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楚這一點,父母的責任顯然不是幫助孩子成為全能與全才,因為不論父母如何期盼自己能生一個天才,也應該在理智上認識到沒有人(包括自己家中的龍鳳)是全能的。因此,父母的責任,是盡量創造機會去發掘孩子的特長及興趣,通常這兩者是緊密結合的,並盡可能支持他追求他的理想甚至夢想。隨著他的優點日漸強大,他的缺點將顯得越來越無足輕重。
如果父母無法正確面對自己的弱點,他們要面對孩子的缺點時,可能在理性上會更顯困難,萬一兩代具有同樣的弱點(這是極有可能的),那就更令人難以接受了。因為父母總期望孩子能比自己更優秀,結果自己身上的缺點,居然在孩子身上來個翻版,很多父母會想盡一切努力改掉孩子的該項缺點,最後可能發現收效甚微。
心理學家曾作過研究,認為人的性格中,優缺點比例約為85︰15,也就是人人都會擁有85%~90%的優點及長處,也都一定會有約10%~15%的缺點及弱點。這就像我們去意大利餐廳用餐,點了一客比薩餅,當比薩送上桌時一看,圓形比薩少了一塊,我們肯定非常不滿,為什麼缺了一角?縱然只缺了10%~15%,卻覺得特別礙眼。許多人的態度也是一樣,甚至包括對自己,總是關注缺失的那一塊,而不是眼前擁有的85%~90%的絕大部分。不過,更遺憾的是,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完全開發並使用自己85%的優點與長處,那麼我們又何必過分在意那個相對極小的缺陷呢?
喜歡欣賞音樂的愛樂者都知道,一個演奏家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能把每一個音符都精確無誤地演奏出來,那只能成為樂匠,而是他對作品的詮釋與感悟所產生的感染力。俄國鋼琴大師霍洛維茲,一直公開演奏到八十幾歲,有時漏了一兩個音符,從來沒有減損他鋼琴泰斗的崇高地位。
西方父母的教育方式,常是選擇性地忽略孩子的弱點,由於忽視,結果該弱點反而不會一再被放大,成為孩子發展的絆腳石。中國人來到西方,會發現左撇子遠比中國人多,其實是因為中國父母認為這是缺點,強行要孩子改正過來,而西方父母通常不會這麼做。
幫助孩子認識及接納自己的弱點,再設法改善它。千萬不要因為缺點,就抹殺了他們真正擁有的優點。因為能令一個人成功的要件,是他的優點,而不是他的零缺點。
建立孩子自信的核心——價值感
價值感,也跟自信一樣,很容易受到動搖,許多看似無足輕重的言語批評、指責或孩子犯錯時受到人身及語言暴力的攻擊等等,都會動搖孩子的自信與價值感。因此,父母不可不慎。
我的一位閨密,大學畢業後就出國留學,她與大學戀人在美國成婚,當時兩人都是窮留學生,不敢生小孩,因此長年採取避孕措施。直到多年後,她覺得可以生養了,可是卻發現一直無法受孕,經過各種努力後,仍然不成功,她決定領養小孩。很幸運的他們領養了一個可愛的女嬰,全心全意地撫養這個孩子。可是孩子在十幾歲後變得非常叛逆,不肯好好接受基礎教育,很早就開始結交異性朋友。本來這在美國也很平常,只是這個女孩愛上的對象,不是大上十幾、二十歲,就是有酗酒問題,或是不好好唸書、工作又不穩定的男人。做媽媽的為此經常失眠,不知如何才能幫得上忙,防止女兒走向失序混亂的人生道路。我不明白,為什麼好好的聰明伶俐的女孩兒,不願意開發自己更大的潛能,追求更美好的人生?有一次談話中,我這位好友提及,她認識不少領養家庭,都有類似的問題。
我很驚奇,問她是否想過原因何在?她的回答令我震驚,她說:「是自尊(Self-Esteem)的問題」。由於美國領養家庭,多半會在孩子探索自己怎麼來到世界的問題時,第一時間就告訴她真相。當時她的孩子才剛上幼兒園不久,有一天放學回家,很得意地告訴媽媽:「我知道我是從哪兒來的!我是從你肚子裡出來的。」這時,對這一刻早已有所準備的媽媽就蹲下身來,看著她的眼睛說:「不是,你不是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她們沉默地對望了一會兒,媽媽問她:「那你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的嗎?」孩子點點頭,回答:「我是從別的女人肚子裡出來的。」直到今天,朋友的女兒還是想要尋找親生母親,不為別的,只是尋找自己生命之源,以便確立自己生命的價值吧!聽完這件事,我很感慨。要能建立起自己人生的價值,對於這樣的孩子一定會是一條漫漫長路,比一般人辛苦很多。
我們從小就想要確定自己存在的意義,不斷期望從父母那兒得到各種肯定及保證,以再三確定自己的價值,幾乎永不厭倦。價值感,也跟自信一樣,很容易受到動搖,許多看似無足輕重的言語批評、指責或開玩笑說:「你是撿來的!」或孩子犯錯時受到人身及語言暴力的攻擊等等,都會動搖孩子的自信與價值感。因此,父母不可不慎。
父母要想有效加強孩子的價值感、增強他的重要感,有幾個方法如下:
1.增加孩子的參與感
父母把孩子當寶,似乎什麼都願意為他犧牲,這固然讓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但那多半是在理性的基礎上。孩子當然知道父母只有他這麼一個寶貝,因此他也能感覺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份量。但是,除了這個身份上的重要性,除了父母只有他一個後代之外,到底他自己這個人在家中有什麼價值呢?如果他成天只是飯來張口,茶來伸手,家裡什麼事都輪不到他插嘴,什麼事也都不用他操心,更不用他動手,缺乏參與感的結果就是無法產生對這個家的歸屬感,什麼事都是父母的事,也只有父母能作決定。而按照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論,人只有在得到歸屬感的滿足後,才會產生對重要感的需求。也就是說,當孩子對家庭及父母缺乏歸屬感時,當然就談不上會有重要感。
因此訓練孩子做家務事看似一件小事,卻是從小培養參與感的一個很好的辦法。沒有固定的最佳時間表,可以從做最簡單的事情開始。因為,事情不分大小,只要讓孩子參與及幫忙,並且在過程中肯定他的貢獻,就會增加他的參與感。不論開始時事情是多麼微小,只要能維持他的興趣,隨著年齡漸長,能力漸強,就可以訓練他負責較為複雜的工作,他的參與感與重要感也會跟著提升。
可是,剛開始要叫小孩幫忙,確實需要耐心,因為大人自己當然做得又快又好,這個問題對於上班的媽媽總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矛盾的是,孩子小時,媽媽沒有時間與耐心教導,孩子長大後什麼忙也幫不上,媽媽又自怨自艾了。因此,父母不能忘了身為孩子的領路人,有責任發揮耐心與愛心,培養孩子對於家庭的參與感。有時我看到外國朋友對小孩的態度,也讓我心中產生愧疚。他們在孩子非常年幼時就帶著孩子到處旅行,使他們習慣接觸陌生人。在家中,從很小就開始容許他們在廚房內扮家家酒,媽媽給一些麵團,用各種模型做餅乾,或做出各種麵包,放到烤箱裡,不久就能烤出香氣四溢的各種小點心,從遊戲中輕鬆學習家事並且讓他們很有成就感。年齡再稍長後,媽媽就訓練他們在餐桌上如何擺放餐具,很多家事都是在愉快的氣氛下學習的。很多家中的決定,尤其是與孩子有關的事,例如幫孩子買衣服、學習用品,甚至傢俱,就會帶著孩子一起前往店家選擇,而且店員對於小顧客也都煞有介事,讓他對自己所使用的東西有發表意見的機會,這也使孩子們更有擁有感。由於大部分學校不需穿制服,因此,孩子很小就開始練習自己選擇穿什麼去學校。這些練習,不但增加了參與感,更練習了如何作出選擇或決定。
我記得一個美國朋友說自己小時候,爸爸曾經問他,新買的沙發應該怎麼擺放比較好,父親的徵詢意見,讓他覺得自己是家中的重要分子。這件小事,他不但自幼年一直牢記在心裡,甚至到了五十幾歲還在告訴別人,這充分說明了讓孩子有參與感的重要性。
2.讓他覺得這個主意是他想到的
我10歲時,全家搬進了一個新家,當時的居家地面都是水泥地,最流行的也不過是鋪上PVC塑料的方塊地磚。我的父親找來工頭,他帶來了PVC地磚的色樣板,有許多顏色可以選擇。當時我們的鄰居所鋪用的多半是單一色系,比起灰撲撲的水泥地已經是大有改善了。令我驚奇的是,父親把那一大本色樣板本交給我,要我選擇地磚的顏色。
翻閱那本色樣板,非常有趣,主要色系的分類中還有很多深淺的差異。我十分大膽地採用了一種淺灰色作為主色調,再另外選了一種洋紅色與灰色搭配,以產生互補的效果。然後,我又用洋紅色地磚設計出幾個搭配的花式。客廳除了用洋紅色鑲邊之外,我還在中間用了幾片洋紅色排列出一個簡單的圖形。其他房間較小,也就保持簡單。我把我的想法告訴爸爸,沒想到他立即就找來工頭照樣施工起來。我們家的地磚一直是左鄰右舍讚賞的對象。這件事令我得意了許久,印象非常深刻。後來想起來,我還是覺得不可思議,他自己是個色感很強的人,他為母親買的衣物幾十年後仍舊不退流行。為什麼他自己不選色,也不叫我母親選色,卻叫一個10歲的小孩來選呢?可惜他去世得太早了,我沒有親自問他的機會。
一方面,我感覺我在嚴肅父親的心目中還是有點兒份量的,另一方面,我對色彩的信心大增,雖然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但總是對顏色的搭配樂在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我真的覺得自己在家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由於這份重要感,後來我也自然承擔起整個家庭的生計責任。
3.善用祝福的力量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發現一本書《祝福的力量》(GiftoftheBlessing)加裡·斯莫利(GarySmalley)和約翰·特倫特(JohnTrent)合著。我隨意翻了幾頁,就看出了興趣。
很多人都認為華人父母堪稱世界上最好的父母,父母為了栽培孩子,什麼犧牲都願意承受,自己縮衣節食省下每一分錢,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供他完成博士學位)。甚至有家貧的父親,由於孩子考上高校,籌不出學費供他讀書而羞愧自殺的。也有很多夫妻長期「被分居」,因為父親在國內工作賺錢,供給在國外的孩子唸書,媽媽還陪在孩子身邊照料其生活起居。這樣盡心盡力的父母,真的沒有哪國人比得上了。難怪在世界任何角落,都有很多因為父母全力栽培而出人頭地的華人。另一方面,歐美的年輕人高中畢業後,卻大部分是半工半讀,或申請獎學金,或向銀行申請就學貸款,很少伸手向父母拿錢的。
另一個同樣重視栽培子女的民族是猶太人,若觀察世界各個行業中的傑出人士,猶太人佔著很大的比例。這與猶太父母對子女的栽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令我驚奇的是猶太父母對於教養子女最重要的傳統,不是別的,竟是祝福。這個祝福子女的傳統,是從《聖經·舊約》中的記載沿襲了2000多年而來。按照《祝福的力量》書中對於祝福的說明,我發現了與中國父母的期許相較之下,一些有意思的異同之處。
無論什麼民族或人種,父母對子女無不充滿了美好的祝願,父母的出發點沒有什麼不同。猶太父母對子女的祝福,可以分為4個主要的部分:(1)身體接觸——覆手、愛撫、親臉及擁抱;(2)語言——肯定與讚賞;(3)價值的肯定與重視;(4)期許美好的未來。
這4部分的祝福,如果都能完全執行,我們可以想像給孩子帶來的巨大信心與力量。當然這不表示所有猶太父母都能完全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