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人類只是對從自然界中獲得的自由和安逸有了瞭解並加以重視,尤其是西方工業國家的人們,他們不再擔心會出現猝死、飢餓或無家可歸,因為這些已經與以前自然的規律不一樣了。人類可以發展和壯大自己,接受教育、汲取知識、行走各地或旅遊觀光的願望幾乎不會受到限制。在物質和非物質方面條件很好或非常好的人,從不像現在這麼多——這種情況以後也不一定永遠如此。
只有很少人意識到,這些知識、能力和財富的資源是快速形成的,快得令人難以理解,換一種說法就是,這些資源在人類歷史上極其不穩定。在西方工業國家中,年青一代已經想像不出以前那種物質匱乏的生活,連很多年長的人也不願再去回想。此前兩三代人的日常生活在今天看來很不可思議:收入微薄,被迫去適應各種情況,還有被阻撓的生活計劃。但只有很少人意識到,今天所實現的這些優越條件很可能只是暫時的,而且幾千年來,即使在比目前貧困得多的環境中,人類也生存了下來。
在參觀富麗堂皇的博物館或偏遠的發掘地時,人們經常讚歎埃及人、波斯人、海地特人(Hittite)、斯堪特人(Hittite)或古希臘羅馬人的作品,有點兒像看待自己孩子稚嫩的作品,高興地評價:「你做得很好啊。」中國人取得了很多成就,在幾千年之前他們就發明了造紙術和火藥,而歐洲人的祖先則在中世紀時就建立起了至今仍屹立不倒的城堡和教堂!
這一切成就都十分壯觀,令人印象深刻,但比起古時候人類的知識和能力,更引人注意的是他們無知和無能的一面。現代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將近5萬年之後,人類的知識和技能才有了一定的增長。在人類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裡,文化發展的緩慢程度用我們今天的時間概念都無法理解。幾千年之中什麼都沒有發生,後來才出現了一點兒變化,然後又停了下來,直到最近的幾代人,世界才有了徹底的改變,人類才逐步發展成今天這樣的成熟狀態。
不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將思想進行了歸納梳理,年輕人試著闡釋命運的發展或測量地平線。人類摸索著自然科學尤其是數學的基本知識,思考出計數規則和文字系統,他們用尚不全面的靜力學知識對建築方法進行反覆試驗,建築物有時候還會倒在他們身上——所有這些努力幾乎都是令人感動的。這些事情主要發生在現代史上距今最近的10%的階段,而重大的突破則發生在更近的時間範圍內,大約是距今最近的1%的階段。
東歐中世紀晚期修建的教堂直到今天還因其裝飾圖案吸引著遊客,而建築本身卻又十分笨重。這就是人類在那一時期——在近代史的門檻前——所做的事情?彼得大帝龐大的帝國中就沒有更出色的建築師了嗎?為什麼他要從意大利和其他西歐國家召集大量建築師?我們在德國看見科隆大教堂或明斯特大教堂時,也很容易忘了它們的建造者當時雖然辛苦工作,卻因為能力不足而最終放棄,直到將它們交給了19世紀時我們的曾祖輩那一代,剩餘的建築才得以很快地完成。今天我們需要多少時間來建起古希臘羅馬時期留下的那些世界奇跡?估計一個中等規模的就業計劃就綽綽有餘了。
如果說人類歷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好比閃爍著各種想法的一串燈鏈,那麼自工業化以來,它就好比突然噴發的大火,一切都以飛快而驚人的速度發生著。今天在科學和技術方面最前沿的內容,可能明天就被趕超。工程師、編程人員以及其他許多專業人員,往往職業培訓還沒結束,學到的知識就過時了。
即使人們可以對知識量在翻倍的事實帶著些許謹慎來表示欣慰,但誰經常與知識打交道,誰就知道它們現在過時得有多快,參考書不能及時地在需要的時間內編寫出來,互聯網有時也不能足夠迅速地出現相關的網頁。小學生乃至大學生都在學習陳舊的知識,不少診所還在用過時的理論治療著病人。同樣,師傅和學徒會一起琢磨最新暖氣裝置的電線安裝圖,房頂修葺工人也會研究最新的密封材料混合劑,因為一切都是最新的,都是陌生的。人類彷彿拄著枴杖走進了迷霧,並感覺到威脅越來越大。
如果西方工業國家和其他國家的人們可以追隨自己的感覺,許多人就會選擇從這輛象徵著進步、增長和財富增多的急速行駛的汽車上走下來。80%的德國人感覺自己生活有壓力,1/3的職員認為自己已經筋疲力盡,甚至油盡燈枯。他們都希望能減速、放緩、喘一口氣,卻身不由己,因為上一代人的影響阻礙了他們。只有少數人做到了自我控制,他們在別人眼中就像神秘的怪人,出人意料地下了汽車,並停在路邊休息。大部分人仍在繼續快速前進,而且不知道這趟旅行的目的是什麼,他們只是聽到有人說:「更多,還得要更多。」
從前世到今生
人類歷史上「突然噴發的大火」並不是一種偶然,只有在「火苗燃燒時由高壓湧入可燃氣體或將大量燃氣注入」才能發生。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工業化時期人類歷史上突然噴發的大火、大量科技創新、生產力大幅提高、國內生產總值增多以及歐洲乃至全球的人口激增的?
人們思考了很久,也找不到問題的答案,但這個答案將會很有意義,因為它可以說明,為什麼西方世界和其他一些國家對於發展壯大和經濟增長的依賴就像「酗酒者離不開酒瓶、吸毒者離不開針管一樣」。是什麼將這些國家和這些國家的人們都變成了那樣?
有人用劃時代的發明來解釋這個問題,引用的例子是具有代表性的瓦特蒸汽機。人們早在1782年就可以成批製造蒸汽機,它對工業革命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礦井中多餘的水終於能被抽出,由此採礦業迅速發展;人類還大規模建立起一種效率極高的全新運輸系統——鐵路,幾千年以來以人力畜力為主的能量利用終於畫上了句號。
有人則對這種解釋持不同意見,因為此類發明早在中世紀時期就已經出現,有些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就已有了,卻沒有引發工業革命。達·芬奇發明了壓力泵、車床、車鏜床、吸量管、潛水鐘罩、凹鏡、紡紗機、降落傘、類似自行車的移動工具以及類似飛行器的傾斜裝置,這些都是深刻的技術變革,但在達·芬奇的年代什麼也沒有發生。
也確實發生不了什麼——第三種觀點認為,像達·芬奇這樣的發明家早出生了300年,那時人們只找到了發明的突破口,卻沒有資本。沒有資本,任何發明都無法進行開發,這也正是詹姆斯·瓦特和其他一些發明家的幸運,他們出生在資本主義初期,那時已經有很多擁有大量資金的人和機構願意將想法轉化為現實。
持有第四種觀點的人對以上解釋還不滿意。他們提出疑問,為什麼剛好在18世紀末期人們開始集中大量資本,使歐洲大部分地區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工業革命?以前是什麼阻礙了資本的出現呢?「工業化之前人們資金不夠」的說法顯然沒有說服力,因為如果人們真的缺錢,就不可能在工業化一開始便形成了較大規模的資本。
第五種觀點認為是個人和群體的認識及行為模式的不斷變化,第六種觀點認為原因在於對國家角色的重新定義,第七種觀點則認為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中通過社會階層確立的秩序變成了由法制確立的秩序——只有法制才能使經濟有了目前的意義。在今天的經濟環境中,連占星師都不願袖手旁觀,他們相信利用星星也能獲得贏利。
只有神學家被甩在了後面。他們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失敗以及失敗帶來的後果:隨著工業化的到來,歐洲人將他們傳統的基礎丟失了,大多數人不再相信他們曾宣誓過的上帝。當時,那位國王和貴族的老師托馬斯·霍布斯不容置疑地宣佈:最大的惡就是死亡。實際上,他是在含蓄地說,在塵世的生命之後就沒有什麼值得期待的了,所以大家要充分利用今世的生命,盡可能讓自己享受安逸!這就是他所傳達的信息。
這種感受和觀點在工業化開始之前的一個世紀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於是,宗教一方面成了政府行政事務,一方面又成了私人或學術活動,至少它無法再對受過高等教育和在社會上起主導作用的階層施加影響。儘管這些人繼續追隨宗教禮俗,但已與那種對來世的希望沒有了聯繫。大多數人完全專注於今生今世,他們想盡可能長久而全面地享受今世的生活,至於這輩子以後的事情,誰也不清楚。
其實這種感受和觀點正是「充分的氧氣供應」,它將燃燒著的火苗——技術進步、資本形成以及其他促進工業革命的因素——煽動成了突然噴發的大火。可以這樣說,在工業革命之前進行的是一次宗教和精神上的革命。沒有它,也許根本無法實現經濟上的變革,而且原本身處基督教氛圍中的歐洲人,也幾乎沒有能力或者根本不願意進行工業革命。
所以,工業革命的前提就是大眾在精神層面上的孤獨無依,之前堅定的信仰由於各種原因而消失,人們在尋找可以依賴的新信仰,他們在物質富裕的今世生活中找到了它,直到今天還篤信,而且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這一信仰。人類用無限的宗教概念換取了耗竭的地球,如今他們對此已經有所察覺,並開始承受這一交換帶來的苦難。
信心和盲目
「地球母親」的表述不符合西方文化中人們對上帝的父親形象所賦予的種種特徵。與上帝不同,地球是有限的——在時間、空間和能力上。如果人口數量不多,而且需求很小,地球的這種有限性並不會很突出,即使有一些資源變得緊張,還可以選擇其他資源來替代。
這種替代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展開變得越來越困難,保證資源充足成了人們的主要話題。歐洲殖民主義的最大目的就是開發原料產地。誰能保證擁有原料產地,誰就可以繁榮發展,而誰得不到資源,誰就將兩手空空。歐洲各國為此還爆發了戰爭,工業化初期的戰爭幾乎無一例外都是資源的戰爭。就像如果沒有石油資源,目前也不會有軍隊駐紮在伊拉克。
「二戰」後,循序漸進的市場開放變得簡單,同時全球化的發展也使人們很容易獲得世界範圍內的資源,任何人只要有足夠的錢,就可以買到原料,但人們還是擔心會因為某些政治事件被原料產地拒之門外。最早進行工業化的國家都知道,沒有原料,什麼都將無法實現,現在所有國家也都明白了這一點:沒有原料就沒有增長,原料就是工業化時期「阿喀琉斯的腳踵」。
但奇怪的是,這種認識對於消耗原料的行為卻沒有產生什麼影響。如果地球資源耗竭,那麼獲取資源最自由的渠道也不再有任何意義。人們一直沒有明白這個道理,有些人甚至到今天都還沒明白。如果在工業化開始的時候人們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尤其是西方工業國家的人們,也許他們會更加謹慎地對待資源。相反,人們不僅揮霍了資源,還挑起毀滅性的戰爭。他們毫無顧忌地建造房屋和城市,而房屋和城市又因為人類或溫暖或涼爽的需求而耗費了大量能源;他們創建了交通系統,但為了運營這一系統又消耗了大量的燃料;他們還把廢棄的工業產品埋到地下或沉到海裡,只是在戰爭或危機時期才屈尊將用過的原料再次利用——而在平常,揮霍就是富裕的表達方式。
金屬不能再生,石油不能再生,煤礦不能再次充盈——近代以前人們從沒有在思想和行動中體現出這樣的認識。只要稍微對自己的行為後果進行過思考,人們就應該有意識地去避免更多的財富遭受損失,同時對較少的資源表示滿足。這在技術上完全是可行的,幾十年前人們就已經知道並能夠應用目前的很多節約措施,但根本沒有想到要去節約,因為「未來將出現資源匱乏」這一事實並沒有引起關注,也沒有從市場供應方面有所反映,所以人們都毫無顧忌地揮霍著資源。直到今天,人們也沒有太多有遠見的節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