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激勵人。激勵人,是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開發人的潛能的關鍵。激勵人,重點是激勵創新,因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新能否形成氛圍,取得實效,與對人的個性的尊重密切相關。尊重個性就是保護創新;抹殺個性,沒有「不同」,就沒有創新。尊重個性,鼓勵創新,必須發揚民主。創新的目的是認識和遵循科學規律,而科學是和民主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激勵人,要以物質利益為基礎,因為物質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同時,要高度重視精神因素,因為人不僅有物質需求,還有精神需求,精神需求是比物質需求更高級的需求。
建立健全激勵人的工作制度,重要的基礎性環節,是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為員工提供平等的競爭機會、成才機會和發展機會。寶鋼要在這一原則指導下,深化勞動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正確處理各方面利益關係。推進三項制度改革,要高度重視事業對員工的激勵。要優化用人環境,知人善任,為員工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大膽使用年輕人,使傑出人才脫穎而出。從制度上解決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的問題。推進三項制度改革,要同深入開展勞動競賽、完善評選和表彰先進制度結合起來,使優秀人才得到相應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
7.依靠人。依靠人,是尊重人的政治權利的主要體現,是實現和發展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是我們的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工人階級的解放應當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情。」列寧指出:「群眾生氣勃勃的創造力正是新的社會生活的基本因素」,「生氣勃勃的創造性的社會主義是由人民群眾自己創立的。」依靠人,要求實現員工履行義務和行使權利的一致性,從根本上調動最大多數員工的積極因素。集中民智,保證重大決策的正確性;使廣大員工在重要問題上形成共識,使企業改革和發展順利推進。
依靠人的工作目標,首先是落實憲法和法律賦予員工的民主權利。要保證員工的知情權,經常把面臨的形勢任務告訴員工;保證員工的建言獻策權,廣開言路,鼓勵員工講真話,主動聽取員工對重大決策特別是同員工切身利益相關的重大決策的意見和建議;保證員工的民主選舉權,有關管理人員依法選舉產生;保證員工的民主監督權,對領導人員實行民主監督。依靠人的另一個工作目標是在企業實行員工自治,盡可能做到員工的事情由員工自己依法去辦,由員工自己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
建立健全依靠人的工作制度,要著力於擴大企業民主,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形式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暢通民意表達渠道,集思廣益,促進企業發展。在企業民主制度建設過程中,要培育和引導廣大員工群眾的民主意識,提高員工管理有關事務的能力,不斷提高職工民主管理水平。2009年,寶鋼工會在工會主席汪金德的主持下,完成了國務院國資委下達的「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職工民主管理」課題研究,在做好依靠人的工作方面取得可喜成果。課題成果正在轉化為工作成果,開創寶鋼職工民主管理新局面。
依靠人在「八個人」工作機制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位置,因為依靠人直接體現了員工在寶鋼的主體地位。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員工的主體地位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建立起來的。建立員工在寶鋼的主體地位,固然需要員工自身的努力,但是,最主要的是需要各級領導人員作出努力。如果各級領導人員牢固確立依靠人的理念,努力實施依靠人的制度,激發越來越多的員工自覺地越來越多地為寶鋼的二次創業而奮鬥,對員工的全面發展,進而對提高寶鋼的核心競爭力,一定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8.凝聚人。以人為本,以尊重人為出發點,以瞭解人為切入點,建立健全關心人、提高人、規範人、激勵人、依靠人的工作制度,建立服務員工的工作機制,目的是凝聚人。人心聚散,決定寶鋼的前途命運。凝聚人的目的是促進員工和寶鋼共同發展,終極目的是每個員工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建立為員工服務的工作機制,既是為企業發展提供保證,也是為員工的自身發展創造條件。每個員工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艱巨的歷史過程。各級領導人員要堅持不懈、堅韌不拔地為之奮鬥。建立為員工服務的工作機制,在解決以人為本的具體化和制度化問題的同時,還要相應解決工作程序和運作方式問題。寶鋼各級黨組織在尊重人、瞭解人、關心人、提高人、規範人、激勵人、依靠人、凝聚人方面,要積極發揮主導作用,把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組織工作和群眾工作資源聚焦於為員工服務的工作,並且與企業管理工作有機融合,進入管理起作用。應當緊緊依靠廣大黨員來做好為員工服務的工作。
八、影響現在、決定未來的青年員工隊伍建設
在人力資源發展中,青年員工隊伍建設始終處於重要位置。青年影響寶鋼的現在,決定寶鋼的未來。隨著「80後」成為青年的主體,青年員工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了。
一)準確把握當代青年員工的特點和需要
要做好青年工作,必須掌握青年的特點和需要。胡錦濤指出:「要不斷完善工作思路,在深入研究當代青年基本特點的基礎上,找準工作位置,豐富工作內容,創新工作手段」。
1.青年員工的一般特點和需要。任何時代的青年,都有著青年的一般特點和需要。青年員工的一般特點和需要,可以從以下3個主要方面來分析,即「成家」、「立業」和「成熟過程」。一是「成家」。新進入企業的青年員工,年齡都在20歲以上,一般都是逐步從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處於經過戀愛、婚姻、生育子女,組成新的獨立家庭的時期。二是「立業」。進入企業的青年員工,大都是從學校畢業,完成了基本學業,開始了職業生涯的時期。三是「成熟過程」。進入企業的青年員工,雖然已經進入成家立業時期,但是並沒有完全成熟,尚處於成熟過程中。
一方面,他們充滿生機和活力;另一方面,他們仍然缺乏社會經驗。「成家」、「立業」和「成熟過程」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成家」是青年員工的基本特點和需求。然而「成家」有賴於「立業」,因為只有「立業」才能給「成家」提供物質支撐和精神支撐。除了支撐「成家」之外,「立業」又是青年員工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基本特點和需要。青年員工不僅渴望家庭幸福,而且期望事業成功。大部分青年員工的「成家」和「立業」,都是在「成熟過程」中進行的。也就是說,不是等成熟了再成家立業,而是邊成熟邊成家立業。這不僅是因為年齡不等人,一個人的真正成熟,往往已過了青年時期;更重要的是成熟也離不開實踐,一個人離開了成家立業的實踐,是難以真正成熟的。
2.「80後」青年員工的特殊特點和需要。一個時代的青年,除了有著青年的一般特點和需要外,又必然有著這個特定時代青年的特殊特點和需要。上個世紀80年代出生的「80後」,已經構成青年員工的主體。「80後」的特殊特點和需要可以從以下兩個主要方面來分析,即「兩個期望」。一是「更活躍的思想期望得到正確引導」。這是與我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聯繫在一起的。江澤民同志指出:「當代青年是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一代,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巨大進步,也引起包括青年在內的廣大群眾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80後」是改革開放後出生的一代青年,不僅祖父母輩經歷的戰爭時期對他們而言早已成為遙遠的歷史,而且父母輩經歷的新中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和政治運動對他們而言也是相當陌生。他們面對的是改革開放後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多元社會,是通過信息網絡平台鋪天蓋地湧來的豐富多樣的信息。他們的思想比任何時代的青年都要活躍。
在真善美和假惡丑交織並存的社會現象面前,在紛亂雜陳的意識形態和多種選擇面前,青年員工期望得到正確引導、擺脫困惑。二是「受挑戰的能力期望得到提升」。這是與我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的大背景聯繫在一起的,也是與「80後」青年員工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素質背景聯繫在一起的。在青年員工中獨生子女佔了很大比例。中國「四二一」的家庭結構(四個老人、兩個大人和一個子女),使獨生子女在家裡往往處於「小太陽」地位,父母和老人圍著他(她)轉,在被寵愛的小家庭裡長大,普遍養成了任性的脾氣和依賴的習慣。「80後」青年員工的父母輩和祖父母(外祖父母)輩,也是在社會大變革的社會轉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中的多數人缺乏幫助子女或孫子女(外孫子女)完善人格的能力(在寶鋼的一次相關調查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已婚中年員工認為自己「教育子女不成功」)。「80後」青年一旦踏上社會,進入企業,面對比他們父母年輕時複雜得多的環境,開始階段往往是難以適應的,他們期望能力得到提升以適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