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以語言表達情緒
無法體會自己情緒與感覺的人,不過是自己情緒的奴隸罷了,根本談不上掌控自己的情緒,以至於在人生抉擇諸如婚姻、事業上,無法作出有利自己的決定。
周雨彤原來很容易受到情緒波動的影響,有時候一點小事被同學誤會了,她就會生很久的悶氣,甚至不跟同學說話,人家也搞不清怎麼回事,有時候老師批評她的班委工作沒有做到位,她又不敢跟老師解釋,心裡不服氣,生氣了很久。雨彤自己其實也很不滿意自己常為了一點小事生氣,可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接受了卡內基情商培訓後,她發現自己比較不容易為小事生氣了。當老師再批評她的時候,她會先自我檢討一下,如果真是自己做不好,就會虛心接受,如果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就會向老師提出自己的解釋。有一次老師批評她作業做得不夠好,雨彤就跟老師說明自己確實盡力了,可是有幾題怎麼都做不出來,還把自己的解題思路告訴老師,希望和老師進行討論,把不懂的題目解出來。
情緒智商的第一個組成部分就是——認識自己的情緒,這也是整個情緒智商的基石。無法體會自己情緒與感覺的人,不過是自己情緒的奴隸罷了,根本談不上掌控自己的情緒,以至於在人生抉擇諸如婚姻、事業上,無法作出有利自己的決定。
一個人必須坦然面對自己的感受,才有可能解讀別人的感受,而人們越能體會別人的感受,就越會有同理心,這也是在人際互動時,我們能發揮影響力及領導力的基礎。
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父母的首要任務是能幫助孩子辨別他自己的情緒與感覺。自從孩子呱呱落地,父母就對孩子的感覺很敏感。因為當時嬰兒只有一種表達方式,那就是哇哇大哭。一聽到嬰兒啼哭,父母就得設法弄清楚他是肚子餓了?口渴了?尿布髒了?還是身體不舒服?洗澡水太熱了?還是太冷了?
等到孩子牙牙學語,父母就開始設法引導幼兒,使他能夠開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孩子慢慢學會以語言表達生理上的感覺,以及比較簡單的心理感情,例如:開心、難過、生氣等。
父母一起幫助孩子辨認感覺、表達感覺的親子關係,到了某一個階段,似乎就戛然而止,第一個最大的改變,可能就是孩子開始進幼兒園了,親子相處的時間突然大幅度減少。加上父母本身過於忙碌,親子很少再花時間共同探討孩子的感覺。這就像原來孩子年幼時,父母親擁抱親吻孩子都很自然,可是沒來由地忽然成為了禁忌。
隨著孩子身心的逐漸成熟,他的感覺與情緒也一直不斷地在細化,通常女孩在情緒的分化方面,似乎又更為細緻些。難過就有可能細化為「失望」、「挫折」、「不滿」、「厭煩」、「無奈」、「吃醋」等等。
雨彤受到挫折時原來只會生氣、心裡不舒服,可是她無法分辨自己到底在生什麼氣,是生自己的氣?還是別人的氣?恨自己表達不清楚?還是覺得同學很討厭?老師偏心故意找茬?自己的心意被曲解?自己的努力被忽視?覺得不被重視?覺得被期許過高,壓力過大?
雨彤只有在更有自信時,才能以正向的角度解讀自己的情緒,才能因為瞭解自己的感覺,從而作出不同的反應選擇。這些不同的反應,指的是除了生氣之外,她還有很多其他的反應可以選擇,這給了自己更大的迴旋空間,不再是非生氣不可了。如果她自己把話說清楚了,同學就不會誤解,老師也更能幫得上忙。這就是雨彤這個年輕人在情商方面的一個突破。她發現自己的情緒不是不能控制的,而且也不是沒有選擇的。
另一個類似的事例,是由李林陽提供的。擔任學生會工作的林陽,在卡內基青少年班中提升了自己的自信與溝通能力,並感覺自己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與時間管理,能更好地協調學生會工作與學習之間的時間分配。有一次,有個學生會成員向林陽打另一位學生的小報告,以前林陽可能衝動地直接找對方來詢問。但這次林陽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然後找到那兩位同學進行坦誠的談話,林陽不但適當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並且幫助另外兩位同學說出內心真正的想法。結果,三人同時發現,所謂矛盾只不過是一件很瑣碎的事情引起的。為了讓當事的兩位同學能和好如初,林陽還安排時間請兩人吃飯,徹底把這件小事所引起的陰影清除乾淨。飯後,三人走回宿舍時有說有笑,心情無比輕鬆。確實,能讓自己與他人都能把感覺表達清楚,又不傷害他人,實在是一件快樂的事。林陽所表現出來的成熟,真的會令很多成人慚愧。可見,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不見得能完全同步成長。這也表明人的一生,應該不斷地學習與改進自己。這一點,我們在第六章中會詳細探討。
在《情商》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只有你能將感覺用語言表達出來,才算真正擁有這個感覺。」雖然我們不常直接以語言來表達感情,而多半以其他方式來表現,感覺本身幾乎都是屬於非語言類的。可是,如果有人竟然完全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覺,就會屬於心理學所謂「情感表達障礙」的人群。至於如何分辨是純粹無法以語言表達感覺,抑或是根本就沒有感覺,目前則尚有困難。
幫助青少年把內心的感受完整地表達出來,是提升其情商的第一步,不過,這也得視其親子關係是否有足夠的互信、開放與包容而定,當然還有第三章第二節所談到的,父母是否具有提問的能力,才能通過針對性的問題,幫助孩子探索其內心的感受。父母本身感知情緒的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
多與孩子探討人際互動
父母常常自以為是地認為青少年最大的煩惱,是來自學習與課業的壓力。其實,按照我們從事青少年工作的經驗發現,他們最大的困擾與壓力,其實是來自與同學、同輩間的關係。
劉子揚原來在學校沒什麼朋友,因為他不知道怎麼跟別人打交道,每天到學校覺得很沒意思,過得很不開心,上課的時候不是睡覺就是逃課,最後甚至嚴重到被退學。
王生在小學時表現優異,小升初時,97%的同學都進了171中學,他進了22中。王生對於新環境完全無法適應,對新同學及新老師都無法產生認同感,他總是懷念以前小學的老師與同學。漸漸地,王生開始找借口請假不上學,課業當然就慢慢落後了。跟不上學習進度的王生,對自己更不滿意,連自己都覺得自己越來越封閉。家長、老師都挺著急,可是怎麼勸說也沒有什麼功效。
父母常常自以為是地認為青少年最大的煩惱,是來自於學習與課業的壓力。其實,按照我們從事青少年工作的經驗發現,他們最大的困擾與壓力,其實是來自與同學、同輩間的關係。像子揚這樣的例子很多,由於在家庭中沒有同齡的人共同成長,他們從遊戲互動中學習如何與同輩相處的機會也大大減少。本質比較內向的孩子出了家門後,面對學校中這麼多陌生人,往往不知如何開始結識朋友,順利地拋出橄欖枝。而且平常缺乏練習如何有效地與他人互動,就更容易受到傷害。只要對方一個小小的拒絕,或只是沒有熱忱地回應,他就會覺得別人可能不喜歡他,自己就先打退堂鼓。事實是,大家都不知道如何結交新朋友,也許有人天生比較外向樂觀,敢於嘗試不怕碰釘子,差別只是這樣而已。
如果在班上沒有談得來的朋友,下課又沒有興趣相投的同學可以一起聊天、玩遊戲,自己一人老是呆呆地晾在一旁,真的是讓人不自在,甚至很難堪的事,也就難怪覺得上學完全不具吸引力了。不但小孩子覺得自己無法被接納或融入團體是一件重大的事,其實,我們成人也無法不受被人人排斥拒絕的影響。根據調查,職場中排名第一的離職原因,並不是大家所想像的薪資問題,反倒是同事相處的問題。這說明即使成年以後,我們也無法排除不良的人際關係所帶來的不快。要在沒有歸屬感的團體中,無論做什麼都是困難的,更無法展現自己的實力,從而造成挫折感並對自己失望。誰能長久地活在挫折與失望當中呢?
因此,在獨生孩子的家庭中,父母要多多設法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同齡孩子,並且給予更為寬鬆開放的環境與氛圍,讓孩子們從遊戲中學習如何互動,如何處理被拒絕,如何拒絕朋友的要求而不傷害朋友。父母也不要急著插手孩子的相處問題,扮演仲裁者的角色,反倒剝奪了孩子摸索發現的機會。
孩子稍長後,父母可以常常借由各種機會,與孩子探討人際互動的問題,就父母所觀察到的現象,與孩子一起討論是否還有更好的相處方式。不用再擔心跟孩子互動時找不到話題了,他在外面的人際互動,就是最好的話題。
至於劉子揚,因為他在卡內基的課程中訂立的熱忱承諾,是回到學校與每位同學熱情地打招呼。這個承諾,促使他採取主動的做法。他不僅做到了這一點,而且也學習了卡內基人際互動的金科玉律,更有效地練習如何與別人打交道,與別人溝通。現在他的朋友越來越多,在學校認識了很多人,包括不同年級的同學。每天到學校都與朋友在一起,上學變成了一件值得期待的事。生活過得很開心,在學習上也有了動力,知道要認真學習了。他給自己訂的新目標,就是進入全年級前50名,考上天津南開大學。而且他和媽媽的關係,也比以前好了很多,會經常主動與媽媽說話,媽媽對子揚的變化非常開心。
日本有個名導演北野武,從小就是個不服管教、自行其是的孩子。年輕時就離鄉背井,到大都市去謀生了。母親一直嚴格要求他,一定要把工作得來的收入寄1/3回老家給她養老。北野武覺得很為難,因為有時實在入不敷出,再說家鄉還有大哥在照顧著母親,照說應該也不至於缺這點錢。不過,既然母親要求,他就照做吧!可是心中一直很不諒解,有時甚至覺得母親愛錢勝於關心自己,他也就很少回家探望。這麼過了許多年,北野武漸漸嶄露頭角成為電影導演,也就不在乎那點錢了。一天他毫無預警地接到大哥的電話通知,母親突然急病離世了。北野武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回去奔喪。喪事辦完後,大哥交給他一封母親多年前的親筆信與一個銀行存折,存折中存有相當大額的存款,母親信上提到,由於擔心他從小就沒有金錢觀念,花錢大手大腳,母親怕他哪天會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甚至成為路邊的流浪漢。因此,她才提出這樣的要求,其實北野武的母親是想替他存下這些錢,以備他真正有需要時可以調用。北野武看到這裡,你想他會是什麼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