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有利學習的家庭氛圍
我們要培養的是未來之子,只有設法打破其思想的限制,才能刺激創新。
曾經有一項研究指出:快樂學習的效果,比壓力下學習要高出1.76倍。但是,看看我們的孩子課業如此繁重,實在談不上能夠快樂地學習。再加上學校班級人數眾多,每一位老師面對眾多學生,必須維持基本的秩序才能上課。所以,這個提供良好學習氛圍的責任,還是由父母來努力比較合理。
著名的企管顧問專家大前研一,向來關心教育問題,不久前出版的《低智商社會》雖然是針對日本教育問題,但是也有其普世性。他認為未來的社會,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沒有思考能力的人,恐怕不易生存。反觀我們大部分的學校教育,仍舊是以填鴨、背記、考試為主,考試當然需要有標準答案,因此,學生學習無不以考上好學校為目的,以追求標準答案為結果,自然也就顧不上刺激獨立思考的這個目的了。
這個責任目前恐怕只能由父母來承擔了,親子之間對於問題的溝通,應該通過數不清的平等對話、討論以及無數次的嘗試錯誤之後,才能一起「找到答案」。這個互動模式,不但有利學習,更有利於親子互動。
正如第三章第二節所提到的「以問問題取代直接的要求」,其中提問的能力,就是父母創造學習的重要能力。父母過去所受的教育,早已習慣向子女提供解答,而非提出問題,因此,這種改變,對於現代父母來說是個新功課。首先,必須先改變的是「心態」,由於未來世界需要的是有創意的人,因此,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必須加強他的思考力,而非僅只記憶力。
因此,父母不能再以「答案提供者」自居,而要以「問題提供者」自居。
其實,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讓他們本身就是很好的提問者,父母一定都有被孩子不斷追問為什麼,以致最後投降的經驗。面對孩子從小的提問,父母要能咬緊牙根,即使知道答案,也最好不要先揭露,而是運用提問幫助孩子思考,或陪同他一起收集資料、分析狀況、尋找答案。這樣做,孩子學習到的,就不僅只是個標準答案,而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與能力。
中國人常說:「授以魚,不如授以漁」,這句話完全說明了,現代父母對孩子的引導方向。
最不適合促進學習的家庭氣氛,莫過於「一言堂」了,權威的教育方式,使得父母高坐神壇不容挑戰,這在農業時代是非常可行的,因為經過歲月的累積,長輩的智慧確實非常寶貴。可是,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父母真不敢說自己能無所不知,許多新科技指不定還得讓孩子來教你使用呢!因此,父母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不容許孩子提出不同想法與看法,也就關閉了親子共同學習的大門,同時關閉了親子更多互動的機會。
在創造開放包容的家庭學習氛圍時,從事某些職業的父母常常需要更加留意。例如,很多擔任教師或企業領導人的父母,在這方面可能反而比較具挑戰性。因為,他們很容易把在工作上養成的溝通習慣,延伸到家庭中來。老師或主管回到家中,還是照樣上演在學校或公司的管理眾人的戲碼,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尤其孩子在校面對老師,回家還是面對老師,那麼,爸爸媽媽到底哪裡去了?許多身為領導慣於發號施令的父母,對孩子也習慣用「我說了算」的溝通方式。如果自己不是有很強的自覺意識,提醒自己回到家應該進入親子角色,就不可能創造有利學習的開放氛圍。
有人開玩笑說,擔任主管數十年的男人退休後,再無公文可批,十分失落,只好讓太太把買菜購物單拿來批示,難怪日本女人會稱這種退休男人為「巨大垃圾」。這樣缺乏角色轉換彈性的父母,很難在家中建立開放的氛圍。據說荷蘭人有一個傳統,在外工作結束後回到家,一定要把皮鞋脫下來放在門外面,就是為了提醒自己家庭以外的事情,應該留在家門外面,不要帶回家內角色混淆殃及無辜。當我們回到家中,就是進入了另一種身份,這個責任雖然也需要很多能力與技巧,但是更是以「愛」為出發點,是孩子成長的安樂窩。
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曾就讀美國裡德學院,他的奇思妙想總是不斷遭人嘲笑,他不但沒有壓抑自己,反倒選擇輟學。2005年,喬布斯受邀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向畢業生致辭時說:「不要被教條所束縛,那意味著只能被動地接受別人的思想成果。」我們要培養的是未來之子,只有設法打破其思想的限制,才能刺激創新。這是很難求之於擁有大量學生的學校教育的,而只有父母,有可能在家中盡量解開孩子思想的桎梏。
所以,父母越早走下神壇,與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成長,不但雙方輕鬆愉快,也是為孩子提供最有利的學習環境,以彌補學校教育之不足。
學習之門只能由內往外開
從事自己熱愛的、覺得有價值的工作,人們才能得到滿足感與成就感,只有樂於學習的孩子,才能確認自己的志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全心投入,不隨波逐流。
教育心理學家弗格森(Ferguson)曾說過:「學習是一扇由內往外開的門」,想像孩子的這一扇學習之門,門把手只安裝在孩子的內心,外面根本就沒有可以開門的把手,請問你將如何從外面打開這扇門?當然,你可以用暴力把門撞開或踹開,就此長驅直入,只不過,被強迫及蹂躪的學習心田中,真的還能生長出什麼好莊稼嗎?
眾所周知,孩子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從出生就開始快速學習各種能力,會說話就會向父母提問「為什麼」。曾幾何時,人們卻發現在校學生,大多數似乎失去了學習興趣,整個12年的基本教育似乎只為了一個目的,就是進入重點名校,以保障未來的工作機會與生活條件。多數人從高校畢業後,很高興終於可以丟掉課本了,再也不想拿起任何書本,對追求知識完全失去興趣。求學,不但不能學會學習的方法,反倒徹底剝奪了學習的樂趣。其實,真正的學習早已告終,因為大家錯把唸書、考試當成了學習。我們以考試得高分的能力,取代了真正的學習能力。在企業界最為頭疼的人才問題上,並不是現代年輕人中缺乏人才,而是他們不再有學習動機,無法舉一反三,學習速度跟不上工作的變化與要求。
這個問題不只是中國有,英國教育界也在普遍探討,為什麼孩子缺乏學習興趣,覺得課堂沉悶無趣。德國教育專家更大聲呼籲,學校必須加強營造溫馨的生活化、活動化課堂氛圍,吸引孩子樂於學習。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找到「真正的學習興趣」。孩子一年年不停地成長,可能等不及全面的教育改革,倒不如父母先開始由自己做起,設法幫助孩子自己打開學習之門,孩子才能盡早開始優質的終身學習。
我的女兒是一個能保持學習熱忱的人。即使當年許多父母都讓小孩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寫字或英語,有的家長甚至提早開始教授小一的課業。我們卻覺得,小孩只要從遊戲中快樂學習就可以了,因此女兒上小學時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就因為她對小一課程一無所知,反而讓她能保持興趣,並且一路保持至今。她四年級進入小學資優班,初中全校第一名畢業,考入台北第一女中,台灣大學畢業後,申請到美國哈佛大學碩士班取得碩士學位,最後取得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公共衛生博士學位。她上課時非常專心聽講,不懂就發問直到弄懂為止,很少帶著疑惑回家的。
除了學校功課之外,她的興趣很廣泛,從小繪畫、長笛、捉昆蟲、做標本,聽的是伍佰(喜歡他的漂泊),看的是《紅樓夢》。初高中時,她常常晚上做複習題做到半夜一兩點,完全是自動自發的,我們只希望她能早點休息。她覺得求學生涯很有意思,因為追求知識與真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足以令人廢寢忘食。成績漂亮,不過是追求知識的必然結果,成績本身從來就不是追求的目標。現在的她從事科學研究工作,雖然工作要求很高,可是她仍舊能夠樂在其中,更認同其工作的價值。其實我很羨慕她,我自己覺得當年學習很痛苦,大學畢業後也不想再追求更高的學歷,主要是再也不想在考試的壓力下讀書。
能夠在求學時保持對學習的渴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能夠在離開校園之後,繼續保持學習的興致,那人生就更為豐富了。其實,從事自己熱愛的、覺得有價值的工作,人們才能得到滿足感與成就感,只有樂於學習的孩子,才能確認自己的志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全心投入,不隨波逐流。
孩子如何才願意打開學習之門?又為什麼有的孩子在打開後,卻又關上了呢?
卡內基對青少年所作的調研顯示,許多孩子反映某些科目成績特別好,是因為該科目老師很好或喜歡該老師。相反的情況也同樣發生。孩子常因討厭老師,或覺得老師討厭自己,從而討厭該科目,甚至放棄學習。研究幼兒教育的學者甚至發表過一篇文章,探討的主題是「孩子無法從不喜歡的人身上學習」。這種現象其實一直延伸到我們成人世界,雖然成年人比較理性,但是想從討厭的人身上學習,還是很困難的。
可是,學習時,模仿比抗拒要來地輕鬆自然得多。同樣的,良好的親子關係,使得孩子因為喜歡父母而想直接自父母身上學習。中國人不是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嗎?如果親子關係緊張,孩子覺得父母不喜歡自己,以至於自己也對父母心生不滿。那麼向父母學習,或與父母一起學習,就會成為一件很困難、很吃力的事了,他的學習之門就會慢慢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