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讀歷史 第49章 世界歷史·戰後新世界 (1)
    杜魯門主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際舞台上風雲變幻、興衰起落,發生了空前巨大而又深刻的變化。戰後美國為推行冷戰政策進行了一系列的輿論準備和具體化措施,而「杜魯門主義」的出台,使美、蘇之間冷戰正式開始。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由杜魯門陪同在美國的富爾敦發表關於「鐵幕」演說,宣稱「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利亞海邊的裡雅斯特,一條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呼籲美、英合作,建立軍事同盟,以對付蘇聯的威脅,揭開了「冷戰」序幕。同年9月,杜魯門的白宮助理白拉克?克利福德的長達50頁的《美國與蘇聯關係》的報告,正式提出對蘇「冷戰」的綱領。

    此後,英國因無力對希臘政府鎮壓希臘人民革命武裝繼續進行援助,於1947年2月21日通知美國國務院,英國於3月底停止向希臘和土耳其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希望美國填補它撤退後留下的「真空」。英國的這一表示為美國擴展勢力和執行以實力「遏制」蘇聯的政策提供了機會。

    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美國國會特別聯席會議上作了關於援助希臘、土耳其的演說,要求國會向希臘和土耳其提供4億美元的緊急援助,幫助希、土重建經濟生活,以抵制極權政體強加於它們的種種侵犯行動,抵制共產主義的擴張。杜魯門提出的這項政策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

    「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一大轉折點。過去美國把蘇聯稱為盟國,只是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攻擊蘇聯,現在,杜魯門公開叫板蘇聯,宣佈蘇聯是美國的主要敵人,他打出了反蘇、反共的旗號,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進行反蘇、反共政治動員。「杜魯門主義」出台,標誌著美、蘇戰時同盟關係正式破裂,是美、蘇「冷戰」正式開始的重要標誌。

    馬歇爾計劃

    馬歇爾計劃,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它是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1947年6月5日,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說首先提出援助歐洲經濟復興的方案,故名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對戰後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馬歇爾計劃最初曾考慮給予蘇聯及其在東歐的衛星國以相同的援助,條件是蘇聯必須進行政治改革,並允許西方勢力進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但事實上,美國擔心蘇聯利用該計劃恢復和發展自身實力,因此美國故意提出許多蘇聯無法接受的苛刻條款,最終使其和東歐各國被排除在援助範圍之外。

    當該計劃臨近結束時,西歐國家中絕大多數參與國的國民經濟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在接下來的二十餘年時間裡,整個西歐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同時,馬歇爾計劃長期以來也被認為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該計劃消除,或者說減弱了歷史上長期存在於西歐各國之間的關稅及貿易壁壘,使得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繫日趨緊密並最終走向一體化。該計劃同時也使西歐各國在經濟管理上系統地學習和適應了美國的經驗。

    第一次柏林危機

    隨著德國戰後重建的開始,美、英與蘇聯在德國的問題上矛盾加深,蘇聯遲遲不願讓德國各佔領區合併,並拒絕西方的經濟政策。為此,美國計劃將德國西部佔領區三合為一。1948年2月至6月,美、英、法、比、荷、盧六國召開倫敦外長會議,提出「倫敦建議」,內容為法占區與英、美雙占區協調經濟政策,共同管制對外貿易,並共同制憲,成立聯邦德國,將聯邦德國納入歐洲復興計劃。1948年6月18日,美、英、法三國公佈了「關於改革植國貨幣制度的法令」;6月21日,正式在西占區實行貨幣改革,發行了「B」記德國馬克。這一行動成為第一次柏林危機爆發的導火線。

    蘇聯得知該計劃後,於6月19日提出抗議,佔領軍長官索洛科夫斯基發佈《告德國民眾書》,書中稱英、美、法三國欲分解德國。6月22日,蘇占區也實行貨幣改革,發行新的D記號馬克,並於6月24日,全面切斷西占區與柏林的水陸交通及貨運,只保留從西德往柏林三條走廊通道。與此同時,蘇聯駐紮在東部德國地區的三十多萬軍隊擺出了強烈的戰爭姿態。美、英等國對此反應強烈,立即向西部德國緊急調動兵力,準備全面迎戰。一時間,整個歐洲再度陷入危機,似乎「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這就是歷史上震驚全世界的「柏林危機」。

    最終,由於雙方都不願訴諸武力,經過談判,達成了妥協。1949年5月12日,蘇聯宣佈解除對柏林的封鎖,延續四百六十二天的柏林危機結束。5月23日,在英、美、法三國代表參加下,西德通過《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9月20日,西德建立,定都波恩,以阿登納總理組成了第一屆聯邦政府。9月21日,佔領法生效,令西德享有自主權,英、美、法三國保留管制聯邦德國的外交、外貿、國防特權力。同一時間下,蘇聯亦在德國東部籌措成立共產黨控制的德意志國家,蘇占區在1949年5月30日通過憲法,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憲法生效,東德建立,定都東柏林,皮克為總統,格羅提渥為總理,取代蘇聯管制委員會對民主德國的外交及外貿監督,德國徹底分裂為東、西德。

    這次危機可以說是美國蓄意分裂德國,惡化美、蘇關係而製造的一次事件。

    北約成立

    1949年4月4日,美國、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加拿大、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意大利共十二個國家在華盛頓簽訂《北大西洋公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正式成立。北約是為了對抗蘇聯在軍事上和意識形態上的擴張而建立的,也是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歐洲推行世界霸權政策,從軍事上控制西歐盟而建立的政治、軍事組織。

    北約成立之初只有十二個成員國,後來北約經過六次擴大,成員國逐漸達到二十八個:1952年2月,土耳其和希臘加入;1955年5月,聯邦德國加入;1982年5月,西班牙加入;1999年3月,波蘭、匈牙利和捷克加入;2004年3月,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加入;2009年4月,阿爾巴尼亞和克羅地亞加入。

    六十多年來,隨著世界風雲變幻,北約不斷調整其軍事戰略。成立初期,北約實行「集體防禦」原則,遵循「地區性遏制戰略」。華約成立後,北約開始逐步推行「靈活反應戰略」和「前沿防禦戰略」。

    1991年華約解散和冷戰結束後,北約開始實施「全方位應付危機戰略」,並通過介入前南斯拉夫地區危機、東擴和推行「和平夥伴關係計劃」向東歐和前蘇聯地區擴展。2001年「9·11」恐怖襲擊後,北約又把打擊恐怖主義作為新的行動重點,參與阿富汗戰爭,其軍事力量由歐洲擴展到了亞洲。近年來,北約又在推行新的戰略轉型,在保留傳統職能的同時,執行從軍事到民事的廣泛任務,如反恐、維和和人道主義援助等。

    朝鮮戰爭

    1950年6月25日,正當中國人民全力以赴地為鞏固新政權、恢復國民經濟而努力的時候,朝鮮戰爭爆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大的對外戰爭、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這場戰爭,是新中國本來不願見到的。

    朝鮮戰爭爆發後的第三天,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宣佈擴大朝鮮戰爭,並單方面粗暴干涉中國內政,聲稱:「我已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福摩薩(指中國台灣地區)的任何攻擊。」9月,美軍在朝鮮仁川登陸,此後美國飛機不斷侵犯中國領空。

    整個局勢的發展使中國忍無可忍。10月1日,周恩來總理向美國提出鄭重警告。但傲慢的美國政府無視中國的警告,自以為具有足以壓倒一切的實力,悍然越過「三八線」,向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圖們江推進。朝鮮政府兩次邀請中國出兵支援。中國軍隊是赴朝參戰,還是隔岸觀火,已到了必須作出決定的時刻。

    10月19日夜,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入朝參戰。經過五次戰役,到1951年6月,在朝鮮戰場上形成以「三八線」為界的相峙局面。7月,在蘇聯代表的建議下,停戰談判在開城舉行,不久後移至雙方實際控制線上的板門店進行。經過兩年邊打邊談的局面,1953年7月,美軍總司令克拉克不得不同中朝方面正式簽訂軍事停戰協定。

    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認識了新中國。中國人已不再像過去那樣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東亞病夫」。她熱愛和平,但決不能容忍別人強加於自己的威脅和侵略。朝鮮戰爭爆發時,新中國誕生剛剛一年,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將軍事分界線重新推回到「三八線」,使舉世為之震驚。這個勝利,打破了美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提高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對遠東及世界局勢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作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歐共體的成立

    歐洲統一思潮存在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進入高潮。二戰後,歐洲出現了美蘇兩國嚴重對峙的局面。美國憑借它在戰爭中增長起來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通過馬歇爾計劃、北約等途徑,力圖全面控制西歐。而蘇聯則在東歐建立起經濟互助委員會和華約組織,使西歐國家產生了擔憂和恐懼。他們既不願「成為大西洋一邊的殖民地」,也不願成為「烏拉爾一邊的衛星國」。然而,經過兩次世界大戰,許多西歐國家在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大大下降。要想不受超級大國的控制和威脅,西歐各國只有走聯合自強之路,才能有效地維護自身的利益,並在國際舞台上扮演一個新的重要角色。

    1951年,歐洲一體化先驅讓?莫內和法國外長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即舒曼計劃),旨在約束德國。1951年4月18日,法、意、聯邦德國、荷、比、盧六國簽訂了為期五十年的《關於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條約》。1952年煤鋼共同體建立,這也為實現西歐經濟聯合奠定了基礎。

    1955年6月1日,參加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六國外長在意大利墨西拿舉行會議,建議將煤鋼共同體的原則推廣到其他經濟領域,並建立共同市場。1957年3月25日,六國外長在羅馬簽訂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與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兩個條約,即《羅馬條約》,於1958年1月1日生效。1965年4月8日,六國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起來,統稱歐洲共同體。條約於1967年7月1日生效,這也標誌歐洲共同體的正式成立,其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

    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是歐洲經濟和政治一體化進程的起點,是當代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客觀趨勢,它對國際事務具有深遠的影響。

    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特裡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的《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裡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2年2月7日,各國外長正式簽署馬約。經歐共體各成員國批准,馬約於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歐共體開始向歐洲聯盟(歐盟)過渡。

    萬隆會議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