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判斷才能得知真相
青少年期孩子在犯錯時對父母的信任,通常得之不易,失之極易。如果能先維持互信及開放的溝通關係,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就不至於完全不瞭解孩子在外面的狀況。
兒子在台灣上初一時的一個晚上,我們照例在姥姥家吃過晚飯後,母子兩人走回自己的家。
路上兒子說:「今天真倒霉!」
「怎麼啦?」
「中午吃過盒飯後,我跟小武到學校對面的飲料店買了一杯可樂,翻過學校圍牆就被訓導主任逮到,結果我們倆被罰站,雙手握住冰可樂高舉過頭站在訓導處門外,那邊經過的人很多,融化了的冰水不斷順著手臂流下來到胳肢窩,好難受!真糗!」
「哇!那真的太糗了,有沒有女生經過?」
「有啊!好多女生走過指指點點,笑得好高興,好差勁!」
「那個你喜歡的女生在不在裡面?」
「不知道唉!希望不在。」
其實,當時我心中很想立即訓誡他,即使他們的學校位於住宅區內,私自翻牆出校還是極不安全的。至於違反校規的部分,既然老師已經處罰過了,因此我決定以後再找機會跟他談。所以,當時我的反應是先站在他一邊,設法讓他覺得我是跟他一國的。
我很小心地維護著當時他對我的這份信任,因為,我知道青少年期孩子在犯錯時對父母的信任,通常得之不易,失之極易。如果能先維持互信及開放的溝通關係,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就不至於完全不瞭解孩子在外面的狀況。
我經常有機會與家長及孩子們溝通。很多時候,父親或母親陪同孩子前來與我們的咨詢顧問談話。孩子通常什麼都不說,即便問到他,也是很簡短地以三言兩語應付,談不出什麼來。家長也常心急地說:「他老是這樣,問他什麼都不好好回答,真不知拿他怎麼辦好!」這時,我們會請家長暫時離開房間,先到會客室坐一下,讓我們單獨與孩子談談。父母離開後,孩子看來輕鬆多了,問他為什麼不願意好好跟父母談話,他們多半回答:「他們總是不聽我說話,或是不等我說完,就批評是我不對,我覺得沒什麼好說的。」可見,過早下判斷,常常關閉了孩子的心門。
現代教育非常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意,因為,未來的競爭平台是全球性的(所謂世界是平的),而全球企業競爭的勝敗關鍵就在創新上。因此,創意在大部分企業中,遠比其他能力來得重要。抹殺創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過早判斷。因為創意來自自發性思考的右腦,而判斷是來自理性判斷的左腦,兩者當然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可是,在追求創意的過程中,過早使用判斷力,將使許多大膽的點子沒有呈現的機會。
在媒體行業、廣告業、軟件開發等許多行業中,創意比黃金還寶貴。這些企業都很習慣召開「頭腦風暴」式的動腦會議。為了得到寶貴的點子,會議中有一個階段是只能丟出點子,不作任何判斷,因為,很多原來看來完全不可能實踐的點子,卻會因為其他人在這個點子的基礎上,產生出許多新的點子,並慢慢演變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創意。因此,延遲判斷,不但可以瞭解真相,更可以激發孩子的創意。
我記得這麼一個小故事,一個大約30歲的朋友,父母都是大學教師,從小住在教工宿舍內,他成天被拿來與鄰居家的孩子相比。而且父母慣於權威式的管教,有時也會採用體罰,可是這些令人難堪的事,都遠比不上父母的一個讓他更難以忍受的習慣,那就是不管他提出什麼想法,父母劈頭都是說不可能,這個想法太幼稚了,有時他想要去做某件事,如果父母預先知道了,那麼多半是當頭一盆冷水,叫他趁早死了這條心,別癡心妄想的,只要專心把書念好就成。
父母過早判斷的習慣,不但封住了孩子的嘴,並且也封閉了他思考的空間。因為孩子將學會自己給自己作判斷,經驗讓他覺得多半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不可行的,也就沒有嘗試的必要。我們的孩子如果僅活在條條框框中,他將無法跳脫自我設限,他的潛力又如何能得到有效地開發呢?
許多現代家庭中,父母親都上班,因此,家長真的都很忙,對孩子的教導有時會失去耐性,這也屬人之常情。但是,如果父母無法做到先瞭解事實,再作出判斷,往往更容易造成對孩子的誤解。很多孩子懾於父母或師長的權威,通常只有默默地被誤解。甚至被冤枉了,他們也不敢或不願解釋,結果在父母師長心中形成一個失真的形象與偏見,愈演愈烈的結果是,誤解愈來愈深,父母師長越來越不相信孩子所說的話,甚至扣上說謊的大帽子,而孩子也越來越說不清楚整個由來,逐漸放棄尋求父母師長的瞭解,雙方的隔閡越來越深,終至產生難以逾越的代溝。
其實,由於親子之間的各種差異,比如,年齡、輩分、教育、興趣、性別、成長的年代等等諸多不同,雖然血濃於水,可是這些活生生的差異,往往就形成了溝通的阻礙。其中最大的阻礙,來自於雙方在溝通中對於對方所作出的假設。
只要父母不過早判斷,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說清狀況,大多時候,我們可以減少誤解,看清真相。父母應避免戴上有色眼鏡看孩子,孩子並不像我們所擔心的那麼糟糕。
如何將親子溝通優質化
對於獨生子女來說,一對一的關係可以減輕與父母兩人同時溝通的壓力,也是提升溝通品質的關鍵。
《環球時報》2010年6月1日報道,英國一個協會所作的調查顯示,英國父母平均每天與孩子真正相處的時間只有49分鐘,居然連一個小時都不到,「這還不及英國人吃一頓飯的時間」。絕大多數父母認為週末是家庭團聚的最佳時段,因為可以全家一起外出度週末,但是有2/3的受訪兒童卻表示,比起在外面玩樂一天,他們其實「更願意和父母在家享受團聚時光」。
因為,沒有什麼可以取代一對一的溝通所帶來的親密感覺。
我們與群體的關係,應該是我們與個體關係的一種延伸。群體的互動關係,永遠無法取代個體在良性互動時所帶來的相知相惜與親密感,當然更有相愛的感覺。我們都經歷過兩情相悅的戀愛階段,兩人的親密關係有時會有一點排外,因為只有一對一的交流,才能夠帶給兩人最大的快樂,如果因此產生一種知性上與感性上的緊密結合,這兩人必定感到幸福無比。
這種感覺其實可適用在任何關係上,親子關係也不例外,只不過程度有所不同罷了。
我喜歡安排與小孩一對一的相處時光,有時在家裡,有時也特意安排只帶一個小孩到外面用餐,我將溝通的重心完全放在這個孩子身上。我們可以無話不談,包括孩子與其他家庭成員的關係,甚至是與父母的另一方,或是與祖父母的某一位,都有可能成為我們談話的內容。我發現在一對一的溝通中,所產生的安全與信任感,遠比其他溝通方式來得有效。
繁忙的現代父母,可以兩人輪流安排與孩子單獨交流的機會。只要半個小時,彼此的親密感遠比大夥人鬧哄哄地過上一晚還紮實。我的一位美國朋友家中有4個女兒,夫妻倆忙於事業,連晚上也常常加班,女兒正值青春期,美國女孩成熟得早,很早就開始化妝、打扮得像成年女性,濃妝艷抹得常令人捏把冷汗。但是他們4個女兒都能順利成長,沒有發生什麼麻煩。我當時請教他們,如何才能事業與親子教育兼顧,他們的回答就是,夫妻兩人輪流每週安排單獨跟一個孩子出外用餐,行之有年。當時我們的經濟情況還不是太充裕,我就問他為什麼一定要外出用餐,他說,這種事情並不一定,也不需要花很多錢,在安靜的小餐館都可以,重點是創造不同的相處氣氛,她告訴我,這種安排有時候會引發不同的談話重點,增加雙方許多新的瞭解。
一對一的關係,是人際關係中最為舉足輕重的,也是最能產生優質溝通的機會。即使相處時間不足,如果能安排高質量的一對一溝通時間,就可以帶來很好的結果。對於獨生子女來說,一對一的關係可以減輕與父母兩人同時溝通的壓力,也是提升溝通品質的關鍵。
許多父母會以為,所謂充分利用時間,就是一面做家事、看報紙、看電視,還能同時跟小孩講話。反正小孩的童言童語,也沒什麼值得特別用心的,隨便哼哈兩句足以應付。那實在是小看了孩子心中的感覺,以為他們還小,無法察覺不被重視的感覺。其實,也許他們無法具體表達不被重視的感覺,但是孩子卻多半是很敏感的。父母在無意中,已經為親子的雙向溝通設下了許多障礙,日後卻又驚訝於親子溝通之困難。
在親子雙方的時間都很緊張的現代,唯一能優化親子溝通的辦法,就是以一對一的專注溝通,來創造良好的親子互動。
以結果為導向才是有效溝通
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本來就多半是小事。我們常常忽略了小事,沒有用心在小事上作好溝通。我們需要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溝通的目的為何,應該採取什麼方式溝通才能奏效。
天下父母心,決定了天下應該沒有不是的父母。造成父母不是的,通常並非其用心,更非其親情,而是其溝通方式的問題。
孩子幼小的時候,這個問題並不明顯,因為在孩子形成自己個性與價值體系之前,他們多半是接收的一方。認識自己的情緒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年幼時我們只能直覺地反應自己的情緒,無法分辨情緒的細微差別,更由於語言掌握能力尚未成熟,難以完全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覺。親子關係因此尚能水乳交融。
但是,人的成長就是自覺意識的成熟,這個緩慢隱秘的變化,不但父母難以察覺,就是當事人自己只怕也懵懵懂懂。當一個孩子開始更有自覺時,親子之間的關係就開始面臨挑戰了。
父母與孩子多半並未意識到,雙方在新的變化中,再也不能用以前的方式互動了。例如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在一個不斷成長的孩子看來只是瑣碎厭煩;或父母自以為是地為孩子作出令其無法接受、更不能感激的決定,在那段心理成長趕不上生理成熟的尷尬歲月中,親子關係也將面臨本質的改變。轉型是否成功,就依賴於父母是否能夠掌握好有效表達親情的正確工具,並能妥善使用它們。
這個工具是什麼呢?說穿了,也沒有什麼新鮮之處,其實父母本來也一直在使用的,那就是有效的溝通。但是到了這個節骨眼兒上,對於溝通能力的要求更有所提高了。以前父母說什麼,孩子基本上都會接受,現在卻不一定了。如果是個性剛烈的孩子,他的強烈反對或反彈,足以令父母吃驚。父母的挫折可以想像,其實這些挫折不能避免地也在影響著孩子,因為人際關係就像兩個彼此咬緊的齒輪,一邊有改變,另一邊無法避免不受影響。
到了這個階段,其實也是親子相互結下學習盟約的最佳時機。因為,父母發現自己需要改變,而孩子本來就是在不斷成長改變的,當雙方都有需求產生,就形成了學習的動機。這個需求就是原來渾然天成的親子之愛,現在怎麼變得困難起來了?原來快樂幸福的和樂家庭,怎麼講幾句話都不能心平氣和?這種讓人不舒服的感覺,正好顯示了雙方都需要學習並形成新的相處模式。
讓我們先弄清楚溝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無非是雙方求取瞭解,避免誤解罷了。不過,我們確實很少有意識地探討,怎麼說一件事,才能盡可能忠實地傳達當事人的感覺與想法,同時避免對方有所誤會。而這種沒有意識的溝通方式,其成效實在無法讓人樂觀。
有位媽媽在家等孩子放學回來吃飯,可過了平常該回家的時間,還是沒有等到人,媽媽漸漸有點心神不寧,打手機又不通,越等越心焦,所有不好的聯想都出現在腦海中,這時,終於聽到開門聲,孩子回來了,媽媽氣急敗壞地脫口而出:「你哪兒去啦?又沒幹好事兒吧?不知道我會擔心啊?這麼大了,怎麼就這麼不懂事?」劈頭蓋臉地轟炸下,孩子板著臉也不理人,推開自己的房門,砰地摔上門,躲進房裡去了。這個晚上家中氣氛可想而知。當我們焦急的時候,緊張的情緒往往強烈到掩蓋了原來真正的關愛。因為關心,所以會擔心孩子是否遇到什麼困難,是否需要大人的幫助。但是,最後所表達出來的卻全是氣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