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米格爾) 第11章 結束和開始 (4)
    人們認為現有事物不會發生變化,這種幼稚的信心是從哪裡來的?也許這根本就不是信心,而是對未來的一種盲目?這在很多人身上都是有可能的。就像他們最近想像不出,享有很高信譽的銀行債券會在一夜之間變成廢紙,同樣,他們也很少能通過石油的緊缺程度聯想到加油站的關閉。目前這種盲目的人雖然數量在減少,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昨天還堅信不會有任何變化,現在卻開始動搖了,但他們仍固執地強裝平靜和鎮定。

    為什麼要激動呢?很多人都會這樣問。對我來說一切都還夠用,在我之後發生什麼,也和我無關。這種「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的態度正好可以在後代數量逐年減少的歐洲普及。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儲備還能維持多長時間?答案是至少還能維持三五十年或者更長時間,於是很多人攤攤手回應道:「這樣的話就沒問題了,我是不會經歷那一天的。」

    比這種態度更普遍的是一種願望,而且它經常能變成確信的事:當這個問題火燒眉毛的時候,人類已經想出了辦法。人類總能想出辦法,至於人類可能突然想不出辦法,或者沒能及時想出辦法等的可能,最多只會折磨那些正在嚴肅看待現有問題的人。他們經常告訴大家,資源可能要變得緊張,可其他人堅信自己和他人的豐富想像力足以想出解決方案。正如那些獨立的企業家聲稱他們有足夠的創新想法,並自豪地展示其系列產品的快速發展,或克服經濟危機的成果一樣。

    但這些企業家忽視了一個道理:雖然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新想法通常都與工業社會向前發展的模式相關,比如晶體管取代電子管、玻璃纖維取代黃銅線、太陽能電池取代暖氣爐、勞務取代工業產品等,可這種發展卻有賴於人們對地球、社會和個人承受力的特定設想。這個道理人們也許還沒有想明白,也許是在排斥,因為今後人們需要應對的問題不是能否構想出新的產品、新的辦法或新的服務,而是設想地球有多大的承受能力。如果它小於目前大部分人所相信的限度,人們就必須想出些「偉大」的辦法了,並且不能太慢。

    理解力

    人類相信自身的理解力是無限的,但他們幾千年來並沒有產生太多想法,在近代也沒有很多想法,而且在人類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一直被自然界的力量所控制,處於被動狀態——人類已經忘記或否認了這些事實。今天的人們陶醉在那些由想法很快轉化成現實的事物中,而且不假思索地認定總能這樣繼續下去。地球的有限性已經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對於人類理解力的有限性也有大量的資料可以證明,但人們卻很難對此展開討論。例如談到德國的原料匱乏時,人們馬上就會說:「但你要想一想我們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他們有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那就是我們的原材料,可比世界上所有原料都值錢!」

    人們長得高大還是矮小,肥胖還是纖瘦,強壯還是虛弱,這些都不重要。只有理解力的好壞沒人敢去質疑,因為人們對此的反應很敏感。身體上的區別已經很大了,智力上的區別則很難為人接受,所以非得承認理解力人人相同。每種觀點,每種靈感——假設它們都很深奧——都應該有相同的重要性。人們可以說「這個負擔你不能承受」,但不能說「這超過了你的理解力」,這將是對他人最大的冒犯。人類是具有認知和理性的生物!在這方面,所有人都不能有任何差別。

    我們的祖先似乎很早就預料到人類會有這些容易自大和傲慢的弱點,因此魔鬼在天堂並沒有通過青春永駐的承諾來引誘夏娃,也沒有通過力量永不減弱的希望來引誘亞當,它只是許諾二人可以擁有如上帝般的理解力,這就足以——根據《舊約》的傳說——使二人中了圈套,從而變得不幸。

    毫無疑問,人類憑借其理解力實現了不同尋常的成就,而且今天還在繼續。但人類的局限性也不容置疑:世界第四大內陸湖鹹海乾涸了,因為其支流的水在人們澆灌棉花地時被浪費了,於是給環境、氣候、動植物群以及人類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人們過度砍伐熱帶雨林,只為了能在幾年裡多獲得一些耕地和熱帶木材,卻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富裕發達地區的一部分海洋被有毒物質污染,比如東海沿岸國家的水域沒有魚類生存,只有腐菌存在,這樣的區域在不斷擴大,這些都不再是人類明智行為的表現了。人類的理解力有多值得讚歎,人類的愚蠢也就有多驚人。

    人類的愚蠢遲早有一天會使人類滅絕,這種擔憂已經折磨了哲學家很久很久,目前的經濟危機使它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儘管這一擔憂並不意味著人類的結束,但它使一個疑問流傳開來:「在特定的條件下忽視所有理智,完全追隨本能慾望,這樣的生物能否克服目前極為嚴峻的挑戰?」不可否認,這個疑問的提出在某種程度上是合理的。

    這個疑問顯得合理的另一個原因是,目前大部分人仍在追隨那些賣力揮霍資源和破壞環境的國家,比如美國和之前的蘇聯。蘇聯被打敗了,因為它的經濟政策沒有效率,導致了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但美國人直到現在還堅信這一點,他們深入人心的生活方式包含大量的浪費,但絕不能放棄它,所以相關的氣候和環境保護協議只能在其他國家應用,而不能用在他們自己身上。壓搾地球屬於美國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今天還被很多人所稱讚和效仿。

    一些人很早就指出了目前占主導地位的經濟政策會產生不利的後果,指出了資源、環境和自然的有限性,還指出了不利於社會穩定的因素。西方工業國家的人們應該發動集體記憶去回想,他們當時是怎樣嚴厲而粗暴地對待這些觀點,並將這些人排擠到社會邊緣的。這些有遠見的人得不到支持,最多在影響很小的社會圈子裡得到些贊同。人們最友好的表現也只不過是把這些人當成滑稽的怪人來看待。

    但是希望正在萌芽,人類這艘巨輪要改變航向了。幾年前在各種會議上,像「氣候轉變」這樣的定義在任何情況下都被嚴格禁止,最多使用「氣候變化」或「天氣反常」這樣的詞語,但現在人們信心十足地對嚴重的氣候災難發出警告,並宣稱氣候和環境問題不能被經濟和財務利益所掩蓋。人們應該是認真的,如果人們不是在嚴肅地看待問題,那麼這一突然的觀念轉變就顯得可笑了。實際上,現在人們所要求的措施,本來能夠而且應該在30年之前進行。

    現在明顯到了關鍵時刻,人們不能再去排斥那些危險的徵兆了。工業化時代將安逸和舒適放在了中心位置,但這個美好的時代卻不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個別人很早就認識到的陰暗面,現在已為大多數人所認識。人類通過其生產、流通和消費的方式,通過對世界資源的過度損耗,使地球陷入了困境,更準確地說,人類使自身陷入了困境。因為對於地球來說,我們對它做什麼都無所謂,它肯定比我們存在的時間長。

    兩手空空

    人類通過生產、流通和消費的方式使自己陷入了困境,於是大自然進行了反抗。人類越是近乎絕望地試圖更多地壓搾自然,所能得到的就越少。人類的勝利是付出極大的代價後換來的。儘管從數據統計上看,世界生產總值仍在增長,但在那些根據國際標準大大超過平均富裕水平的國家裡,增長率在最近十年中明顯降低,而2008年的經濟危機也使這一趨勢更為明顯。

    例如,德國的人均增長率在20世紀50年代是7%,60年代時下降到3.5%左右,70年代時是2.8%,80年代時為2.2%,90年代時降至1.5%,預計21世紀第一個十年會降至0.5%。德國絕不是一個特例,它的鄰國奧地利和瑞士,以及日本、法國和意大利,都呈現出了極為相似的趨勢。

    在大部分西方工業國家中,似乎只有美國和英國有自己的路線方針。過去幾年裡,這兩個國家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增長率,但這只是假象。因為私人儲蓄被嚴格地取消了,而信貸在大量增長,人們會立即消費掉所有獲得的經濟產值以及超過經濟產值的部分。在2008年的經濟危機中,美國和英國因此受到了更嚴重的打擊,同時也表明這不是一種可持續的經濟模式。如果它是一種穩定的模式,這兩個國家就將與其他國家有相似的發展趨勢。

    在國內生產總值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增長率相對降低應該不是令人吃驚的現象。因為國內生產總值絕對增長100、相對增長率提高5%,並不會比國內生產總值絕對增長1000、相對增長率提高0.5%要多。這兩種情況中增長率都提高了5,但在很多西方工業國家中,過去十年中不僅相對增長率降低,連絕對增長也減少了。

    德國就是這種情況。以2008年的歐元貨幣價值計算,20世紀50年代中期,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約600歐元;20年之後,70年代時這個數字是550歐元左右;又過了20年,90年代時這個數字降到了380歐元;而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裡,這個數字可能超不過150歐元。

    但大多數人並沒有察覺到增長的長期大幅縮減。在德國,僱員獲得的工作收入占國民總收入的比例(即毛收入的比例),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71%下降至63%,降幅達到1/8,原因就是不斷提高的資本密集度。由此在創造價值的分配中,資本獲得了更多的部分,工作收入卻佔到了更少的部分。這在每小時的淨工資發展趨勢中也得以體現,20世紀90年代時每個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實際增長了1.0%,但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這一增長會減少到0.1%。

    這種正在減緩的增長對很多人來說也沒有提高物質上的富裕水平,因為他們的工作時間變短了——無論是否出於自願。儘管時薪增多了(以2008年歐元的貨幣價值計算),但從1980年到2008年,每個僱員平均一年的工作淨收入從18800歐元減少到了18000歐元。當然這一變化還要考慮其他的原因,比如民主德國較低的工資水平對平均數產生了影響,再比如與1980年相比,目前更多的人有了第二職業收入、有了更多的子女補貼或更高的利息收入,從而使實際收入大於工作獲得的收入。但即使把所有這些因素都考慮進來,多年以來大多數家庭的購買力也並沒有提高,有些家庭甚至還大大降低了。所以「增長和物質財富增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句空話。

    人們——不僅是德國人——還要將收入增長的部分預留出來,以便在法定的保險體系之外再購買養老、傷病和醫療看護的私人保險,因為很多人漸漸意識到國家的法定保險是不夠的。另外,家庭收入還要用於繳納醫療附加款、幼兒園費用和大學學費等新增的條目。由此,「通過經濟不斷增長、物質財富不斷增多而帶來幸福和安樂」的承諾,距離它的兌現越來越遠。所以,經常在政治雄辯中提到的這一諾言,在現實中已經成了癡人說夢。首先就是要變得更多——這一說法已經成了歷史。

    實際上,人們很早之前預料到的那些事情,現在正變得越來越清楚。最晚從工業化初期開始,人們就將全球經濟活動按照規定的會計原則來記賬,其中至少有兩件事不會被忽略:第一是收益,準確地說是在物質富裕方面的收益,它一開始就比人們所相信的要少得多;第二是經濟活動的成本,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大幅提高,所以實際收益幾乎不會再有多餘的部分用於經濟活動。這又是一個經濟上互相抵消的遊戲嗎?也許不是,但這很有可能。這一情況有點類似威廉·豪夫的童話《冷酷的心》中的主人公彼得·蒙克的經歷。蒙克依靠魔法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像胖子埃澤希爾一樣有錢。於是他在賭博中贏了埃澤希爾,錢袋變得越來越鼓,但當最後一枚硬幣從桌子上滾落下來時,他就變得兩手空空,因為他贏光了埃澤希爾的錢,魔法仍可以使他的願望實現,和埃澤希爾一樣。也許人們在和地球玩著同樣的遊戲,因此當人們認為贏得了全部的時候,就意味著將失去一切?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