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讀歷史 第14章 中國歷史·隋唐宋時期 (2)
    到了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建成、元吉和後宮妃嬪更是常常在高祖耳邊說世民的壞話,使高祖漸漸對世民產生了猜疑,局勢對世民十分不利。世民決定先發制人。6月4日,世民率長孫無忌等人經玄武門入皇宮,埋伏在臨湖殿附近,突然射殺了準備入朝的建成和元吉,然後聲稱「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並派親信「宿衛」高祖,迫使高祖接受了既成事實。三天之後,唐高祖宣佈立秦王為太子,國家大事,一律由太子處理。當年8月,唐高祖被迫讓位,自稱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改年號為貞觀。歷史上把這次政變,叫做「玄武門之變」。

    渭水之盟

    隋末年間,天下大亂,群雄割據,突厥勢力乘機得到壯大。李淵在晉陽初起時,也曾經迫於形勢,暫時屈服於突厥。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不久重新統一全國。突厥統治者明白中原只要有一方坐大,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樣,從群雄割據中獲利了,因此將主要對手確定為唐,試圖扶植其他勢力與唐相抗。

    公元626年,得知唐帝國的權力變更的頡利可汗,發兵十餘萬人,直逼長安。大軍駐紮在城外渭水便橋之北,距長安城僅四十里,京城兵力空虛,長安戒嚴,人心惶惶。李世民被迫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隔渭水與頡利對話,指責頡利負約。不久後唐大軍趕至太宗背後。頡利見唐軍軍容威嚴,又見太宗許以金帛財物,便請求結盟。兩天後,大唐皇帝李世民與頡利可汗在長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橋上,簽署了和平協議,雙方斬殺白馬立盟,突厥領兵而退。這就是有名的「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在不利條件下的作戰,為穩定局勢,發展經濟、積蓄力量贏得了時間,是唐與突厥強弱變化的轉折。同時,這次事件對太宗震動很大,認為突厥反覆無常,決定要徹底剷除突厥。後來,頡利多次背盟南下騷擾,太宗忍無可忍,派李靖、李績等率大軍出擊。公元630年,唐軍在陰山大破東突厥,俘獲頡利。太宗當面數明頡利的罪狀,但仍授予他官爵,賜予田宅,把俘獲的部眾安置在北方邊境地區,設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擔任都督加以管轄。這種寬容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族首領紛紛上表「相率內屬」,尊唐太宗為「天可汗」。

    貞觀之治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年號為「貞觀」。即位後,他居安思危,任賢用良,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實行輕徭薄賦、疏緩刑罰的政策,並且進行了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加強漢藏交流,被當時少數民族尊為「天可汗」,促成了社會安定、生產發展的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

    唐太宗即位後,因親眼目睹隋朝的興亡,所以常用隋煬帝作為反面教材,來警戒自己及下屬。他像孟子一樣,把人民和君主的關係比作水與舟,認識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因此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他唯才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在文臣武將之中,魏徵當過道士,原是太子李建成舊臣,曾議請謀殺太宗;尉遲恭做過鐵匠,又是降將,但都受到重用。魏徵死後,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鏡矣。」貞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貪污的王朝,這也許是李世民最值得稱道的政績。在李世民統治下的中國,皇帝率先垂范,官員一心為公,官吏各安本分,濫用職權和貪污瀆職的現象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

    經濟方面,唐太宗非常重視農業生產,實行均田制與租庸調製,「去奢省費,輕徭薄賦」,使人民衣食有餘,安居樂業。在文化方面,則大力獎勵學術,組織文士修訂前朝的著作和史書;在長安設國子監,鼓勵四方君長遣子弟來留學。此外,太宗又屢次對外用兵,經略四方,平東突厥、定薛延陀、征高句麗、聯姻吐蕃和高昌,使唐的國威遠播四方。

    「貞觀之治」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而且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房謀杜斷

    唐太宗在位期間,任賢用能,經常聽從大臣的意見。一次他與文昭商量事情,房玄齡感慨地說:「非如晦莫能籌之。」等到杜如晦來到時,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齡的計謀並做出決斷。他們兩人合作得十分融洽,人稱房謀杜斷。

    房玄齡(公元579年∼648年),名喬,齊州臨淄人,自幼聰敏,博覽經史,見識深遠。十八歲時,本州舉進士,獲封羽騎尉。由於父親常年臥榻重病,房玄齡一直侍奉左右,為人極其孝順。後被李世民重用。房玄齡為報李世民知遇之恩,竭盡心力籌謀軍政事務。每攻滅一方割據勢力,軍中諸人都全力搜求珍寶異物,唯獨房玄齡四處訪尋英傑人物,並把他們薦於秦王李世民。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房玄齡改封魏國公,為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房玄齡盡心竭誠,夙興夜寐,加之他明達吏事,法令寬平,任人唯賢,不分卑賤,時人皆稱他為良相。

    杜如晦(公元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杜如晦自少聰悟,好談文史,是個典型的彬彬書生。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時,引為秦王府兵曹參軍。在平定薛仁果、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的戰爭過程中,杜如晦作為李世民高參,對軍旅戎事剖斷如流,深為時人敬服。玄武門之變成功後,被太宗拜為兵部尚書,進封蔡國公。貞觀初年,他與房玄齡共掌朝政,制定典章,品選官吏,好評如潮。

    一代女皇

    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十四歲的武則天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寵愛她,賜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將她冷落一邊。武則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和當時的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這一年,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感業寺出家為尼。後來,唐高宗將她重新召回宮中,封為昭儀。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也就是武則天重新入宮的第三年,高宗不顧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的反對,冊封武氏為皇后。之後,武則天積極為高宗出謀劃策,採用先易後難的策略,先後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最後除掉了長孫無忌,至此高宗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高宗健康狀況不好,許多政事都交給皇后武則天來處理。因此,唐朝經歷了一段「雙懸日月照乾坤」的時期,武則天逐漸掌握中央實權,並形成了自己的勢力集團。

    公元683年,高宗病死。不久,武則天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不久又廢中宗為廬陵王,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業領導的反叛後,於公元690年,武則天廢睿宗稱帝,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稱聖神皇帝。公元705年,許敬琿和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中宗李顯復位,恢復了唐朝的政權。同年,武則天病死,享年八十二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並令人在陵前豎起一座無字碑,是非功過任後人評說。

    武則天足智多謀,兼涉文史。在執政期間,她繼續推行法治,開創殿試,創武舉、自舉、試官,親自考試貢士;修《姓氏錄》,列武氏為一等;重視農業,抵抗吐蕃的攻擾。在位期間,社會經濟有所發展,但由於大修廟宇,人民負擔有所加重。武則天執政時期,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家稱她的統治有「貞觀遺風」。

    請君入甕

    武則天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採用嚴刑峻法,消除異己。因此,她手下的一些酷吏,便藉機想方設法誣陷自己的政敵,並絞盡腦汁製造酷刑逼供。整個國家都籠罩在高壓的恐怖氣氛下。

    武則天當政期間的兩個最有名的酷吏就是周興和來俊臣,有成千上萬的人冤死在他們手下。有一次,周興被人密告謀反。武則天便派來俊臣去審理這宗案件,並且定下期限審出結果。來俊臣和周興平時關係不錯,因此感到很棘手。他苦思冥想,想出一計。一天,來俊臣故意請來周興,兩人一邊飲酒一邊聊天。來俊臣裝出滿臉愁容,對周興說:「唉!最近審問犯人老是沒有結果,請教老兄,不知可有什麼絕招可以教給我?」周興一向對刑具很有研究,便很得意地說:「我最近才發明一種新方法,不怕犯人不招。用一個大甕,四周堆滿燒紅的炭火,再把犯人放進去。再意志堅強、頑固不化的人,也會招認的。」

    來俊臣聽了,便吩咐手下人抬來一個大甕,照著剛才周興所說的方法,用炭火把大甕燒得通紅。來俊臣突然站起來,把臉一沉,對周興說:「有人告你謀反,我奉命來審問你,如果你不老老實實供認的話,那就請君入甕吧!」周興聽了驚恐失色,知道自己在劫難逃,只好俯首認罪。

    任用酷吏讓武則天背上了罵名,在統治穩定之後,武則天開始棄用酷吏,轉而任用了很多賢臣來輔助治理天下,號稱「君子滿朝」。婁師德、狄仁傑等著名的賢臣均在其列,後來的「開元賢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則天時期提拔起來的。從這點來說,武則天也堪稱是一位知人善任的政治家。

    唐室砥柱狄仁傑

    狄仁傑(公元630年∼700年),字懷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則天時期宰相,傑出的政治家。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他敢於違背君主的旨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他為「唐室砥柱」。

    狄仁傑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佐。後來,狄仁傑被誣告,當時的河南道黜陟使閻立本負責審理他的案子。閻立本不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發現狄仁傑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人物,並推薦狄仁傑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後來,狄仁傑升任大理丞,他剛正廉明,執法不阿,兢兢業業,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1.7萬人,無冤訴者,一時名聲大振,成為朝野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摘奸除惡的大法官。為了維護封建法律制度,狄仁傑甚至敢於犯顏直諫。

    不久,狄仁傑被唐高宗任命為侍御史,負責審訊案件,糾劾百官。任職期間,狄仁傑恪守職責,對一些巧媚逢迎,恃寵怙權的權要進行了彈劾。狄仁傑的才幹與名望,已經逐漸得到武則天的讚賞和信任。公元697年,狄仁傑被武則天召回朝中,官拜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恢復了宰相職務,成為輔佐武則天掌握國家大權的左右手。此時,狄仁傑已年老體衰,力不從心。但他深感個人責任的重大,仍然盡心竭力,關心社會命運和國家前途,提出一些有益於社會和國家的建議或措施,尤其是成功地勸說武則天立李氏後代為太子,在以後幾年國家的社會政治生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公元700年,狄仁傑病死,武則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後,每當朝廷有大事而眾人又不能解決時,武則天常歎息說:「老天爺為什麼這麼早就奪走了我的國老啊!」

    縱觀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他每任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著。身居宰相之位後,更是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有匡正。狄仁傑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開元盛世

    公元710年,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中宗,韋皇后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少帝,並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兒子,當時是臨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協助下發動政變,誅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及武氏殘餘勢力,擁立李旦復位。

    公元712年,李旦讓位於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稱唐明皇。

    玄宗即位後,首先大刀闊斧地精簡機構,裁減人員,並對官吏進行嚴格的考核。先後任命姚崇、宋璟為相,其後又用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並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

    玄宗採納張九齡的建議,制定官吏的遷調製度。選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將其外調為都督刺史,以訓練他們的處事才能及培養行政經驗。同時間,又選取都督刺史中有作為者,將其升為京官。這樣內外互調,增進了中央與地方的溝通、瞭解和信任。而在選拔人才方面,玄宗對科舉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進士科及第的人數,以減少冗官的出現。玄宗期間,詩賦成為進士科的主要內容,這為後世留下了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

    玄宗還從自身做起,大開節儉之風,凡宮中乘輿服御、金銀器物、珠玉錦繡等奢侈的東西統統焚燬,並規定後宮嬪妃自后妃以下者都不得佩珠玉、刺錦繡;禁止天下採珠玉、織錦繡等物,違者杖罰一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