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讀歷史 第19章 中國歷史·元明清時期 (3)
    1640年,明清松錦之戰爆發,1642年洪承疇在松山被俘,祖大壽在錦州投降。松錦之戰標誌著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在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為了對抗李自成而降清。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八旗勁旅,日夜兼程入關,以吳三桂為前導,擊敗大順農民軍,進佔北京。

    同年9月,清順治帝遷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國的君主。接著,清軍南下剿殺農民軍,北方的地主、官僚紛紛迎降,勾結清軍,鎮壓農民軍。與此同時,在南方,一些明朝遺臣擁立皇族建立了幾個小朝廷,史稱南明(弘光、隆武、紹武、永歷)。此外還有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清朝於1645年滅大順、南明弘光;1646年滅大西、南明隆武、南明紹武;1662年滅南明永歷;1664年消滅大順殘餘勢力。清朝入關後歷經二十多年的戰爭,基本統一全國。1683年,清政府統一台灣後,在台灣本土內正式設立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管轄。

    清軍在進軍江南的過程中,手段殘酷,特別是「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剃髮令,激起江南人民的強烈反抗,各地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清廷殘酷鎮壓,在揚州、嘉定、江陰等地進行了大肆屠城,史稱「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剃髮是清朝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所採取的手段,但超出了當時漢人的心理承受力。「身體髮膚授之父母,不可損傷」,是千年以來的倫理觀,也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剃髮不僅有違傳統,也是一種侮辱。因此這項政策遭到了傳統知識分子和下層民眾的激烈反抗。「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一向被並列為清軍入關後的兩大暴行。

    清代國母孝莊

    在清軍入關、統一全國的過程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女性—孝莊皇太后。她一生培育、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她姓博爾濟特氏,名布木布泰,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是貝勒寨桑的女兒。十三歲時,嫁給後金四大貝勒之一的皇太極為妻。1636年皇太極改號大清稱帝,被封為永福宮莊妃。1643年,他的兒子福臨(當時只六歲)即位,是為順治帝,孝莊被尊為皇太后。順治帝親政後,很想有番作為,也頗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終因他周圍尚未形成一支以他為主導的強有力的政治勢力,致使他在與朝中反對漢化的勳舊大臣的較量中敗下陣來,英年早逝。孝莊皇太后用她超人的智慧和威望,使得政權平穩過渡。1654年,她八歲的孫子玄燁又嗣帝位,為康熙帝,她被尊為太皇太后,史稱「孝莊文皇后」。在她的教導下。玄燁健康成長,一個未來傑出帝王的特質,在少年時代打下了根基。鰲拜集團剷除後,孝莊放手讓玄燁理政,讓他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又一再提醒他要謹慎用人、安勿忘危、勤修武備等。對於祖母的教誨玄燁非常尊重,重大事情無不先徵求意見,然後施行。孝莊生活儉樸,不事奢華,她總是把宮中積蓄拿出來賑濟,全力配合、支持孫子的事業。

    在他們的攜手努力下,清王朝從動亂走向穩定,經濟從蕭條走向繁榮,為平定三藩、統一台灣和邊疆用兵等大規模戰爭奠定了物質基礎。清王朝在康熙朝形成第一個黃金時代,其中包含了孝莊的一份功勞和心血。

    孝莊是清朝歷史上一位舉足輕重、頗受關注的人物。在明末東北各族各部的混戰中,她作為政治聯姻的紐帶出嫁。在後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漸捲入一場又一場政治鬥爭的漩渦,並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華,逐步確立了穩固的地位並成為清初政壇上的一個一言九鼎的人物。她一生經歷清初三朝,正是由亂到治的關鍵歷史時期。她全力輔佐皇帝,調和清宮內部矛盾和鬥爭,對穩定清初社會秩序,促進國家的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後世尊稱她為「清代國母」。

    康熙智擒鰲拜

    康熙即位的時候只有八歲。順治去世,遺詔命鰲拜與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共同輔佐康熙皇帝,為輔政大臣。鰲拜早年就曾隨皇太極征討各地,戰功赫赫。他仗著自己掌握兵權,又欺負康熙帝年幼,獨斷專橫、飛揚跋扈。

    康熙帝滿十四歲的時候,親自執政。這時候,另一個輔政大臣蘇克薩哈和鰲拜發生爭執。鰲拜懷恨在心,勾結同黨誣告蘇克薩哈犯了大罪,奏請康熙帝把蘇克薩哈處死。康熙帝不肯批准,鰲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起了爭執。康熙內心非常生氣,但是一想鰲拜勢力不小,只好暫時忍耐,尋找機會。

    從那以後,康熙帝決心除掉鰲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幾歲的貴族子弟擔任侍衛,這些少年個個長得健壯有力。康熙帝把他們留在身邊,天天練習摔跤。鰲拜進宮去,常常看到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園裡摔跤,只當是孩子們鬧著玩,並不在意。有一天,鰲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單獨進宮商量國事。鰲拜像平常一樣大模大樣地進宮去。剛跨進內宮的門檻,忽然一群少年擁了上來將鰲拜團團圍住。鰲拜雖然是武將出身,力氣也大,可是雙拳難敵四手,被這些少年打翻在地。

    鰲拜被抓進大牢,康熙帝宣佈鰲拜三十條罪狀。大臣們認為,鰲拜專橫跋扈,擅殺無辜,罪行纍纍,應該處死。康熙帝念及鰲拜的功勞從寬發落,改為將其終身監禁。

    三藩之亂

    清軍入關後需要對付李自成起義的力量和南明政府的反抗,自身兵力有限,所以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於是,在明朝降將中,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三人取得的功勞最多,所以均受封為王。他們所率領的軍隊成為八旗以外的重要力量。清軍統一全國之後,把八旗基本力量放置在北方,以保衛京師及駐防各重要地區,而南方就暫讓給他們去鎮奪。吳三桂駐守雲南,尚可喜駐守廣東,耿精忠(耿仲明之孫)駐守福建,這樣便形成了三藩。三藩擁兵自重,把持地方財政,欺壓百姓,儼然已經成了一個單獨的王國。

    康熙親政後,敏銳地察覺到三藩已經成為國家的心腹大患,把它列為自己必須要解決的三件大事(三藩、漕運、河務)之一。雖然,康熙帝認識到三藩問題的嚴重性,但是當時財力和兵力有限,並不敢貿然行動。康熙十二年(1673年)3月,尚可喜主動請撤藩歸老遼東。康熙立即抓住機會,答應了尚可喜的請求,並對他的行為表示讚賞。康熙的行為引起了其他兩位藩王的警戒,於是他們也相繼請撤藩歸遼東以為試探。康熙以「撤亦反,不撤亦反」,果斷下令撤藩。11月,吳三桂發動叛亂,耿精忠、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及廣西將軍孫延齡先後響應,清政府軍事上並無準備,一時,三藩佔據了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湖南、四川等省,以及湖北、浙江、陝西、甘肅等部分地區。

    1675年,吳三桂與清軍的對抗到了頂峰。吳三桂在湖南沿江佈置防禦工事,不敢再向北發展,康熙帝抓住機會調整戰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堅決打擊吳三桂,而對其他的叛變者卻實行招撫,通過分化反叛力量而孤立吳三桂。1678年,尚之信、耿精忠及陝甘的王輔臣相繼投降。同一年,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周,年號昭武,開科取士。不久吳三桂病死,吳三桂的兒子吳世璠在貴陽即位,改年號洪化。1680年,吳世璠逃到雲南。次年,清軍攻入雲貴省城,吳世藩自殺,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不久之後,朝廷在福州、廣州、荊州設八旗駐防,以加強對南方的控制。

    平定三藩,對於清廷來說,是真正完成統一、確立穩定的皇朝統治的標誌。

    康、雍、乾盛世

    1661年,愛新覺羅·玄燁即位,是為清聖祖,年號改為康熙。他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代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八歲登基,十歲喪母,在其祖母孝莊太后的教導下長大成人。他雖年幼,卻年少老成,十六歲便剷除了鰲拜,繼而平定三藩叛亂,穩定了西南邊陲;重農治河,興修水利,發展了農業;收復台灣,擴大了大清的版圖;北拒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西征蒙古,進一步穩定了大清的西北疆土。

    康熙大帝好學上進,勤於政事,雄才大略,崇尚節約。他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為中華民族保存了豐厚的文化遺產。由於他的文治武功,我國多民族統一的局面得到鞏固發展,社會經濟出現了繁榮。

    1722年,愛新覺羅·胤禛即位,是為清世宗,改年號為雍正,是清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在位十三年。雍正即位之初,吏治廢弛,貪污腐敗已然成風。他克服多方面的阻力,在全國上下大規模清查虧空,設立會考府,實行耗羨歸公,實行養廉銀製度,取締陋規等多項工作。由於他態度決斷,雷厲風行,清朝的財政狀況在短時間內得到明顯改善,官吏貪污、吏治腐敗的壞況都有很大的轉變,有「雍正一朝,無官不清」的說法。另外,雍正還對賦稅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實行「攤丁入畝」,規定「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取消了人頭稅。這項措施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可以說,雍正給他的繼任者乾隆皇帝留下了充裕的物質基礎、廉潔的幹部隊伍和清明的吏治環境。清高宗乾隆,名愛新覺羅·弘歷,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後禪位於十五子顒琰(yongyǎn),即嘉慶帝,自己成為太上皇,他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乾隆自幼就接受漢族傳統文化教育,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無一不精,文化修養很高,作詩多達四萬首。乾隆也認為自己在軍事上頗有成就,因此自稱「文治武功十全老人」。

    乾隆即位後,以「寬猛相濟」理念施政,平定蒙古、新疆地區的叛亂,完善治理西藏,修建海塘,並主持編撰《四庫全書》。但是其晚年好大喜功,任用大貪官和珅,大興土木,又六下江南,耗費國家大量人力物力,整個清王朝也在乾隆末期由盛轉衰。

    文字獄

    1711年,有人告發在翰林官戴名世的文集裡,有對前明政權表示同情的語句,並且書中用了南明的永歷帝的年號,朝廷據此下令把戴名世打入大牢,判了死刑。這個案件牽連到他的親友和刻印他文集的,共有三百多人。另外有不少類似的案件,完全是牽強附會,挑剔文字過錯,甚至為了一句詩、一個字也惹出大禍。有一次,翰林官徐駿在奏章裡,把「陛下」的「陛」字錯寫成「狴」(bi)字,雍正帝見了,馬上把徐駿革職。後來再派人一查,在徐駿的詩集裡找出了兩句詩:「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於是挑剔說,這「清風」就是指清朝,這一來,徐駿犯了誹謗朝廷的罪,把性命也送掉了。因為這些案件完全是由寫文章引起的,人們就稱之為「文字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