三是有什麼力量能夠傳染,遍及華北數省。承洞明世態的人相告,這不過是百川歸海的一個小支流,並不值得大驚小怪。百川都包括什麼呢?據說是五花八門,說也說不盡。舉其犖犖大者,如賣權與貪污受賄,造各種假,用多種形式賣色情,偷盜,搶劫,直到法律不問的投機、小本暴利等都是。形式萬殊,所求單一,是不公道地掏別人口袋裡的錢,往自己的口袋裡裝。其結果呢,是世風,錢至上;世態,社會成為爭奪錢的戰場,犯罪層出不窮。
對付犯罪,世間有成例,是繩之以法。這沒有人不贊成,問題是罰幾個,逮捕幾個,判處幾個,能不能改變錢至上的世風,以及能不能殺一儆百。我看不容易。見聞也證明不容易。比如用色情賣錢,像是越禁越多,專說KTV包房,起初是「南風之熏兮」,曾幾何時,北國也遍地皆是了。棉包摻假也是個好例,與前些年的造幾瓶假酒相比,真是附庸蔚為大國了。就看著它這樣發榮滋長嗎?或曰,用法堵截就不是看著。但問題是,為掙錢而無所不為的力量如山之倒,區區的法又能怎樣?充其量使今天的一百減為九十九,至於明天的增到一百一十,又只能看著。法的性質就是這樣,馬後課且不說,還不能如上衣,使人人身上披著一件。不幸的是,當前,數量過大的人,身上披的是錢至上的思想。所以,為了根絕至少是減少犯罪,就必須改造錢至上的思想。
這顯然不容易。但要求是明確的,即老話所說:對人,變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己,變為「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或總的說,要「真」改變價值觀念,把錢至上從頭腦裡請出去,換為《左傳》的立德、立功、立言。這可能嗎?顯然,必是很難。但是,如果不能放棄「人人都能好好地活下去」這個理想,我們就只能勉為其難。事實是我們也想勉,如「建設精神文明」的聲音也在耳邊響就可以為證。建設是願望,求實現,要「行」,不停止於空喊。如何行呢?一言難盡。但也未嘗不可以舉其至大者,曰提高人民的教養。語雲,百年樹人,看來我們命定要俟河之清了!悲觀無濟於事,所以不如厚古,「畏聖人之言」,那是《論語·子罕》篇所記:「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往,是求以德代錢,也是理想。我們的經驗是,理想經常與事實相距很遠,而事實總是更硬;到手忙腳亂時期,只能先對付硬的。這是治標的辦法,有可見的優點,如棉包摻假的人就真有幾個(也只是幾個!)抓起來;也有不可見的缺點,是很可能,另一些人正在往糧包裡摻假。棉包摻假的結果是無衣,擴張到糧,就將成為無食。不可能嗎?頭腦裡裝著錢至上,任何壞事都是可能的。所以我就不能不有擴大的杞人之憂,即天道遠之外又加上人道邇。邇,近也,就更可怕。比如彗星撞木星,成災,乃遠在七億公里之外,天高皇帝遠,就可以不當一回事;鄰居被撬鎖,大包小包捲走就不然,距離僅幾米,唇亡齒寒,就必致寢食不安。如何才能安?要待世風變。於是又不能不慨歎,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歎完了又能怎麼樣呢?深味人生,也只能懷抱著天道加人道的杞憂,「饑來吃飯,困來即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