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意大利因戰爭浩劫,百業凋零,民不聊生,工農運動風起雲湧。工人紛紛暴動,奪占資本家的工廠,農民也廣泛開展「奪取土地運動」,意大利處在一場大動亂的前夜。墨索里尼決定利用這種形勢,實現奪權夢想。1919年3月,墨索里尼糾集150名退伍軍人、民族主義分子和政治暴徒,組織了意大利第一個法西斯組織——法西斯戰鬥團。兩年後,墨索里尼又把法西斯戰鬥團改組為民族法西斯黨,墨索里尼自封為法西斯黨領袖。
為了奪取政權,墨索里尼極力把邪惡的法西斯黨打扮成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黨,爭取各方面支持。他花言巧語,不斷許諾。他向工人許諾,將給他們工廠;向農民許諾,將平均分配土地;向軍隊許諾,將增加軍費,擴充陸海空三軍;向資本家許諾,將對外擴張,奪取廣大殖民地,武力開拓海外市場。法西斯黨迅速膨脹,很快發展至15萬黨徒,並到處謀殺、綁架和製造各種混亂。然後,墨索里尼倒打一耙,把社會動亂的根源歸咎於其政治對手,以博取聲譽,要求政府恢復秩序。
1922年8月,意大利發生全國性政治罷工,墨索里尼指揮法西斯黨徒乘亂奪取了米蘭、波倫亞和北意大利許多大城市,並把各地法西斯黨徒按軍隊編制,統編為四個建制完整的軍團,準備最後奪取政權。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坐鎮米蘭,指揮成千上萬法西斯黨徒,由米蘭徒步進軍首都羅馬,不費一槍一彈,和平佔領羅馬。意大利國王維克多?艾曼努爾見法西斯黨勢不可當,便下令解散意大利政府,任命墨索里尼為政府首相,組織法西斯政府。10月30日,墨索里尼實現了夢想,登上了決定意大利命運的首相寶座。從此,意大利的歷史年輪開始向深淵滾動,歐洲和世界在後來的歲月中因為這一顆災星又陷入了一場大混戰。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納粹德國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頭號戰犯。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一個海關職員之家。中學畢業後夢想當藝術家,去維也納報考美術學院,結果名落孫山。1913年遷居德國慕尼黑無固定職業,成為民族主義和反猶主義的狂熱信徒。
1914年8月,希特勒加入德國陸軍,在巴俄利亞預備步兵第16團服役,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軍銜至下士。戰後退役,曾一度在慕尼黑為國防軍反諜機關當密探。為尋生活出路,於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黨。該黨於次年改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即納粹黨。1921年,希特勒成為納粹黨黨魁,隨即組織該黨的准軍事組織——武裝衝鋒隊。1923年11月希特勒在慕尼黑髮動「啤酒館暴動」,企圖倣傚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權。失敗後被捕入獄。在獄中口述了《我的奮鬥》一書,鼓吹廢除《凡爾賽和約》,奪取生存空間,擴充領土,征服世界,宣揚復仇主義、種族主義、民族沙文主義和反蘇反共思想。1924年底,希特勒出獄。
1933年1月在壟斷資本集團和軍界支持下,納粹黨發展成為國會中的第一大黨,希特勒登上總理寶座,開始實現其稱霸世界和使德國納粹化的計劃。
1934年,德國總統興登堡死後,希特勒得以集總統和總理的大權於一身,廢止共和國,改稱德意志第三帝國,自稱國家「元首」。他解散國會,取締納粹黨以外的其他一切政黨,迫害和屠殺共產黨人、進步人士和猶太人,實行法西斯獨裁專政。1935年,他撕毀凡爾賽條約,宣佈重整軍備,為發動侵略戰爭做準備。
希特勒在國內加劇對猶太人的迫害,1935年9月頒布法律剝奪了猶太人的公民權力,後來又頒發了十三條補充法令,剝奪了猶太人在德國謀生的權力。
1936年,德國與東條英機領導的日本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次年,墨索里尼領導的意大利加入這個協定,於是形成了德、日、意三國軸心。1936年3月他命令德軍進入萊茵蘭非軍事區,同年7月夥同意大利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扶持佛朗哥取得西班牙政權。1938年3月和1939年3月,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實施兼併。之後,希特勒進一步獨攬陸、海、空三軍指揮權,擔任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939年9月,希特勒納粹德國閃擊波蘭,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給世界許多國家的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據統計,二戰期間總共有約600萬猶太人、數千萬其他人種因為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政策而被屠殺。希特勒對世界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也給德國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戰爭中近800萬德國人死亡。世界各國的珍貴文化遺產的損失更是無法計算。
「大蕭條」
「大蕭條」指的是1929年~1933年之間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
一戰過後,美國經濟日益繁榮起來。1923年~1929年秋天,美國每年的生產率增幅達4%,此時,整個美國社會的價值觀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發財致富成了人們最大的夢想,投機活動備受青睞,享樂之風盛行,精神生活愈發浮躁和粗鄙,政治極端腐敗,人們把這時的美國稱為精神上的「飢餓時代」或「瘋狂的20年代」。
儘管這一繁榮造就了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黃金時期,但這一繁榮本身卻潛伏著深刻的矛盾和危機。農業一直都沒有從戰後蕭條中完全恢復過來,農民在這個時期始終貧困,農村購買力不足,農場主紛紛破產。此外,工業增長和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極端不均衡,工業增長主要集中在一些新興工業部門,而採礦、造船等老工業部門都開工不足,紡織、皮革等行業還出現了減產危機,大批工人因此而失業。
在1920年∼1929年,工業總產值幾乎增加了50%,而工人卻並沒有增多,交通運輸業職工實際上還有所減少。這一時期兼併之風盛行,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全美1/3的國民收入被5%的最富有者佔有;60%的家庭年收入為僅夠溫飽的2000美元水平;還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由於大部分財富都集中到了極少數人手中,社會購買力明顯不足,導致美國經濟運行中商品增加和資本輸出困難,這進一步引發了生產過剩和資本過剩;雖然金融巨頭在投機行為中都獲得了高額利潤,但大量資金並沒有被投入到再生產過程,而是被投向了能獲得更高回報的證券投資領域。
1929年10月29日,美國迎來了它的黑色星期二。這一天,美國金融界崩潰了,股票一夜之間從頂峰跌入深淵。從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兩個星期內,共有300億美元的財富消失,相當於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總開支。但美國股票市場崩潰不過是一場災難深重的經濟危機爆發的火山口。
隨著股票市場的崩潰,美國經濟隨即全面陷入毀滅性的災難之中,可怕的連鎖反應很快發生:瘋狂擠兌、銀行倒閉、工廠關門、工人失業、貧困來臨、有組織的抵抗、內戰邊緣。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毀「過剩」的產品,用小麥和玉米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使這條河變成「銀河」。城市中的無家可歸者用木板、舊鐵皮、油布甚至牛皮紙搭起了簡陋的棲身之所,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稱為「胡佛村」。流浪漢的要飯袋被叫做「胡佛袋」,由於無力購買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動的汽車叫做「胡佛車」,甚至露宿街頭長椅上的流浪漢上蓋著的報紙也被叫做「胡佛毯」。而街頭上的蘋果小販則成了大蕭條時期最為人熟知的象徵之一。在那些被迫以經營流動水果攤討生活的人中,有許多從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銀行家。
股票市場的大崩潰導致了持續四年的經濟大蕭條,這次經濟危機很快從美國蔓延到其他工業國家。對千百萬人而言,生活成為吃、穿、住的掙扎。各國為維護本國利益,加強了貿易保護的措施和手段,進一步加劇惡化世界經濟形勢,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一個重要根源。
羅斯福新政
1933年3月4日,新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從胡佛手中接過了領導美國的權力。此時持續近四年的大蕭條已經讓美國——這個新崛起的世界頭號工業國變得千瘡百孔、風雨飄搖。
上任的第二天,羅斯福就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稱之為「羅斯福新政」。
羅斯福應對危機的「新政」,其核心是三個R:改革(Reform)、復興(Recovery)和救濟(Relief)。羅斯福的「新政」並非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是一場為保證資本主義制度的穩定發展,在資本主義經濟肌體內部進行的一場「傷筋動骨」的大手術。
其主要措施有:整頓銀行與金融系,下令令銀行修業整頓,逐步恢復銀行的信用,並放棄金本位制,使美元貶值以刺激出口;復興工業(中心措施),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與藍鷹行動來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調整農業,給減耕減產的農發放經濟補貼(農民縮減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補貼),提高並穩定農產品價格;推行「以工代賑」;大力興建公共工程,緩和社會危機和階級矛盾,增加就業刺激消費和生產;政府還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是退休工人可以得到養老金,失業者可以得到保險金,子女年幼的母親、殘疾人可以得到補助。
「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經過這一系列「新政」的實施,美國經濟回升,失業人數大幅度下降;也使得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強,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新政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新模式,美國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羅斯福新政不僅使美國渡過了經濟危機,維護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也為其他國家實施國家干預經濟,進行體制性自我調整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但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綏靖政策
各國人民革命的興起及社會主義蘇聯的出現,引起帝國主義的恐懼和仇視。它們在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中,既想削弱和擊敗競爭對手,又要反對社會主義,鎮壓人民革命。綏靖政策正是適應這一需要出現的,在不同的情況下,其內容,形式和手法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為了維護和爭奪世界霸權,反對社會主義和人民革命。
綏靖政策最積極的推行者是英國、法國、美國等國。20世紀30年代前,綏靖政策主要表現為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範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30年代後,面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嚴重挑戰,以英國首相張伯倫為代表的英、法、美等國的綏靖主義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求得一時苟安,不惜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引向蘇聯,坐收漁利。
1931年「九一八」事變,容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軍備;1935年8月美國通過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裝進佔萊茵區;1936年8月對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採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縱容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此後又策劃太平洋國際會議,陰謀出賣中國,同日本妥協;1938年3月默許希特勒兼併奧地利;這些都是綏靖政策的例證。最典型的體現則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會議和《慕尼黑協定》。英、法及幕後它們支持的美國,妄圖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為代價,在歐洲實現「普遍綏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實質上是推動德國進攻蘇聯。
歷史證明,綏靖政策是一種縱容戰爭、挑撥戰爭、擴大戰爭的政策。它無法滿足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卻鼓勵了侵略者冒險,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綏靖政策一度破產。
二二六事件
希特勒在德國建立法西斯專政,並形成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的時候,亞洲日本的法西斯勢力也開始抬頭了。二二六事件是1936年(昭和11年)2月26日,在日本發生的陸軍青年官兵反叛的事件,是一次由皇道派軍人發動的未遂軍事政變。政變失敗使得東條英機為首的統制派藉機清理敵對的皇道派軍人的政治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