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華為最強的一個技術是光纖技術,它是世界上最早用光纖的企業之一。由於起初跨國公司已經佔據了中國的城市市場,華為在開發出程控交換機之後只能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農村地形複雜,傳統的技術難以覆蓋廣大的地域,所以華為只得採用當時並未成熟的光傳輸技術,形成了一套非常適合中國農村的解決方案。同樣,華為在2G時代沒有市場份額,因此一開始就賭上了最先進的軟交換技術,但是西門子、愛立信這些公司在考慮從2G升級到3G的時候,首先考慮的都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已經有的產品,鎖定自己已經有的客戶,這反而使得它們更加畏首畏尾。華為在全球第一個實現了軟交換的3G項目,並打入中東、歐洲等市場。
中國企業的這種「窮人的創新」是否有其局限性呢?如果一個行業難以被拆分成模塊化,而是必須依靠一個完整的系統,中國企業的模仿和創新就難以奏效。以化妝品市場為例,決定競爭力高下的不僅僅是成本,也不在於技術,而是一個複雜和嚴密的體系,從原料的採購,到產品的開發設計,到精心設計的促銷和品牌推廣,一環扣一環。中國的企業儘管可以在個別環節突破,比如對某個概念進行炒作,或是大面積推廣營銷渠道,但是最後總是輸在整體系統的競爭力方面,這就是為什麼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等跨國品牌在中國的地位一直巋然不動的原因。中國的金融機構難以發展起來,同樣也是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銀行的競爭力不僅僅體現在硬件或產品,更體現在公司治理、信用體系、公司文化等多個方面,很多成功的秘訣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隱藏知識」。在這些行業,中國企業的劣勢就比較明顯。
然而,這些瓶頸正在逐漸被打破。很多行業變得越來越開放,也逐漸出現了更多專業化的設計公司和研發公司,這使得新的公司和小的公司更容易獲得外部支持,跨國公司對技術的壟斷逐漸被打破,新的進入者就更容易在統一的競爭平台上和傳統的跨國公司進行合作和競爭。
異軍突起的中國企業開始從容地向海外市場擴張。它們是不按牌理出牌的選手,它們的出現改變了全球經濟的競賽規則。那些習慣於領跑、習慣於沒有競爭對手的跨國公司,突然發現中國企業的身影就在它們的後面,這些後來居上的對手咄咄逼人,而且充滿了趕超的激情。正如美國經濟學家傑弗裡·薩克斯(JeffreyD.Sachs)說的:「我終於理解了9%的經濟增長率意味著什麼——一個從不停止運轉的經濟,工作晝夜不停地輪班倒以彌補失去的時間。對中國而言,需要彌補的時間是550年。」
鞋子可能是高科技,但電腦絕對不是高科技
已故的商務部原部長呂福源同志曾經到廣東視察。一位企業家在向部長匯報的時候說,他原來是做鞋子的,現在開始生產電子產品。部長非常高興地說:「你很了不起嘛,從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了技術密集型產業。」企業家嘿嘿一笑,說:「部長,我原來做的是鞋子的模具,倒是還可以算得上有點科技含量,現在做電子產品,找一些打工妹組裝,是做地道的勞動力密集型產品!」
這個故事反映出中國對外貿易正在發生的靜悄悄的變化。過去的貿易是典型的產業間貿易。中國生產鞋子,美國生產飛機。生產鞋子的國家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所以就集中生產和出口鞋子這種勞動力密集型的產品;生產飛機的國家有高科技,所以就集中生產和出口飛機這種科技密集型的產品。按照比較優勢理論,這兩個參加國際貿易的國家都能夠獲得利益。不過,這樣的國際分工很容易會讓生產鞋子的國家感覺鬱悶。正如薄熙來同志做商務部部長的時候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中國出口一億雙鞋子才能換回一架飛機。
值得慶幸的是,國際貿易的格局正在變化。現在的國際貿易更多的是產業內貿易。任何一個行業,鞋子也好,飛機也好,都可能會被拆分為許多不同的生產環節,這些生產環節又可能被分配到不同的國家。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空中客車A320已經在天津投資建了一條總裝線。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這在托馬斯·弗裡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書中有很好的詮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多工作流軟件,這樣就使得生產環節可以被拆分出來,分配給世界各地的不同的人們去做,最後又可以非常方便地將之組裝起來。一個大家已經熟知的例子是筆記本電腦的生產。芯片可能在美國生產,主板可能在中國台灣生產,鍵盤可能在越南生產,顯示器或許是在馬來西亞,但是最後會在蘇州或是福建組裝。一件產品在進入市場之前,就已經周遊了世界一圈。
我們過去講外資到中國,都認為老外圖的是中國的勞動力便宜。但是這已經是一種過時的看法。中國的剩餘勞動力有可能已經到了從供給過剩到供給不足的拐點,勞動力的成本以後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中國的土地價格也可能會上漲。隨著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成本也會提高,那麼,外資會不會捨棄中國,另尋新歡呢?很難。因為對外資企業來說,中國在吸引投資方面的最大優勢是沿海一帶已經形成了高度成熟和複雜的生產網絡。一家較大的外資企業旁邊,會有數十家、上百家甚至上千家供貨商為它提供零部件。如果外資撤走,它很難在一夜之間帶走所有的供貨商。
如果外資不大規模撤出中國,那麼中國的對外出口仍然會非常強勁。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的貿易順差不可能急劇減少。中國現在參與產業內貿易的形式表現為加工貿易,即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然後在國內加工、組裝。既然是加工貿易,出口的價值肯定要大於進口的價值,否則就沒有意義了。而且,隨著中國國內配套生產能力的提高,進口和出口之間的價差會越來越大。過去我們進口需要9元錢,組裝之後以10元錢賣出去,在國內只賺1元錢,但是現在可能是進口僅僅需要3元錢,組裝之後賣10元錢甚至更多,這些價差都會轉化為貿易順差。
美國越來越熱衷於指責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但是,在產業內貿易的格局下,這種對貿易數據的統計是非常具有誤導性的。現在的國際貿易統計只能按照所謂的原產地原則統計出口,很難區分在某一個國家之內真正實現的價值增加。假如說天津組裝出來了空中客車A320,那麼這也能算做「中國製造」嗎?事實上,中國對美國大量的貿易順差,是由在中國投資的美國企業,從事加工貿易之後出口美國形成的。我們曾經大體作過一個估算,如果扣除這一部分「在中國的美國人對在美國的美國人」的貿易順差,「中國人對美國人」就沒有貿易順差了,甚至可能是貿易逆差。
我們過去劃分產品和產業的標準也要改變了。過去的產業政策習慣於劃分勞動力密集型或是科技密集型產業。但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中也有高科技的生產環節,高科技產業中也有勞動力密集型的生產環節,我們又該如何去區分呢?還是拿鞋子說事。是的,鞋子確實是典型的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但是我們在廣東東莞參觀的時候,卻發現一家鞋廠還生產帶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鞋子!美國的治安環境越來越糟糕,校園暴力層出不窮,所以美國的富人會給他們的孩子定做這樣的高科技鞋子,萬一孩子被綁架了也好知道到哪裡去了。這樣的鞋子價格比筆記本電腦還高。你說它是勞動力密集型產品還是科技密集型產品?電腦常常被視為高科技產品,但是在中國,生產電腦的企業所做的事情往往只是把不同的零部件組裝起來,你說它是勞動力密集型產品還是科技密集型產品?生產芯片的企業肯定是高科技企業,但是最後要生產電腦的企業,往往是專門做最後一個環節的組裝和裝配。所以,鞋子有可能是高科技,但電腦絕對不是高科技。
出口病
中國經濟遇到的問題,有的是因為我們過去做得不好,有的則是因為我們過去做得太好。成功是失敗之母。在過去20年時間裡,出口的高速增長改變了中國經濟的面貌。中國經濟只用了20年的時間便一躍成為世界工廠。中國出口的產品,上至高科技產品,下至3元錢一條的領帶、10元錢一條的褲子。在全球市場上,只有中國能夠既和美國競爭,又和非洲國家競爭。美國記者薩拉寫的《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一書,記述了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一年時間不買中國產品的經歷。和全世界的消費者一樣,美國的消費者也被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寵壞了。做母親的想給孩子買一雙運動鞋,打電話給美國的製造商,人家說,我們從20世紀50年代就不在美國生產鞋子了。
但為什麼中國要出口這麼多呢?是因為中國的產品價格便宜、質量可靠嗎?中國產品的價格的確便宜,很多出口產品的價格比在國內的價格還低。過去20年內,中國產品的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即使物美價廉,為什麼一定要賣給美國人呢?為什麼就不能賣給中國人呢?賺美元是賺錢,賺人民幣難道就不是賺錢了嗎?
我們的出口之所以多於進口,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辦法把所有中國製造的產品都買下來。首先,中國人的收入增長不夠快,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國家得到的財富越來越多,但居民得到的財富份額卻在減少。地區間、城鄉間、國有部門和非國有部門間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富人越來越富,窮人也越來越多。其次,我們的收入無非分為消費和儲蓄兩個部分。消費是在現在花錢,儲蓄是為了應付將來花錢。中國的儲蓄率在全世界算是很高的,因為我們的預防性儲蓄太高。換言之,中國人缺乏安全感,沒有完善的養老保險、失業救濟、醫療保險,我們只得沒日沒夜地工作,盡可能地為自己多攢錢,為家人多攢錢。正是由於國內的消費不足,所以中國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沒有辦法全都賣給中國人,只好為剩餘的產品尋找海外市場。
為什麼中國的企業熱衷於出口?首先是拜全球化之所賜。全球化使得「世界變平了」。哪怕是中國的這些剛剛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小企業,一樣能快速地進入全球市場。不知道該賣給誰?沒關係,沃爾瑪知道,它會把訂單送到你的門口。不知道該如何配送?沒關係,UPS(美國聯合包裹)可以幫你來做。想到全球市場去嗎?只要買一張通向全球市場的列車車票,就可以馬上出發。相比之下,要想開拓國內市場,恐怕要麻煩得多。交通運輸成本太高。公路是修了不少,但全世界70%的收費公路都在中國;全中國人均擁有的鐵路長度只有大約一根香煙長。即使再修更多的鐵路、公路,各種交通運輸的管理難以協調,物流配送不能達到「無縫鏈接」。如果企業出口到國外市場,信用證一開,大體上收款就有把握了,但在國內市場做生意,第一次、第二次合作可能非常順利,可是第三次等你發貨過去,可能就石沉大海了,到最後所謂的合作夥伴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出口到國外,有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出口退稅、匯率低估、勞動力便宜,甚至土地的價格都會享受補貼,但如果到國內市場銷售,恐怕遇到的是層層盤剝、處處設防,國內的地區保護主義,應付起來甚至難於國外的保護主義。
金融危機之後,再想繼續過去的出口強勁增長,已經是不可能的了。這次金融危機影響了美國人的消費。消費占美國的GDP高達70%,如果消費萎縮,美國將經歷較為持久的經濟衰退。由於美國家庭過去一直是借債消費,所以才導致美國的貿易逆差越來越大。但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家庭的債務增加,收入減少,必然會被迫減少消費,增加儲蓄,美國的貿易逆差也一定會減少。事實上,最近兩年,美國的貿易逆差占GDP的比例已經迅速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減少,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就一定會減少。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產品都是價格低廉的必需品,因此出口下降未必劇烈,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美國收入最低的家庭中已經有很多出現了資產負債表危機,他們負債太多,但債遲早是要還的,因此將不得不更加節衣縮食,而這些家庭消費的大部分產品是中國製造,因此中國出口產品的比例將很可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